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運用論文
在生本理念的背景下,不同的學科可依據生本理論,設計、歸納出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生本模式教學?現以部編初中歷史教材《明朝的統治》為例,簡要闡述。
一、把教學內容嫁接在“中國龍”身上,讓教學內容情境化
生本教育理論中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服務者,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作出調整,為學生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情境教學就是教師營造學習氛圍的一種較好的方式,教師通過設定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生動、有趣、開放的環境中學習。在《明朝的統治》課例中,教師在課堂中引入了“中國龍”這一概念,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把它作為自己的象征,把“中國龍”比作歷史上的中國,符合學生的認知觀念。學生喜歡鮮活、直觀、接近生活的知識,歷史上的“朝代”是一個枯燥的既定概念,離學生的生活距離遙遠,“中國龍”是一個鮮活的形象,時常出現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把教學內容嫁接到“中國龍”身上,可以讓歷史活起來,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
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中國龍”的病癥,讓教學過程活動化
在生本模式的課堂上,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需要根據“授之以漁”的理念,改變傳統的“導入——老師講授——學生練習——老師小結”的教學結構。生本教學模式提倡“簡單導入——拋出問題——小組交流——點撥析疑”的教學結構。1.簡單導入。在《明朝的統治》課例中,教師在課前先播放歌曲《龍的傳人》導入新課,簡單的導入是為了保證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2.拋出問題。簡單導入后,教師立即拋出問題:“14世紀中期,中國龍生病了,請問①中國龍出現了哪些病癥?②替朱元璋為“中國龍”做手術。③做完手術的中國龍是不是真的健康了?3.小組交流。接下來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材料和圖片,小組之間討論交流問題。學生根據中國龍的病歷本,在小組內思考14世紀中期中國存在的問題(元朝滅亡的原因)。接著學生根據中國龍制度上的X光片(元朝的政治制度),發現元朝政治制度上的弊端,并替朱元璋為“中國龍”做手術。做完手術后,小組內再思考手術的效果,中國龍是否恢復了健康?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強化了素養,提升了能力。所以,生本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4.點撥質疑。在小組展示的過程中,允許其他小組的學生提出質疑,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同學們看待歷史問題,不能只孤立地看一個點,而應該把這個點放在具體的社會背景下,形成一個面,形成一個整體來看。”
三、以古思今,反思歷史上“中國龍”的健康,讓教學成果“今用”化
在本課例的最后,學生通過反思“中國龍”是否健康了,得出明清時期封建專制日趨沒落,中國社會危機重重的史實。然后再古為今用,將思考對準今日的中國,今日的“中國龍”如何健康成長。學生通過思考,通過交流,懂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識到為中華民族復興青年人應承擔的使命,樹立起對“中國龍”騰飛、“中國夢”實現的憧憬。在《明朝的統治》這一課例中,學生始終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始終處于活動的狀態,課堂變成了富有生命力、充滿藝術性的學術陣地。生本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運用,徹底改變了“學好歷史=死記硬背”的傳統,徹底改變了落伍的歷史教學模式,學生不再聽得昏昏欲睡。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要喚醒那種無動于衷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在智力活動中表現自己和自己的人格”!睹鞒慕y治》上的生本模式恰恰就起到了喚醒學生的作用,教學內容的情境化喚醒了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教學過程的活動化喚醒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教學成果的“今用”化,喚醒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生本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動作體驗運用下的音樂的教學論文02-18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運用論文02-18
日語泛讀教學中多種教學法的運用的論文03-01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論文05-29
教師如何運用教學機智論文12-10
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的運用論文04-21
過程語體模式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3-15
運用網絡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論文03-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