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師角色的轉變
摘要:新課程目標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和具體要求,目標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會學習,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教師在積極地參與這場課程改革之中的同時,應及時地對教育觀念、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師角色,以適應新課程目標的要求。面對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課程目標全面啟動,從“教學大綱”走向“課程標準”。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解決傳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踐中遇到的新問題,以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學生主體作用 價值取向 教學模式等
新課程改革根據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高中物理課程設置的經驗教訓,為了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發展的需要及注重基礎性,體現選擇性,將高中物理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模塊, 并提供了兩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高中物理學科實施新課程,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研究方法,進一步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適應學習化社會需要的終生學習的能力。這次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又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如何在新課程實施中,領悟課程要領,掌握教學方法,更好地勝任物理新教材的教學,筆者認為最首要的課題:教師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全面轉變。
一、物理新教材的特點
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新編制的人教版教科書已在江蘇全面推行使用,就高中物理而言,新教材與原來的教材相比有著很多鮮明的特色:新教材中除了傳統的“正文”、“問題與練習”、“思考與討論”、“小實驗”等欄目外,還設計了許多開放性的欄目,如:“科學漫步”、“科學蹤跡”、“科學技術與社會(STS)”、“課題研究”等更符合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內容。只有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特色才能把握新課程的理念,體會編著者和課程改革者的良苦用心,也才能把新課程推向深處。
1.實現了“三個轉移”
一般來說,舊教材多是教科書編者的“獨白”,一部教材在講解新內容時,能引起學生的期待,就已很好了。新教材力圖做到從編者的“獨白”向編者與學生的“對話”轉移,從引起學生的“期待”向引發學生的“思考”轉移,以使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教學過程,并培育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為此,教材把“觀察與思考”“思考與討論”“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等欄目融于教材正文之中,有的甚至是正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保留必要的驗證性實驗前提下,實現了從“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的轉移。
2.拓展了知識的寬度,適當降低了知識的難度
新教材按照新課標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要求,精心選取了作為物理學科中最基礎的和最必備的知識,對一些傳統的知識,如追擊、相遇等問題盡可能的降低要求,甚至對有些復雜內容予以刪減,同時也加入了自然界中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等合乎時代潮流的內容。這樣教材在對教學的要求上更體現了物理學科的本質,同時也使教材更具有可讀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因此更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這種變化,對學生提出適當的要求。
3.新教材圖文并茂、貼近生活,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新教材努力做到圖文并茂,也就是圖像魅力與文字特色并舉。新教材中選用了傳遞大量信息的各種圖片和照片,它們也是寶貴的課程資源,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文字特色并不僅指遣詞造句的功夫,重要的是要把物理學的背景、情節乃至編者的感情表達出來。例如,在講到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時,教材中寫道:“在實驗室里測量幾個鉛球之間的作用力,就可以稱量地球,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科學奇跡。難怪一位外行人、著名文學家馬克吐溫滿懷激情地說:‘科學真是迷人。根據零星的事實,增添一點猜想,竟能贏得那么多收獲!”等富有感情的文字語言能吸引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4.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思維空間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字教材已不可能承載全部的教學任務,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作為教育的工具和物質的實體進入課堂。這次新教材的編寫就順應了時代的要求,使計算機和電腦軟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學生對世界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活躍課堂教學,提高效率。新課標教材充滿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有著諸多新的特色,面對新的教材、新的形勢,我們物理教師首先在教學中要轉變自己的角色。
目前高中新課程已在我省全面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對物理課教育功能和學生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了,傳統的物理課堂結構是以灌輸知識為目的,以教師的講授為核心來設計和安排的,從教學過程和方法看就是“提問、講解、鞏固、作業”;從教學關系看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這種刻板的模式導致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銷蝕,嚴重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素質的培養、能力的提高,是與新課程改革背道而馳的。
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程目標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和具體要求。目標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會學習,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教師在積極地參與這場課程改革之中的同時,應及時地對教育觀念、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師角色,以適應新課程目標的要求。面對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課程目標全面啟動,從“教學大綱”走向“課程標準”。首先要求教師切實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作為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課程,保證新課程的有效實施。而傳統的教師角色主要是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中心,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主要目的,體現在教學上以死記硬背為主要的學習方法,強化起主導作用,導致“題海”戰役和“填鴨式”教學方法,以成績作為衡量好學生的標準。傳統的教師角色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適應了,或者說是遠遠不夠了。而新課程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運用,不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目的,而是給學生提供知識平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時,要參與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準確地了解學情,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向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發學生,與學生一道尋求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體現了新課程體系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起新的“學習共同體”,倡導合作學習。
