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物理論文2000字(精選12篇)
隨著近代物理學和醫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逐步深入,醫學的各分支學科已愈來愈多地把它們的理論建立在精確的物理科學基礎上,物理學的技術和方法,在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學物理論文2000字,歡迎參考~
醫學物理論文 篇1
摘 要: 醫用物理學是把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應用于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保健的交叉學科。該學科以放射治療、醫學影像學、核醫學,以及其他非電離輻射等為主要內容。醫用物理學可歸納為物理學應用的一個支脈,它是將物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醫學而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應用于醫學上,尤其是放射醫學或激光醫學。醫用物理學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醫學教育水平,推動了臨床診斷、治療、預防和康復手段的改進和更新進程。因此,物理學與醫學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 物理學 現代醫學 關系 應用
隨著近代物理學和醫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逐步深入,醫學的各分支學科已愈來愈多地把它們的理論建立在精確的物理科學基礎上,物理學的技術和方法,在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光學顯微鏡和X射線透視對醫學的巨大貢獻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光導纖維做成的各種內窺鏡已淘汰了各種剛性導管內鏡,計算機和X射線斷層掃描術(X-CT)、超聲波掃描儀(B超)和核磁共振斷層成像(MRI)、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術(PET)等的制成和應用,不僅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創傷,提高了診斷的準確度,而且直接促進了現代醫學影像診斷學的建立和發展,使臨床診斷技術發生質的飛躍。物理學的每一新的發現或是技術發展到每一個新的階段,都為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提供更先進、更方便和更精密的儀器和方法,F代的醫學研究和醫療單位都離不開物理學方法和設備,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物理學和醫學的關系必將越來越密切。
一、光學對醫學的影響
激光在醫學上已廣為應用,它是利用了激光在活體組織傳播過程中會產生熱效應、光化效應、光擊穿和沖擊波作用。紫外激光已用于人類染色體的微切割,這有助于探索疾病的分子基礎。在診斷方面,隨著各項激光光譜技術在醫學領域運用研究的廣泛開展,比如生物組織自體熒光、藥物熒光光譜和拉曼光譜在癌腫診斷及白內障早期診斷等方面的研究正在發展之中。激光光學層析(斷層)造影(OT)技術正在興起,它是替代X-CT的新興的醫療診斷技術。在治療方面,激光手術已成為常用的實用技術,人們可選用不同波長的激光以達到高效、小損傷的目的。激光已用于心血管斑塊切除、眼角膜消融整形、結石粉碎、眼科光穿孔、子宮肌瘤、皮膚痣瘤、激光美容和光動力學治癌(PDT)等方面。
在診斷中使用的內窺鏡如胃鏡、直腸鏡、支氣管鏡等,都是根據光在纖維表面多次發生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醫用無影燈、反光鏡等也是利用光學原理制成的。近場光學掃描顯微鏡可直接在空氣、液體等自然條件下研究生物標本等樣品,分辨率高達20nm以上,已用于研究單個分子,有望在醫學領域獲得重要應用。利用橢圓偏振光可以鑒定傳染病毒和分析細胞表面膜。全息顯微術在醫學上的應用也很廣泛。
二、放射性對醫學的影響
放射性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已很普及,例如X光機和醫用CT。1895年倫琴在研究稀薄氣體放電時發現X射線。X射線發現后僅3個月就應用于臨床醫學研究,X射線透視是根據不同組織或臟器對X射線的衰減本領不同,強度均勻的X射線透過身體不同部位后的強度不同,透過人體的X射線投射到照相底片上,顯像后就可以觀察到各處明暗不同的像。X射線透視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骨折的程度、肺結核病灶、體內腫瘤的位置和大小、臟器形狀以及斷定體內異物的位置等。
放射性在臨床中主要用于癌腫治療,針對常規外科手術來說困難的疾病和部位(如腦瘤)而設計的粒子手術刀已得到了推廣,其中常用的有X光刀和γ光刀?熘凶印⒇摝薪樽雍椭仉x子治癌也在進行,它們對某些抗拒γ射線的腫瘤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價格高昂,世界上已有許多實驗室在臨床使用。其次,粒子手術刀對許多功能性疾病,如腦血管病、三叉神經病、麻痹、惡痛、癲癇等也有很好的療效。另外,利用放射性可對醫療用品、器械進行輻射消毒,具有殺菌徹底、操作簡單等優點。
三、電磁學對醫學的影響
磁共振斷層成像是―種多參數、多核種的成像技術。目前主要是氫核(H)密度弛豫時間T的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向處于磁場中的人體照射,人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氫核在電磁波作用下,會發生核磁共振,吸收電磁波的能量,隨后又發射電磁波,MRI系統探測到這些來自人體中的氫核發射出來電磁波信號之后,經計算機處理和圖像重建,得到人體的斷層圖像。由于氫核吸收和發射電磁波時,受周圍化學環境的影響,因此由磁共振信號得到的人體斷層圖像,不僅可以反映形態學的信息,還可以從圖像中得到與病理有關的信息。經過比較和判斷就可以知道成像部分人體組織是否正常。因此MRI被認為是一種研究活體組織、診斷早期病變的醫學影像技術。MRI與X-CT和B超比較,X-CT及B超只能顯示切面的密度分布圖像,而MRI圖像可以顯小切面的'某一原子核同位素的濃度分布或某一參量(如弛豫時間)分布。因此MRI要比X-CT和B超獲得更多的人體內部信息,尤其是對于腦部病變和早期腫瘤病變的診斷,MRI更具有優越性。
由于人體內存在電磁場,可為醫學疾病的診斷提供重要的檢測依據。故腦電圖、心電圖早已用于腦部疾病、心臟疾病的診斷,與之相對應的腦磁圖、心磁圖在醫學診斷上更為準確有效,但由于技術和價格等原因在臨床診斷上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對肺磁圖的認識則較晚,它對肺部疾。ㄈ鐗m肺病等)的診斷比X射線更為有效。目前,有些發達國家已把它作為肺部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醫學中利用電磁原理可改善人體內部的微循環,達到治病保健的作用,如血液循環機和各種磁療儀等;根據人體與電磁波的相互作用,在醫學上利用電磁能的熱效應進行腫瘤的高溫治療和一般熱療。粒子加速器在醫學中用來產生用于診斷或治療的射線,也可用來生產注入人體內利于顯像的放射性物質,它是利用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律制成的。
電子顯微鏡在醫學中應用廣泛,可用來觀察普通光學顯微鏡不能分辨的精細結構。如生物中的病毒、蛋白質分子結構等。電子顯微鏡根據電子束照射物體井成像的原理,利用電子束通過磁透鏡(基于磁聚焦原理)進行聚焦,然后通過加速電壓能產生波長很短的電子波,其放大倍數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幾十倍甚至幾十萬倍。
四、聲學對醫學的影響
超聲在醫學中用于診斷和治療,由此形成了超聲醫學。超聲波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相當廣泛,它主要是利用超聲良好指向性和與光學相似的反射、散射、衰減和多普勒效應等物理規律,利用超聲發生器把超聲波發射到體內,并在組織內傳播。病變組織的聲阻抗與正常組織有差異,用接收器把反射和散射波接受下來,經過處理顯像后就可對病變進行診斷,比如A超、B超和多普勒血流儀等。B超與X射線透視相比其結果的主要差別是:X射線透視所得出的是體內縱向投射的陰影像,而B超得出的是縱切面的結構像,在切面方向沒有重疊,可以準確判斷切面的情況。
超聲在治療方面的應用是基于超聲在人體內的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一些理化效應。有超聲碎石,超聲升溫治癌,超聲外科手術刀,以及超聲藥物透入療法,超聲可用于治療硬皮癥、血管疾患、腰腿疼、精神病等許多種疾病。臨床上使用的有多種超聲治療機。另外,超聲在美容中用于超聲潔牙、超聲減肥等。
