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三則
學習成語故事不僅可以增長語文知識,還可以學習歷史故事。以下是yjbys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一
【成語】: 方寸已亂
【拼音】: fāng cùn yǐ luàn
【解釋】: 心已經亂了。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因兵敗暫時投靠荊州劉表。他聽說徐庶很有謀略,便請來做自己的謀士。不久,曹操進攻荊州,劉表病死,劉備向南敗走。這時曹操抓了徐庶的'母親。徐庶為了營救母親,不得不向劉備辭別,去見曹操。臨行前,他指著自己的心胸說,本來想和將軍共同努力,建立霸業,只是因為老母親被抓,方寸亂矣(心里亂得很),所以只好告辭了。徐庶還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方寸:指心。這個成語指心緒已經慌亂。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二
【成語】: 廢寢忘食
【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釋】: 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成語故事】:
“廢寢忘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對某一件事專心一意,以致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學習專心努力。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述而第七》,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年老時,開始周游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
葉縣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沈諸梁人稱葉公,他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
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怎么回答,就沒有作聲。
以后,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說:“你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于忘記了吃飯,津津樂道于授業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已的年紀。’這樣的話呢?”
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于有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三
【成語】: 分崩離析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解釋】: 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成語故事】:
“分崩離析”這則成語的崩是倒塌;析是分開。形容國家或集團四分五裂,支離破碎,不堪收拾。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今山東費縣),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伐附近的一個叫顓臾的小國,把它并吞過來。
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諫勸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說:“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說:“你倆既然輔佐季康,就應該盡力勸阻他。”
冉有又說:“不過,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F在不攻取,以后可能會成為禍患。”
孔子說:“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于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煩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
“蕭墻”是國君宮門前的照壁?鬃拥.意思是季康的麻煩在內部而不在外面。在這個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個成語“禍起蕭墻”,形容內部發生禍亂。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三則相關文章推薦:
1.精選成語故事三則
3.歷史成語故事三則
8.幼兒教育成語故事
9.幼兒成語故事三則
10.有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三則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07-26
經典成語故事08-18
成語故事精選07-26
經典成語故事11-07
成語故事07-22
幼兒教育格言11-21
幼兒教育心得03-04
幼兒教育的介紹06-20
幼兒教育的發展06-20
幼兒教育知識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