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性音樂教育論文的寫作
評論性論文是音樂教育論文的一種常見形式,其選題所針對的內容很多,包括音樂教育理論、技術、觀念、現象、事件、人物等方面的評論,再具體一點,比如針對一個音樂教育活動、一次音樂教育會議、一部音樂教育文件、一本音樂教育書籍、一篇音樂教育文章和一節音樂課的會評、書評、文評、課評等等。從寫作形式來說,大致可分為述評類、評介類、解析類和爭鳴類。從寫作特點來看,這類論文的共性是把有關音樂教育的各種知識、信息、現象、活動、事件加以收集、整理、歸納或演繹,使之條理化和系統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主、客觀評價。從寫作要素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這類論文同樣是有論點、論據、論證的,但其存在形式與科研類論文有所不同:其論點不是作者通過科研方式得出,而是在其整理、歸納或演繹的內容中提煉出來的,這些已有的內容便是論據,使之條理化、系統化的評述過程便是論證。一、述評類論文的寫作
述評類論文主要是針對某種音樂教育現象、傾向、趨勢,或針對某個音樂教育事件、活動或會議,進行比較宏觀的描述和概括的記敘,并在綜述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評論。類似文章如《學生心中的音樂課》(音樂教育現象述評)。《新世紀,呼喚全新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趨勢述評),《面向基礎教育的高師音樂課程改革綜述》(音樂教育會議述評),《全國中小學音樂錄像課評比活動述評》(音樂教育活動述評)等。寫這類論文要注意把握兩個要點:一是“述”要到位,二是“評”要得體。就是說,綜述盡可能完整,包括描述主體的各個要素,這就要求作者對所選專題有比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光有綜述還不夠,作者還必須對所述專題有理性的反應,要針對主題提出自己的分析、看法和見解。例如對音樂教育活動或會議的述評,首先要陳述活動或會議的目的、內容、時間、地點和主辦單位等要素,其次要描述活動或會議的過程與概況,再次則是對活動或會議的成果、結論或問題進行歸納與提煉,并適當闡述作者對此的評論意見。當然,這并非是一種固定不變的述評寫作模式,不同的選題內容,特別是作者寫作方式與習慣的差異,都可能對其產生影響。比如有人習慣先述后評,有人則熱衷夾敘夾議,有人喜歡多敘少議,有人則長于簡述熱評。以評論文章《全國中小學音樂錄像課評比活動述評》(見《中國音樂教育》2002年第5期)為例,作者采取簡述熱評和夾敘夾議的手法,在以較少的篇幅敘述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內容和活動概況后,即以大量筆墨描述和評論本次活動的特點與得失,認為活動具有“體現課程改革精神”“展示新型教師素質”“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三大亮點,同時,亦指出由于東部與西部、沿海與內地發展不平衡形成音樂教學水平的差異,使得我國中小學“音教改革任重道遠”。而另一篇題為《新世紀,呼喚全新的音樂教育》的評論性文章(載《中國音樂教育》2000年第6期),則首先列舉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新世紀音樂教育所共有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減負、審美、興趣、創新、合作等等,并結合當前研究狀況,提出了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思路和發展的原則。顯然,這種針對音樂教育某些趨勢、現象、傾向而進行評述的文章采取的是另一種不同的寫法,這樣寫能更好地突出問題,更具有針對性,因此更有利于增加文章評論的力度。
二、評介類論文的寫作
評介類論文主要是針對音樂教育的某一具體的人或物進行介紹、宣傳和評價。評介類論文在選題上不像述評類論文那樣宏觀和概括,而是更加微觀和具體。如:《李存的音樂教學藝術特色》(音樂教育人物評介),《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點》(音樂教學文件評介),《國外著名音樂教學法評介》(音樂教學方法評介),《音樂審美教育研究的一篇好文章》(音樂教育文章評介)等。在寫法上,一般往往著眼于“介”,而“評”則處于輔助的地位,具體到行文上,亦是先介后評的居多。比如《國外著名音樂教學法評介》,論文先就幾種對世界音樂教育有著廣泛影響的音樂教學法的產生、成就及基本特點進行介紹,然后在此基礎上作者進行評論:“這些產生于近百年來世界音樂教育發展史中、具有代表意義的音樂教學法凝聚著各個國家、民族音樂教育家的寶貴探索與經驗,是世界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財富。積極地學習、研究和借鑒這些方法,對于開闊音樂教育國際視野,認識音樂教育規律,改進和提高我國的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而有益的。”除了先介后評的寫法之外,也可把評和介結合、交織在一起來寫,如書評《一本關于音樂心理教育研究的好書》寫道:“在深刻反思并重新認識基礎音樂教育時,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到影響音樂教學與音樂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心理。鑒于此,當讀了《音樂心育藝術》后,深感這是一本對音樂教育、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都非常有意義的書。