物理學在醫學應用中的深度和廣度正在進一步拓展,往往需要綜合利用多種知識,比如能迅速緩解疼痛病狀的聲電療法,就是綜合利用了超聲和交流電。在其他方面,液晶在醫學上已用于醫療熱譜圖(診斷乳癌、血液疾病等)和其他顯像技術中。超導等技術在醫學中也有應用。目前,在醫學上用來進行活體觀察的聲學顯微鏡,是利用聲波來獲得微觀物質結構的可見圖像技術,它是集聲學、壓電、光學、電子學和計算機等成果于一體的高科技儀器。
總之,物理學不僅為醫學中病因、病理的研究和預防提供了現代化的實驗手段,而且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先進的器械設備。由此可見,物理學的研究成果推動了醫學向前發展;物理學研究成果在疾病預防、診斷、檢驗、治療的運用中與越來越廣泛;物理學研究成果在藥品的研制和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臨床醫學工作中要用到許多物理知識,現代醫學對物理學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我們相信物理學在醫學中將會獲得更多的應用,并為醫學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梢哉f,沒有物理學的支持,就沒有現代醫學的今天。
參考文獻:
[1]樓渝英.物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06.
[2]彭幼清.臨床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09.
[3]漆安慎.普通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醫學物理論文 篇2
。鼻榫皢栴}在醫學物理教學中的現狀
從大部分醫學院校的物理教學情況來看,沒有一本既能提供醫學背景資料,又能提供醫學物理相關概念和原理的教材,來彌補教師和學生知識結構的欠缺,方便教師根據課時和學生專業選擇適合教學的內容。過于理論化和公式化的教學內容,跟醫學內容脫節,使學生難以體驗到學習醫學物理的實際意義。另外,醫學物理學作為公共基礎課,超前于醫學專業課,選擇既能提供醫學物理問題又能讓學生理解的醫學情景非常關鍵。因此,實行情景問題教學,在醫學物理學教學中很有難度和挑戰性。
。睬榫皢栴}在醫學物理教學中的設計
。ǎ保┳o士配好液體后,將頭孢曲松鹽水瓶掛在輸液架上,完全打開輸液器限速開關,當輸液瓶中的液面與針頭相對高度為0.8m時,針頭處液體速度是多少?
(2)護士在給患者扎針之前,需要排空輸液管內的氣體,這種操作有必要嗎?若不規范操作,會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3)輸液時,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人手臂上暴起一條條的青筋是圖中的哪處血管?
。ǎ矗╈o脈穿刺見回血后,針頭需再進入少許,見輸液通暢后再固定。若不規范操作,針頭有可能緊貼血管壁,后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ǎ担┯绊戄斠核俣鹊囊蛩睾芏,要提高輸液速度,除了放松調節器增加輸液滴數外,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是什么?
。ǎ叮┊斴斖甑谝黄恳后w,其他條件不變,換成雙黃連(葡萄糖溶液),此時輸液速度如何變化?
。ǎ罚┰谳斠旱倪^程中,如果發現病人的血液沿輸液管回流,該怎么處置?
。ǎ福┤恳后w輸完后,若不及時拔針,也有可能發生血液返浸輸液管的現象。
假如針頭扎入靜脈血管的.壓強為1.3kPa,輸液管中液面至少比針頭處高多少才能避免血液返浸現象?
問題(1)展開內容是流體流動規律中最重要的伯努利方程,方程的實際應用是教學的重點。在解決這個問題時,需要一定的近似處理。這種把實際問題理論化的處理方法對學生來說雖有一定難度,卻是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也是應用物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對學生物理思維與物理方法的培養。
問題(2)展開的是臨床上靜脈注射時盡量避免的氣體栓塞現象,也是流體流動受阻的一個因素。對此類問題的深入討論,是培養學生規范操作技能的理論基礎。
問題(3)展開的內容為血液循環的途徑,知道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特點及血流速度的分布,并應用連續性方程解釋。此問題不僅是學科交叉問題,也是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問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問題(4)的核心內容為粘性流體的分層流動規律,同時又涉及多種可能性,是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從各個理論細節要求了靜脈穿刺操作技術的規范實施。
問題(5)是粘性流體流動中不同位置壓強分布情況的展開,壓強的不同決定了液體流動的方向。為了使藥液順利、快速流入人體內,可以提高吊瓶的高度,即增大液體對人體的壓強。
問題(6)是粘性對流體流動速度和流量的影響,與泊肅葉定律相關聯。對此問題的展開可以解釋血液粘度與高血壓的關系。
問題(7)解決方法為將吊瓶適當地升高,升高吊瓶就是加大吊瓶中藥液與血液的壓強差,從而增大了“流入患者血管藥液”的壓強,血液就會隨著藥液重新流入患者的血管而不再回流。此問題擴展了與血壓的壓強相關的系列內容。
問題(8)是對靈活應用伯努利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進一步鞏固,回歸了流體流動這一章節的重點。此情景設計的初衷是引出輸液過程中一些操作的細節及具體的現象,用流體流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去解釋。
從這8個問題可以看出,一系列情景問題的設置不僅覆蓋了流體流動的教學基礎內容,而且擴展到其他學科及臨床技能,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論知識的價值,為后續課程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城榫皢栴}在醫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和一般講授法相比,情景問題教學在醫學院校物理課程中的應用,更能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針對物理理論晦澀難懂的特點,教師通過選擇既與臨床醫學實際結合又充分體現學科特點,既通俗易懂又反映學生專業特點的案例或專題來設計具體的情景問題。這些情景問題圍繞醫學講物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應用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同時提高了獨立工作能力;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親自解答或參與討論,不僅掌握了有關的專業知識,還拓展了知識面,培養了臨床技能,是對綜合能力的鍛煉,為后續課程及臨床實踐的順利開展做好了鋪墊。
醫學物理論文 篇3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傳統教學組:2006級臨床醫學專業206名學生;實驗改革組:2007級臨床醫學專業308名學生。
1.2實驗教學改革設計傳統教學組實驗課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在實驗課上由指導教師詳細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步驟,或按步驟帶著學生進行實驗。實驗改革組采用改革方式進行教學實踐,針對開設的實驗,教研室制定了詳細的“實驗預習要求”,明確每一個實驗預習應達到的目標,并做出必要的書面回答,規定只有認真預習的學生,才能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在上實驗課時由指導教師檢查或抽查提問,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作為實驗成績的參考;結合對實驗預習的細化要求,指導教師在上實驗課時盡量壓縮理論講解時間。
1.3觀察項目及數據分析以“示波器的使用”實驗作為檢查指標,對兩組學生實驗課的課時分配、實驗操作及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對學生的實驗操作合格率、實驗成績等數據用統計學方法進行處理,P<0.05時,差異被認為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課時分配情況分析傳統教學組教學中,教師講解實驗原理、儀器和步驟;實驗改革組教學中,教師的理論講解僅提示重點、難點和注意事項。兩組授課時間分配見表1。表1醫學物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課時分配
2.2實驗操作情況分析實驗操作情況見表2。教學改革組學生一次合格率提高了21.1%,χ2=20.74,P<0.05;二次合格率和多次重做合格率均有下降,χ2值分別為33.38和4.37,P<0.05。說明實驗改革對實驗方法和技能掌握比傳統教學更好,學生能順利完成實驗操作。
