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后現代音樂文化看鋼琴表演藝術論文
我們熟悉古典音樂文化的高雅穩重,了解浪漫音樂文化的自由理想,研究巴洛克音樂文化的深邃久遠,感受現代音樂文化的千變萬化。然而,走進后現代音樂文化,它讓我們耳目一新,甚至瞠目結舌。
弗雷德里克·杰姆遜曾說:“后現代藝術并沒有給人以希望,相反,它會導致藝術感知模式的支離破碎,藝術家風格的喪失,使藝術成為非藝術和反藝術,‘審美’變成‘審丑’。”后現代文化對于傳統意義上審美觀的顛覆,在某種程度上需要我們用哲學的視角去透視它的存在與價值。
“18世紀人的耳朵可能無法忍受我們時代的樂隊(其人數是那是樂隊的三倍)所演奏的某些強烈的不和諧的音。但是,我們的耳朵卻從中體會到快樂,因為我們受到訓練的耳朵已經習慣充滿不同噪音的現代生活。然而,我們的耳朵并不滿足于此,總是追求更大的音響情緒”(后現代主義文化60),這就是后現代多元化音樂領域中的“噪音音樂”,它擴大了人們可聽的范圍,增強了現代社會復雜多聲下的聽覺注意力,超負荷的音響下你同樣可以感受聲音的奇特變幻,這也是一種凈化。
將噪音藝術化,它體現了后工業社會的文化特征: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標新立異,成為人類的圖騰,而在科學技術的壓迫下,文化陣營則步步退卻,返回到歷史和傳統中尋找生活的意義。如果說傳統文化中“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那么后現代視角下“藝術存在于生活,藝術生活化”。
受多元混雜的后現代音樂文化影響,鋼琴表演藝術也以其獨特的方式被“后現代化”。
一、預制鋼琴的出現
“他不是作曲家——他是發明家”,作曲家勛伯格這樣評價他的學生約翰·米爾頓·凱奇,他是20世紀頗受爭議的作曲家,美國音樂界著名的傳統反叛者。他發明了預制鋼琴,即“加料鋼琴”,就是在普通鋼琴弦里插入各種物品,如螺栓、螺絲釘、木塊、橡膠等,從而改變鋼琴的音高并使其產生特殊的聲音效果,透過這些素材使鋼琴可以產生類似打擊樂的音色。預制鋼琴的出現拓展了鋼琴的音色,豐富了鋼琴的演奏技法及演奏形式,此種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今的鋼琴音樂會上屢屢上座,它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并能夠欣賞。作為鋼琴專業的工作者,我們既遵循并傳承傳統鋼琴帶給我們的精髓,也享受和參與鋼琴改革帶給我們的新奇,我們將預制鋼琴的發明與發展介紹給學生,并組織學生去欣賞學習由預制鋼琴演奏的音樂會,希望鋼琴藝術有更多的革新,更寬廣的表演形式,一些學生還將弓弦置于鋼琴弦上,試圖制造鋼琴上的弦樂。
二、《4分33秒》
它是后現代主義音樂文化中“偶然音樂”的典型——約翰·米爾頓·凱奇以其哲學的創作思維,再次將鋼琴表演藝術推向后現代主義音樂文化思潮的先鋒。在演奏過程中,音樂家坐在鋼琴前卻并不演奏出任何聲音,就這樣持續4分33秒,期間用三次開啟和關閉鋼琴琴蓋來表示樂曲三個樂章的開始與結束。
它讓我聯想到老子的“大音希聲”——沉默是永恒的聲音——你聽不見直接的聲音,但所有的聲音卻從其產生。約翰·米爾頓·凱奇的靈感是與中國文明精髓的碰撞或是借鑒,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將這種精髓發揚,并真切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他的《4分33秒》正是體現了這種音樂中的聲音由這個時間段中觀眾聽到的來自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構成的。可以想象這首鋼琴作品它的.每一次表演都會帶來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效果。約翰·米爾頓·凱奇用他傳奇的表演,使一架小小的鋼琴在后現代主義音樂文化思潮中奏出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
三、鋼琴以犧牲體現后現代
如果說演奏鋼琴是高雅與文明的象征,那么后現代主義音樂文化下,鋼琴作為象征高雅藝術的代表,也不乏被一些“激浪派”以一種極端甚至放縱的方式解構著文明。韓國藝術家白南準的《向約翰·凱奇致敬》,就是先在臺上將一架鋼琴拆除,然后跳下舞臺奔向觀眾席的凱奇,脫下他的外套,剪碎他的襯衣領帶,再倒上一瓶香檳酒,當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時候,白南準離開舞臺并致電宣布表演結束。在這里鋼琴與凱奇被視作權威的代表,“激浪派”的行為表演是在表達一切反權威的態度。盡管如此,開放自由的后現代主義文化以其寬容的姿態包容著一切藝術表演形式——存在即生活,生活即藝術。
后現代主義文化包羅萬象,即文明又丑態;后現代音樂文化更是異彩紛呈,從空無到充斥;鋼琴表演藝術以它獨特的方式靜靜的融入到后現代文化中,高雅的演奏著不同思潮下的真實生活。
【從后現代音樂文化看鋼琴表演藝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