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英語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摘要:中國人學英語用時長、收效差,原因是初、高中英語教學以應試為目的,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所以,大學階段英語教育要創建課堂、課外英語語言環境,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影響英語語言環境創建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兩個: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主動性和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傾向,應著力改善。關鍵詞:英語;語言環境: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素質
要學習好任何一種語言,語言環境都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從大學階段英語教與學的“截面”角度,探討語言環境的創設問題,以期對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素質的提高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截面”角度討論問題的原因
中國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大部分有10 年的英語學習經歷。然而,由于中考、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英語教學總是圍繞著應考這個主線。記、背、題海戰術、考試技巧等是英語教與學的核心。只要考試分數,語言能力和應用放置一邊,這是典型的考試英語。大學畢業工作以后,除少數人的工作與英語有關外,多數人的英語知識還給了老師。應付各種功利目的的極短時間的英語機械學習,也因考試的結束而忘卻。
以上兩個階段的英語教與學,可以說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敗筆。大學的英語學習應該有承上啟下的任務,承上即在高中英語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開拓素質英語教育,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啟下即奠定英語學習與應用的方法、習慣,達到經常使用英語的目的。
二、大學階段英語語言環境創設問題分析
大學階段英語語言環境創建可分為課堂語言環境、課外語言環境(含校園語言環境)。英語語言環境創建影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的兩個主要因素,即教師、學生兩個主體教與學英語的主動性;課程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傾向。
(一)課堂語言環境創建
從語言學理論來看,外語學習是語言能力的開發和運用。因此,語言教學要把著眼點放在語言能力的開發和利用上,這是外語教學的根本。中國大學生在初中、高中學習英語時,主要目的就是應考,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語言運用能力較弱。所以充分創建課堂英語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英語和漢語使用的比例關系。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觸英語、沉浸在使用當中,才能較快地培養起來。課堂英語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把課堂時間全部用于英語操練都遠遠不夠,如果再讓漢語充斥課堂,那就更不可取了。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擺正英語和漢語的位置,是教師隨時都要考慮的問題。在英語課上漢語可以適當利用,但是,如果過多地或一味圖省事而全部使用漢語教學,會影響英語教學,可能會導致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聾啞現象。所以應該盡可能使用英語,漢語只用于最必須的時候。英語教學過程要成為有意識地控制使用漢語,有目的地以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過程;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提高說英語的機率,優化英語教學環境。
其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和空間。課前、課間都是可利用的時間。教師可利用課前時間讓學生用英語讀報、朗誦、唱英語歌曲等;課間用英語對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教室的板報、勵志語采取學生用英語自辦的方式等。
第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模仿純正的英語。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為英語課堂情景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效果一定會更好。我們可利用計算機的動畫演示和學生的實際操作,這樣做既可以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拓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與獨特性,又能減少本族語的使用。良好的語言環境是語言學習交際的重要途徑,它能促進交際雙方互相理解、表達思想。英語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去聽、去看、去說、去感受、去學好英語是十分重要的。
(二)課外英語語言環境創建
課外英語語言環境創設應與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有效結合。
從校園文化的對外輻射性角度考慮,英語語言的教學應該成為理論上文化構建的先鋒。這是因為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因素的兩方面: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內涵和作為語言學習的策略意識。無論是哪一種的理解,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因素都為我們打開了對外開放、比較的大門,使我們樹立一種信念: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拿進來、走出去?缥幕蛩氐膹娬{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校園環境布置以及課程開發中體現。譬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閱讀文章,不能只盯住其中的語言結構,還需要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一些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風俗習慣,特別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雙語思維能力。至于校園環境,可以營造一種外語學習的氣氛和環境,增加一些以培養跨文化意識為目的的講座。其目的就是接受西方文化意識,努力同中國固有文化作對比。 學風建設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其實現有賴于學校三個主體環節的協調配合:學校學風建設總目標,課程學風建設分目標,學生個體學習目標。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三個主體環節具有很強的相互依賴性,只有充分達成共識,才能實現總體目標的完成。同時,學風總是處于動態之中,且呈現螺旋式上升(或下降)趨勢,因此,學風建設又是一項長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課外英語語言環境創設、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學生總體學風好,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就比較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就會主動地把英語學習的成果通過文化活動這個載體展現出來,形成良性循環,從而進一步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從實踐的角度來講,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要有自覺為教學中心服務的意識,要從廣泛參與的角度設計活動形式,要尊重和體現英語教師、學生組織者在組織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勞動,要形成傳統,把不同內容、形式的活動同步于英語課程進度,根據年級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評價標準;要采取不同的形式鼓勵水平不高的參與者,培養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三、影響英語語言環境創建效果的兩個主要因素
(一)教師、學生兩個主體教與學英語的主動性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開發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教與學英語的兩個主體,明確教與學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教與學的目的不同,教與學的途徑和方法也不一樣,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根本達不到目的。
從教師的角度考慮,首先,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其課堂教學質量的伸縮性是很大的。如果把不被學生趕下講臺作為底線,其課堂教學質量的伸縮是較難比較的。其次,教師的成就來自兩方面:評職稱、學生口碑。一方面,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取得的成績,往往是引起教師自豪感、成就感,從而激發教師認真教學,保持教學主動性的動力緣由。另一方面,外語教師的教學必須以自己掌握的技能為基礎,加上教學工作的知識和經驗,才能做好工作。用研究科研的能力來衡量他們,會嚴重挫傷他們教學的主動性,更誤導了教師追求“科研成果”而忽略了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對外語教師的考核應以外語水平為主,兼顧理論知識,客觀、科學地考量英語教師,進而提高其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是“為什么學”的問題!皵D過”獨木橋進入大學,學生的心態各不相同:四、六級過關、考研、出國等,學習英語的目的性不同,又出現應試英語學習與素質英語學習的矛盾?紤]出國的學生僅占極少數,而大部分學生應試英語學習的目的較強。要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觀念,一方面,英語教師要引導他們轉變英語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從第一堂課開始,優化課堂語言環境;第三,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法;第四,優化學生英語學習的測評方法。
(二)課程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傾向
語言測試是語言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環節。其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習者實際的外語能力。但測試的方式、方法對英語的教與學會產生影響,如果太注重測試,則可能導致教與學的環節只能為測試做準備,從而相悖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要科學,要從有益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的角度出發,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注重測評結果,要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對評價方法采取多樣化和多元化的形式。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束定芳.外語教育往事談[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創建英語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相關文章:
創設班級語文環境 提高學生語文素質02-20
巧妙設計英語作業 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02-23
加強課前說話訓練提高學生語言素質教育論文02-25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12-04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03-07
淺論英語教師創造素質的提高02-22
改進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01-15
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素質01-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