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如何在給自己充電
哪個年齡段才是職場充電的最佳時期?
1、定大方向期
在25、26歲時,基本上工作了兩三年,有基本的經驗和能力,到了定大方向,需要一個舞臺的時候。如果這時候給他們一個舞臺去展現,他們首先面臨一個選擇:這個舞臺要不要?需不需要重新選擇別的舞臺?如果這行業不適合我,這工作不適合我,或者厭倦了,是否可以馬上換掉?所以也有三年之癢的說法。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企業用人時,會把25、26歲的人群看得比較重,會給他們事業上一個舞臺,提供一個發展的機會。25—32歲之間是不斷積累的階段。這段時間他們應該有業績,順利的話,他們應該是有權力,有回報的。(包括金錢回報)
2、基本定型期
有了回報之后,接下來就要解決家庭問題。要成家,有些人還會試圖成為這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所以30歲時,對個人來講,事業上已經有了基本形態。有的人還會在這個階段第二次沖刺,因為在前期的基礎上已經積累了資本和經驗。
到了36歲時,也有一個比較大的選擇:要不要創業?另外,這時大多數人已經是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他有個大的抉擇:要不要去做管理,要不要去做專家?這時已經基本定型了,如果說36歲再去換工作,確實有點......
既然在事業上已經基本定型了,這群人對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否也很清晰?專家認為,行業不同,相對狀態也不同。在一個穩定的、相對來講發展也比較規范的行業,大家可能在這個階段對于事業前途特別清晰。而比如互聯網行業,在這時候就是創業期,發展的路徑也不是特別清晰,他們在這行業折騰好長時間,可能也沒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時可能好多人就會猶豫:要不要創業,要不要換行業?
3、追求穩定期
在36歲職業基本定型后,在36—45歲期間,大多數人只是求穩定,更多的是帶后來人。這時他會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組織的目標,包括和團隊的目標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他職業生命的延續。所以,這時他們是在企業里承擔重大職責,或者是權威專家的角色,他們追求在這個崗位上穩穩當當地盡職盡責。很多在社會上很不錯的成功人物都是從這階段出來的。再往后,他可能還會伴隨企業的發展而發展自己,他也可能開辟一個領域,參加什么行業協會,去搞一些公益事業等,這也是延長他的職業生命。
在互聯網行業,雖然一些人很年輕就成名成家了,這有時會給人一個“誤區”。輿論導向上讓很多人覺得年青人也應該像那些IT精英們一樣。其實這條路也是有風險的,而且很難走。他們身上有常人沒有的東西,他們吃了多少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是和那個行業有關的,但這不是常規。
4、最需要充電的階段:25—32歲
資深職業咨詢師認為三個階段中25、26—32歲這個階段是最需要充電的。
把人的核心競爭力分成四部分:知識、技能、經驗(眼光)、心理素質。大學階段培養的是知識,如果自身結合的好的話,可能會發展一些技能。這個階段充電對完成技能有幫助。25歲時,已經在社會上闖蕩了兩三年,面對企業給自己的舞臺,他們知道自己缺什么,要什么,所以迫切需要充電,根據需要來調整自己。這階段就像海綿一樣吸取東西。
而30多歲時,已經在企業里占據非常高的位置,要去實現自己事業上的一堆想法,這時更多的是貢獻,而不是著急的去充電。也就是說他們的主業已不是學習,更重要的是做,后來更是這樣子。
需要注意的是,提升雖然是件好事,但職場充電可不能盲目。充電也要選擇適當的時間,避免耗費自己大量的精力和金錢。
職場充電切勿盲目“隨大流”
誤區1:證并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職場人都會覺得多考點兒證書總是沒有錯的,甚至有些人會有一種“多張證書多條路”的認知。所以經常是,市面上流行什么證,就所有人一窩蜂地都去考,然后拿了一大堆證在手似乎就會心安一些。
可事實上,考太多的證其實并不利于職場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果。原本以為多個證可以多個選擇,可事實往往是因為證太多反而迷失了方向。學成后,證書有了,學歷也有了,而且還不止一個,反倒讓人更迷茫了,“我到底該找什么工作?我能做什么?”
