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500字
讀完《西方哲學史》后,你有什么感觸和反思呢。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500字”,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讀梯利版《西方哲學史》,這是我繼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學史》和羅素版《西方哲學史》后讀過的第三部西方哲學史著作。與那兩部相比,我更喜歡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雖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學者所普遍擁有的“自我中心優越感”(他們總是認為西方思想史的發展是最完善、最系統的,進而很少認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發展史的情況,因此,作為熟悉中國思想發展史的我來說,從他們的語言表述中,總有觀井底蛙語之感、之憾),但從該書整體編寫來看,是我讀過的線索最為清晰,表述最為客觀的哲學史書;其二,哲學本身是一門需要爭論的學問,作者作為一名現代的哲學學者,卻能夠盡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場進行評論,而是使用歷史上不同哲學家的觀點,以歷史客觀背景為基礎,進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這樣的寫作風格,頗具“信史”之功,讀來也讓我收獲頗豐。
閑言少敘,直接說說我的讀后感吧:
1.從作者的哲學史脈絡中,能夠真切地看到思想的發展不是斷裂的,是一脈相承和不斷融合、折中、反動的結果,有理、有據、有節,讓我一下子將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梳理個透徹明白。梳理清楚后才真正發現,思想的發展原來才是世界發展的真正推動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學史發展脈絡后,才真正理解了哲學所關注的三個問題及關注這三個問題的原因: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哲學關注三個問題及原因是: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形而上學、宇宙論問題)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知識論、邏輯學問題)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根源”,進而理解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群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人生論問題)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3.通過哲學史的閱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展脈絡,并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有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訴諸于“宗教”(前軸心時代);
階段二:隨著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展屬于自己的“哲學”(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創立了哲學基本體系,包括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
階段三:由于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后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并將著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階段四:隨著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人類很難運用理智解決意志問題,因此,人類開始將哲學與神學分離,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懷疑和反叛意識,將人類從對神的思考拉回到對人、對世界的思考上,近代哲學肇始于此,在近代哲學中,人類的思想意識形態之所以有了很大進步,源自于人類更加“務實”,同時,也使用了更加“務實”的思考方法。總的來看,近代哲學的著力點放在了“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即知識論上”,人類綜合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又補充了培根、穆勒的歸納法,還加上了更為現代的新方法(當代數理邏輯家對傳統邏輯的背離),從而使得人類有了飛快的進步;
如果按照目前已知的哲學史發展的歷史規律大膽地進行推測,在未來,哲學的下一次大發展應該會把研究的問題再次關注信仰和意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運用已有的、更為有效的方法進行研究,并最終將著力點回歸到“人的問題上”,從而促進整個世界再來一次更為驚喜的發展過程。
思及至此,突然有了一種想法:中國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將“人”的問題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如此看來,未來世界哲學發展的起始點很有可能就在我們中華大地喲,很有可能伴隨一次中華文明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后,使中華大地成為未來世界思想的爆發點和引領地,就像近代哲學發端于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一樣……雖然覺得這個思想復興和啟蒙的運動有可能并非在我們現在這一時代進行,甚至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可能看不到這個過程,但這樣一想還是不免有一些小興奮,真心但愿如此……中華兒女們,加油吧……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西方哲學史名言11-18
西方哲學史論文08-24
西方哲學史的論文08-24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個人感觸09-16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優秀感觸09-16
羅素的哲學觀與《西方哲學史》論文09-23
公授課模式在西方哲學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18
西方哲學史各階段的主體性思想及其變化06-17
西方哲學論文一種非黑格爾式的哲學史觀10-04
中國哲學史論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