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情況專題調研報告范文
近日,為貫徹落實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委對大眾創業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在參閱人社部門有關調研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重點選擇了回歸創業群體開展實地調研,F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據統計,2009年至2014年,全省回歸創業總人數為21.97萬人,共創辦企業5.86萬家,帶動就業人數157.19萬人,投資總規模1496.80億元,總產值4585.81億元。
一是回歸創業涉及行業領域較多,以服務業為主。據統計,全省回歸創業中,第一產業1.82萬家,占回歸創業的31.07%;第二產業1.43萬家,占回歸創業的 24.43%;第三產業2.61萬家,占回歸創業的44.50%?傮w上看,涉及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農家樂、餐飲娛樂、種養殖、農產品加工、運輸、服裝加工等行業。調查顯示,回歸創業大多集中在縣城、鄉鎮和村組,通過創辦、領辦企業,吸引了資金、項目、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村地區集中和就近就地優化配置,有力推動了城鎮化建設。
二是回歸創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以小微企業為主。創辦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大多為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有相當比例的農民工回歸創業選擇申辦個體工商戶。據調查,創辦企業規模在100萬元以下的有3.8774萬個,占回歸創業的 66.11%;100至1000萬元的有1.4836萬個,占回歸創業的25.29%;1000萬以上的有0.5044萬個,占回歸創業的8.60%。調查顯示,回歸創業個體規模雖小,但通過創業引入了大量的資金,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和持久活力。
三是回歸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帶動就業人數逐年增加。回歸創業不僅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而且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非常明顯。據統計,近六年來,回歸創業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57.1893萬人,其中2012年至2014年帶動就業人數分別為28.0737萬人、33.2632萬人和39.6967萬人,回歸創業帶動就業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調查顯示,回歸創業實現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創業者的轉變,形成了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格局。特別是在創業初期,回歸企業大多屬勞動密集型,用工量大、門檻低,吸納了大批專業技能相對較低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成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有效載體,促進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同時還有效緩解了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帶來的農村“留守”和“空巢”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四是回歸創業者素質較高,示范效應較強。自身素質較高且有一定積蓄的中青年,是回歸創業的主力軍。他們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及實踐能力較強,更容易接受新的經營管理方式和市場觀念,對成功創業有一定的信心。據XX市調查,回歸創業人員中80%以上都具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XX市一批回歸創業的大學生自發成立青年創業協會、創業青年發展促進會,建立創業者交流合作平臺,在創業者中眾籌成立了綠購網等一批創業項目。調查顯示,一大批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回歸投資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技術、人才,還帶回了都市文明、現代觀念、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他們不僅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還帶動了整個縣域文明程度的提高,給廣大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活力和全新觀念。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目前,我省回歸創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調查中發現,回歸創業的企業在資金、人才、政策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困難。
。ㄒ唬┵Y金方面
