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教學模式初探
論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是當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載體。它屬于活動課范疇,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為立足點,以學生的心理需要為基礎,關注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以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為主線而設計和組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不同于心理學理論課,因為它不僅僅是定義、概念和心理學理論的講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也不同于游戲與活動,因為它不僅僅是只讓學生在游戲或活動中進行情緒體驗,而沒有“知”的指導。我們認為,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也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只注重“理”的講授、只注重“情”的體驗或只注重“行”的訓練,都是片面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需將“知、情、行”有機結地合起來。在具體操作中如何創設各種情境性的活動,提供給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情緒體驗與具體行動中受到感染和鍛煉,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知情行的有機結合呢?本人在結合自己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學模式。
一、模式建立的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理論和經驗的有機結合,是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而形成的、相對穩定地用于組織和實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設計教學模式有利于課堂教學機構改革和課堂教學規律的把握,因為,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是某種教學理論在課堂教學特定環境中、特定條件下的特定表現形式,是這一理論得以發揮實踐功能的中介,從而使特定條件下的教學結構和功能得到統一。“感受、感知、感悟”教學模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一種圍繞活動展開的學習,模式需要教師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將內容逐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在逐步呈現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去感悟生活,感受問題情境,然后以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模式,歸納總結,讓學生自悟自得,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1.該模式的建立以人本主義教育心理觀作為理論指導,重視學生的精神需要和個人體驗,強調每一個主體都參與其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心理交流,使學生不僅從教師那里,更重要的是從活動課形成的心理場獲得心理支持和經驗,優化情緒品質,增進心理健康。
2.該模式的建立必須依據活動的特點,防止兩種傾向。
(1)防止學科化傾向。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有很大的差異性,學科課程學的是具有科學性的社會經驗和自然經驗,是一種“了解—體驗(應用)”的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恰好與其相反,是一種“體驗—了解”的課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課程的設計思路與形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學模式顯然也應區別于其他學科。
(2)防止德育化傾向。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強調接納和無批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教育模式的建立必須重視個人體驗,重在溝通、疏導,必須是無濾過認知的,無批評的。
二、模式的實施策略
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案惺堋⒏兄、感悟”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富有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學生個體內心的認知沖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通過親身感悟,以達到實際地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它的實施策略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情境設定,體驗情境,認識自我。
第二階段:移步換景,感知參與,調適自我。
第三階段:再現情境,自悟自得,展現自我。
以上整個教學過程具有一種潛在的活力,這種活力源于師生及學生間的互動、互感,是一種多向的交流,這樣的交流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充滿興趣。同時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教師只是在必要時加以引導,這種讓學生自感、自踐、自悟自得的方式當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刻得多。整個教學過程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知、情、行的有機結合。
以上三個階段有一定的順序性,但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也不一定拘泥于這樣的順序,總之,這三個階段可通過三種基本活動途徑來完成:
1.認知式。一個人有什么樣的行為方式及情緒情感體驗,取決于他對情緒的認知反應。如果認知反應積極、正確,那么他的情緒情感體驗是積極的,采取的相應行為是積極的;反之,情況則相反。認知式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認知方式,通過學生的感知、想像、思維等認知活動實現活動目標。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故事聯想式。教師在活動開始或活動中,利用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引入故事,同時通過學生的觀念聯想活動,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表達內心的感受和經驗。
