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一)
蚯蚓的觀察產生了頭,尾之爭和前進方式如何這兩個有趣的問題。通過學生的觀察,還是存在分歧。我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是太滿意。如果能用DV拍攝所需要的片段放給學生來看,那就圓滿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蚯蚓》一課的教學反思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哈爾濱市阿城區勝利小學科學教師的韓晶,我今天執教的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中的第四課時《蚯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遵循了“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教學中著力去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致、認真的觀察態度,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科學素養的教育。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一、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
1、科學概念。
教學中為了落實好這個目標,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蚯蚓的身體結構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親歷觀察活動后,正確地了解蚯蚓的的身體結構,之后我還利用一張蚯蚓的圖片進行了知識的鞏固,從而達到了對這部分知識的夯實。對于蚯蚓對水的反應這部分內容,我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結論必須通過實驗去驗證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此目標是在教學“觀察蚯蚓的身體”和“比較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時體現出來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通過繪畫形式來描述動物的形態,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觀察用各利形式表述事物特點的一個過程。本節課中學生對于這部分內表現得十分好,他們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繪畫出各種形態,并且畫的淋漓盡致。而本課的最后是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采用維恩圖的形式來闡述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填寫、匯報從而將此目標完成的十分順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此目標在本課中體現的十分明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有體現,特別是在每次觀察活動結束后,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將蚯蚓送回飼養槽中。
二、本課的成功之處
1、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伊始,教師為學生創設觀看蚯蚓的圖片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的喜歡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對蚯蚓這種動物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充當著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者,而學生在教學中則扮演著課堂的領導者,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使本節課充滿了兒童的趣味,更具有科學家的風格。
3、實驗教學借入。
在蚯蚓對水的反應這一環節中,觀察實驗的借入,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動手觀察的能力,使學生的探究更加強烈,同時烘托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體現團隊學習的精神。
三、本課的不足之處
1、觀察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三年級上冊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本節課對于這種能力體現更加明顯,而在本課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大部分還可以,但有少部分學生不知怎樣觀察,更不知如何去觀察動物,對于觀察的要求和目的不夠明確,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2、學生課堂語言的準確性。
這個問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做為科學教師應指導學生盡可能地規范科學課堂語言的準確性,因為我們這個學科的課堂語言要求規范、嚴謹、準確,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注重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使我們的科學課堂語言規范、準確。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請各位老師指政批評。
(二)
這節課準備環帶明顯的蚯蚓是很重要的,買的掉魚用的蚯蚓環帶不是很明顯,于是去校園里挖,發現現在大的那種青蚯蚓居然沒有環帶,挖到最好的是有些紅的比較長的蚯蚓,環帶很是明顯,而且這種蚯蚓非;钴S,在水中的反應也很明顯,適合課堂上觀察使用。配合使用大型的青蚯蚓,它的環節更加的明顯,觸摸可以發現特別粗糙,放大后可以發現其剛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全面的蚯蚓概念。六個班級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引導學生親近小動物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蚯蚓,很多學生會不愿意親近它,女生更加,課堂紀律會因此出現問題,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蚯蚓》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點亮小燈泡》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6-16
《能量的轉換》小學科學教學反思范文12-26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15篇)10-06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15篇10-06
2021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精選8篇)07-20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通用15篇)10-07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合集15篇)10-07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精選15篇)10-07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通用6篇)07-17
小學科學的優秀教學反思(精選8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