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殖大戶的綠色生意經分享
養殖,培育和繁殖(水產動植物)。 養殖包括家畜養殖,家禽養殖,水產養殖,特種養殖,蟾蜍養殖幾大類。
在長泰縣巖溪鎮,珪后村村民肖仲金是遠近聞名的能人。村民們總說:“看人家名字取的,種的都是金子!”
不過,以前村民們可不這么說。巖溪鎮曾是養豬大鎮,作為最早的養豬大戶,肖仲金和其他養殖戶一起,背了不少環境債。“七八年前,下游的溪水是墨綠色的,外地的親戚來串門,回去后總抱怨衣服有豬屎味。”村民肖美達說,大戶的賺錢效應擺著,有幾年,村里許多人家都養起了豬,一到下雨天,房前屋后分不清是豬糞還是泥。村里的環境差了,論起源頭,大家沒少在心里埋怨肖仲金。
然而,對于肖仲金來說,養豬的經濟賬卻是 “甘苦自知”。“養豬就像坐過山車。頭年大漲,第二年說不定就暴跌。”他說,早年確實賺了不少錢,但虧的時候,一頭豬甚至要倒賠500元。最重要的是,自己住的村子越來越臭,村民們都不敢喝自家門口的水。“這錢掙的,越來越不踏實。”
慢慢地,老肖坐不住了。“十二五”期間,長泰縣被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縣,全縣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三年工作計劃,投資2.79億元進行環境整治,打造“900平方公里全域景區”。整治過后,土路變成水泥路,村村都有小公園,村里那些廢棄不用的垃圾池植上了草皮、種上了花木。“這豬,不能再養了。”肖仲金暗下決心。正好鎮里的干部帶著外地請來的專家給養豬戶們開轉型培訓班,肖仲金一咬牙,關閉了養殖場。
2012年,他開始種植臺灣楊桃、臺灣桑葚等果樹,因為品種好,栽培得當,銷量一直供不應求。而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眼看著每座村莊、每片田野都變成景區,去年開始鄭仲金也從單純果樹種植轉型為休閑農業,同時做起了水果采摘、垂釣、民宿等項目。僅2015年國慶黃金周,他的農場就接待了1200多名游客。
“以前我們賣果樹,現在還可以賣環境、賣空氣。”肖仲金說,“現在這錢,掙得有干勁、有前景。”
【養殖大戶的綠色生意經分享】相關文章:
成功人士分享創業成功的“生意經”03-26
一位大米姐的生意經分享03-12
創業經驗分享:10元店開店必賺生意經03-07
種糧大戶趙中立的創業05-18
南寧富婆的生意經03-27
北大碩士的生意經03-25
一個養豬大戶的堅持03-10
網店主曬生意經12-19
開哭吧“哭出”生意經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