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報告范文
農民自辦文化,是指農民個體或群體依靠其擁有的各類文化資源,而進行的以滿足自身或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質利益需要為目的的各類文化實踐活動。農民自辦文化是反映當地的經濟基礎、文化氛圍及農民自身的素質的一個重要表現。近年來,**區文化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配合“四區”建設為著力點,積極扶持和關心農村自辦文化活動,大力開展農村三項活動,全區各鄉鎮農民自辦文化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全面了解我區農民自辦文化活動情況,近期,**區文化局組成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組,深入各鄉鎮和農村,采取聽匯報、看材料,現場考察等形式,開展農民自辦文化調研活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農民自辦文化的意義
1、凈化農村文化市場,樹立鄉村文明新風。農民自辦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實踐活動吸引力強、內容比較健康、參與者身心滿足感強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在鄉村社會,農民自辦文化越多越普及,則深度參與其中的農民群眾必然越多,相應地,留連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農民群眾就會越少。從而為形成文明鄉風提供健康的養料和良好的導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多了,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少了,聚眾的少了。
2、傳承鄉土文化,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相當一部分農民自辦文化源自鄉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對鄉村民俗文化的繼承。這是由于鄉村民俗文化在時間安排、內容和形式上往往與農民群眾的生產互補和平衡,與其生活相適應和相融合,容易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為農民群眾豐富的文化資源,因而,鄉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農民群眾在生產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襲、所采用,很容易轉化為農民自辦文化。因此,農民自辦文化因具有文化的傳承功效,將為當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在豐富的農民自辦文化中,以開啟民智為主要目的和主要內容的農民自辦文化不在少數,如,農民讀書社、農民書屋、農家文化大院、農民故事會、農民電影放映隊(放映各類科教片)等。此類農民自辦文化開展得越多、越普及,則越有助于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助于農村的經濟發展。
4、增加溝通交流,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聚合功能。由于農民自辦文化一般伴生著農民群眾的聚合現象,從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農民群眾互動、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其結果往往是有助于促進鄰里、婆媳、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關系的和諧,有助于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有助于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農民自辦文化的現狀
農民自辦文化屬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部分,當前**區的農村文化活動基本是在政府及相關部門援助和扶持下開展的,有一定的成績但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氛圍。各鄉鎮文化站充分利用有限的設施,積極開展農村自辦文化活動。農村文化活動室不定期對農民群眾開放,適時舉行讀書、象棋比賽等活動,另有一部分文藝愛好者也常在文化活動室互相交流。農民自辦文化活動相對較好的鄉鎮有曲瀨鄉等。曲瀨鄉共有12個行政村,總人口1。7萬,有一支舞龍隊和一支民間樂隊。已有圖書閱覽室的村1個,文化休閑廣場2個,娛樂休閑場所1個,籌建中的籃球場4個。長塘鎮有龍燈隊20人,獅燈隊6人,嗩吶隊8人。還有禾埠鄉、興橋鄉的民間舞龍隊活躍在本鄉各村,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但大部分鄉鎮農民自辦文化活動未開展起來,缺乏濃郁的文化氛圍、農民自身的素質和審美觀亟待提高。部分村委會的農村文化活動室開展活動情況不太樂觀,大部分僅有場所,沒有書籍和娛樂器材,有些村委會甚至農民活動場所都沒有,使得有些農民活動難以開展。這與各鄉鎮文化站發揮應有的'作用有很大的關系。有的鄉鎮文化站基本上是“空殼”,有些鄉鎮文化站沒有辦公場所,沒有設施等,有些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不務正業”,被分配做其他部門的事情。從調研中了解,農民對文化的需求還是非?释模S著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目前文化活動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的文化需求的情況下,農民自辦文化活動一定會蓬勃發展。
三、農民自辦文化存在的問題
1、鄉鎮領導對農村文化工作重視還不夠。一些干部對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有偏差,存在“經濟是硬指標,文化是軟指標”的模糊觀念。造成農村文化工作擺不上位置,往往“說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時不要”。村一級干部對文化建設也缺乏必要的認識,認為文化建設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農民本身文化不高,沒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討好的冤枉錢。這種思想觀念直接導致了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不足,極大影響了鄉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發展。
2、農村文化活動缺乏必要的場所陣地。**區大部分村缺乏閱覽室、文化活動室等文化活動場所。部分行政村辦公地點小,要擠出一部分專門搞文化場所,實屬不易。演藝隊平時訓練主要在簡易的曬谷場上,雨雪天則擠在隊員的客廳中,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同時,在文化設施上,設備陳舊,同時由于缺少經費投入,日常管理問題較大,存在設備散失或損壞的情況。2008年上級部門在我區設立農家書屋共有21個點,將對緩解農村文化活動場所嚴重不足起到一定的作用。
3、農村文化活動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開展農民自辦文化的資金主要靠村級經濟擠點投入和農民自籌,可謂杯水車薪,僅夠維持開展簡單的文化活動所需,無法滿足擴大規模和更新內容的資金需求。如:西村村委會一農民自辦演藝隊,表演用的“獅”“龍”“蚌”等道具損壞多年,因村級經濟薄弱,無法修復器材,導致幾十號人的演藝隊在家“休業”。從農民生活消費支出的安排來看,首先是蓋房子、看病、保子女讀書及日常的生活開支,基本沒有剩余的錢。所以,農民普遍反映:“文化我們很需要,就是沒有錢去享受,希望政府在文化服務時,盡量使農民少花錢,最好是不花錢。”
4、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老人和兒童成為文化活動的主要力量,而這些人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休息時間也僅滿足于在家看看電視,農民劇團缺少新鮮血液,現有人員的專業知識不高。
四、農民自辦文化活動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從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觀念出發,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文化事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對農民自辦文化活動的組織引導,鼓勵農民大力開展適合自己的文化活動。
2、加大資金投入,拓寬投資渠道。積極爭取各級部門的支持,進一步落實農村文化建設資金,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農村文化建設投資體制,培植農村文化市場,吸引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界的各種捐資,加快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步伐。
3、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大力傳播先進文化。農村文化干部隊伍是農村文化的主力軍、先鋒隊,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和引導,充分發揮農村文化骨干的帶動作用,培養農村文化骨干,每年開設一到二次農村文化培訓班,特別是針對農民劇團,有重點的進行培訓。著力幫助解決農村文化干部實際困難,讓他們穩定思想,安心工作,積極參與到農村文化建設中。
4、積極開展活動,繁榮農村文化。結合各地實際,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創新自辦活動,通過農民喜聞樂見的快板、自編歌曲、舞蹈等文藝形式,創作具有鄉土氣息和時代特征的節目。組織群眾迫切需要,積極性高,參與面大,影響面廣,效果顯著的節慶活動,注重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要以文化站、農民自辦文化戶為基地,不斷鞏固、充實、提高農村業余文藝演出隊,積極開展季節性和階段性的文藝活動,以普遍性、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促成農民自辦文化活動的更大規模與更高檔次。
【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新型農民培訓調研報告01-06
開展農民健康行活動調研報告范文07-27
農民養老保險調研報告08-02
農民養老保險調研報告07-20
農民工工傷保險調研報告范文07-02
農民養老保險調研報告總結11-17
關于返鄉農民工創業難題的調研報告07-24
寒假調研報告范文12-26
材料調研報告范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