2.3實驗成績分析實驗成績見表2。實驗改革組學生的合格率較傳統教學組提高0.5%,χ2=0.07,P>0.05,無顯著性差異;而優良率提高16.9%,χ2=20.74,P<0.05,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雖然兩種教學方法中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基本完成實驗,達到合格水平,但是實驗改革組學生能更熟練地掌握實驗操作,更好地完成數據處理、分析、總結,達到優良水平。
3討論
在醫學物理學實驗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詳細講解或示教,學生按要求做實驗。由于教師認表2兩組學生實驗操作合格率與實驗成績注:P<0.05;在實驗成績中,“合格”≥60分,“優良”≥85分。
為學生不能通過預習掌握實驗原理、內容,并獨立完成實驗,因而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另一方面,教師的這種做法也使學生越來越依賴教師,喪失了學習主動性。
在醫學物理學實驗教改實踐中,采用了實驗預習要求,學生在課前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通過提問等形式進行檢查、記錄,利用獎勵機制給學生施加良好壓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學生在課前已基本掌握與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師可縮短講授時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熟悉儀器、操作儀器,在實驗中培養并逐步提高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獨立工作能力[4]。研究結果表明,實驗改革組教師講授時間縮短并未影響學生實驗的完成情況,且有更多的學生一次就成功完成實驗操作,比傳統教學組一次合格率增加21.1%;實驗改革組學生的實驗成績優良率大幅度提高,比傳統教學組學生提高16.9%。因此,教師應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引導學生建立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逐漸培養起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5,6]。學生從真正獨立地完成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獲得扎實的知識,實現物理學實驗教學目的,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和對物理量的測量,學會運用理論指導實驗,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加深對物理學理論的理解[7]。
另外,給予暗示者的權威性和受暗示者對給予暗示者的信任度,對暗示的結果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進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業務水平,使學生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教師傳遞出的積極的心理暗示,使醫學物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措施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淑麗,夏力丁.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3.
[2]曾小青,李曉春,李玲.改革醫學物理學實驗教學,培養創新人才[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2):184-185.
[3]岳曉東.高考超常發揮和心理暗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0-90.
[4]武立立,肖海揚.高校非物理專業基礎物理實驗教學初探[J].教書育人,2006(6):78-79.
[5]李祖明,李俊.教師需要積極的心理暗示[J].新教育,2006(4):61.
[6]段家忯,曹惠賢,王煜,等.美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和管理情況考察報告[J].大學物理,2004(3):42-45.
[7]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2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29-235.
【關鍵詞】教學學生醫學物理學策略實驗性
醫學物理論文 篇4
物理學和醫學其實是兩門相輔相成的課程,醫學的進步促進物理學的發展,物理學理論的深入也帶來了醫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學習醫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將物理學與醫學結合起來學習,那么在醫學學科的很多方面的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要培養起學生這樣的意識和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老師在教授物理學時能夠將醫學知識結合起來,兩者進行滲透教學,就會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學對于他們學習醫學的的意義所在,也會在學習醫學的過程中應用到物理學課堂中的知識。
一、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明白二者聯系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中的許多方面與醫學理論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通過學習物理學的能量轉換和代謝的熱學知識,就能很好的理解體溫調節的原理。還有通過學習力學知識也能更好的理解肌肉收縮、血液循環、呼吸運動、聽覺功能。物理學中有電磁學,這與人體的神經傳導、細胞生理、心電腦電等等都有共通之處。物理學的研究領域還有自然界中的溫度、濕度、壓強、放射線等等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這和人的身體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在醫學中不僅是病理、生理、藥理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醫學儀器使用。這些先進的醫學儀器例如核磁共振儀、X射線透視、超聲波、激光等等都是物理學研究的成果在醫學上的使用,因此在進行這些學科的教學中物理學不只是單單講物理學的知識,而是把物理學的原理運用到醫學上,這樣學生才會更明白為什么在學習醫學的過程中要學習物理學課程。
二、在教學中將各個模塊與醫學知識結合教學
。ㄒ唬⿵牧W教學的角度來說
力學是物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模塊。在醫學領域,外科對于骨折患者的治療都會用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力牽引患部來以平衡傷部的肌肉的恢復力,這其實和力學中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息息相關。在護理和搶救傷員時,為了一般都會要求讓傷員采取臥位,這是因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流淌,采取臥位可以防止傷員失血過多引起昏迷。在面對心力衰竭的病人時采取端坐位,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這些都涉及到力學中的重力部分的知識。在講到摩擦力時,可以結合人體的關節也都是有摩擦力的,為了讓人的肢體更加的靈活,骨頭和骨頭的連接囊中都會有少量的滑液。體重大的人在運動時關節直接的摩擦力也會更大,這都是與力學息息相關的,所以在講授力學的時候可以將這樣的例子結合起來講,這樣學生就會聽的更加的明白,也對今后的實踐更有幫助。
(二)從流體力學的教學角度來說
在講授流體力學時,可以結合醫學中血液這一領域的知識。眾多周知,動脈瘤多發于血液的交叉處,發于腦動脈的概率更大,血液到了此處由層流變為淌流,因此在檢測動脈瘤時看看此處是否有湍流的噪音對于檢測動脈瘤具有很大的意義。在教授流體力學時還應該結合體位對于血壓測量的影響。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好理解為什么針對不同的病人要采取不同的體位。
。ㄈ⿵穆晫W教學的角度來說
