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論文
人們常說,文無定法,此話并不錯。然而,面對初學寫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寫作知識,有步驟地進行寫作訓練,這對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其少走彎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梢,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致、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寫好作文,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觀察生活,對初一學生來講,是個難題。作家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于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初一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富于激情,樂于參加活動。尤其是他們剛進入中學的時候,想了解中學的校史、設施,特別是很想了解老師和同學。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開學不久,我就讓他們自選一位任課教師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的內容是:年齡、性別、身高、體型、臉型、膚色、發型、衣著打扮(顏色、款式、質地)、表情,特別是眼神,以及老師上課的語言和動作等。觀察的時間是四個星期。對觀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觀察要細致。所謂細致,不是說在觀察人物時不分主次,而是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不同性格的人,說話、做事時的表現是不同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絲微笑,往往帶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觀察必須細致入微。觀察得越細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體、更生動形象。
第三,比較觀察。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目的是求異。在觀察時,要抓住老師在各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即生氣時、高興時、嚴肅時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四個星期后,每個學生都按要求寫了觀察筆記。寫作之前,我再次強調,描寫必須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對老師的描寫頗為生動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學,在描寫數學郭老師的外貌時,突出了老師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這樣描寫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長得像兩個銳角三角形,挺有個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寫郭老師上課時,突出了教學有方的特點。文中寫道:每當我們上數學課時,班上總是很活躍,時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最有趣的是提問。郭老師叫同學回答問題時,嘴角總是微微向上翹,流露出一絲笑意。有的同學答錯了,一見老師的表情,以為自己答得挺不錯,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說起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學答對了,郭老師反會問上一句:對嗎?這個同學也就猶豫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郭老師就會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最后他才把正確答案告訴我們。這樣,既能讓我們認真思考、活躍思維,又能使我們對所學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這篇作文之所以寫得成功,關鍵是觀察的細致。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鞏固在觀察中的收獲,我要求學生認真總結觀察的過程和體會。王瑞琦同學總結道:我是數學課代表,與郭老師接觸得多,我不放過每一次見面的機會,認真觀察他的外貌,我發現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給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問時很有趣。所以上課時,我就仔細觀察他提問時的神態、說話的語氣、語調以及動作上的一些特點。如果我不用心觀察,就無法獲得具體的感受與認識,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現出來。通過這次作文,同學們都嘗到了觀察的甜頭,作文時再不愁沒有可寫的了。
二、寫熟悉的人和事
指導學生寫作,我還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徹、認識深刻、感受深切的,寫作時就能準確地把握住寫作對象的個性特征,就能寫得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父母、老師和同學。因此,學生對他們的外貌、性格、愛好、思想品質等了如指掌,描寫時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點。但是要想讓學生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還必須在寫法上給他們以具體的指導。我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寫人物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寫人物大體是從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這四個方面并非要全寫,有時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寫,當然,要根據具體情況而決定。然而人物說的話、做的事必須要寫,而且還要寫得具體、真切。否則,就難以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或精神風貌。
第二,寫人物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寫人物說話,要寫出在不同場合說話時的表情、姿態和神色。寫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寫出人物的動作,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語言描寫,還是動作描寫,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習慣等,否則就會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化特征。
第三,讓人物自我表演。
學生寫作前,我強調指出寫人物說話、做事,最好讓人物自己說、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導演,在幕后指揮,讓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紀錄片中的解說員,自己一味地介紹。這樣,筆下的人物才富有立體感,才能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靜同學的作文《一位讓我敬愛的人》,描寫的人物是我校的張校長,作文選取了兩個事例,表現張校長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同學的好品質。其中的一個事例是這樣寫的:星期六上午我們也得上課。早晨,我早早來到教室,剛脫下外衣,就冷得打顫。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冷嗎?教室里暖氣熱嗎?那么親切。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張校長。她走到暖氣前,摸了摸,搖搖頭,顯出幾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課了,張校長又來了,對我們說:同學們,這幾天冷,大家要多喝熱水,有條件的要每天喝兩袋板蘭根,預防感冒,記住了嗎?要當作業來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鏡,到別的班去了。這篇作文,注意讓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給人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
指導學生寫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讓他們寫自己經歷的事。學生自己是參與者,對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各個階段的特點,都十分清楚,寫起來自然比較容易。尤其能夠把自己的感受與認識寫進去,從而揭示出事情的意義。那么,怎樣敘事才能具體、真切呢?我是這樣指導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
記敘的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敘事時,要交代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礙別人看明白的情況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兩個。
學生在敘事時,一般都能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卻往往把事情的過程敘述得非常簡單、空泛,不能給人留下什么印象。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就強化訓練學生寫好事情的發展過程,力求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寫好矛盾沖突和結局。