資金缺乏、融資難是回歸創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調查顯示,創業者初始資金來自家庭支持的占36.8%,個人積蓄的占22.7%,朋友集資占 20.3%,金融機構貸款占12.0%,政府扶持占6.2%,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各占1.0%。雖然資金來源渠道呈多元化趨勢,但自籌資金占80%左右,創業籌資是很大的難題。雖然返鄉創業者積累了一定資金,解決了注冊資金,但流動資金、發展資金短缺,貸款困難,已經成為回歸創業普遍面臨的最大障礙。主要原因:一是經營風險較大。由于創業企業規模較小、實物資產較少、技術水平不高,其發展極易受到經營環境的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影響自身的資金積累和信貸融資。二是缺乏抵押物。新辦企業大多是租用場地,農村土地和住房不能作為貸款抵押資產,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導致創業者很難獲得貸款,在資金不足時往往是找民間借款,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比例很小。三是貸款門檻較高。座談中,回歸創業人員普遍反映,金融機構貸款手續復雜,周期長,門檻高。比如,受廣大回歸創業者歡迎的小額擔保貸款由于現行政策規定,需要公務員擔任擔保人,也讓許多人在申請時受到阻礙。此外,小微企業貸款主要是滿足流動資金需求,貸款需求較急、頻率較高且資金需求一次性量較少,融資的復雜性使其融資成本較高。
(二)人才方面
專業人才和熟練工人招不到、留不住,是回歸創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在與回歸創業人士座談中,多數反映管理、營銷、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難招,并已成為企業提升發展的障礙。主要原因:一是創業初期提供的待遇相對較低;貧w創業者大多數出身農民,創業地大多在縣或鄉(鎮)、村,創辦的實體大多屬微利項目,生產結構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質量不高,尚未實現由數量型的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和集約型增長轉變,難以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條件。二是基層缺乏吸引力;貧w創業者創業地大多在縣或鄉(鎮)、村,創業地的生活水準、環境和物質文化條件等缺乏競爭優勢和吸引力,導致外地人才和勞動力不愿來,本地人才和優質勞動力大量流向發達地區,即使工資待遇與本地企業差不多,他們也更愿外出長見識,開眼界,使回歸創業“競進提質”困難。三是部分新興行業發展平臺不夠。調研發現,我省本地互聯網、網絡游戲等新興行業發展不足,該領域創業企業在本地招聘高端人才困難。如調研的武漢得意生活(deyi.com)和洪山網絡游戲公司均反映武漢招聘不到互聯網領域高端管理、技術人才,而通過獵頭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高薪挖的人才卻由于武漢互聯網行業發展平臺、發展空間不優而不愿意來漢工作。
。ㄈ┱叻⻊辗矫
近年來,國家、省和各市州均陸續出臺了支持大眾創業的政策文件,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創業企業對政策扶持的感受不明顯,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扶持未能全覆蓋。據調查,創業者從未享受過創業扶持的占49.7%,享受過小額擔保貸款的占15.9%,稅費減免政策占14.8%,創業培訓補貼占7.9%,創業扶持補助占7.5%,其他占3.1%。一方面,各部門對創業者的政策扶持尚未全覆蓋,對未享受創業政策的初創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不公。另一方面,各部門在項目扶持、資金補助中 “扶優扶強”、“錦上添花” 思想濃厚,熱衷于扶持大企業、大項目,忽視了對小項目、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二是部分扶持政策難以落實。據了解,部分扶持政策尤其是信貸扶持落實遭遇市場化難題。如XX區百分百紡織公司是一家丹江移民創業企業,為丹江移民轉移就業作出了貢獻和犧牲,當地各部門和金融機構領導多次表態應貸款支持,但當該企業申請貸款時被具體操作的信貸員否決,原因是目前該企業目前虧損,達不到銀行內部設置的貸款條件,一旦該企業還不起貸款,該信貸員將下崗失業。三是政策扶持未形成合力。一方面,由于創業工作涉及面廣,相關部門政策扶持各自運作,缺乏聯動,如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科技創新資金、大學生創業基金、青年創業基金等,尚未形成互相協作、合力幫扶的聯動機制。另一方面,涉及創業工作的部門眾多,但沒有“牽頭”和“兜底”,創業服務仍有欠缺,還存在真空地帶。如武漢得意生活反映,該企業擬申請在手機app上為用戶提供水電燃氣費用支付的功能,為此多次到經信、發改、金融等職能部門申請,得到答復均不屬于自身業務,甚至無一部門知道該項業務歸口哪里辦理。
除上述資金、人才、政策等主要問題外,還存在創業創新不足、創業氛圍不濃、創業環境不優等問題,隨著國家、省進一步重視和完善大眾創業工作機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這些問題都將逐步得到改善和解決。
三、有關對策建議
。ㄒ唬┘訌妱摌I引領,優化創業環境。
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扶持創業的職責任務,切實加強對回歸創業工作的組織和集中引導。加強政策集成,加大政策扶持落實力度,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進一步改善回歸創業的環境。打造和優化回歸創業的環境設施,加速城鎮化步伐,加快創業園區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使小城鎮成為回歸創業者興辦各類企業的聚集地。轉變政府職能,簡化審批手續,增強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政府信息網絡優勢,拓寬企業銷售渠道,使回歸創業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ǘ└倪M金融服務,完善創業融資機制。