誤區2:報班上課就叫充電
一些職場人往往會產生這樣的誤解,我報了個課程然后下班后去上課這就叫做充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對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效果,對于職場人來說,從事的行業不同需要充電的方向自然也不相同。
除了像是英語、計算機等各行各業可能都需要的基礎工具性技能外,各個行業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尤其是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隨著社會的變遷,新興行業的不斷涌現,各傳統領域也不斷地細分出更多的行業。面對這種情況,職場人充電更加應該為“行”而充,因“行”而異。只有這樣的充電才真正可以為職場人在以后的職場工作中增加自身價值的砝碼。
誤區3:投入多少回報多少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從小就熟知的一句話,在職場充電這件事情上,職場人也會覺得,“我每天這么忙這么累,我還愿意花這么多的時間和錢來學習,怎么著我也得獲得回報吧”。但世事變化無常,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事也大有所在,職場方向瞬息萬變,今天還是朝陽行業,或許明天就變成夕陽產業了。
因此,在準備充電前,應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職業規劃,眼光要放得遠一些,不要只著眼于眼前。結合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經過理性規劃的充電計劃,才是將來職業生涯的理想投資。而且,看待職場充電,也應該帶著一份平常心,不要過于看重實際利益上的回報。
你什么時候適合充充電
信號一:感覺自己的職業沒意思
如今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生存環境中,找一份比較合適的工作都很困難,找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干一行愛一行”,盡量達到謀生與人生追求的和諧統一,否則眼高手低,可能會耽誤了一生。如果想在一個行業中深入發展下去,充電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否則,在別人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停滯不前的人就意味著在“貶值”。
如果你覺得目前的工作很沒意思,但一時還沒能找到合適的方向,不妨先做繼續深入的打算,利用充電的機會充實自己,同時提高未來發展的“含金量”。
信號二:工作中出現“不明飛行物”
信息時代的知識呈膨脹性擴展趨勢,剛剛掌握的資訊,也許過兩天就已經過時了,如果不及時更新知識,很容易被淘汰。你是否經常被這種出現在工作中的“不明飛行物”弄得尷尬或緊張?是到了用學習來補充能量的時候了。特別是在終生學習的大環境下,找到工作就一勞永逸的想法早已不合時宜。
在職充電是防止人才“貶值”的一種好方法,要讓自己不貶值,就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正如人們常說的: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就永遠休息。
信號三:處于職業停滯期
人在其職業的某個階段會出現所謂的“停滯”期:總是在做著以前做過的事情,重復多于創新,或者很難再在公司有更大的作為……這些情況是一個信號,一旦出現說明你需要充電了。
停滯期到來也不必驚慌,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把職業過程變成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一味地用力出拳未必就是勇猛的出擊,有時候把拳頭收回來,是為了積累更大的力量等待再次出擊。
信號四:職場之路過于順利
完全能夠勝任工作,領導也比較器重,工作順風順水……這種情況在眼下看來是再好不過,可安于現狀而放棄學習提升的機會,實在是短視的不明智之舉。
單一型人才使自己成為“復合型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發展的大勢所趨。實施技能儲備,使價值“保鮮”是關鍵。技多不壓人,“充電”和“敬業”不該有任何沖突,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適當尋找“充電”機會,恰恰是為了更好地“敬業”。
信號五:想跳槽之前先做好準備
本土企業的國際化及國際企業的本土化,使那些具有“一專多能”、精通一門外語、通曉國際商務規則的外向型人才備受青睞。所以,及時充電借以增加事業打拼的資本,必須同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緊密地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
有句廣告語說:看準了再跳。我認為“準備足了”再跳更準確。
【職場新人如何在給自己充電】相關文章: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充電11-18
職場充電之如何保護自己09-28
職場新人充電忠告09-23
職場充電:職場新人必備東西09-28
進入職場后該如何給自己充電09-11
在職場如何充電09-28
走入職場如何充電09-13
職場人如何充電09-11
職場中人如何充電09-09
職場新人如何證明自己的實力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