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農民經營行為
論文摘要: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的,鄭家沙溝村農民生產經營方向分為養殖為主農業種植為輔型、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和打工為主種植為輔型。文章通過對農民經營行為制約因素及經營行為對農業發展利弊關系的分析,探討促使農民經營行為向健康方向發展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農民經營行為;土地流轉;農業幫工
鄭家沙溝村是山東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該村有210戶744口人,總土地有1800畝人均土地達到3畝每人。該村農民出外打工的較少是一個以經營農業為主的農村。自2004年起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經濟的發展,該村農民經營生產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派生出不同的經營行為,接其經營心態和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養殖為主農業種植為輔型、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和打工為主種植為輔型。
一、制約農民經營行為的因素
農民經營農業,其行為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受一定動機和需求的驅使產生的。在現階段經鄭家沙溝村農戶經營行為受限于三大方面的因素。
。ㄒ唬┠挲g因素
選擇養殖為主農業種植為輔的農戶其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原因在于養殖業一般投資較大風險較大,年齡較大的農戶一般比較保守。同時,年齡較大的農戶一般學習能力、精力較差且已經習慣了種田,而養殖業一般比較耗費精力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和對外交際能力。因此,年齡較大的農戶一般不選擇以養殖為主。
。ǘ┳优蛩
農戶的子女如果在外找到工作或者考上大學再重回農村可能性很小,則他們一般不會再搞養殖業或者建大棚進行農業投資。原因在于:勞動力不足;他們年老以后沒人接手他們的事業。而子女需要重回農村的農戶則都會搞養殖業或者建大棚等投資較大的項目。他們希望給自己的子女打下一個很好的經濟基礎,當他們子女重回農村時能接受他的事業。
。ㄈ┩恋匾蛩
土地是農業基本的生產要素,也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因此,土地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民的經營行為。一是土地數量的多少約束著農民經營行為。在鄭家沙溝村農民擁有的土地數量是按照人口數目平均分配。如果農戶沒有能力進行耕種農戶一般大量選擇種植基本上不需要勞動操作的小麥玉米,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較少。勞動力比較豐富的農戶想要擴大規模比較困難,因而無法使用大型機械作業進行規模經營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農戶不得不選擇在農閑時候進行打工。二是土地質量的高低,影響著農民對土地投入的積極性。在資金、技術、勞力等因素相同相同的條件下,若土地質量高、投入步、成本低、收益高,農民投入積極性也高反之,投入成本高、效益低,影響農民投入的積極性。因此,土地的自身條件對農民的經營行為形成了客觀限制。5年以前,鄭家沙溝村的農戶都選擇種植生姜等經濟作物但因為土質和水源的因素(鄭家沙溝村的1800畝土地中只有150畝適合種植生姜、400畝水澆地),因此,一部分農戶在沒有適合的土地大量種植經濟作物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將土地種植耐旱的對土質要求較低的小麥玉米,而將大量的剩余時間用來打工以獲得更多收入。
二、農民的三種經營行為
。ㄒ唬B殖為主農業種植為輔型
自2004年起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經濟的發展該村興起養殖的浪潮。到目前為止,有7家養雞廠、8家養豬廠、3家養鴨廠、1家養魚廠、2家養牛廠。這種類型的農戶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也沒有放棄農業的發展,但主要精力放在養殖業中,農業種植方面僅僅種植耗力較少的糧食作物。例如,居民鄭志升在投資20萬養雞的同時還耕種了10畝土地,所種植的農作物分別為生姜2畝、小麥7畝、花生1畝,其中,僅有生姜比較費時需要經常管理,小麥和花生耗費農時較少。
(二)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
