中介語石化之心理認知分析及對二語教學的啟示
論文關鍵詞:中介語石化、認知機制、二語教學、啟示
論文摘要:中介語是第二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把母語語言規則轉移到第二語言的語言規則、運用母語語言規則簡化第二語言的語言規則的產物。石化現象是指學習者的中介語中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則和系統性知識趨向于固定下來的狀態,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固定狀態不起作用。因此,石化成為外語學習者中介語發展的巨大障礙。因此本文從分析石化的內外因入手,探討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將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掌握第二語言。
一、引言
早在1969年,美國語言學家Larry Selinker在論文《語言遷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詞。1972年,發表《中介語》的論文,對“中介語”這一概念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從而確立了它在二語習得研究中的地位。中介語又被Coder和W.Nemser分別稱為“過渡能力”和“漸進系統”。中介語本身不僅是一個階段—過程的雙重系統,而且是一個更加龐大的系統,即母語—中介語—目的語系統中的一個必然成分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二語學習者從母語出發,經過中介語,到達目的語。中介語是一種獨特的語言體系,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所創造的語言系統,有其自身的特點,具有系統性、可滲透性、階段性、石化性的特點,其中最讓人難以解釋的是它的石化性。本文從對石化的內外因分析,探討應對策略,以教師提到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更好掌握第二語言。
二、中介語的石化(fossilization)
在與目的語相關的中介語中,不論學習者年齡的大小,其接受的輸入多少,都會出現母語的詞條,規則和系統保留并體現的傾向,這就是石化(Selinker,1972)。這種石化現象會發生在語言結構的所有層面和語境中,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狀態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從理論上講,石化是普遍存在于中介語習得過程中的一種現象,無論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語言形式都會石化。
三、中介語石化產生原因
石化現象產生的原因很多,在Selinker的研究中,從認知主義觀點出發,把中介語產生的根源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語言轉移(language transfer),訓練后轉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第二語言學習和交際策略(strategies of L2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目的語的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of TL)。
3.1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
語言遷移指學習者用母語規則認知目的語語言規則,并產生學習者的中介語語言規則的現象。這是學習者的母語潛在影響其認知目的語的結果。假如這種認知對目的語的遷移是促進的,即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則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如:中國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即使學習了很長時間,也難以擺脫在用詞,語法或語音等方面的干擾,經常造出下面這類不正確的句子:
Thank you for solving difficulties for me.
I am writing to reflect some problems.
此處solve與difficulties,reflect與problems的不正確搭配即為受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習者還是在受母語搭配使用思維的支配,說出了中式英語。
3.2訓練后轉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針對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影響而形成的中介語認知。學習者的這種認知方式典型地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甚至制約。在嚴厲的教學或替代式學習中它表現得更為突出。顯然,訓練方式、訓練環境和訓練量的選擇和控制直接影響學習者認知方式的發生,產生正向或反向的訓練效果。在目的語課堂上過分強調某一結構或規則也會引起遷移,多由教師教學不當引起。例如,在練習中過多使用he,而she的使用頻率偏低,會使二語學習者在應該使用she的地方無意識地用成he。
3.3第二語言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
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典型的規律性學習方法,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某種語言(包括學習母語)時,他們的語言能力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proficiency)的程度,卻試圖對該語言進行策略性的處理。這個策略包括:簡化(simplification)、減少(reduction)、遷移(transfer)、省略(omissions)、替換(substitutions)、重構(restructuring),使用套語(formulaic language)等。學習的使用有助于二語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宏觀調控,對中介語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3.4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第二語言交際策略指學習者與作為本族語的目的語使用者之間典型的規律性交流方法。說話者在遇到交際困難時運用的一套呈系統的技巧。交際策略應包括接受(即理解)和表達兩方面。選擇是什么樣的交際策略反映了二語學習者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隨著目的語知識水平的發展,二語學習者會從以母語為基礎的策略轉到以目的語為基礎的策略。二語學習者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語言,從而不斷構建、審視和調整那個新語言的心理模式,沿著中介語連續體的路徑,從母語轉化到目的語。反映中介語認知發生的交際策略有回避(avoidance)與替代(replacement);乇苤笇W習者在遇到交際困難時回避使用某種不熟悉的。然而,學習者在交際過程中不會就此止步,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習者會自覺地采取替代的方式。關于回避的經典研究是Schachter(1974)研究發現:講的學習者比美國本族語者使用少得多的關系從句,而用若干簡單句來代替。語言學習者采用這種策略為達到一定的交際目的。有時候他們會意識到其中的不足,但是由于相信不會影響理解,所以會繼續使用。長此以往,就形成遷移transfer。當然,引致石化現象的語言使用方面的石化。
3.5目的語的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在擴大目標語規則中產生的中介語認知。在二語習得過程中,二語學習者常常會把一些規則當作普遍的規則來使用,將目的語的語言結構簡單化,從而創造出一些目的語中沒有的結構變體。這種結構變體沒有母語的特征,卻反映了目的語的特征。例如,
My classmates tell (told) me that thing.(學習者將過去時態與現在時態混用)
One of my friend (friends) is a manager.(學習者未能正確給出可數名詞的復數)
The new life means live (living) with a man.(學習者錯誤地使用了動詞live的謂語形式)