進一步調整、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拓展貸款范圍,提高貸款額度,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允許回鄉創辦企業和申辦個體工商戶用土地經營權、商品林權、農房、農業生產設施及產出物等作為抵押擔保方式為回歸創業提供貸款支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探索建立小微企業和創業專項扶持資金、引進風險投資基金,培育發展天使投資群體,鼓勵社會力量設立創業基金并由政府承擔一定的融資風險等方式,進一步破解回歸創業的融資難題。
。ㄈ┘哟笈嘤柫Χ,提供創業人才保障。
開展以農村新成長勞動力為重點,提升勞動者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根據回歸創業者的投資規模、行業類型、個人素質等條件,有針對性地加強回歸創業跟蹤指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降低創業風險。針對回歸創業企業的用工需求,定期組織專場招聘活動,使更多的本地勞動者就近就地就業,緩解回歸企業招工難。鼓勵和指導回歸創業通過自身發展,進一步提高工資待遇、福利水平,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營造企業特色文化,不斷增強回歸創業對人才的吸引力。調整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結構,增加企業在崗農民工培訓經費投入,有針對性地為回歸創業企業培養一批本地化、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隊伍,為回歸企業“提質增效”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ㄋ模﹦撔路⻊漳J,構建大眾創業空間。
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創新創業服務模式,試點在我省各地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研究推廣XX市 “青創會”等新型創業平臺模式,有效集成創業資源,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網絡空間、社交空間、資源共享、政策咨詢、投融資、創業輔導和“一站式”辦理創業手續等服務。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為大眾創業提供“一對一” 的平臺和 “交鑰匙”工程,實現創業全鏈條增值服務,滿足大眾創新創業的共性和個性需求。
東至旅游產業發展情況是縣委、縣政府、縣政協今年確定的重點民主協商活動之一?h政協組織專題調研組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先后召開多次座談會,聽取縣直相關部門、涉旅企業等各方意見,全面了解東至旅游產業發展狀況。同時,赴省內XX縣、XX市、XX縣、XX區太平湖管委會及江西XX縣學習考察,借鑒經驗,F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旅游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東至旅游產業搶抓“三區建設”機遇,積極推進“旅游XX縣”戰略目標,夯實基礎,蓄勢發力。目前,我縣擁有a級旅游景區5家,其中4a級1家,3a級2家;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3處;安徽省旅游鄉鎮5個;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1處;星級農家樂28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5家;星級旅游飯店2家;四星級旅游餐館1家;旅行社(門市部)4家,旅游車隊1家,旅游商品定點企業7家。
一是景區建設初見成效。九天仙寓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實現4a級景區零突破;歷山景區探索創新管理機制;南溪古寨依托《南溪古寨歷史文化發掘與開發研究》成果,已完成規劃初稿,正在積極開展征地、河道整修、游步道建設等基礎工作,啟動4a景區創建;金雞窠漂流整修后重新開業。
二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西海溫泉度假村、環升金湖張家灘鄉村旅游示范點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印象東流大酒店投入試營業,大渡口國際假日大酒店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仙寓山莊改造等項目也在緊張建設中,今年又新引進堯渡河景區開發建設項目,正待開工建設,已先期啟動漂流項目。
三是環升金湖旅游開始起步。以環升金湖鄉村旅游發展為破題,堅持先行先試,規劃建設張家灘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大渡口龍源旅游度假村(江南農業科技園)在成功創建省級五星級農家樂、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基礎上,正積極申報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
四是鄉村旅游蓄勢待發?h城及周邊形成以金字牌森林公園、西山天坑云石、梅山生態旅游、歷橋上謝生態休閑旅游、錦源生態園、小黃泥湖生態農莊等環城生態休閑旅游帶,配以青水湖畔生態農莊、梅山農家樂、黃泥農家樂等為主體的農家樂群;東流鎮規劃建設陶公文化旅游區,啟動東流老街重點古建筑、雙塔和陶公祠的修繕及省級農業示范區旅游觀光項目?h域東南部的源口生態休閑游,官港、洋湖等地的生態休閑農業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項目蓬勃興起。