該種類型的農戶土地種植面積較多,達到戶均18畝。在農閑時刻選擇就近打工。在農業種植結構中農戶一般選擇兩種以上的主要經濟作物種植,這兩種經濟作物基本上花費了整個家庭的60%的時間,當然其收入也占全年收入的70%以上,另種植少量其他經濟作物其余土地全部為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例如,農戶孫希華家中共有20畝土地,其中,3畝生姜、5畝桃樹、1畝土豆、2畝芋頭、1畝棉花、2畝辣椒、7畝小麥。生姜和桃樹屬于勞動密集型作物,農戶的主要時間耗費和收入都來源于這兩種作物。在打工方面該村的出外打工與其他地區不同,屬于就近打工。這種打工分為三類:一是建筑工。由于近年來農民收入增加,農民會進行房屋裝修,同時由于養殖業的發展也需要建筑大量畜舍。據統計,在近五年來鄭加沙溝村房屋新建8所、房屋裝修50所、養殖建筑30所。因此,建筑工的需求較多。農戶在閑暇時刻都兼職做建筑工人。二是農業打工。由于各村種植的作物各不相同且基本形成規;,因而催生了大量的農業幫工隊。目前,在鄭加沙溝村周圍農閑時居民經常在外幫工,如參加出蔥隊、出姜隊來打工。三是工廠打工。鄭加沙溝村周圍(離村5里左右)有一個石料廠和一個花生加工廠,該村農戶在冬天時到這些工廠打工。據統計,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的農戶每年的打工收入能達到5千左右,占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三)打工為主,種植為輔型
這種類型的農戶,男性常年打工(如在周圍村莊做建筑工)或做小生意(如收糧食、販棉花等),女性在家種地。土地的種植類型基本上為省時省力的農作物,如小麥、玉米、花生等,或者種植少量的費時的作物。打工的一年收入一般在12000元左右,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以上所述農民的三種經營行為:第一種,即養殖為主農業種植為輔型農民的經營行為有利于經濟的和活躍;第二種,即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農民的經營行為是有利于農業長期穩定發展的,但目前這兩種類型的農戶的繼續發展都存在著極大的困難。養殖方面牲畜易得病、價格波動很大,養殖業風險很大,農戶不得不在搞養殖的同時經營種植業以減小風險;種植業方面,許多農戶想擴大種植規模,可是水源和土地都是他們擴大規模的限制因素。
三、采取有利措施,引導農民的經營行為向健康方向發展
第一,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手段和條件,以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的農戶都想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但是經濟作物對耕田的質量和水源要求較高,而農業基礎設施如水庫都屬于公共產品單個農戶無法承擔。這就需要村委會以集體的名義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有利于農業規模的擴大。
第二,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種植。農業種植為主打工為輔型的農戶擴大規模的另一個限制因素就是土地問題。目前鄭家沙溝村共1800畝土地,其中,1700畝已經分包到戶,另有100畝屬于機動地。由于種植小麥和玉米不需耗力(基本全機械化),且收益不錯畝均收入一千元。因此,分包到戶的土地農戶一般不愿意流轉出去,這就限制了農業大戶的形成。
第三,加強科技服務。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據調查鄭家沙溝村的農戶基本上得不到相關技術的培訓和服務。例如,鄭家沙溝村的桃樹種植達到200畝以上,而農民關于桃樹種植的知識大多來源于親朋好友相互之間的,很少得到正規途徑的培訓。同時養殖業的知識技術要求很高,養殖業的成功關鍵在于獸藥的使用,但是周圍竟然沒有正規學校畢業的獸醫。獸醫的使用完全靠農戶自己摸索和獸藥廠的推薦。
。
1、許月明,李雙海,梁山.現階段農民經營行為與農業持續發展關系淺析[J].經濟問題,1995(12).
2、韓俊.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把握的若干問題[J].宏觀經濟管理,2006(4).
3、鮑宏禮.全球化時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05(7).
4、洪玉,殷柏堯,葛小娥.合理推進農地流轉積極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J].浙江統計,2004(1).
【論述農民經營行為】相關文章: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述評11-15
論述效用及消費者行為理論12-05
論述從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談自控能力的培養12-06
論述無差異曲線在旅游消費行為中的運用12-05
論述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03-06
淺析特許經營及限制競爭行為之法律規制11-17
雕塑的生存基礎論述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