在聲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只是介紹聲學的例子,單純的從物理的角度去教授,而應該結合醫學中對于聲學的利用。比如在醫學領域應用廣泛的超聲波檢測,超聲波不僅可以用于疾病的檢察,例如利用A型超聲波來檢測人腦的中線,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腦中線在人顱骨的幾何中心,最大的距離也不超過3CM.但是如果腦中有受傷或者有腫瘤則中線就會移位,用這樣的方式去檢查腦部的健康,可以讓檢查者沒有痛苦,并且準確率也比較高。這就是物理中聲學在醫學中的應用,超聲波不僅可以用來檢測疾病,還可以用來加熱身體的某些部分,人體通過吸收超聲波得到熱量,可以用于透熱治療腰肌疼痛和扭傷或者關節炎。這就是聲學和能量轉換學相結合的應用?梢哉f對于醫學來講物理學是其理論基礎,而醫學是物理學的理論操作。所以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學習才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現在很多物理學的教學是和醫學分開教學的,各自有自己的主干和枝節,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聯系。但其實物理學和醫學教學是有很多相輔相成之處,所以把二者結合起來教學,在講授物理學的大模塊時將醫學理論穿插其中,就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醫學院的物理學老師必須多掌握醫學相關理論知識
醫學院的物理學老師和其他的物理學老師不同的是對于這里的學生來說學醫學才是自己的主修課程,但是其實對于醫學院的學生來說學好物理學的知識才能真正理解醫學中很多情況下為什么會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這其中的原理何在。要讓學生明白這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老師自己必須也要是知道很多的醫學理論知識和扎實的物理學知識,經常與醫學基礎課教師和臨床課教師保持密切的聯系,從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以便在物理教學中縱橫比較,左右逢源產揮灑自如,來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樣在課堂教授的過程中才有能力將二者合二為一。將物理學與醫學知識進行滲透教學。所以其實將物理學與醫學滲透教學是對醫學院的物理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將醫學院的物理學老師與其他學校的物理學老師區分開來的標志,醫學院的物理學老師不僅是一名物理學上的優秀學者,也應該是一位醫學上的愛好者,對于醫學的知識領域也有著廣泛的了解。
醫學物理論文 篇5
摘要
總結了使用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護理體會,主要包括使用雙頭精密輸液器的優勢、存在的隱患及對策,認為護理人員要在做好溝通、宣教,重視無菌操作,加強巡視病房的基礎上,合理、安全地使用雙頭精密輸液器。
關鍵詞:雙頭輸液器;隱患及對策;應用體會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見的給藥途徑,一次性輸液器作為靜脈輸液的必備裝置在臨床上應用多年,伴隨著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出現,更換液體這項普遍而繁重的操作得以改善[1],在人員緊張、工作量大、患者要求提高的情況下,我科于2014年1月~2014年7月引進了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在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隱患,現將應用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20xx年1月~20xx年7月,我科病房共使用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1萬余支,主要應用于病情平穩,輸液瓶數在兩瓶及兩瓶以上,且每瓶液體量在250ml以下的患者。
1.2方法
配制好一瓶液體,打開雙頭輸液器包裝,關閉其中一個穿刺器的開關,取下另一個穿刺器的帽蓋插入液體中,按一次性普通輸液器的排氣、穿刺方法進行輸液并妥善固定。配制第2瓶液體并將另一插頭插入,當第1瓶輸入完畢,關閉其開關,打開第2瓶的開關。需輸入第3瓶液體時,替換下已輸完的第1瓶液體瓶,當第2瓶輸入完畢,關閉其開關,打開第3瓶的開關,其余液體依次輸入。
2結果
2.1護士方面
護士更換液體的時間明顯縮短,病房響鈴次數減少,減少了無功而返的現象,增加了護士與患者溝通、健康宣教的時間,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2.2患者方面
減少了患者焦急等待更換液體的現象;減少了靜脈回血、空氣栓塞的情況。但是由于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費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3體會
3.1應用雙頭精密輸液器的優勢
3.1.1提高了護理質量,優化了護理層級管理在護理人員配備緊張的情況下,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應用,使實習護士發揮了巡視病房的作用,當發現一瓶液體輸完,可以及時開啟另一瓶液體,減少了家屬私自開啟開關影響正常輸液的情況,同時降低實習護士在患者及家屬催促下換錯液體的現象;而主管護師和責任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觀察病情、與患者溝通、做健康宣教工作。
3.1.2增加了護理工作的計劃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護理工作量大、更換液體頻繁的情況下,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應用,使護士可以有計劃地批量更換液體,減少了同時響鈴換液造成的忙亂現象,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計劃性[2];同時減少了護士往返于治療室和病房的次數,有效地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減少了護士的體力消耗。
3.1.3減少了靜脈回血、空氣栓塞的情況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應用,使護士可以及時打開開關更換液體,避免液體輸完后回治療室取液體而致液面過低,靜脈回血、甚至凝固的情況。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的防空氣功能,杜絕了空氣栓塞的發生,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護理質量。
3.2應用雙頭輸液器存在的隱患及對策
3.2.1存在患者或家屬自行打開開關導致輸液速度過快或過慢的隱患[3]第一瓶液體速度由護士調節好,如果輸液完畢后患者或家屬自行打開開關,會造成第二瓶液體輸入過快或過慢的`現象,從而影響治療甚至造成危險。特別在心內科,幾乎每瓶液體的滴注速度要求都不一樣,所以要加強巡視病房,避免惰性心理,杜絕患者或家屬自行打開開關,避免事故的發生。
3.2.2存在違反無菌原則的隱患無陪床的患者去衛生間時,舉兩瓶液體不方便,如果患者私自拔下一個插頭,回來再插液體瓶上,違反了無菌原則,增加了安全隱患,所以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宣教,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
3.2.3存在發生護患糾紛的隱患由于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費用高,醫保不報銷,患者經濟負擔加重,抱怨護士為了減輕工作負擔而讓患者買單,存在不平的心理,從而增加了對護士的不滿,容易引起護患矛盾,所以要在使用前做好溝通工作,經溝通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再使用該類輸液器。一次性雙頭精密輸液器在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們要在做好溝通、宣教,重視無菌操作,加強巡視病房的基礎上,合理、安全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曹倩,何艷,陰曉倩.雙頭輸液器排氣新方法[J].護理研究,2013,27(6B):1778.
[2]武海云.一次性雙頭輸液器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12):107-108.
[3]李永紅,廉兵,楊芳芳.雙頭輸液器使用中的風險管理及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9):230.