二、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優勢
東至是一個以山為景、以水為靈的山區縣,獨特的地域風貌與多樣的文化傳承,織就了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著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潛在優勢。
一是政策支撐優勢。近年來,國家為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制定了系列措施。一是頒布實施旅游法,以法律形式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權威保障;二是出臺政策支持旅游發展。特別是國務院今年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從五個方面對支持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要求;三是專項規劃推進區域發展。年初,國務院批復實施《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東至既處在示范區的核心區,又處于“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游發展帶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發展帶的交匯處,發展旅游機遇難得。
二是生態宜居優勢!吧鷳B優良,資源豐富,點多面廣”是東至旅游資源特色。境內生態系統完整,自然環境優美,山、丘、圩、湖種類齊全,人居環境宜居宜游。有“中國鶴湖”“鴻雁之鄉”——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升金湖,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九天仙寓、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歷山、龍源旅游度假村、國家2a級旅游區東流古文化區、省級森林公園天臺山;還有被譽為攝影家天堂的堯渡河景區,及西山天坑、許世英故居、周氏家族遺址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
三是人文厚重優勢。東至歷史悠久,人文遺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目86項。其中東流老街、陶公祠、雙塔、許世英故居、金宗祠等10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至花燈”、“福主廟會”等6個項目位列國家和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另外,東至還擁有國家一級文物——宋代關子鈔版,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可信性最高的宋代鈔版,堪稱我國貨幣寶庫中的一大瑰寶。
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旅游發展的氛圍不濃。對旅游XX縣戰略的地位認識不到位,旅游發展理念還未牢固樹立,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未根本轉變。相關部門工作開展不能主動服務和服從于旅游產業發展,也很少為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發展主動出招。社會各界包括一些旅游從業者對旅游產業的認識不到位,缺乏有志于旅游創業且持之以恒的仁人志士。
二是主題定位不能有效統一!皥蛩粗l,靈山秀水”“堯舜之鄉,魄力東至”“堯舜之鄉,休閑港灣”“堯舜東至,山水升金”……等等,至今未形成一個全縣統一的對外宣傳定位,也沒有統一的、叫得響、令人過目不忘的營銷宣傳主題。
三是燈下黑愈發凸顯。東至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核心區組成部分,東有九華山、黃山、西遞宏村,南有婺源,西有廬山,北有天柱山,5a級景區環繞四周。在這樣一個旅游資源高端云集的集合區中,我縣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功能齊全、運營規范,稱得上真正景區的旅游產品。縣內景點與周邊地區景點沒有形成互連互通,沒有一處納入周邊旅游線路的景點,游人寥寥,甚至縣內也沒有一條可供游客選擇的成熟線路,客源市場單一。
四是景區可進入性依然較差。沿國、省道旅游交通指示牌設置不完善,數量及配置不能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縣城至九天仙寓等旅游景區公交車輛班次少、運行不暢;升金湖通湖道路僅小路嘴跨湖大橋一段及科普中心(保護局所在地)路況好一些,其余都是泥濘小路;龍源旅游度假村(江南科技園)、青水湖畔生態農莊等通行道路不暢;堯渡河漂流景區以砂石路為主,伴以泥濘小道;東流古文化區內也是輾轉艱難……,這些地方大都是我縣游人首選之地,由于可進入性差,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多掃興而歸。
五是縣城主城區建設不能順應現代旅游的發展要求。城市建設、交通、土地使用等規劃未能與旅游規劃有效銜接。在推進主城區建設中,忽視了城旅融合互促功能。城市布局存在著文化品位上展現不高、建筑風格不明、地域特色彰顯不足等問題。加之城市公園、市民活動廣場等文體場所硬件環境不足,服務配套跟不上,難以讓游客逗留。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不足。文化與旅游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合作領域不寬,機制不暢。各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布局零散,規劃難以統一,特色挖掘不夠。各類文化展現方式單一,各類文物深藏閨中,沒有打造成旅游產品,難以為游客服務。
