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對網絡社會中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網絡社會 教師培訓 教師專業素質 教學設計能力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教學設計能力作為教師專業素質的體現,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職業發展中的基本要求。網絡的出現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為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開放、共享的良好環境。然而,網絡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學設計能力概述
1.1教學設計能力的定義
教學設計關注于如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一種方法論,教育界對教學設計已經給出了明確的含義,但對教學設計能力的定義還很含糊。目前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觀點:
(1)從教學設計的定義出發,將教學設計能力定義為:運用系統方法來分析教學問題、設計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檢驗方案的有效性并作出相應修改的能力。
(2)從教學設計的流程出發,描述教學設計能力:教學任務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編制、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教學結果評價的能力。
(3)從影響教學設計的教師自身的因素出發,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分為以下幾個維度:①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②教師對教學設計方法的應用;③教師對學習方式的認識;④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方式的選擇;⑤教師的教學媒體觀;⑥教師的教學媒體應用情況。
綜合以上觀點,本論文認為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在科學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能夠整合各種媒體資源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
1.2教學設計能力的測評
早期,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測評是能力測量,以智力測驗為主要內容;20世紀60年代以后開始大量采用項目量表。由于對教學設計能力的過程性定義,因而在測評中出現了對教師完成各個階段教學設計任務的測評。這些測評大部分基于技術和操作層面,忽視了人文方面的考慮,而情感、動機、自我認知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影響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高的方面。因此,對于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測評需要涉及到教師的個人特征,即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知、態度傾向、動力特征等。
2網絡社會中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2.1網絡為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
(1)資源的共享使教師可以及時獲取信息,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2008年云南省師范生的教學能力調查報告中發現,認為教學設計是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步驟進行設計的人數占到了19.2% o說明以教為主的傳統觀念仍然還占據一定的位置,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對教學設計的正確理解。同時,認為教學經驗是影響教學設計過程主要因素的師范生占到了25.9%,而認為受到科學的教學理論的影響的僅占23.1%。大部分師范生對教學設計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這將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效果。更新教師隊伍的教學設計觀念,是提高教師教學設計一能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網絡使信息在大范圍內流通共享,最新的知識只被少數權威人士獲悉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教師通過網絡可以獲得最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師及時更新教育觀念。
(2)網絡豐富的資源,為教師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支持。對教師進行培訓,成為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對教師集中培訓的過程中,一般使用的是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計劃,很難顧及到每個教師的個別情況。網絡培訓平臺則為每個教師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從培訓平臺習者可以獲得課堂材料、學習筆記、課外補充材料等,每位教師都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自我學習。網絡可以給教師提供大量鮮活的實例。讓教師在案例分析中充分理解每種學習方式和媒體的優缺點、適應解決的問題情景等。網絡提供的豐富的視頻資源將枯燥乏味的理論轉化成一堂堂生動的課,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和教師的學習動力同時,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課件可以從浩如煙海的網絡資源庫中獲得,減少了教師備課時不必要的負擔。
(3)網絡突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交流的零距離,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對于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交流可以將優秀教師的隱勝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為更多的人所共享。其中,交流既促進了知識的共享,也促進了個人知識的更新。網絡提供便捷的交流王具,使得教師可以同全國范圍內的教師、專家進行交流討淪、尋求幫助,有利于教師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
(4)網絡為教師提供了反思的新平臺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設討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應用于教育的眾多網絡工具中,博客是比較典型的一種。由于博客所具有的“五零技術”的特點(零門檻、零成本、零技術、零編輯和零形式),使其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青睞。教師的教學設討一與實際操作存在著差距,通過博客的及時記錄,有利于教師的自我反思。而月,利用博客資源日積月累的功能,實現r教師認知和思維的不斷發展。
(5)網絡有利于實現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多元化。原先的評價,大部分將落腳點放在對教師行為結果的測評上,即通常采用調查法、內容分析法等對教師教學設計每一環節的行為和結果進行分析,以判斷出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水平這種研究取向沒有對教學設計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目前的網絡日志、BBS等保存了教師的成長軌跡,有利于過程性評價、他人評價,有利于實現評價的多樣化-
2.2網絡社會中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新發展
(1)網絡的出現顛覆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迫切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轉變角色。網絡出現前,教師、書本是學生知識獲得的主要途徑,教師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網絡的出現沖擊了這一傳統教育觀念。在網絡社會中,人人都是學習者,又同時是信息的提供者,學生不再局限于從書本和教師那里獲得知識。網絡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源,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地位被弱化,因需要其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設計方式,在新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設計教學過程。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角色,即不僅是課堂知識的傳授者,而且要充當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輔助者、指導者、合作者
(2)教師在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的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的含義為:利用各種信息工具獲取、加工、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4個方面:信自、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態度,其中信息意識為前提,信息知識是基礎,信息能力為核心,信息態度是保證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信息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即使教師具有利用網絡資源的意識,但是也會因為不具備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fflJ受挫。因而,首先,要培養教師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計算機的使用、各種信息處理軟件、網絡瀏覽器、網絡通信工具的靈活使用等。其次,要培養教師整合各種媒體的能力,能根據各種媒體的特點,整合多種媒體,實現教學目的。
(3)網絡的出現使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更加復雜的教學環境〔。在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判斷性思維的教育改革中,網絡以其獨特的優點,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工具。網絡孕育的新的學習模式(基于網絡的探究性學習、協作學習、自主學習等)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教學之中,而這些模式的運用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基于專題網站的探究式學習中,學生根據一定的任務要求,分工合作,通過探究進行學習。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將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并做好監督,定時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督促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給予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需要的支持,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新的學習模式的運用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
3結束語
網絡社會的特征之一是實現了資源大范圍共享、交流的便捷。網絡將信息擴大到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實現了資源共享的無障礙。博客,Wiki , BBS , E-mail , QQ等網絡交流工具已成為教師工作、學習生活的一部分。這些工具的應用對教師自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博客群作為教師敘事科研的平臺,承載著培訓教師、記錄教師成長的軌跡,同時博客也成為一種積累知識的一「具。除了博客之外,MSN,$BS也是促進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途徑。
網絡所營造的終身學習環境,有利于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不斷提高。在網絡社會中,人們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的認知、思維、情感具有不同于以往社會的表現,因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積極探索,以便把握個性化學習對象的特征,提高教學的效果。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試析對網絡社會中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思考】相關文章:
試析高校網絡教育路徑優化的思考03-03
試析對職校素描教學的認識與思考02-25
試析兒童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11-16
試析大學英語文本教學的思考12-05
試析大學生網絡輿論參與能力的思考12-11
試析MBA案例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12-04
試析對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全面思考01-15
試析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思考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