(2)討論—澄清式。針對當前學生關心的敏感性問題、熱點問題、困惑問題、爭論性問題展開專題討論或辯論。
2.情境式。通過提供、創設一些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悟。情境分為以下幾種:
。1)氛圍式。利用錄像、錄音、電影等多媒體手段,真實地再現某些生活場景,或感受環境之優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態起伏。
。2)角色—體驗式。根據活動需要,讓學生扮演活動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動,體驗該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學習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認識到其不恰當的思維方式及行為,進而增進自我認識,減輕或消除心理問題,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活動方式有:
啞劇表演。輔導教師提出一個主題或一個場景,要求學生不用語言而用表情、動作表演出來。
空椅子表演。由一個人表演。將兩張椅子相對擺放,學生先坐在其中一張椅子上,另一張椅子空著,但假設坐著另一個人,讓該生先表演彼此間曾經發生過的對話,或心中所想的話,然后坐到對面去,扮演對方的角色以對方的立場說話,如此重復多次,增進學生對對方的了解,改善與對方的交往。
角色互換。與前者相似,但參與的人是兩個以上。比如,輔導教師讓一個學生扮演失敗者,一個學生扮演幫助者。兩人對話一段時間后,互換椅子或角色。
雙重扮演。兩個學生,一個是有問題的學生,一個是助理演員。有問題的學生表現什么,助理演員就重復表現什么,這樣表現、重復事實,幫助問題學生清楚認識自己。
(3)游戲式。游戲是最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虛構性、創造性、社會性(契約性、互動性)的特點,通過游戲能使學生在緊張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競賽中找到觀點,充分放松自我、表現自我、流露真情。而且在這種團體活動中達到彼此互相信任、經驗分享,進一步產生友誼感、成功感等各種真實感受。
3.行為訓練式
行為主義關于行為強化的學習理論認為:通過獎懲等強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為。
。1)示范。這是一種借助模擬來習得或掌握新行為的方法。輔導教師自己或選擇某方面行為優秀的學生作為示范,示范對象在學生中具有權威的形象,學生模仿他們的良好行為從而獲得良好的行為。
。2)獎賞。利用實物如糖果、文具、分數等強化物或語言肯定其某種行為并增強該行為,同時增強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這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鼓勵尤為重要,但也不要忽視學生的“自我獎賞”,當自己某方面經過努力做得不錯時,自我鼓掌、喝彩,給自己一個放松機會,獎勵自己一個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懲罰。在心理教育活動課中這是要慎用的一項活動。但巧妙地運用懲罰有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戲犯規時可罰掉一次參與機會等。
。4)契約。在活動中,師生雙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確、公正而可信的契約。在契約中,明確規定何種良好的行為可以得幾個積分;何種不良的行為表現要扣掉幾個 積分;多少積分就可換取何種強化物,或享受某種特權。這份契約使教師明確教育訓練的各階段重點,使學生明確知道訓練要達到具體的目標。
在活動中,上述幾種活動形式是交叉運用的,并且由此還可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動形式。無論哪種活動形式,都在有機地服務于主旨,有助于實現活動目標,且都是通過感受體驗,通過感知訓練,最后達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感受、感知、感悟”模式使整個心理健康教育達到了知、情、行的有機結合。
三、模式的特點
1.對象的全體性和個別性
整個活動模式的設計和過程都是無偏頗、無成見、無條件地面對全體學生,鼓勵全體學生的參與,并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別和特殊發展,既不能使個別差異消失在全體之中,也不能只注重個別而放棄全體。它要求教師要有“同感性的理解”、“完整地接納每一個學生”等一般操作原則,設身處地以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體會周圍的人和事物,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積極引導他們互相傾聽,分享和思考不同的意見。
2.學生的主體性
在活動目標的確立、設計及實施中均可由學生參與,教師把學生擺在活動的主體地位。當學生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時,學生在活動中才能積極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其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3.形式的活動性
“感受、感知、感悟”教學模式不同于純知識傳授課型,而是將知識融于活動中,并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會、去感悟。學生在活動中,能不斷接收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饋,他要考慮如何作出反應,這就使其思維處于激活狀態,伴隨積極的思維狀態,學生全身心投入活動,在情感上會有愉悅的體驗,參與自主意識將提高,使活動變得積極、主動、輕松、愉快。
4.過程的體驗性
“感受、感知、感悟”教學模式重在學生活動的過程及過程體驗,模式優化了活動過程,以學生情感的激發、起伏、變化、發展為核心,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情感的共鳴,以及共感技術的運用。
總之,對于教學模式的選用,教師應由沒有教學模式進入到有教學模式;由掌握運用現成的教學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學上的自由;最終創造出新的教學模式。
上一頁 [1] [2]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教學模式初探】相關文章: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模式分析論文01-01
“活動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12-04
獨立學院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發展模式初探論文03-07
聲樂教學模式改革初探論文11-22
試論學案的雙主教學模式初探12-04
試探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11-15
分析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比較11-30
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籃球教學準備活動的初探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