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活動對老年精神病人的作用
作者:袁俊蘭 曾海英 江碧蓉【摘要】目的 評價看復活點對老年精神病人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將病區20年以上病史,年齡在55歲以上的52名病人隨機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各26例,分別進行傳統護理方法和精神康復護理方法,比較2組病人相同時間段的自我意識、注意力、理解力、肢體活動能力等指標。結果 各指標存在顯著差異。結論 精神康復活動護理更適合老年精神病人需要。
【關鍵詞】精神康復活動 注意力 老年精神病人
精神康復活動是護理人員對老年精神病人采取一種科學護理方法,使病人能最大可能提高生活質量,享受服務,提高病人的自我認可水平。國外已經大范圍的開展,,我們通過學習在科室范圍開展了精神康復活動,取得較好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們科室病史20年以上,年齡在55歲以上的52例老年精神病人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6例。對照組:女26例,年齡55—84歲,平均年齡71.4±13.4。實驗組:女26例,平均年齡55—85歲,70.5±14.5。(我科室所受之病人均為女性)
1.2精神康復活動護理方法
1.2.1原則:以精神康復活動理論為依據,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將既往一年內病人的常規護理方法資料進行分析,包括病人的自我意識、肢體活動能力、注意力、理解力等,設計了具體精神康復活動內容。
1.2.2 活動前培訓 活動方案制定后,對病房護士進行了統一培訓,讓執行者充分掌握和理解活動的意義和方法,并要求按照設計表格如實記錄每次活動情況,定期討論持續改進。
1.2.3 實施步驟 對照組按照傳統方法進行護理。實驗組按照精神康復活動要求進行護理。①評估病人情況,依據病人能力和需要選擇具體康復活動②對病人進行計劃的康復活動③康復活動后進行評價 2 結果
52例病人在采取了6月的不同護理后,實驗組的病人注意力、理解力、肢體活動的靈活性明顯提高,對照組的病人的注意力、理解力、肢體活動靈活性沒有改變或者發展性遲緩。(見表1)
表1 護理6個月后的病人評估
3 討論
老年精神病人由于患病多年導致社會功能下降、情感淡漠、心理抗壓能力低、思維反應遲鈍、喪失興趣愛好、自我評價過低、消極悲觀、精神活動瓦解等情況而精神康復活動從患者角度出發在充滿希望和自我決定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使人滿足、充滿意義的生活和正面自我感的生活。對老年精神病人采取了提供以人為本的專業和優質服務,以關懷的態度、利用科學化的干預方法幫助有需要的人改善溝通技巧、提升抗壓能力、改善負性自動想法、提升參與度、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等讓病人能夠接受自己現狀、并發掘其自身潛在的其他優勢、讓病人能重新確定生活目標、活的有意義、減少患病后的不良預后。結合我科室精神病人目前狀況,為了提升整體護理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精神康復在臨床中的有效作用,做到真正服務于病人和工作人員通過開展精神康復達到其目的使護士能在工作中體會到成就和得到自我滿足,充分實現其自身的社會需要。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康復活動對老年精神病人的作用】相關文章:
老年性股骨頸骨折的預防、治療及早期康復12-09
老年學與醫學老年學03-19
論精神病人的離婚訴權保障參考文獻12-11
《康復醫學》的論文05-22
淺談生物興趣小組活動的作用11-17
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3-17
慢性腰肌勞損的康復11-20
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03-28
淺談康復醫學優秀論文06-12
關于《康復醫學》的論文(精選7篇)06-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