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乘法分配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乘法分配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教材第7冊的一個難點。從去年教過四年級的老師們口中知道乘法分配律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在理解、掌握和運用上都有一定難度。因此如何上好這一課,讓學生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好它?我覺得要注重形式上的認識,更要注重意義上的理解。因為單從形式上去記住乘法分配律是有局限性的,以后在運用乘法分配律的時候,遇到一些變式如:99×24+24會變得難以解決。注重意義的理解,能讓學生從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乘法分配律,那么將來無論形式上怎么變化,學生都能輕松運用乘法分配律。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在所教的另一個班試講了這節課。實踐證明,學生掌握情況較好,F在就具體教學設計談談我的想法。
北師大版的教材注重學生的探索活動,在探索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的規律,才能讓他們真正地理解。本課是“探索與發現”的第三節課了,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課的設計完全圍繞著學生的自主活動在進行。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4.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得到兩個算式。并由觀察分析得出:兩個算式中參與運算的數是相同的,兩個算式的得數相等,意義也相同。不同點在于運算順序的不同。這樣的結論已經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了乘法分配律。但這樣的規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還需要再舉例驗證。這就順利過渡到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通過學生自己的舉例以及驗證發現:要算幾個幾,既可以合起來算,也可以分開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這樣就讓學生從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運用乘法分配律了,而不拘泥于形式。那么將來,就算學生遇到像99×24+24這樣的變式,也可以輕松考慮出要想算99個24和1個24,合起來算100個24更簡單。
第三環節:在總結出規律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功能完成兩道練習。在練習中既鞏固了對意義的理解,又在題上用紅色粉筆強調了相同乘數,這是在用暗示法對學生強調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第四環節:用“大家早就用過乘法分配律了,相信嗎?”這樣的設問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一起回顧教材P33頁的乘法的豎式計算。觀察發現,要算21個114,我們就是分開算1個114和20個114,再合起來。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初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的另一大功能:它是乘法計算法則的依據。
第五環節:利用乘法分配律能改變運算順序的功能,嘗試簡算。
【小學四年級數學乘法分配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乘法公式》教學反思08-31
小學四年級下冊《小數乘法》教學反思06-02
《小學數學乘法》說課稿08-14
小學乘法《找規律》的教學反思范文05-2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03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7-17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3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熱門】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