七是旅游企業層次較低。九天仙寓雖然創建了國家4a級,但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宣傳促銷等名不符實。3家旅行社1個門市部,僅停留在編排縣外旅游線路,組織游客外出旅游,縣內的線路編排、外來業務承辦等功能服務基本沒有,賓館、飯店整體接待能力有限,四星級以上旅游飯店仍是空白。
分頁閱讀第1頁:一、旅游工作開展情況第2頁:四、推動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
為全面了解我縣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情況,進一步推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自5月中旬開始,縣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先后赴襟江傍湖的大渡口、黃湓河流域的洋湖、龍泉河流域的昭潭、堯渡河流域的花園等地,察看了四地近些年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及擴容提升、溝渠清淤疏浚、小流域治理、圩區排澇等方面的情況,以座談的形式聽取了4個鄉鎮XX縣水務局反映的問題和建設性的意見。并赴省內的XX縣和湖南的XX縣,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成功做法,F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全縣小型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現狀
(一)支持水利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2011年,中央首次聚焦和全面部署水利建設工作,出臺《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確立了水利工作的戰略地位。2013年,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導意見》(皖政〔2013〕66號),即“5588”行動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h委、政府審時度勢,研究制訂了《2013-2017年XX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改造提升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出臺《XX縣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推進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實施意見》、《XX縣小型農田水利提升改造項目整合辦法》、《XX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辦法》等文件,進一步規范項目整合,加強資金投入與管理,為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二)水利設施服務生產的能力逐步提升
“十二五”期間,利用水利專項資金,結合退耕還林、以工代賑、一事一議、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6億元,較“十一五”增加了31%,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的骨干水利工程得以建成。一是涵閘泵站排澇灌溉能效提升。現已建成排灌站559座,總裝機2270臺、4.1萬千瓦(總過閘流量達到3263.03秒立方米,其中,過水流量1立方米/秒以上涵閘達314座)。更新改造300 千瓦以下小型泵站102臺,加固新建小型水閘18座,改造灌溉面積1~5萬畝的灌區2處。先后建成千畝以上排水區36處,千畝以上灌溉區94處。完成龍家嘴站、廣惠站、阜康站、東湖圩站、老虎崗站、香山站、七里湖站、澤潭湖站等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圩區排澇條件得到有效改善,能效比大幅提高。二是山塘水庫蓄水能力增強。全縣共有水庫205座(其中:中型2座、、⌒25座,、⑿178座),現已完成除險加固177座(中型1座、、⌒25座、、⑿151座),實現了設計灌溉面積21.73萬畝、年供水量11204萬立方米及興利庫容8678萬立方米的灌溉能力,蓄水灌溉能力顯著提升。全縣6706口山塘(其中5萬立方米以上有281處)擴挖清淤3756口?傮w上能有效保障農民生活和農業生產基本用水需求。三是防洪安保能力顯著提升。縣內、⑿鸵陨纤畮鞂崿F防洪庫容4755萬立方米,各類病險問題基本得以解決。堯渡河、黃湓河、龍泉河三大水系,堤防加固、河段治理工作穩步推進,防洪標準和工程形象顯著提高,防洪安全度明顯提升。
(三)社會各界關注水利發展持續升溫
調研期間,我們注意到,不論是鄉鎮干部,還是村民代表,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對水利項目建設和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反映更是一針見血。加快水利發展也是近年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在今年的“兩會”期間,71件人大代表建議中有14件、155 件政協委員提案中有13件分別關注了水利事業的發展,從建議、提案涉及的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飲水條件、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等多個方面,特別是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更是代表委員每年必提的議題。代表委員們認為,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是建設美好鄉村的現實需要,更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雖有明顯改觀,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產方式的轉變,一些新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開始顯現。具體表現為:
