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幼師生適應性調查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現代社會對人的文化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幼師生的學校適應問題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之一。幼師生畢業后將成為幼兒教師,他們肩負著培育新一代的重任,其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未來。但調查發現,目前我國中職學校幼師生適應不良情況經常出現,適應水平總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這已成為制約幼師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潛在阻力。本文主要對中職學校幼師生學校適應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剖析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探尋幼師生適應性發展規律,以促進我國中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并為構建新的中職幼師教育體系提供借鑒和思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中職幼師生為研究對象,向在校三個年級段幼師生發放問卷180份,收回152份,回收率84.4%,其中男生40人、女生112人,一年級51人、二年級46人、三年級55人。
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法、數理統計法、邏輯推理法。結合幼師生實際情況,制成《中職學校幼師生適應性測查》問卷,共50道題目,從幼師生在學校的環境適應、學業適應、社會適應和心理適應四個維度編制。
三、結果與分析
表1、學校適應總體情況
由表1可看出學生適應能力較差。幼師生大多是經歷了中招的失敗后,無奈而來,父母不寄予高期望,學生也迷失了方向,沒有信心和熱情。另外進入一所新的學校,自然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更會導致學生感到與周圍格格不入。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顯得拘謹,原因在于其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由外部環境變化引起的新需要之間出現了不平衡,不可避免地就產生了一些心理困惑與矛盾。
表2、男女生適應情況
表2中,從整體上來看,男女生適應性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觀念改變了,無論男女都注重培養競爭意識,強化成就動機,以促進學生積極的適應,培養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 由表3可看出,學生適應能力的發展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性:一是時間階段的不平衡性。一年級學生適應得分較低,二年級學生適應得分有所提高,三年級學生適應分數有很大提升。二是個體間適應能力的不平衡性。這和個人的性格及教養方式、生活環境、以前學習基礎等有密切關系。平衡狀態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這就產生了適應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表3、不同年級適應情況
四、結論與對策
1.結論
幼師生總體適應能力低,特別是社會適應能力方面;整體上性別差異不顯著,但在社會和心理適應兩個維度方面存在顯著性別差異;適應能力各年級具有不平衡性。
2.具體對策
(1)科學教育。整個社會沒有充分重視幼師生,對幼師教育支持力度太小,當學校面對新出現的問題時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社會、家長和學校應該聯手為幼師生的良好適應能力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尊重和關愛。與以前相比,幼師生學習科目多,很多知識和技能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開始時可能會一頭霧水,舞蹈、音樂等藝術訓練需要毅力和創新,這些對于沒有什么基礎的幼師生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所以,教師要有更多的尊重和關愛,讓他們體會到價值和尊嚴,認識到“原來我也是可以成功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才能逐漸增強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適應能力。
(3)開設心理咨詢室。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適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很多中職學校設置了心理咨詢室。近年來,校外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這些都可以引入到幼師教育中,讓心理咨詢成為幼師生學校適應性發展最有效的途徑。
(4)在教學、實踐中滲透。中職教育目標是“德育為先,技能為重”,因此在幼師生適應性培養中應注意各方面的滲透。如在幼兒園實習中培養學生的社會和心理適應能力,在教學中注重其心理需求,激發學習興趣,并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幼師生的環境和學習適應力,讓其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然和社會適應力,并形成終生習慣。
【中等職業學校幼師生適應性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能與其培訓調查研究12-02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差生教育與管理11-19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困境對策11-18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論文02-18
探析中等職業學校素質教育11-19
談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調查研究03-03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1-19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式初探02-24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03-19
探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