對于音樂教育來說,該書的出版對我國新興的、交叉的學科——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人類的一切教育行為,都有與之相關的心理形態,而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則體現了音樂教育的內化、深化過程,因此對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很有價值;從音樂教學的角度來看,《音樂心育藝術》關注的并不僅僅是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理論問題,而對音樂教學實踐的關注恰恰是本書的最大特點,圍繞著‘教’與‘學’,師生間豐富多彩、細膩委婉的心理活動躍然紙上,如涓涓流水,沁人心田;對音樂教師而言,這本書是一個良師益友,它不僅為教師們打下一個良好的音樂教育教學心理研究的入門基礎,同時還提供了許多可供參考、借鑒的教學案例,相信廣大的音樂教師讀者會從中汲取豐富的教學營養,使自己的音樂教學水平得到提高!鄙鲜鰧懛ǎ仍u價了該書的意義與價值,同時又在評論中介紹了該書的內容與特點。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以評為主的寫法,例如課評:《她在創造美的境界——評獲獎音樂課“跳竹竿”》(見《中國音樂教育》2002年第6期)。該文抓住一堂音樂課的幾個局部細節亮點,運用演繹論證方法分別就上述教學現象展開較深入的評論,并最后得出“美,是一種教學境界”的結論。作者評論道:“音樂教學能達到快樂的程度是不容易的,尤其能讓觀摩音樂教學的人感到快樂更為不易,因為,這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源于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源于音樂教學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根本原則。當許許多多音樂教師都在為音樂課的審美空泛感到困惑時,《跳竹竿》一課無疑是一個很典型、很具體的音樂審美教學觀照。”
評介類論文寫作應注意防止“只介不評”的問題,如果文章只是單純介紹有關教學法、教學人物、教學書籍、教學課例的話,那只是一種知識和信息的收集和傳播工作,顯然還不能稱其為論文。因此作者必須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必須進行必要的評論,從這個意義來說,評介類論文也是具有論點和分論點的,例如《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點》一文中,“指導思想”“基本精神”“主要特點”即是論點,“突出教育改革,轉變觀念,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處理好改革發展的關系,既要深化改革,又要穩妥漸進”;“體現‘減負’精神,降低知識技能難度”;“加大彈性,體現指令性與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就是分論點。
三、解析類論文的寫作
解析類論文是就某些重要的音樂教育教學文件(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等)和教材、教參、教輔等進行拓展性的分析與解讀,通過提供相關主題的研究背景材料和大量相關知識與信息,將所論述的目標和內容具體化,以供讀者在學習和研究原文基礎上進行參考。如《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概述》《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解讀》《音樂實驗教材編寫理念與特色分析》等。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迅速推進,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將面對新的音樂課程。因此,學習《音樂課程標準》,熟悉音樂課程理念、音樂課程目標、音樂課程內容,掌握音樂課程實施的具體方法等等,已成為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迫切關心的話題。為了幫助音樂教師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音樂“課標”等課改文獻,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新的音樂教材,這種解析類的文章已越來越多地見諸教育報刊,成為評論性論文的一種嶄新樣式。
解析類論文的論點、分論點具有非常明確、清晰的特點,不存在疑義和不確定性。以《音樂課程內容標準——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之三》一文為例,其總論點是:“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是教材編寫的準則和依據,是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在內容上的規范。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音樂課程內容是以領域的方式呈現的,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逼浞终擖c則分別為:“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再進一步,還可以提煉出論述各個分論點的分論點,如論述“感受與鑒賞”的分論點分別是:“音樂表現要素涵蓋的內容”、“音樂情緒與情感涵蓋的內容”、“音樂體裁與形式涵蓋的內容”、“音樂風格與流派涵蓋的內容”等。圍繞著這些論點與分論點,可以想象得到,寫這類解析性論文,作者一方面必須占有大量的相關材料,論據才能夠做到豐富、充分;而另一方面作者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才能夠將材料合理提煉、整合。此外,作者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也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寫作的質量。
