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業供給側結構
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對大家有何影響,大家是否能夠理解什么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呢?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歡迎大家閱讀!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背景下,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是必須破解的現實難題。在受國際農產品市場影響加深背景下,如何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我國農也競爭力,贏得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是必須應對的重大挑戰。
一、面臨的問題
1、國際競爭力下降
2004年以來連續12年農產品貿易赤字、產量、庫存量、進口量“三量齊增”,根本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倒掛;主要農產品價格倒掛,根本原因是我國農產品成本過高;我國主要農產品成本過高,根本原因是資源稟賦不利,人工和土地成本過高。
2、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
與傳統工業都面臨嚴重的產能過,F象不同,農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透支;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長期超采地下水,侵占濕地造田種糧、造池養魚,開墾陡坡耕地和易沙化土地,利用重金屬污染耕地種糧種菜,農用薄膜殘留土壤;農業產能透支帶來的后果在逐步顯現,導致農業可持續能力不斷下降。
3、供需匹配能力下降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農產品供需會自發對接,形成相對穩定的匹配關系;受農業生產特征、托市政策、進口體制能因素影響,我國農產品供需失衡問題較為嚴重;糧食產量缺口需要靠進口彌補,糧食浪費驚人;供需失衡的背后是資源錯配。
4、增收支撐能力下降
農民收入的四大來源增長乏力:受農民工人數和工資水平增速下降影響,工資性收入增長不容樂觀;受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低迷和國內庫存積壓嚴重的影響,家庭經營收入很難快速增長;受國家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影響,農民通過農業補貼和社會保障獲得的轉移性收入增速也會放緩;受集體資產存量分布不均、釋放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紅利需要時間的影響,財產性收入很難成為大多數農村地區增收的主要力量。
二、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部署
2015年12月24-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當前,要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三、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要求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機構,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以建全市場機制為目標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四、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重點方向
1、促進土地流轉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中辦國辦204年61號文指出“現階段,對土地經營規模相當于當地戶均承包面積10-15倍、務農收入相當于當地二三產業務工收入的,應當予以重點扶持”。
規模經營主體的優先序為在農戶間自發流轉基礎上形成的適度規模專業農戶、集體經濟組織委托流轉基礎上培育的家庭農場、土地股份合作社、專業大戶、工商企業。要防止地租過快上漲的負面作用。
2、讓正確的市場信號起決定性作用
改革的方向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的舉措有目標價格補貼、目標價格保險、目標價格貸款。2015年要降低玉米臨時收儲價格,2016年要實現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者補貼。
3、改革支付性農業補貼政策
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以各省區市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庫存量、商品量為依據,中央財政分配補貼資金。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土地流轉率提高,按承包面積補貼的精準度越來越低,對租地經營者和種糧農民不公平等問題日漸顯現。
改革的走向是調整“三補貼”政策,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貸款貼息、現金直補、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合并設立“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保護補償、耕地發展權補償)
4、延長和重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以農業為基礎,以提高農民分享比例為目的,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有利于延長農業產業鏈的方向,推動農產品加工轉型升級,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按照有利于農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方向,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鏈接機制。
5、促進邊際產能有序退出
生產成本高于市場長期均衡價格的產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產能,也是需要市場出清的邊際產能。促進邊際產能有序退出,必須找準支點,特別是要把外部負效應內部化,讓采取這種生產方式的人付出代價,讓其有壓力退出;實行輪作休耕補貼,讓其有動力退出。
讓綠色、健康產能的增長跑贏邊際產能的退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主要糧食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
6、實施比較優勢戰略
2015一號文件指出“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序”;2016年一號文件指出“優化重要農產品進口的全球布局,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共贏的穩定經貿關系”;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積極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建立規;M馍a加工儲運基地,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跨國公司”。保障國內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從長遠角度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戰略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農業供給側結構
【農業供給側結構】相關文章:
如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8-08
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內涵11-30
成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條舉措」08-08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08-08
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改革10-18
供給側結構改革什么意思02-2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些事08-08
審計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9-1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景看好09-1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