三、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是課改的中心環節,也是課改的實踐過程,而教學模式又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所以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必須徹底改變過后那種“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
(一)精彩引入,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先導,是會學的前提。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一旦有了這種意識傾向,學生的思維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只有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種需要,一種享受,才會產生巨大的內驅力,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能抓住引入新課這一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先聲奪人,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 用材料引入。一個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段錄象、一則笑話都可以成為絕好的材料,經過處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賦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針對性,為我所用。以其形式新穎、語言幽默和形象生動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例如:在“萬有引力”教學中,我在上課一開始就播放了一段“神州五號”飛船升空并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錄象,全班同學聚精會神,非常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 用實驗引入。由于物理學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大多數學生則善于形象、直觀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給出一些具體直觀的感性材料,以加深學生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幫助學生由直觀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過渡。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導入能夠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概念,掌握規律。如:在“自由落體”一節教學中,在引入時,用牛頓管做了一個羽毛和蠟塊誰下落的快的演示實驗,實驗結果與他們的經驗相悖,激起了求知的欲望,喚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后面的教學內容就很自然順利的完成。
3. 介紹物理學家或物理學史引入。如《電磁感應》一課的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們發現電現象和磁現象已有二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里,人們認為電就是磁,磁就是電,它們之間是沒有聯系的。直到1820年,奧斯特通過實驗,發現電流磁效應,既然電流可以產生磁場,那么磁場能不能產生電流呢?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十分引人的問題,然后介紹法拉第在1831年解決了這個問題。法拉第是怎樣研究這個問題呢?最后又得出什么結論?這就是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這節課是通過回顧物理學史引入的。任何重要物理現象,規律都有它的時代背景,用回顧物理學史引入新課,使學生就象當年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發現新知識。
(二)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有所進取。因此優化問題情境,為學生創設敢想敢問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活學生思維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1、創設和諧氣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處于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同時更鼓勵學生通過交流觀點、小組討論等方式來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思維。這樣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2、教師精心設計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優化小結,激發熱情
課堂小結是完成某項教學任務的收尾階段,是教師富有藝術性地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和轉化升華的行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結”,可以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使學生對這節物理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對重點和難點有更深層的把握,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1. 優化教師“結束語” 。好的結束語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記憶,概括教學內容的要領,形成新的學習動機,能讓學生帶著成就感下課堂,帶著繼續探索的心理走出課堂。例如在“機械波“一節介紹了波動規律,在下課時我用“帶動”、“重復”“、滯后”來概括波動中前質點和后質點之間的關系,簡明扼要,便于記憶,使學生終身難忘。
2. 讓學生作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做法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由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獲得自信心,取得良好效果。
3. 利用網絡平臺,拓寬知識面。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網絡發展已經成熟,課后可建議學生在網絡上查詢一些課外知識,既拓寬知識面又能使學生對計算機操作更加熟練。例如:在《人造衛星》一節課后,介紹了幾個有關衛星的網站,建議學生課后去了解一下有關衛星的發展,學生都樂此不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實,改革課堂教學結構的過程也就是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學習方法去改造、完善自身學習方式的過程,其最終結果是使學生在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學會求知,使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思想覺悟得到提高。
總之,先進的理念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落實和發展,我們高中物理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勇于做物理教學改革的實踐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學會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展。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意義深刻的革命,在新課改成功與否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念,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為了取得這場革命的成功,我們每個教學工作者都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不斷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銳意進取,為國家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師角色的轉變】相關文章:
試析知識管理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員的角色轉變08-06
新課標下如何轉變體育教學觀念08-05
淺談高中化學新課標教學05-29
淺談網絡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08-08
新課標理念下英語教師的成長之路論文05-13
淺談護士長角色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05-12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興趣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