四、石化現象對教學的啟示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中介語主要是由于二語學習者受母語干擾,不正當的學習和交際策略產生的,盡管他們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很多人還是不能通達目的地。外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應對學習者中介語及其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手段,防止二語學習者中介語出現石化現象,這對外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4.1認識外語學習的目的
在注重語言學習的同時,還要注重語言應用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傳授英語背景知識,許多中介語的產生是由于二語學習者沒有真正了解不同文化間的語言差異。因此,教師應具備比較文化背景學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幫助二語學習者糾正他們的中介語。
4.2減少母語文化的干擾
母語的干擾是石化的主要來源之一。針對母語遷移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應該想方設法將正遷移最大化,而將負遷移最小化。但如何區分正、負遷移呢?作者認為:一方面,學習者要積累知識,區分正遷移和負遷移。但學習者由于水平有限,他們往往很難區分;所以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教師要首先區分,然后將兩種語言的差別解釋給學生聽,并操練強化他們的記憶。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習者分析兩種語言的區別,并反復舉例進行比較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4.3提高教師和教材的質量,消除培訓遷移所造成的石化
要消除培訓遷移所造成的石化,須提高教師和教材的質量,F在我國很重視英語,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英語教育工作,但很多英語老師的英語能力還欠缺,尤其在一些小城鎮和邊遠縣城。Krashen(1982)指出教師的任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把語法和詞匯知識解釋給學生聽,二是要為學生提供最優化的語言輸入。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他們所肩負的第二個作用,也不知道什么樣的輸入有助于學生習得,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并扮演好第二個角色。同時教材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應該選擇一些新的、地道的教材和發音純正的聽力材料進行輔助教學,而且這些材料要能為學生所理解。
4.4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教師應區分兩種不同的錯誤,一是理解錯誤,二是表達錯誤。理解上的錯誤往往說明二語學習者對某一語言規則的無知,尚未掌握所學的目的語體系,一般不能由二語學習者自己發覺和糾正。教師應告知其正確的用法,使其成為他們新的語言知識。表達上的錯誤也許是由于二語學習者的筆誤、口誤或粗心、緊張造成的,教師可讓他們接觸正確的說法,使其自覺改正自己的錯誤。
4.5重視交際中的情感因素
要消除情感障礙,就要克服消極情感因素,培養和加強積極情感因素。也就是要避免焦慮、抑制、自卑、性格內向等,并加強學習動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學習者通常在學習初級階段興趣最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會逐漸減弱,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初期教育。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所提供的是大量的簡單句型操練和抄寫,這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渴望。對學生來說,大量的時間被占用,而效果又差。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的難度,盡最大努力保持他們的興趣和動機。根據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當學習者理解輸入并且輸入所包含的語法形式符合“I+1”(即比學習者目前中介語水平高一點點)時,語言習得才會發生。所以教材的難易程度要符合這個原則。
4.6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運用
關于學習策略的運用,教師應該努力發現有助于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并訓練學生使用這些策略。要讓學習者既注重語言形式的學習,也注重語言意義的理解,使他們能較好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過程,并有針對性地、靈活地、恰當地運用學習策略。讓他們充分運用元認知策略,即整體性的學習策略(包括對學習的計劃、監控和評價)。作者認為學習者一方面應該使用交際策略來提高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差距”并努力掌握正確的目標語形式。教師應該加強學習者的交際策略觀,訓練他們的交際能力,激勵他們用結構多樣的表達方式,創造性地、自如地使用目的語,不斷地幫助學習者樹立更高的目標。同時教師應該提供更多的有效輸入,反復示范更為地道的表示法,幫助學習者攻克似懂非懂的薄弱環節,使學習者更好地掌握系統,減少學習者使用簡化、回避、放棄等學習策略的頻率。
4.7適應目標語,縮小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和差距
對文化了解越深,語用失誤就越少,相應地語用能力越高,中介語的程度也就越高。所以教師應該進行文化教學,傳授與教學內容或語用交際有關的文化知識,有文化差異的內容應給予解釋,提高學習者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還要注重培養他們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如果他們在交際中不能自覺使用,那么交際技能仍等于零。此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外語交流過程中用外語的思維和文化方式規范自己的言語行為,以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到目的語文化中。
五、結束語
中介語是二語習得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中介語的石化現象是母語向目的語轉化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每一個二語學習者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此類問題,認識中介語及其石化現象產生的根源對于第二語言教學及第二外語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
[2] 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3] Gass,S. & Selinker,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 [M].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94.
[4] 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Pergamon Press,1992.
[5] Schnum ann,J.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R.Gingras(ed). Arlington:Second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1978.
[6] Selinker,L.Interlanguage. 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
[7]戴煒棟,蔡龍權.中介語的認知發生基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
[8]馬丁.韋德爾,劉潤青.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出版社,1996.
【中介語石化之心理認知分析及對二語教學的啟示】相關文章:
中介語的認知發生基礎論文參考文獻11-28
關于學生認知背景的擴展對聽力教學的啟示11-17
中介語研究及外語教學的啟發論文05-09
論英文學術論文中的中介語現象及其對專業英語教學的啟示12-03
企業文化誤區與認知分析03-28
認知隱喻與網絡語言關系分析03-28
文學語言的中介作用分析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