四、爭鳴類論文的寫作
爭鳴類論文是指作者針對音樂教育的某個論題、觀點和見解,表達同其他作者的不同意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主張。如《對綜合藝術課的幾點質疑》《識譜教學論爭的實質在哪里》等即屬于這類文章。為了促進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時需要圍繞著音樂教育中人們比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和爭鳴,以期通過這種方式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探索新知和真理。特別是在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或面對音樂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更需要多方面的視角參與,廣納多方面的意見,這就有利于我們對音樂教育進行全方位的審視,更好地測定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取得新的成就。例如《中國音樂教育》在不同時期針對大家共同關心的熱點、焦點話題,開辟“探索與爭鳴”專欄,先后圍繞“識譜教學”、“流行音樂進課堂”、“音樂考試”等專題展開討論和爭鳴,發表正、反兩方面文章,有力地推動了基礎音樂教育改革。
爭鳴類論文的寫作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但從基本的寫作技巧來說,首先離不開引證,其次需要采用駁論的方法,再次則是反證、歸謬等論證方法的綜合運用。例如《音樂教育改革沉思錄》(見《樂府新聲》1990年第1期)一文中的“音樂審美的失落”部分,作者先是以反問的形式引出對方的觀點:“我國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養專業技能嗎?是開發智力嗎?是造就音樂尖子嗎?這幾個問題從理論到實踐,至今似乎仍模糊不清。”接著列舉事實批駁對方觀點帶來的一系列有悖普通音樂教育宗旨的傾向:“目前音樂教改中有兩個最值得注意的現象:一是對技能的炫耀,一是對智力的推崇。且看一些教改典型,在總結經驗和展示碩果時,幾乎全都從這兩個方面尋找論據,諸如:學生的識譜能力達到多高多高水平、樂器演奏在全市獲某某獎、文化課成績名列全校第一,等等。受到這種潮流的影響,許多地區和學校紛紛向‘加強班’、‘專業化’看齊,追求技能,追求難度,你能唱二升二降,我就練三升三降;你能聽大、小三和弦,我則練轉位七和弦;你中學講創作,我小學就教作曲……于是‘半音階’、‘五度循環圈’、‘和聲學’、‘曲式學’,甚至‘三種唱法’、‘意大利學派’、‘鋼琴’、‘提琴’等都一起進了中小學音樂課堂!比缓笸ㄟ^分析、推理、歸謬等方式,進一步駁斥和否定上述現象代表了“普通音樂教育改革的真諦”、“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的觀點:“從這種音樂教育方式的全過程來看,熟練技術的背后,基本是枯燥、僵化、超負荷的訓練。由于技能要求的重壓和理性學習音樂的方式,久而久之,音樂在孩子們心中早已變成了僵死的東西。這種技術上的成就,往往是以喪失孩子們美好天性為代價,以犧牲其情感的塑造為代價,以美育的失落為代價的。每當我們看到那種充滿不自然情緒,演戲般的音樂觀摩課,看到那種成人化的‘小大人’們表演的節目,心中都會引發對這種音樂教育方式的疑問!我想,也許別的什么都可以表演,但唯獨情感和美感需要發自內心。提倡‘技能至上’的人們或許不會想到,在訓練孩子們掌握某些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的憎恨和對藝術的無知!弊詈笞髡咭粤⒄摰姆绞疥U述正面觀點并形成結論:“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以美育為其宗旨,它不可能、也不必要承擔起專業音樂教育的職能。就基礎音樂教育來說,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音樂審美素養的形成,以及藝術情操的鑄造,才是其根本的價值和目標!
最后想強調一點,爭鳴類論文的寫作應該特別注意文風,作者首先要態度端正,要與人為善、虛懷若谷、心平氣和地參與爭鳴,以商榷、探討的語氣講話,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能進行人身攻擊,避免使用諷刺挖苦的語言。要知道,強詞不能奪理。而善于擺事實、講道理,善于用證據講話、用事實講話,善于以據明理、以理服人的爭鳴文章才能贏得人們的尊重與認同,獲得良好的學術和社會效果。
【評論性音樂教育論文的寫作】相關文章:
實證性音樂教育論文的寫作12-11
音樂教育論文寫作的一般程序12-11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2-12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7-04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6-08
音樂教育論文的特征11-17
音樂教育論文的基本結構11-14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集合]06-10
音樂教育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1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