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小常識
又到了端午時節,在老鄭州人看來,粽子不僅僅是端午的美食,更是串起街坊鄰里的一道紅線。選粽葉,泡糯米,婆婆阿姨坐在一起,一邊拉家常,一邊包,粽子里塞上紅棗或者臘肉,春天剛成熟的青豌豆,再撒幾顆花椒,一點鹽,隔一條街都能聞到蒸粽子的清香和肉香。隨著這香氣的四溢,濃濃的中原味在這座老城彌散開來。
營養 糯米益氣健脾 肉粽可以補鐵
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功效。端午過后,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清香的葉子和柔軟的糯米,會讓人食欲大開。
粽子加點小棗和花生,蓮子、山藥、芡實之類配料,更有一定的補益作用,添加紅豆、綠豆、豆沙等配料,一方面能夠清熱解毒,另一方面能夠增加蛋白質含量。粽子與其他米混合,加入豬肉、牛肉、火腿等制成咸味,是個十分合理的搭配。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蒸制時滲入米內,有利于提高人體的抗熱功能并增加鐵的含量。而且,葦葉、竹葉等材料都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如:竹葉有清熱除煩、通利小便的作用;葦葉有清熱、生津、除煩的功能。
包法 蘆葉包稻草扎 食材不同扎法也不同
老鄭州人在包粽子這件事上可是非常講究的。除了注重糯米和餡料,扎繩和粽葉也不能馬虎。老鄭州人包粽子的粽葉一般選用蘆葦葉,它顏色要比一般的箬葉青翠,看著可人,聞著也更加清香。而扎繩也最好用稻草而不是棉線,這也是為了保證口感。煮粽子時,稻香浸入糯米,吃起來更有自然的風味。
在包豆沙粽時,不能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也不能扎得太緊、松緊適度就行。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包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素材,調味少一點,盡量用后腿肉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黃,加入紅蘿卜配色,或將糯米混加“五谷米”,增加粽子的纖維;另制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
吃法 趁熱吃 最好配白蘿卜湯或紅茶
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粽子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為宜。粽子不易消化,老年人、兒童、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多吃。
對于老鄭州的涼菜,那是最百吃不厭的,吃粽子時配點涼菜,就不會有很強的饑餓反應,還可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維生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促進粽子的消化。
一些老鄭州人愛在吃粽子沏上一杯熱紅茶,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但不能配冷飲,因為那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對于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吃粽子的時候搭配上白蘿卜湯,也是最好的選擇。
提醒 三類人群不宜 慢性病人吃要精挑細選
每年端午節前后,總有不少人因吃粽子不當引起消化系統問題,甚至有些人因消化不良導致心臟病、糖尿病等舊疾復發。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人,并不適宜吃粽子,在端午節那天,嘗一口就行了,千萬不要貪嘴。歸納一下,不適宜吃粽子的人群主要有三類: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比較油膩;加懈哐獕、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對病情不利。
老人和胃腸道病患者:粽子大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如果過量進食,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一些粽子非常油膩,也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
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病人來說,飲食控制非常重要。粽子的糯米淀粉含量偏高,又含有脂肪和油類物質,食用后產生的熱量也相對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病人每餐主食不能超過2兩,因此,如果一定要吃粽子,也不應超過每餐一個的量。
而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吃粽子也不能隨心所欲,尤其忌諱在吃完粽子后進食冰鎮啤酒、冰飲料、冰激凌等冰冷食物,否則很容易引起腸胃道疾病,如惡心、嘔吐、急性胃腸炎等。
【端午粽子小常識】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風俗粽子08-08
端午節作文吃粽子08-10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07-21
關于端午節粽子的故事08-08
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08-08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粽子08-12
端午節手抄報粽子08-12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08-10
端午節吃粽子還吃什么08-12
端午節和吃粽子的故事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