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作文弟子規讀后感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四年級作文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四年級《弟子規》讀后感01-29
《弟子規》四年級讀后感01-23
弟子規四年級讀后感01-19
四年級學生《弟子規》讀后感08-27
《弟子規》小學四年級讀后感01-20
★《弟子規》讀后感01-07
《弟子規》讀后感01-07
★弟子規讀后感01-06
《弟子規》讀后感01-05
弟子規讀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