醫學物理論文 篇6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社會對高級預防醫學人才需求的改變,需繼續深化預防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在預防醫學專業教學中,應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強預防醫學實踐教學,突破傳統教學的思維定勢,以提高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非預防醫學專業教學中,應積極采用案例教學,將預防醫學知識滲透在生產實踐。
一、修訂培養方案
現代醫學模式已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公共衛生體系和職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專業培養目標需要把衛生防疫技術人才培養轉變為疾病控制、預防保健、衛生監督與行政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面并舉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在此形勢下,我校預防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轉變思想觀念、夯實基礎、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專業知識、加強素質教育,結合社會對人才需求狀況,培養全面發展,既掌握醫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有較扎實的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專業理論和技能、衛生檢驗檢測技術,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衛生科研等單位開展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流行病、食品安全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
二、調整課程結構
預防醫學專業課程結構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三個方面,現行的預防醫學專業課程一般由五大衛生即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組成,隨著疾病譜的轉變,傳染性疾病逐漸減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身心疾病及及亞健康狀態等與心理和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逐漸增多,傳統預防醫學課程體系已經不能體現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在教學內容上沒有及時反映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院整合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本著應急與現場的原則,在預防醫學教育中,除開設了傳統的預防醫學專業課外,還開設了人類行為學課程,如醫學行為學和社會心理學等課程,另外系統性開展衛生經濟學、衛生事業管理、衛生法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課程。為了使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的能力,還開展生物實驗新技術、現場調查設計、環境醫學檢測新技術、文獻檢索、計算機應用、統計軟件應用等課程。
三、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改革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在某些教學上,采取案例分析或教學討論等教學方式,增加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引入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調整教學學時,精簡理論學時,增加實驗學時,增加綜合性、探索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在一定條件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動手機會,提高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能夠協調發展。三是更新教學內容,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精簡傳統理論教學內容,摒棄過時的內容,增加公共衛生新興課程及現代預防必須的內容,補充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最新進展,系統化、規范化的設置選修課課程,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其他專業領域,加深學生對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科體系的理解。
四、增加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預防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素質的關鍵環節和有效途徑[3]。傳統預防醫學專業實驗教學主要以驗證性實驗教學模式為主,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演示,然后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在此實驗過程中,學生僅是被動的熟悉實驗流程,缺乏獨立思考、設計、完成實驗的機會,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素養。所以我院在預防醫學教學改革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一是根據公共衛生形式的變化將實驗操作或內容上具有相似性或重疊性的實驗內容進行整合,例如對環境衛生學和職業衛生學實習課的空氣采樣、噪聲測定等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時,既要顧及相互銜接又要避免脫節等問題。
二是打破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教學內容前提下,大力開展設計性實驗,為學生開放實驗室,提供相應的設備、儀器和試劑,使學生能夠自己獨立設計、準備和完成實驗。激發學生潛能,鍛煉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三是在實驗方法上引進現代技術手段或先進技術方法。如引進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度的檢測檢驗手段(如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對微量元素、重金屬污染物、生物毒素及有機磷農藥殘留物等物質的檢測。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實驗教學改革, 使學生對疾病防治任務的變化有了深刻的認識,熟悉疾病防控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培養學生樹立大衛生觀念,提高了解決公共衛生問題的能力。
預防醫學課程體系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面臨著挑戰,又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何提高公共衛生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針對我校預防醫學教學的現狀,我們做了以上教學方法改革的初步探討,通過對預防醫學教學內容改革,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得到增強。
醫學物理論文 篇7
【摘要】為了解孕產婦的臨床整體護理細節,并掌握護理方法。方法 通過對孕產婦臨床護理實踐的改進和經驗總結。結果 總結孕產婦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要點和技巧。結論 孕產婦的臨床護理要注重人性化的細節服務,并及時掌握患者心理和生理變化,以安全溫馨馨的護理努力實現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的目的。
【關鍵詞】 信息網絡化 胎動檢測 導樂分娩
醫院在護理工作方面開展了特色服務,即利用網絡化管理和先進整體護理技術提高了護理服務效率和質量。
1 信息網絡化管理
醫院婦產科的每個療區均應配備微機、打印機,由護理人員操作,劃價、取藥、核算住院費用實行微機網絡化管理,作到了高效、準確、及時。
醫院實行醫療費用每日清單制,打印后送到孕產婦手中,使她們一目了然。出院時,將費用清單打印好交給產婦或家屬,待其認可后辦理出院手續。信息網絡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2 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2.1營造家庭溫馨環境
為了孕產婦提供一流的服務,醫院要十分重視病房設施的配套合理,病房內設有獨立衛生間、電視、空調。除了注重溫馨舒適,更注重清潔衛生。對床頭桌等用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對床單、被罩、枕套等都按照要求及時消毒更換,使用空氣消毒器保持病房空氣的清潔衛生。空病房消毒處理2小時后方可通風,確保病房的清潔、衛生、無害蟲。
2.2孕婦自我監測胎動
為嚴密觀察產程,值班護士教每位住院待產的孕婦自我監測胎動。其方法是發給每位孕婦一個小盤,小盤上方有10粒用線穿成的小珠。囑其每天早、午、晚定時數1小時的胎動。孕婦取坐或側臥位,雙手放于腹部,盡心地感覺胎動。胎兒每動一次,孕婦將小珠向一側移動,1小時后由護士將合計胎動記數記錄于護理記錄單上,這樣做不僅使孕婦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同時也為醫生早期發現胎兒宮內窘迫提供了科學依據。
2.3導樂陪伴分娩
醫院開展了導樂全程陪伴分娩,由有經驗并且是生過孩子的.女醫生、助產士或婦產科護士來承擔導樂工作。在產前、產時、產后陪伴過程中,密切關注孕產婦的生理、心理、情感方面的變化,采取指導、鼓勵、安慰、幫助等手段來分散孕婦對疼痛的注意力,減輕孕婦對分娩的緊張、焦慮情緒,完成分娩過程,達到了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科醫療護理質量的目的。
2.4科學采集產后出血量
胎兒娩出后即由助產士將帶刻度的集血器置于產婦臀下,在產房觀察2小時,按壓宮底1次/15分鐘,以加強宮縮,同時擠壓出宮腔內積血。送產婦回病房時,將集血器內的血容量記錄在分娩記錄上,即刻為其換上產婦紙,至產后24小時,計算出血量。對于側切及有陰道宮頸裂傷縫合者,還要將所用滲血紗布塊進行稱重,進一步核算失血量,最后核算出產后24小時出血總量。對于集血器中血量>250毫升或血液不凝者,立即報告醫生,查找出血原因并予以處置。
2.5剖宮產術后早拔尿管、早離床活動
剖宮產術后根據產婦的肢體感覺及術中的麻醉用藥情況,在術后8-12小時內拔去尿管。對重癥或肢體殘疾者可適當推遲拔尿管的時間。取下尿管后,護士即鼓勵產婦離床活動,以預防血栓形成,減少術后粘連,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產褥感染。
2.6鼓勵三早、支持母乳喂養
