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時間:2024-09-10 08:48:1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深化教學改革,建立和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多年來,我校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定向導學、釋疑探究、自主訓練、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踐行了“要尊重學生,特別是尊重后進學生,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不放棄一個學生”的教育精神,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一、模式的基本理念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學、會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學為本,因學定教,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學的具體過程
                1.定向導學階段
                “定向導學”是指課前的預習和課上的自學。教師課前下發“導學提綱”,明確了本節的學習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并分層次設置了問題。學生根據導學提綱預習課本,嘗試對知識進行理解,并完成提綱設置的問題,最后把自己會的、不太會的、不會的問題分別標記出來。這個階段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和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完成對知識的初步認知。
                這個環節中強調的目標和問題依綱扣本,不過高要求,也不降低標準,體現層次性,保證“困難生學會,中等生學好,優等生學活”。此時,教師要監督了解“學情”,掌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分清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做好“二次備課”,以便在釋疑探究階段加以靈活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為第二階段的釋疑探究做好了準備。
                2.釋疑探究階段
                (1)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同位兩人一小組,成績較好的為小師傅,前后位四人為一大組,成績最好的為大師傅,其他為學友。
                (2)學生就導學中出現的問題:自學后一知半解或不懂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釋疑程序:學友→小師傅→大師傅→教師。具體操作是:學友不會的問題小組討論,請教小師傅;小師傅不會的問題大組討論,請教大師傅;大師傅不會的問題反饋到老師。若仍有一定的難度,再提交全班交流解決,由教師補充、更正、評點。
                (3)教師巡回指導,主動熱情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對學生探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適時給予分析、引導、點撥、評價、調控。
                (4)教師將學生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集中起來,形成一個中心問題。特別是典型問題、共性問題教師要進行啟發、精講,總結歸納方法、規律。此外,對于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也要講,對于學生易混、易錯、易漏的問題教師更要講。
                (5)對知識的探究要有梯度,由易到難。在保證中下等學生學會學好的同時,使優等生學活,滿足求知欲。
                (6)探究過程中不要就題論題,要引導學生掌握由常式到變式、由個別到一般、由知識到能力的變化規律。        由于遵循了以上幾點,所以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既熱烈又有中心,激活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這更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理念,盡可能地拓寬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讓學生更為自覺地主動地獲取新知識。這一過程中強調老師的精講,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穿針引線的作用,使學生零散的知識點能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促進了師生的教學相長。
                3.自主訓練階段
                (1)訓練內容:①針對性:針對學生易混、易錯、易漏的知識點進行訓練。②典型性:例題、習題、案例設計要舉一反三。③量力性:學生分層次“吃自助餐”。設計的訓練題分為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三種題型難度逐步升級,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求。
                (2)訓練目的:努力將知識轉化成能力。
                (3)訓練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不指導。
                (4)訓練意義:這一階段既可以讓教師明確是否很好地落實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又可以讓學生檢測自己當堂課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是否學會了運用,以便以后的自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學方式,提高自學效率。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及時反饋,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積累經驗。通過自主訓練,對于學習上存在惰性、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學生,教師要嚴厲而耐心地告誡他們,這種學習態度有百害而無一益,讓他們感受周圍同學的學習熱情,選定合適的同學作為他們的學習伙伴,在你追我趕的比賽中,產生學習緊迫感。同時在今后的課堂中,給這部分同學多表現的機會,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跟上整體學習的步伐,讓課堂成為了“培優補弱”的主陣地,“因材施教”的主陣地。
                4.當堂達標階段
                每節課要進行目標檢測,并及時解決達標檢測中的問題。檢測題的設置分為三層:A:簡單的、基本的問題;B:有一定難度的問題;C:難度較大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能使后進生有收獲,中等生學得懂,優等生學得好,同時找到自信。
                三、使用本模式時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層次的界定
                對學生進行低、中、高三個層次的分層是個難點問題,涉及到學生的學習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成績、學習參與程度、學習習慣與學習心態、行為規范等諸多因素。
                2.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學習困難學生由于其原有的知識結構零散缺損,難以與新知識發生聯系,因而無法被有效地喚起,以至于“學不下去”。無數次的學習失敗之后,心理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否定性的力量,在意識層就表現為某種失敗的心態。
                總之,課堂上要擺脫“學生認為難學、教師認為難教”的現狀,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切感知這些原以為抽象的知識其實就在自己身邊。這就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鍛煉學生的的自主學習能力,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創新精神。希望“定向導學、釋疑探究、自主訓練、當堂達標”這一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再疲于從老師連篇話語中努力搜尋關鍵的內容,而是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研究者、主宰者,讓學習成為其自身的需要。

        【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相關文章:

        讓學生走進生活 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03-10

        開發學生自身資源有效組織合作學習11-24

        讓歷史課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樂園03-04

        調動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03-03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03-07

        讓課外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一方“樂土”03-08

        讓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源01-12

        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12-02

        試論對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培養的思路11-17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