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課改實施條件研究
論文關鍵詞:“6+2”課堂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 實施條件
論文摘 要: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過程中,許多學者和教師多次提出“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這一方面的觀點。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面臨的新挑戰是把“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改革理念與各院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做到真正的自主學習。我院在近年的教改實踐與教學理論探索的基礎上,將“大學英語課程”分解為“課堂教學”和“網絡自主學習”兩部分,按照“6+2”比例進行整合,構建出適應我院教學實際需要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本文對“6+2”教學模式的實施條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力求推進我院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使學生逐步提高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同時,高等英語課程要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部高教司,2010)。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提出把結合作為高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我院的國家示范建設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遵循這一精神,將“大學英語課程”分解為“課堂教學”和“網絡自主學習”兩部分,按照“6+2”比例進行整合,構建出適應我院教學實際需要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踐證明,該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顯著提高包括聽力在內的各方面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6+2”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6+2”課堂教學模式是指把每個單元按8個學時進行分配,其中6個學時用于課堂教學,2個學時用于自主學習。這種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就是本文所研討的“6+2”教學模式。“6+2”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6+2”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起主導或者引導的作用。在教學時間分配上,教師講授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30%,70%以上的時間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具體而言,它將原有的以教師教授為主的8課時縮減為6個課時,即新模式中的“6”。在這6個課時中,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講授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如詞匯能力、聽說能力、閱讀能力)為主。此過程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師需要給出每個單元的目標任務,以及學習的技巧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1 理論依據
語言學習是通過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的,是通過在真實的交際中相互使用語言而獲得的(黃衛軍,2007: 126-128)。學生需要彼此交談,需要從別人那里得到語言的輸入。在大學英語教材的使用中不難發現,書的編寫體系每個單元就是一個主題或一個話題,而圍繞這些主題的教學內容則幾乎都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熟悉情景。因此,根據“自主性學習”的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確立主題,創設情景,明確規定學生的學習任務,組織、幫助和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并及時反饋評價學生是否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則需要體驗,需要交流,需要教師組織、幫助并指導他們在活動中學會學習。
1.2 具體內容
“6+2”教學模式中的6分為聽說(2課時)、閱讀(2課時)和(2課時)。在2課時的聽說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每一單元的主題和場景模擬和創編對話、上臺表演,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緊張及缺點也需要教師適當并適時予以鼓勵、評價與調整,尤其是對那些英語基礎稍顯薄弱的學生來說,教師的肯定與點撥就更為重要了。在聽力課上,教師并不是測試者,而是學生聽力活動的幫助者,不僅要設計出更多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要幫助學生消除焦慮感和孤獨感,使枯燥的聽力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的聽力有長進,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
接下來的2課時用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鍛煉。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提前把每個小組要解決的閱讀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分析和解決任務,在課堂上展示各小組的成果。事實上,這個過程已經不是單純的英語閱讀的學習,而是學生用英語這個媒介,去學習和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自己愛學的東西,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的過程。
還有2課時則分配給了翻譯與寫作。建議教師把每個單元中的翻譯習題作為重點,鼓勵學生主動把其認為正確的答案寫在黑板上,每個句子一名同學。教師通過這種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方式,更加直觀地進行講解。寫作是高職院校學生的一個弱項,教師在選題上一定要注意選擇學生感興趣、與校園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去琢磨和鍛煉。
“6+2”中的“2”是指學生課內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課內,要注重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現的能力培養;課外,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及時反思,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在學期開始時,教師可幫助建立英語學習資料,上傳到自主學習中心供學生相互參考,確定本學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步驟。依托于網絡教學平臺與課堂教學進行學生的視、聽、說、讀、寫、譯教學,強調個性化教學與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可反復單獨進行視、聽、說、讀、寫、譯訓練的優勢,強化課堂面授的視聽說教學以及教師通過課堂進行學習控制與教學輔導的效果,使學生在環境下自主進行個性化選擇性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2. 采用“6+2”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與傳統的大學英教學模式相比,采用“6+2”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首先,“6+2”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觀念上要更新,必須由知識者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轉變,必須掌握一些教學策略和技巧,如怎樣提問、怎樣設置問題情境、怎樣收集信息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纱蚱普n堂座位安排的常規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對這種方式感到新鮮,易于接受,并且樂意為自己小組獻計獻策,體現主人翁意識。
再次,通過討論式的小組活動,學生的參與面廣,自主性學習強,信息溝通及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加強。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環境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新知識、獲取新技能,從而不斷建構自己的英語知識體系。學生從運用已有知識技能,到新的知識技能的訓練,再到初步運用所學的新知識,技能逐漸向能力轉換,真正達到了交際能力的培養。
3.“6+2”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條件
基于“6+2”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一定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的支持。內在條件主要來自教師和學生自身,外在條件則主要來自配套設施的創設和為學生提供的運用的實踐機會。
3.1 對教師的要求