胎兒娩出后由助產士或護士將新生兒抱到母親胸前與母親接觸,實行早接觸。并在出生后30分鐘內由護士協助母親給新生兒吸吮、開奶。同時為了達到有效的母乳喂養,分別對產前和產后的孕產婦講解什么是初乳、初乳的營養成分以及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喂養的次數,擠奶的手法等,培養母親母乳喂養的信心,鼓勵產婦按需哺乳。通過以上措施的施行,大大提高了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減少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降低了婦科疾病的發生,延長了生育間隔,增進了母子感情。
2.7孕產婦的營養配餐
根據孕產婦的營養需要,對產前、產后分別配餐,通過配餐室為剖宮產術后不禁水的產婦,為其送上利于排氣的飲食,排氣后改為產后普食。對于患有妊高征、糖尿病的產婦送去治療飲食。
3保健教育
醫院成立了孕婦學校,每周都有主治醫師、主管護師以上的人員免費為孕婦講解家庭自我監護、臨產前準備和產褥期護理方面的知識。并且成立了月嫂培訓基地,為產婦提供專業的護理人才。療區護士負責給住院產婦介紹母乳喂養的好處及為新生兒洗澡、講解新生兒扶觸的意義和操作方法。
醫學物理論文 篇8
隨著泌尿患者數量的增加,臨床護理的工作也越發的重要。實踐證明,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臨床治療的效果,還對泌尿外科患者的恢復速度有著很大的影響。
泌尿外科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復發率都較高。泌尿外科疾病與飲食、機體、遺傳、藥物、感染等因素都有密切關系,所以針對泌尿外科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術前護理、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有著很關鍵的意義[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每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分析。20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92例,年齡33~62歲,平均(50.41±3.70)歲。兩組患者疾病史、體重、文化、經濟等都沒有明顯的差別,即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分為術前教育和術后健康教育。術前健康教育主要是為了加強患者對自身了解,主要通過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自身泌尿系統和與生殖系統的解剖特點及生理知識,向患者講訴泌尿外科疾病發病原因、發病癥狀、對健康危害、感染途徑、用藥注意事項、飲食結構以及護理常識,為后期治療做準備。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適宜飲食方案。
1.2.2術前護理 主要包括一些幾個方面:
①安撫患者情緒:患者在術前會產生焦慮情緒,情緒嚴重者有可能影響手術效果,所以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焦慮原因,并采取相應安撫措施,告知患者手術的主要內容和手術的安全性,給患者講解手術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坦然面對手術;
、趯颊哌M行身體檢查和健康評估,某些手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過程中要嚴格遵醫囑;
、蹖τ谝恍┙箲]現象嚴重、情緒激動的患者,酌情給予口服或肌注射器安定,用鼓勵性語言溝通,并且協助麻醉師擺好體位,密切觀察心電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手術人員[2]。
1.2.3心理護理 從患者住院開始,接診人員應態度和善,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醫患人員關系。耐心詢問患者病情,不適癥狀,針對一些涉及隱私的問題,言語要委婉,主治醫師要對醫院及自身實力充滿自信,增強患者安全感。對于術前比較緊張的患者,護士要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詳細的'介紹手術的相關的情況,講訴手術的安全性,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進而消除由于未知而帶來的恐懼。術后護理人員及時問候患者,對手術的成功表示祝賀,這種心理上的鼓勵和安慰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1.2.4飲食指導 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療與康復與患者的飲食結構有著密切聯系,合理的飲食結構有利于泌尿外科的治療和康復。患者應注意少喝濃茶,多吃豬肝、雞蛋,以及新鮮白菜與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少吃動物的肉、內臟等動物蛋白高含量食品,少吃菠菜、甜菜根等含鈣豐富食物以及草酸多的蔬菜,術后禁食1~2d[3]。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a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1。
2.2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2。
3、討論
泌尿外科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對患者有效的、科學的護理意義重大。本文數據顯示,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了健康教育、術前護理、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和治愈率分別為95.00%和8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和40.00%,并發癥和復發率分別為3.00%和1.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和7.00%。這些數據表明,對泌尿外科患者采取科學的、合理的護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滿意度,降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葉惠連.健康教育及護患溝通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12):2295-2296
[2]赫麗杰,叢輝,盧德祥.淺談人性化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24(1):155-157.
[3袁平西,張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與解決對策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5):456.
醫學物理論文 篇9
中醫藥科技成果數據庫;發展狀況筆者深入調研了建國以來我國有關中醫藥科技成果4個重要數據來源,分別是國家科技部研制發布的“國家科技成果網”(NAST)、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編撰的《中國中醫藥科技成果獲獎項目集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開發的“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以及最近開發的建國以來“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平臺”。這4個數據庫的建立發展情況如下。
1 國家科技成果網1.1 國家科技成果網概況NAST是由國家科技部創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詢為主的大型權威性科技網,已收錄1978-2007年全國各地區、各行業經省、市、部委等一級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所認定的科技成果約12萬項,庫容量以每年3~5萬項的數量增加,充分保證了成果的時效性。同時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費上網查詢,還可進行全國科研單位、上網科技網站查詢,發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此網站登記在案的中醫藥科技成果共有近萬項。
1.2 國家科技成果網的板塊設置NAST網的成果總庫中,分為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初期階段、中期階段、成熟應用階段、科技人才庫和單位庫等板塊。各板塊所能搜索到的字段包括:成果名稱、所屬年份、成果類別、所屬高新技術領域、成果應用行業、轉讓范圍、推廣形式、成果水平、計劃類別、所處階段、成果體現形式等32個字段,較完備地體現了成果各類項目的基本信息屬性,從外部和內部對成果信息進行描述,是我國收錄信息完備數據量豐富的`權威性最高的成果收集單位。
2 《中國中醫藥科技成果獲獎項目集錦》以電子文檔形式存儲數據資料的《中國中醫藥科技成果獲獎項目集錦》收編了1978-1999年獲得部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708項。其收編范圍涵蓋了國家及各部、委、局;收編獎別網羅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衛生部、國家教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后衛生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鐵道部等設立的中醫藥科技獎勵,是中醫藥類成果獲獎信息最全的一本獲獎項目集成。
3 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3.1 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基本概況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而成,由于各種問題而未公開發行。該成果數據庫光盤將1949-1999年在醫藥領域獲得重大國家級獎項的4 033項科技成果收錄在案。
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根據檢索瀏覽需要,共設置了順序號、中文項目名、單位郵編、協作單位、任務來源、性質分類、行業分類、申報單位、鑒定部門、鑒定形式、獲獎等級、水平、特征詞、主題詞、類型、關鍵詞、分類號、獲獎名稱、摘要等23個字段。
3.2 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的缺點3.2.1 系統落后由于該數據光盤開發于1999年,使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語言相對落后,導致系統開發的界面不夠友好,系統的穩定性也不穩定。另外,操作和瀏覽功能設計的也不夠人性化,檢索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少而單調,醫'學教育網l整理因此交互性比較差,不能被用戶便利地使用。
3.2.2 字段屬性設置針對性不強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記錄的內容側重于科研課題項目的介紹,未以科技成果為主線設計結構,對科研項目所產生的科技成果數、產生的科技成果名稱以及大量與科技成果相關的字段屬性均未明確設置。
