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工業的發展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這是兩篇關于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一)
近年來,鎮始終把工業強鎮作為統領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導戰略,服務工業園區產業發展思路和規劃,形成了工業園區為主體的空間布局,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得到提升。
一、全鎮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目前全鎮擁有各類工業企業3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建成1家鋁材料制造企業(鋁業)、3家設備制造企業(消防器材、電器機械、園林工具)、1家包裝材料制造企業(印業)、24家建材企業(5家砼構件、3家采石、1家采砂、9家水泥磚瓦制品、6家金屬門窗制造)、2家家具制造企業(1家木制家具、1家金屬工具與家具)、4家服裝布藝加工企業、3家食品加工企業。
另外還有5家電力、燃氣及算來水供應企業(供電換流站2家、煤氣站2家、自來水廠1家)。涉及10多個門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截至XX年,全鎮工業增加值總量達17.33億元。經濟普查統計年均工業經濟總收入2200萬元,工業總量在全區鄉鎮排首位。
(一)工業企業空間布局
全鎮工業集中發展區規劃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園3.5平方公里,集鎮集中發展點1.5平方公里。全鎮38家企業主要發展鋁材、建材、包裝材料、食品、服裝和家具制造業。有4家采礦業企業,主要從事石灰巖和砂石開采,分布在XX4個鄉村及集鎮。24家建筑材料企業以及4家包裝材料及設備制造企業分布在全鎮10多個村。只有鋁業1家企業和3家小型建材企業分布在工業園區規劃區內。我鎮現有飛地工業企業1戶。
(二)工業企業行業布局
在全鎮38家企業中,采礦業企業4家,鋁制造1家、建筑材料制造類企業24家,食品生產3家,服裝加工3家,設備制造3家。另外,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企業5家。從行業分布來看,鋁材及建筑材料制造企業不管是企業數量還是經濟總量仍然是我鎮工業經濟的主導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局限性較大,制約了園區外工業企業的發展愿望。
嚴格限制工業園區外新上工業項目的政策出臺,一方面有效促進了工業集中、集約、集群和高效發展。另一方面抑制了現有區外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訴求愿望。加上目前園區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項目承載能力較差,園區難以容納區外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及產業政策限制,多數區外企業也缺乏向園區調遷的條件。
(二)產業規劃布局不到位,導致工業發展速度緩慢。
由于園區產業定位標準高,對引進項目規模的要求有點貪大求洋,進駐園區的項目,既沒存在形態也沒有形成業態(園區內有幾個項目有征地就是不見開工)。區外工業企業項目發展似乎受到了空間和政策的制約,有原地踏步的趨勢。
(三)“產城共榮”的城市發展規劃理念相對落后。
從現有城市新區建設、集鎮建設以及信息產業園功能來看,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缺乏聯系,存在城是城,園是園的獨立性,產業發展有空心化的趨勢。在工業與城鎮怎么互動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與工業企業怎么配合等方面還缺乏整體思考,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沒能有效融合。
(四)工業企業發展潛力不足,稅源企業不多。
工業企業近年來的發展歷程,重點企業、稅源企業依舊是熟悉的名字,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很難看到新進企業。有的企業大,但交給地方的稅收少。招商引資協議多、建設少,項目意向投資大,到位少,經濟發展還在依靠原有老稅源企業負重向前,工業經濟總量與稅收不成比例。
(五)行政效能低下影響了投資環境。
部分企業反映政府服務意識淡薄,行政審批繁瑣,效率低下,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問題,關鍵在于工業企業項目落地難。在關心支持企業方面,我們還沒有創造出一個有利于企業成長、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六)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弱。
一是多數小企業起步水平較低,低水平重復投資較為普遍。全鎮工業企業中,建材類和采礦類資源企業達28家,所占比例達到70%,由于此類資源性企業技術要求低,投資小,見效快,進入門檻低,易于被選擇。特別是特大城市建設的推進,全鎮磚瓦砂石建筑材料為主的企業增加到24家。但部分企業已處于限產狀況,產能明顯過剩。
二是多數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落后。以業主個人產權為基礎的家庭和家族式管理方式是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產權制度具有明顯的家族化傾向。存在“缺管理人才、缺技術人才、缺營銷人才”。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工作的滯后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是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偏低。企業主選擇的多為技術門檻低、管理門檻低和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附加值低。
四是企業存在污染問題。鋁廠、采石廠等企業的污染嚴重,污染并沒有得到有效治理。
三、加快工業企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堅持科學規劃,著力構建新型工業格局。
突出招商引資,火眼遴選優勢工業項目。繼續以“調結構、轉方式、上水平”為重點,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為主導,著力引進資源節約、生產環保、高稅收、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大力推進產業集中、集約、集群化發展,形成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工業新格局。
(二)堅持環境友好,確保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和諧。
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限制高耗能、杜絕高污染產業發展,加強環境保護,集約利用資源,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產城共榮,促進工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共生共融。
學習借鑒蘇州先進工業園區的經驗,堅持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一體,建議規劃、國土、工信和產業園區等部門應盡快啟動新城區產城一體規劃編制工作。在城鄉一體化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城鄉資源,統籌規劃產業園區工業項目與園區外工業項目的共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產城共榮。
(四)堅持創新發展,統籌協調產業園區內外共同發展。
一是創新發展平臺。結合產業園區建設與產業集群培育。著力規劃產業功能分區和電子信息產業園的工業集聚發展平臺,大力培育產業集群。從空間規劃、產業布局、龍頭企業培育、招商引資、項目把關等方面著手,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集群。
二是創新企業用地政策。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應結合現有工業園的發展政策,鼓勵符合園區外落戶的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的聯合方式,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拆除企業原所在地的建筑物并實施退耕,維持現有土地使用總量。在不增加土地供應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的區內外同時積聚發展。
三是創新工業發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工業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破解工業園區建設中的融資難題。
四是創新招商引資策略。既要對外招商引資,又要對內保商留資,保住本地傳統產業。在主導產業方面強化重點企業(項目)引進,引進能延伸現有主導產業鏈條的企業項目。
