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
下面是二篇關于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老師們參考并加以修改,便可以運用到課堂上了,一起看看具體的內容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一
這節課是在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個過程使學生親身經歷了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與表達的過程,從中體會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體現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的新理念。在設計這節課時,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實際,因此教學時要把生活而且盡可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引進課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來設計例題與練習,讓學生從聯系生活實際中學習新知。本節課設計了一道例題:“北京和桂林各季度平均氣溫統計”;兩道練習:“泉山小學興趣小組參加人數統計”和“學生秋游統計題”;以及一些課外延伸題,比如,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等。這些內容都跟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目的是讓他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使學習變得更主動。這樣一來,我們便能輕松地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想這也是數學的真諦所在。
二、學生為主體,老師是幕后引路人。這節課知識點較簡單,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因此,我為學生創造了很多的實踐機會,比如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取統計圖的信息;通過學習例題,讓學生全面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把一個不完整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等等。這些既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又讓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退居幕后的引路人,當他們學習的方向偏離軌道的時候,我便給他們送上一盞明燈,讓他們能在數學海洋中順利地揚帆啟航。
三、拓展應用,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能力。在習題設計上,通過“學生秋游統計”和“學生參加興趣小組人數統計”這兩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制作復式統計圖的能力。最后通過調查班級同學喜歡電視節目的情況這一拓展練習,培養學生利用統計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設計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重要學習方式。盡管如此,這節課仍存在著一些遺憾:
一、對學生的回答,評價不到位或較為單調,不能充分調動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盡管課前想了很多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語言,但上課時卻沒能充分地運用出來。比如,有學生回答他在觀察條形統計圖之后獲取了哪些信息,回答得很正確,而我只是對他說“好,坐下”,但沒有及時表揚,而且沒有進一步分析他的回答好或不足在哪里。這些恰恰又跟我的課堂應變能力不夠強密切相關。當碰到學生的回答跟自己預設的有差別便有點心慌,不知該如何應對。由此一來,會給人一種操之過急的感受。
二、語言魅力不夠
其一,表現在過渡性語言用得不夠到位。比如,課堂設計上有“闖關”環節,在闖關的時候,我只是平淡地對學生說“我們來闖第一關”、“接著闖第二關”等,不能順利地調動起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激發不了他們上課的熱情。其二,表現在課堂交流上,語言還不夠精練,有時還會重復用語。課堂語言是教師重要的武器,今后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效。
三、不能較好調節自己的主觀情緒。
教學中最忌的是心亂。然而,由于講授這一課時是借班上的公開課,面對眾多聽課老師,學生又是陌生的,加上當時多媒體出了些故障,因此,我方寸大亂,又沒能及時調整好心態,不知不覺中把這種慌亂情緒傳遞給學生,影響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因此“如何讓課堂教學做到有效”將是我今后教學中要研究和踐行的。
我反復地探索著如何上好這一堂課,在探索的道路上,感受最深的是我成長了,由過去一味地自己講給學生聽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放膽讓他們通過自主實踐、交流合作等方式掌握知識點,他們的學習也由被動變為主動,最難能可貴的是學生從中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正是這節課的精華與遺憾震撼著我,同時讓我看到了數學教學中那條富有挑戰性的路。如何能夠合理運用教材,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他們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這一切,任重而道遠。矛盾使我成長著,探索則讓我前進,我相信,只要付出熱忱與真心,一切困難將會迎刃而解。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二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社會環境和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系,通過創設現實情境,使抽象的統計圖表生活化、情趣化、使學生樂于接受。”在設計這節教學時,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用適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教學完本課后,經過思考發現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問題:
1、應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本節課引課是從一張普通的統計表導入,再引出統計數據也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統計起來更直觀和形象。這樣在素材選擇和情景創設上,沒有走出教材,沒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愿意關注到的事例。如果創設了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既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又從中可以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圖形后,設計“看圖后說說你想到了什么?”這環節,不僅讓學生經歷了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得出調查結論,還能從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又使學生容易而輕松的認識了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和意義。
2、小組合作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沒有發揮真正作用。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導入新課后,用課件出示某地降水量的統計圖,讓學生分組討論、觀察得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它表示的意義;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匯報在哪些情況可以利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這里是體現了新課標里面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讀圖這一環節用的時間太多了,效果不好。
3、應先讓學生先畫條形統計圖,通過感知、實踐操作,再讓學生總結得出制條形統計圖的步驟,進一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顯得教學方式單一,沒有發展學生個性化的、獨立的思維能力。
4、練習設計應具有現實化和富有挑戰性。
我本來是設計了五道練習題,第一、二道是結合生活實例來認識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第三道是讓學生課前查找中國近四屆奧運會金牌數的資料,已制好統計表,再制成條形統計圖;第四道是畫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第五道是實踐作業,調查六年級課桌椅損壞的情況后,制成條形統計圖。因為時間不夠,只是完成了前面三個練習,F在回顧起來這五道練習題沒有貼近生活,沒有一定的難度,沒有創新思維的訓練。
以后在教學中,我要多創設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的數學,要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已的業務知識。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條形統計圖》說課稿11-06
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11-29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03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3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熱門】11-23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推薦】11-23
【推薦】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