3.2.3 數據范圍不合理該系統記錄的是醫藥衛生領域的科研項目,因此包含了與中醫藥科技成果數據庫建設不相關的大量現代醫學的科技成果;另外,該庫只記錄了獲獎的科研項目,而大量未獲獎的但較有記錄價值的科技成果被遺漏了。
3.2.4 未推廣利用科技成果數據庫的建立是為了盡快將先進、成熟的衛生科技成果進行擴散和推廣,提高醫學科研效益,而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許多成果由于種種原因在開發后被束之高閣,沒有被廣泛推廣和應用。
4 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發布平臺中醫藥科技成果數據庫結構的設計旨在滿足兩方面的需求,一個是字段的設置上既要充分滿足科研課題本身的基本屬性,又要全面而系統地反映科技成果的具體內容;第二是希望通過科技成果庫的構建,能夠較全面地摸清中醫藥科研的總體情況;诖四康,“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發布平臺”收錄了建國以來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成果8 105個。“中醫藥科技成果發布平臺”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礎,采集了4個不同數據來源的中醫藥成果,整合了不同的數據內容,設計了統一的數據庫結構,建立了中醫藥科技成果數據庫,并保證中醫藥科技成果發布系統的長期穩定與發展。
各類中醫藥科技成果數據庫的建立都對成果信息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信息整合,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多功能、多途徑檢索查詢及數據的在線分析統計,為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提供了資源管理和應用基礎,為中醫藥科技成果的投入產出評價體系及成果管理政策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數據支持。
醫學物理論文 篇10
隨著社會發展和崗位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公共英語的基礎上,要求學習行業英語。根據調查研究,由于醫學生各科學習任務繁重和課程設置要求,四川省大部分的衛生類高職院校在第一學年開設大學英語課(其他院校英語課程安排為1-2年)。而根據崗位需求以及學生需要參與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的要求,我,F行兩學期的課程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公共英語和行業英語。作為高職院校英語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認識到高職院校醫學英語課程教學和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現狀。在本文中將結合我校護理專業的行業英語教學,談談我的看法。
護理專業學生的學情主要有以下4個特點:
1、求知欲強,學習自律性好。根據近六年的一線工作經歷,我認識到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護理專業學生大部分由女生構成,課堂紀律尤為良好。大部分同學能夠很自覺地跟隨老師的進度學習,課堂參與度高。對于布置的課后任務完成情況也較好。并且一部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在課堂上和課后會就不懂的知識點向老師請教,也會和老師討論如何能更好地學好行業英語。
2、學習氣氛活躍,團隊合作意識強。大部分學生有較好的獨立學習習慣,并且團隊合作意識強,這一點在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規定任務的環節中尤為突出。組員間樂于相互交流學習經驗,互幫互助,齊心協力完成任務。
3、醫學專業知識缺乏,對醫學相關定義和概念理解不清。行業英語教學主要涉及到護理人員與病患及其家屬,和其他醫務工作者溝通的相關表達的教學以及醫用文書的寫法等。在這其中會涉及到醫學相關定義和概念。而因為學生為大一新生,此時學習的醫學專業知識較少,對對話、短文和寫作部分出現的醫學相關定義和概念理解上存在困難。而學生英語能力有限,要通過英文去理解和記憶就更困難了。
所以這就加大了學習的難度。根據工作經歷,我認識到,造成學生學習行業英語吃力的.因素有多個,但是在對比我校初中起點五年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會看到就算排除各種其他相關因素,醫學專業知識對學習行業英語非常重要。比如,我校初中起點五年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課程安排在前三年,其中最后一年開設行業英語課。由于在前兩年的時間內,學生積累了很多醫學相關專業知識,在第三年學習行業英語時,對于涉及到的相關概念和定義有清晰認識和理解。雖然初中起點學生和高中起點高職學生相比,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度、學習習慣和心理成熟度等不如后者,但是根據學生反饋以及考試結果分析,學習效果并不比后者差,有一部分學生甚至有更好表現。初中起點五年高職學生也反映除去醫學專業詞匯記憶難度較大,其他方面并不具有太大難度。
4、記憶醫學專業詞匯很困難。這是所有醫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醫學專業詞匯復雜,且很多單詞由多個字母組成。在老師引入構詞法教學后,減小了醫學專業詞匯的記憶難度,但是也是因為學生醫學專業知識的缺乏,對醫學專業詞匯的理解不夠清楚,這也會影響記憶的牢固程度。
針對以上的教學情況,我總結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英語老師專業能力建設。可通過學校引進英語專業(醫學英語方向)的老師、英語專業老師和護理專業老師跨學科集體備課以及英語老師參與護理專業相關知識學習,英語老師外出進修行業英語等,以此來促進英語老師專業能力的增強,彌補英語老師由于自身對概念不夠清晰、專業知識缺乏,而不能對教學內容擴展和生動講解行業英語的局限。
2、在課前給學生鋪陳背景知識。老師在每次課學習之前,以視頻、音頻或者文字的方式讓學生對本次課所學內容有所了解,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醫學專業相關知識,最好用中英雙語的方式給出,方便學生理解。實踐證明,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興趣。
3、建議在第二學年開設行業英語課程。從初中起點五年高職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很明顯認識到醫學專業知識對高職護理學生行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而由于高中起點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有限,且各學科學習內容繁多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將英語教學時間增長,那么我們可以考慮將公共英語和行業英語的教學分離開,在第二學年啟動行業英語課程教學。并建議護理專業學生參與全國醫護英語等級考試,以此來促進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行業英語必定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實現公共英語向行業英語教學的順利過渡和提高行業英語的教學質量是每一個高職英語老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醫學物理論文 篇11
1醫學微生物學中未能充分應用臨床知識的原因分析
1.1醫學課程的設置造成臨床知識應用的局限性
目前,我國醫學教學的課程設置未能與時俱進,依舊沿襲傳統的教學體系,通常是以基礎課程為起點,掌握基礎醫學之后再進行專業課程、臨床課程的學習,最后進行實踐課程。統觀我國高校?漆t學課程設置,醫學微生物學課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由于大一階段學生側重學習通識課程,接觸的臨床知識具有局限性與零散性,臨床知識的缺乏決定了醫學微生物教學很難真正應用臨床知識,否則只會增加學生學習醫學微生物學的難度,久而久之產生厭煩心理,最終起到了南轅北轍的后果。
1.2醫學教師專業素質造成臨床知識應用的局限性
醫學微生物學是醫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要想將醫學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中的具體病案相結合,需要教師掌握專門、專業的醫學知識與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專科教授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師有一部分畢業于非醫學專業或是剛從醫學院校畢業,這些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臨床實踐經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很難在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臨床知識。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要想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其專業素養必須放在突出位置。
1.3學制與學時的臨床知識應用的局限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大力改革,醫學院校的相關專業的學制與學時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漆t學專業由于具備系統性、知識繁雜、難度大等特點,采用的是三年制學制,F在改革之后增加了一些相關專業的課程,這直接造成學時的減少。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縮短后的學時使得臨床知識的應用舉步維艱,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
2在醫學微生物學理論教學中運用臨床知識的有效對策
2.1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適時應用臨床知識
在醫學微生物理論教學中有效地應用臨床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有利于活躍醫學課堂氛圍,有利于使學生通過具體、真實的病案加深對醫學微生物理論內容的理解程度,總而言之,將醫學微生物理論教學與臨床知識相結合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大有裨益。然而,教師也應當注意,臨床知識的應用不是越多越好,病案的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恰當、適時引入臨床知識。醫學微生物學從本質上來說仍然屬于帶有臨床實踐特征的.基礎性學科,因此對于其中理論性強、臨床實踐性弱的知識點,教師不能一味追求臨床知識的應用。而對于一些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醫學微生物學知識。
2.2教師要精選病案,注重臨床知識運用的典型性與有效性