由于年齡、時代的差異,學生在家里會與家長發生矛盾沖突,在學校會與老師、同學發生矛盾沖突,即使自己,也會在思想上產生矛盾沖突。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覺悟,矛盾沖突最終會得以妥善解決的。我要求學生寫作文盡量寫好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并且力爭寫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結局,使文章曲折動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羅飛雪同學的作文《一字之爭》,就寫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寫道:他爸爸讓他背誦唐代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當他背到鄉音無改鬢毛衰時,他爸爸嚴肅地批評他,為什么把衰字讀成cuī了。羅飛雪聽了,很委屈地說:爸,是您錯了,(衰)字在這里就讀(cuī)。他本以為父子之間又得來一場面紅耳赤的唇槍舌戰。而他爸爸卻搬出幾本字典、詞典,與他一同查找,結果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也沒有查到。羅飛雪就不耐煩地說:爸,算了吧,就聽您的念(shu。椋┌。他爸爸聽后,反而更加嚴厲地對他說:什么叫算了,做學問,就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有錯必改!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查找。兩個小時過去了,他爸爸忽然捧著《古代漢語》高興地叫起來,說這里就是讀(cuī),爸爸錯怪你了,向你認錯!作文最后寫道:爸爸是個工程師,知識淵博,竟然向我認了錯,可在認真二字上,我卻輸給了爸爸。這篇作文寫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沖突表現得合情合理,結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題也突出了。
三、片斷寫作訓練
寫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費時較多。因此,在指導學生寫整篇作文的同時,我還指導學生寫片斷練習,以突出寫作訓練的重點,二者交叉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所謂片斷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斷組成。所以,寫好片斷對寫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幫助的。
怎樣寫好片斷呢?我向學生提出四點要求。
第一,要圍繞一個中心寫。因為是片斷,內容要集中,不能漫無邊際地寫。
第二,要真實。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寫自己的觀察所得,不能脫離生活,編造離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體。寫出自己所看到的或聽到的情景,不能空洞無物。
第四,要寫出自己的點滴感受。也就是要賦予片斷一定的思想意義。
初一學生年齡小,能力有限,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從何下筆。我就出一些題目,如《街頭見聞》、《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時,我規定出寫作范圍,如場面描寫、心理描寫等,讓學生自擬題目。但無論命題,還是自擬題,都必須按照我提的四點要求去寫。
經過反復的訓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李崢同學寫的《街頭見聞》,全文是這樣的:
下午,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紅潤的臉龐上,有一雙明亮的小圓眼睛,翹著小鼻子,穿著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著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郵筒前,信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她踮著腳尖,剛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縮了回來,用小手輕輕地撫摸著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腳,當她再一次投放的時候,她又猶豫了。接著,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來,在信封上面輕輕地吻了一下,才投進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遠了,一個小花點消失在我的視野里。
我猜測著,她的信是寄給誰的呢?但我深信,無論是寄給她遠在外地的父母,寄給撫養她長大的奶奶,還是寄給她的伙伴,她的真摯的感情,都會使那個人感動的。她不是把我這個與她素不相識的姐姐都給感動了嗎?
這篇片斷把小女孩投信時,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純真的感情,著實令人感動。這個小片斷雖不足四百字,卻像一幅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頗有感染力。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生活,并按老師要求認真寫作的結果。
像這樣真實具體、清新簡潔的片斷還很多。如梁麗華同學的《等》、王雪莉同學的《鑰匙終于找到了》,都通過多側面的描寫,層層深入地寫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鄭鐵同學的《送別》,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車站送他和媽媽回北京時,一家人難舍難分的場面,都很真切感人。
寫小片斷的效果如何呢?對此,我曾做過調查。大多數學生認為,寫小片斷自己確定中心,自己選材、費時不多,自由靈活,能提高觀察能力,有話可說,又為寫大作文積累了材料,對提高寫作水平很有幫助。
四、教學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寫作的重要環節。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樣寫起小說來》這篇文章里又說:我做完之后,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這是魯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經驗之談。然而,學生寫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檢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給老師。這樣馬馬虎虎,主要是寫作態度不端正。但是,學生不會修改文章,也是個實際問題。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學生寫作能力很有限,讓他們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必須教給他們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讀。讓學生明白只有讀,才能發現錯別字和不合語法的病句。語感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寫作文后,我讓他們放聲讀兩遍。有時,還讓他們錄音,然后放錄音,聽聽是否有詞句的錯誤。聽到有問題的地方,用筆劃出來。這種方法簡單、易做,學生樂于接受。
第二,介紹詞句修改的具體方法。
1、刪。刪去多余的字、詞、句,使語言簡潔明快。如:我從沒到過世界公園,這一次還是頭一次到世界公園。頭一次到世界公園,當然以前沒到過。因此,從沒到過世界公園,這一次,都應該刪掉。
2、增。增加一兩個或幾個字,使語句明確、生動、流暢。如:他拉開門,拿出一聽可樂。拉開什么門呢?不明確。門前面應該增加冰箱兩個字。再如:老師生氣了,看著我。在看著我前應加上瞪著眼三個字,就能生動地表現出老師生氣的樣子。
3、調。調整語序,使表達合乎邏輯。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給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這個短語,是修飾毛衣的,而不是修飾一件的,應調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換。換個詞或句子,使表達更嚴密。如:對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我們爭吵得很激烈。對嚴肅問題發表看法,用爭吵來表達是不妥當的,應換成爭論或爭辯。
5、改。作文中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的錯誤,應認真對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給學生所講的五種修改方法,所舉例句,都是學生自己用我講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學生運用教材中介紹的修改符號,予以改正。在學生自改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互改。兩人或幾人一組,相互評論,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至于對作文的選材、立意、結構等進行修改,由于初一學生水平的限制,暫沒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學生寫作之前,列出提綱,確定好中心,選好材料,安排好結構,然后按提綱作文。
【淺談中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寫作指導11-14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11-20
標準論文寫作指導03-28
mba論文寫作指導03-28
設計論文寫作指導03-27
科研論文寫作指導11-24
2017論文寫作指導12-11
醫學論文寫作指導11-27
學術論文寫作指導11-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