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第一段的原文譯文及注釋及歷史概況
引導語:《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大學》第一段的原文譯文及注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文言文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按髮W”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入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钡馈暗谋玖x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里,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親民:根據后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獲。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對于本而言,指枝末、枝節。
(13)厚者。涸撝匾暤牟恢匾。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抖Y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人戴圣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據斷代史學家班固在“《記》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學者所記也”,他認為《禮記》各篇的成書年代主要分布在戰國初期至西漢初期這段時間。
清代人崔述認為:“凡文之體,因乎其時……《大學》之文繁而盡,又多排語,計其時當在戰國!保ā朵ㄣ艨夹配洝と洝罚┚C合而論,《大學》的成書時代大體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戰國前期,即公元前5世紀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純儒家作品”。即《大學》的成書年代應是在戰國初期,其作者應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現在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戰國初期曾參所作。
歷代概況
《大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漢唐時期
宋代以前,《大學》一直從屬于《禮記》。盡管《大學》沒有從《禮記》中獨立出來,但是,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和韓愈,他們對《大學》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影響了《大學》的學術地位。
、哦偈鎸Α洞髮W》的貢獻主要在于將儒家經學由民間思想提升到國家意識形態的高度,開啟了儒學成為官學、顯學和國學的始點。
、凄嵭䦟⑽鳚h后期流傳的各種《禮記》抄本,相互校對,并作注解,使得《禮記》大行于世,并流傳至今。他的著作《三禮注》中《禮記·大學》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學》研究著述。
⑶孔穎達解讀《大學》,重點強調“誠意”的關鍵性作用。他將《大學》文本分為兩大段,為朱熹將《大學》分為經、傳兩部分做好了鋪墊。
、软n愈把“仁義”定為“道”的根本,并以《大學》為依據,提出了“正心一誠意一修身一齊家一治國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煉路徑。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來證明和張揚儒家道統,并把《大學》《孟子》《易經》視做同等重要的“經書”,提高了《大學》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
宋代時期
、懦填棥⒊填U將《詩》《書》《禮》《易》《春秋》稱作“大經”,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稱作“小經”,并繼續尊崇儒家經學的正統地位,認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浦祆鋵ⅰ洞髮W》從《禮記》中抽取出來,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把它們編在一起,做《四書章句集注》,經此,《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并被確立“四書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學》成為科舉考試科目的欽定科目。[3][5]
元明清時期
、旁首谟诨蕬c二年(1313年)十一月頒布“考試程序”,明確規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舉用書。
⑵明代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規定鄉試、會試頭場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經文做題目,故大多讀書人往往傾注一生,研讀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使《大學》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乔宕拇祻团d漢學,《大學》地位依然重要。
【《大學》第一段的原文譯文及注釋及歷史概況】相關文章:
陳情表原文注釋譯文11-29
《岳陽樓記》原文及譯文注釋03-05
愛蓮說原文注釋01-16
《公輸》原文及譯文01-03
《中庸》原文及譯文05-07
氓原文譯文03-20
《老子》原文及譯文06-24
《過秦論》原文及譯文06-03
離騷原文及譯文11-18
鄭人買履的原文及譯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