四是創新企業兼并重組。要積極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推動大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兼并重組。優先保障兼并重組企業在兼并初期的要素供應,對重點企業兼并收購破產、停產、困難企業,在產權變更、能源供應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支持。
鼓勵企業多采購本地產品,鼓勵企業配套發展,用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組壯大企業。華泰商品砼可以與境內砂石企業合作,鋁業可以與樂星紅旗合作。兼并合作對于涵養地方稅收有很大的示范。經信部門要及時發布項目引進建設信息,推動更多項目配套發展。
(五)堅持轉變政府職能,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要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深入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并減少、合并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并聯審批、集中審批、代辦審批,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在對企業執法過程中應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加強高校與本地企業的合作,對企業家及高管人才建檔入庫,定期開展對話交流,讓他們成為工業企業發展的智囊團。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二)
一、工業企業現狀
鎮在縣管轄期間,曾是一個工業小鎮,鎮內擁有十多家工業企業,主要以化工、建材、塑業為主,工業經濟塊頭在當時縣管轄的三個鄉鎮中居于首位。劃入區管轄之后,工業經濟開始萎縮。
一是經濟體量太小,原始資本積累不足,建材業面臨國家實行產品強制淘汰,沒有跟上經濟轉型步伐。
二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用工條件較高,加上成本大幅調升,面臨用工荒問題,不得不向西部遷移。
三是交通瓶頸制約了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進入。
鎮目前的工業經濟在全區五個鄉鎮(街辦)中基本處于末位狀態。境內最大的工業企業為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由化工控股,隸屬區管轄,固定資產總額近兩億元,占地面積206畝,有職工498人,XX年完成工業產值3.92億元,實現稅收1676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3.68萬元。
二、工業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欠優。由于區體制發育不健全,區、鄉兩級政府在項目決策上缺乏自主權,招商引資工作比較被動。企業辦理一切手續都要由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做主,往往一個項目要拖好幾年才能落地,有些項目被拖的受不了只好離去。
2、工業經濟發展政策難落實。區政府為加快經濟發展曾經制定了一些政策性鼓勵措施,但是絕大部分都因無法兌現而成為一紙空文,因為區財力太薄弱,拿出資金來獎勵企業發展比較困難。
3、以往的優勢逐步成為頹勢。的工業經濟本來就先天發育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發展不良,所以一直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尤其是前些年為了滿足GDP的增長需要,引進了一批“三高”企業,隨著優勢條件喪失和環保壓力增大,這些企業現在不僅不能為人民謀福利,反而變成了各級政府的包袱。
4、黨委、政府重視程度減弱。近些年來,隨著逐步被納入市新區建設之后,區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防違控違和配合城市新區建設上來,對全區工業經濟如何發展精力投入不夠,很多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沒能及時得到幫助和解決。
三、現有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
1、塑編、建材等一批傳統企業自身沒有能力實現產品轉型,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按照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給予指導和幫助不夠,使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
2、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多數企業資金流轉不暢,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
一是因為市場產能過剩容易造成產品大量積壓。
二是由于無序競爭,導致賒銷后貨款難以回收。
三是企業辦理貸款手續程序復雜、利率高、資金到位不及時。
3、很多企業存在勞動用工緊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都想找好崗位),另一方面是企業用工荒(普通技能工人缺乏)。
4、化工公司是一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高運力的化工企業,處于集鎮中心,對鎮乃至主城區居民的生存環境負面影響非常大。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XX年,市政府城市新區發展規劃將鎮納入了中央商務區范圍,城市功能定位發生根本轉變,市政府明確要求鎮不再發展工業項目,轉為發展商貿樓宇經濟和高檔住宅。根據城市新區總體規劃,現就全區及的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重視發展工業經濟。區委、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的謀劃與發展,要與城市新區建設統籌安排,關鍵是要與市政府以及高新區搞好銜接,既要把新引進的高新科技項目安排好,又要設法把拆遷范圍內的優質企業安置好,不能讓那些過去為經濟作出了貢獻,將來仍然可以繼續作貢獻的優質企業沒有出路。
2、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區委、區政府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與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加強溝通,盡全力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主要是在市場主體發展上要方便、快捷,對可以進入的企業項目要開綠燈、不設障。
3、進一步完善優惠鼓勵政策。區政府要盡快修定出臺切實可行的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的優惠鼓勵政策,做到取信于人。優惠鼓勵政策執行時要一視同仁,對本地企業家和科技人才一樣對待。
4、進一步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區委、區政府對經濟管理部門要配置、培養好專業人才,讓他們成為懂經濟、善管理、能指導的內行,具備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其次還要有為企業服務的熱情,經常深入企業調查研究,了解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指導。
5、進一步完善企業聯系制度,F在的干部都非常忙,因而沒有執行好過去制定的企業聯系制度,讓我們的企業家有了受冷落的感覺,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堅持幾手抓,讓我們的企業家感到在創業很溫暖,從而激發他們更高的創業熱情。
6、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融資環境。為具有較強生命力的企業提供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信貸資金支持。
7、通過新區建設搬遷補償方式,有計劃地淘汰一批落后企業、轉移一批過剩產能、搬出一批“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企業。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7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7
有關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5-28
關于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8
2021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7
市場現狀調研報告05-22
學校現狀調研報告12-30
業務現狀調研報告12-16
小學現狀調研報告12-08
中小微企業發展調研報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