(一)農田水利建設缺乏統一規劃
我縣在推進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過程中,除出臺《2013-2017年XX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改造提升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及相關年度實施方案外,至今尚未編制統一的發展規劃。農田水利建設涉及面廣、參與建設管理部門較多,“多龍治水,群龍無首”是當前水利建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缺少規劃引領,工程建設缺乏時間和空間上的有效銜接,因此在具體工作中難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造成本就有限的資金未使在刀刃上,影響了整體效益的發揮。
(二)涉水項目建設各自為政
農田水利項目涉及水務、財政(農發、綜改)、國土、農業、煙草等多個部門,項目管理都有著各自自成一體的辦法和標準,實施中只按照自已的規程,在規定的項目區進行建設。有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缺乏與項目所地鄉鎮、村、組的有效銜接,沒有充分征求當地群眾的意見,脫離當地實際,導致該項目完工之后即成擺設,不僅沒有改善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反而帶來不必要的困擾,違背了項目建設的初衷,成了名副其實的面子工程,群眾對此反響強烈。
(三)骨干工程建設標準不高
縣內。áⅲ┬鸵陨纤畮熘黧w改造已基本完成,但庫體大壩依然以土壩結構為主,防洪標準偏低,部分水庫依然存在壩基和壩體滲漏,防洪標準普遍不足20年一遇。壩下放水涵多為圬工結構,結構強度及防滲安全均不足,有的涵身漏水。另外因資金短缺,庫區主干渠未納入改造范圍,目前存在主干渠淤塞、損壞、廢棄的情況。圩區閘站排澇標準低,除楊墩、北閘、老虎崗、香山、七里湖站排澇標準達十年一遇外,其它站均只有3至5年一遇,部分千畝以上圩口無排澇設施,一旦發生集中性強降雨,仍難避免受淹遭災的局面;已建防洪和灌排工程大多存在標準低、老化失修和效益衰減等問題,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
(四)山塘漸成水利發展掣肘
當前國家項目資金對水庫的治理主要集中在、⑿鸵陨,然而在農業生產中同樣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小山塘沒有全部納入整治范疇,蓄不住水,擋不了洪,帶病運行是當前眾多山塘生存現狀。每到旱季,“當家塘”(小山塘)干涸已成慣例;每到汛期,山塘破壩也時有發生。尤其是5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山塘,一旦潰壩,其破壞力不亞于一個、⑿退畮。山塘的安全隱患,是所在地農民群眾較為關切的一個重要問題。
(五)末級水系輸送能力降低
農村土地實行家庭承包以后,土地被劃分得較為零散,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同一區域既有旱作,也有水作,不再如計劃經濟時代的整齊劃一,農戶間對水的需求差異較大。原有排灌站配套的渠系工程有的被群眾侵占,以地表水為水源的灌區有效面積銳減,多數小型電灌站因此弱化應有灌溉功能。同時田間排水溝、地頭溝毀壞嚴重,甚至有的農戶為求自己生產、生活方便,截溝鋪路,導致排水不暢。
(六)管護機制不全主體不明
當前我縣水利設施管護仍保持著鄉鎮、村乃至村民組管理模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管護較少。同時,由于我縣土地流轉進程慢(占總耕地1/4多一點),期限短(多為3-5年),大戶少(千畝以上僅6戶),且集中在圩區,客觀影響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辦水利的積極性。加之農民水利合作組織發展滯后,村民自建、自管、自用組織化程度不高,管護主體缺失,部分工程建設、管理、使用脫節,處于有人用、無人管,或管理流于形式的狀態,導致部分地段配套設施損毀。
(七)管理現狀與水利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一是缺管理人員。全縣15個鄉鎮雖全部設水利站,核定48個編制,但在崗人員僅33人,部分鄉鎮僅1人(昭潭水利站沒有人),且年齡結構偏大。二是缺管護組織。由于小型水利工程遍布農村田間地頭,村級水管員力量很難把所有具體工程管護起來,對于點多、面廣的小型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維護組織。三是缺管理經費。表面上看,鎮與村,村與組層層簽訂了管護責任書,但除了少數村有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的老黨員、老干部勉強維持外,多地實際上已沒人進行維護,特別是水利末稍系統,導致水庫水不能有效送達下游田間,每到水庫放水抗旱季節,在一些田間地頭經常會出現上游泛濫、下游干旱的局面。
【創業情況專題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7-08
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9-07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8-14
婦女創業就業調研情況08-14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7-28
農村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11-13
專題調研報告15篇04-23
低保情況調研報告07-20
藥品市場銷售情況調研報告范文11-07
當前就業形勢情況調研報告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