大學改革敦促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努力構建以課堂的創造性教學為龍頭、以自主性學習為主導的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而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并不意味著教師工作量的減少和作用的缺席,相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由以往單一的指示講授角色轉變成了一個融指導、激勵、參與、監督和學習多重身份于一體的復雜角色。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備課要更加全面、深刻,并且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王民權等,2007: 88-89)。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教學模式改革的需要,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要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逐步減少“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研究制定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重視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繼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
3.2 對學生的要求
自主學習在學習理念上要實現三個轉變:
學習觀念要由依賴性轉變為自主性。學會了自主性,學習者就會成為學習活動的發動者和維持者;只有學習者有目的地從事自己的學習,這種活動才能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學生才會自主地安排學習時間,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主動參與各種課堂活動,在未來的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潛力。
學習方式由單一性轉變為多樣性。大學學習要學會利用多種途徑獲取知識、鍛煉能力:(1)利用實驗室、網絡自主學習室、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2)參加實踐,加強對社會的認識,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認清學習與職業的關系。(3)選聽講座報告。“大學者,非有大樓也,乃有大師也。”在大學校園里,經常會有各種內容的講座報告,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地選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學習知識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向探索知識轉變。(1)大學學習應該是一種探索性的活動:對老師講的和書本上說的要善于問一個為什么,要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有自己的理解,要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老師講的和課本上寫的知識。(2)學習與研究相結合:不要僅僅看課本,要學會看參考書,同樣一個問題,如果能從幾本書中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你所學到的知識將會更扎實更全面。(3)要學會創新:主要是學習觀念上的更新,學習思路的創新,學習方法的創新,對學習中問題理解的創新(錢國英等,2007: 20-22)。
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把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能就日常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提高職場交際能力,基本讀懂一般題材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英文資料,填寫常見的簡短英語,如表格、、通知、信函等。
3.3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權利
要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就必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首先,教學部門要有正確的課程觀,給學生一些自主發展的時間,而不是讓學生從早到晚都坐在教室聽教師講授,課表上要有彈性空間。其次,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實際上也是學生的學習時間,這一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占有得多,學生就必然占有得少。教師必須努力克服和改變這一現象,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積極引導學生以主體性的姿態去參與教學過程。教師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實際上也就是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學習機會。
3.4 為學生提供各種自主學習配套設施
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必須依賴于一定的學習資源才能完成。為此,學校應加強自主學習中心的建立、管理和建設。圖書館和網絡平臺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允許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由選擇學習空間、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行安排學習計劃,隨時提出學習中的問題,向老師求教或與同學切磋。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語言教學尤其是學習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多媒體網絡技術、各種外語版教材以及其他有關外語的網絡資源都使外語學習者能在輕松愉快的中進行學習。如果學院能夠提供大學英語的教學平臺,引進英語網絡教學系統,通過多媒體課堂以及電子課件資源庫,便能保障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以及其他學習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以加強在網絡課程學生自主學習中對自己學習水平的自測(毛明勇,2007: 28-31)。
3.5 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實踐教學是教育部評估教學工作的關鍵指標之一。各職業院校應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積極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驗設備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要倡導產學研結合,積極拓展校企之間、校際之間、高校與科研單位之間的合作,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案。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和條件,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袁駟,2009: 11-13)。
4. 結語
在教學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萬能模式,為了達到所預期的目的及教學效果,就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純粹的教師課堂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要求,但純粹的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對那些基礎薄弱、自覺性較差的學生來說可能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折中的辦法就是將網絡自主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按不同比例進行整合,形成動態的整合模式。各學校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模式,針對我院的具體情況,我院采取“6+2”這種模式。對學習者來說,這種整合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其言語能力的發展,使他們今后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跨語言及跨交際。
參考文獻
黃衛軍. 論中國語言教學環境下的交際教學法[J]. 教育與職業,2007(1):126-128.
教育部高教司. 高等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 2010.
毛明勇. 大學英語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現狀分析[J]. 外語界,2007(2):26-31.
錢國英、白非. 注重創新型人才的能力培養,探索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方式[J]. 中國大學教學,2007(8):20-22.
王民權、梅小妍. 高等職業技術中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職業教育研究,2007(10):88-89.
袁駟. 改進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 中國大學教學,2009(1):11-13.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課改實施條件研究】相關文章:
論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11-25
大學英語課改績效分析論文02-18
論無意注意對大學英語課件制作的啟示12-03
小學英語課改教學論文05-29
論關于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綜合研究02-26
論大學生體育社會學研究11-20
論英語教材在高職高專院校的選用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