臨床知識在醫學微生物學中運用的目的仍然是為了提高醫學微生物學的有效性,臨床知識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促進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此,教師在引入臨床知識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接受情況與教材內容的具體情況出發,選擇有針對性、有代表性、典型的病案,通過分析研究、小組討論、反饋總結等環節,使臨床實踐知識真正服務于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課堂之中。臨床知識要難易程度適中,盡量貼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討論分析與總結反饋中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2.3加強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豐富教師的臨床實踐經驗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居于主體地位,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二者教學相長,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對醫學學科而言,醫學教學具有嚴謹性與科學性,與人們的生命安全休戚相關,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成為必然。面對著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非醫學專業教師教授醫學微生物學的現狀,高等醫學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醫學教師的專業素養,使醫學教師了解國內外最新醫學動態,掌握最新的先進理論成果,充實豐富醫學理論素養。除此之外,醫學院校要創造多樣的機會,搭建良好的平臺,使一些教授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師。如醫學微生物學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機會走入臨床實踐中來,在臨床實踐中學以致用,加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醫學微生物學教師只有同時具備頂尖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才能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臨床知識,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醫學微生物學作為一門兼具理論性與臨床實踐性的基礎醫學學科,在教學中有效運用臨床知識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熱情,活躍教學課堂的氛圍,促進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可感的病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對提高醫學微生物理論教學的有效性大有裨益。為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做到適時引入臨床知識;在引入過程中精選病案,保證臨床知識的典型性;最后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與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
醫學物理論文 篇12
1、合理組建不同學科專家聯合教學團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重建的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課程在師資的配備上更注重多學科的整合,除了目前由基礎醫學多學科教授執教外,還計劃引入在轉化醫學方面卓有成效的臨床專業教授參與教學,使基礎研究生學會如何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出發點,凝練科學問題和設計課題,并且進一步將基礎學術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教學具體內容中,選擇最重要的醫學問題如動脈粥樣硬化、腫瘤、糖尿病等作為專題講座。教授們在自身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收集案例,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將科研成果和最新研究策略和進展引入教學內容。最后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整合相關知識點,確保學生對本課程涉及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一個相對系統的學習。同時,對教學具體組織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達成共識。教學進度安排循序漸進,前面幾次課側重介紹新技術和新知識,后面則依次開展醫學重大問題研究專題講座,以及文獻閱讀和學術寫作訓練。相對穩定的專家教學團隊的構建,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規范的教學實施,是確保研究生教學質量的第一要素。
2、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實施個性化教學
不同醫學院校在不同年份招收的研究生的生源結構都會有不同,同一批次的學生知識背景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多層次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顯得至關重要。目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教改課程學時的三分之二為教師主講,三分之一則組織學生在文獻閱讀基礎上開展隨堂分組討論。在專題講座中,每位導師還結合自己科研經歷,和同學們一起探討提出科學問題和解決科學問題的策略。課后的反饋顯示,學生普遍歡迎隨堂小組討論的教學形式,認為這種同學和導師之間及時的溝通和交流,能極大地填補個人知識的缺口,幫助學生闡明一些理解模糊的關鍵信息,對科研思維的形成極有幫助。具體教學實踐中,還是會遇到不同知識背景的同學教學效果不同的.情況,有的同學對跨專業的討論顯得很吃力。應對策略是每組人數要少、每組注意搭配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選擇適當難度和廣度的教學參考資料于課前發放給學生、引導老師注意個性化輔導等。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不管是面對哪一層次的學生,都要注意鼓勵和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國內外專家的特邀學術講座,可以滿足基礎較好的研究生對科研前沿信息的渴求,進一步拓展研究生的視野。
3、增加形成性評估的考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
研究生課程的構建是基于能力培養的,包括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論文書寫技能以及溝通技能等。而傳統的總結性評估的考核方式大多只是在學習階段結束后考核某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能全面科學地評估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程度。而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考核的形成性評估,能反映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動態變化,讓教師有機會根據反饋出來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內容,并且有針對性地對需要幫助的學生實施個性化輔導。在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教改課程中,目前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在學期末要求學生結合各自專業方向撰寫綜述,并進行打分。同時在課程中期,教師通過觀察和記錄學生課堂討論的參與程度和問答情況,對每一個學生給予面對面的反饋,分析存在的問題,對相應的對策給予及時的指導。在課程反饋中,學生肯定了這種形成性評估的教學效果,并建議增加更多的科研寫作方面的練習以及教師一對一的實時評閱和具體指導。因此,研究生課程考核應該注重兩個方面: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學業的進展情況。這樣既能客觀全面地反映教學效果,也能促進學生的學習。醫學基礎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改革實踐表明,盡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卻都是可塑之才,教師只要因材施教,就能為醫學科研培養出優秀的后備人才。
不同知識背景的學生更加要求課程組導師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帶教意識,肯為培養不同專業的學生付出課堂以外的時間和心血。課題組也應該規范和統一教師指導方面的具體要求,而教學管理部門則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生教學的督查,以切實保障研究生教學效果;A醫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的設置注重不同學科專業的交叉整合,并且要以重要醫學問題為依托,規范科研思維和學術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設計上注重課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的先進性與實效性,幫助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知識體系,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研究生獨立進行科研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方法上以研討式教學形式為主,以特定的研究方向為中心讓研究生參與討論,更注重學生在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己酥胁粌H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理論掌握情況,還要結合更加靈活的形成性考核方法,逐步引導學生獲取前沿進展和新技術,訓練其科研課題設計能力、科研論文撰寫等科研基本功,以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醫學科研人才。
【醫學物理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檢驗論文01-03
數學與醫學的關系論文04-26
醫學論文寫作要點08-05
醫學論文寫作與發表09-20
醫學論文正文寫作08-26
醫學論文的正文寫作08-30
醫學導論論文(精選9篇)04-22
醫學免疫的論文(精選8篇)05-09
醫學論文的構思和提綱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