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專業”遭遇“冷就業”
曾經的“熱專業”遭遇“冷就業”———在高考剛剛結束、招生咨詢即將開始的當口,此信息的發布讓不少考生家長頗感“震驚”。
信息來自于近日頒布的我國首部就業藍皮書———《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法學大類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倒數第二,僅法學一個專業失業人數在全部本科專業小類中排名第一;高職高專畢業生法律大類就業率排名也是倒數第一。
此外,法學大類的本科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的對口率僅為47%,排名倒數第二,這意味著一半以上的法學大類本科畢業生沒有從事與法律有關的工作;而到了高職高專法律大類,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9%。
面對這樣一組數字,很多人在問:緣何會出現今日這般局面?
法律專業功底不扎實、實際工作經驗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識儲備不夠,讓用人單位覺得一些法科畢業生“不可用”
臨近畢業,就讀于北京一所綜合性大學法學專業的肖復告訴記者,全班就業情況確實像那份就業報告所言———不太理想。
“除了上研究生(論壇) 的以外,全班目前簽約的人數不到三分之一,簽約的大都是去公司從事服務或文字工作,與法學專業基本無關。”肖復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隨著我國法制建設日益完善,社會中的法律問題無所不在,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但同時因種種原因卻導致法科畢業生就業困難。
王耀是北京一家社會團體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原來沒有考慮過要聘請專門的法科專業學生,但后來由于連續引入了幾筆規模較大的投資,在運作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
“我們開始考慮招收幾個專門學法律的學生,這樣,陸續來了一些人,但都不理想,試用了一段時間后就讓他們走了。”王耀說。
在試用這些法律專業學生時,王耀發現,諸多問題讓他覺得這幾個畢業生“不可用”:
首先是本身所學的法律專業功底不夠扎實。“來這里的學生包括一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都沒有通過司法考試,很多法律專業上的問題也是似懂非懂。”
其次是實際工作經驗有所欠缺,絕大部分人沒有實際處理法律問題的經驗。
再次,法律以外的知識儲備不夠。“我們這里的法律問題大都是‘管錢’的時候遇到的,很多法科學生的經濟知識之匱乏令我感到吃驚。”
面試了一段時間之后,王耀失去了耐心,他已經不準備再招入法科畢業生了,而是打算自學法律知識,同時也讓財務人員學習法律。
“我們倒是一直想招個學法律的學生,但沒人愿意來。”北京一家同性戀志愿者組織的負責人雙手一攤,無奈地對記者說,他一直希望招一個學法律的為同性戀人群提供法律服務,但就是沒人愿意來。
“人家一聽說干這個,都打退堂鼓了。今年就業形勢不好倒是招來了一個人,也挺優秀的,可是干了一段時間,他找到更合適的工作,就走人了。”這位負責人說。
相對來說,一些看上去“光環四射”的職業卻擠滿了求職的人。
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對記者說,他們現在基本上只要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有一次一個本科生被拒絕了之后,徑直跑到他的辦公室苦苦哀求,無奈之下,他才給了這個學生一個機會。
找不到工作就讀研,讀研后還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剛成立法學專業的學校當老師,從而培養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學學生
“法科畢業生就業不理想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法學專業的招生的確實太多了,另一方面,法學的就業市場還沒有得到完全開拓。”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法學畢業生的求職大多還把眼光盯在律師事務所、政法和國家機關上,但實質上社會工作、企事業單位等等,都應該是法學專業的就業市場,而現在很多市場還呈現一種封閉狀態。”
在外地講學時,許章潤還發現了一個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現象:一些系統獨立設置的特殊類型的院校也開設了法學專業。如某鐵道醫學院開設了法學院專業,對外宣稱注重培養學生“解決鐵道醫院的醫患糾紛”。
“一些不符合資質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的政法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像那家鐵道醫學院,因為它屬于鐵道系統的一部分,即使教學質量令人生疑,但學生往往還是能夠分配到相對不錯的工作,這樣就進一步擠壓了優秀法科畢業生的就業空間。”許章潤說。
“法學教育就業率低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階段所推行的法學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主撰稿人王伯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國外,學生通常是在結束了本科階段的學習之后,才開始進入法學院。
“而我們現在的狀況是什么?法科畢業生一本在培養,二本在培養,三本也在培養,甚至高職也在培養。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從事法律工作,一個很顯著的證明就是對于很多不合格的法科畢業生來講,通過司法考試比高考還難。”王伯慶說。
“法學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學科,也需要高度專業化的人才培養。當前很多學校設立的法學院的門檻太低,那些不符合條件的院校所開設的法學專業大量招生,使得那些辦學條件優越、師資雄厚的法學院畢業生的去向反而成為問題。”王伯慶認為。
據介紹,近年來,各大高校在大肆擴招時都把法學專業作為主要擴招專業之一。很多學校迫不及待地建立法學專業,力圖迅速成為綜合性大學。因此,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法科畢業生供大于求的現象非常明顯。“各個律所需要的人終究是少數,而進入政法系統如法院檢察院則更難。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大量的法科畢業生蹉跎在求職路上,最終的結果是,大量的法科畢業生做了文秘等與法學無關的工作。”王伯慶說。
而法學專業之所以會成為各大高校擴招的重點,王伯慶認為有兩點原因:法學聽起來比較動人,一提到法學,人們總是和律師檢察官法官聯系起來,高考生的家長們也按捺不住報考法學的沖動,于是在法學專業的就業已經很不理想的情況下,高考學生們依然是“飛蛾撲火”;而學校對法學的招生也是趨之若鶩,因為相比起理工科來,法學專業的建立無需實驗設備,專業師資要求也偏低,擴招很容易。
在功利性極強的報考和辦學思維模式驅使下,法學教育隨之陷入了不良循環。
“很多法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讀研究生,讀了研究生還是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些剛成立法學專業的學校當老師,從而培養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學學生,形成自我繁殖、自娛自樂的局面。”王伯慶說,這樣的自我繁殖,對于法學教育整體上的損害是致命的。
從長遠來看,法科畢業生就業低迷的狀況會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濫造的法學教育必須被清理掉
曾經輝煌一時的法學教育如今已經褪去光環,走下神壇。未來的法學教育又該如何發展?
“應該努力開拓法學教育的就業空間,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律師和政法機關上面。法科畢業生為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工作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狀態,包括為像同性戀這樣一些容易受到歧視的團體提供法律服務,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還應該明確一點,并不是每個學法律出身的人都能獲得高薪報酬,有高端的高薪工作,也有低端的低薪工作。”許章潤說。
王伯慶對于法學教育的改良提出了幾點具體建議:首先,需要適當壓縮當前法學本科整體招生規模,法學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階段轉移;其次,對現有的缺乏法學教育優勢的大學所開設的法學專業,強制其減少招生量;再次,設立一個預警系統,在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提前告訴考生當前哪些專業就業形勢不好,防止盲目填報法學專業。
“法科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惡化讓一些人覺得,中國的法學教育已經飽和了,應當‘砍’。事實上,在中西部的很多城市,法律人才非常欠缺,一些縣城甚至連一個受過正規法學教育的人都找不到,但這些地方恰恰是法科畢業生不愿意去的。”許章潤說。
許章潤還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法科畢業生目前就業低迷的狀況將會不斷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濫造的法學教育必須被清理掉”。
【“熱專業”遭遇“冷就業”】相關文章:
“熱專業”為何遇上“冷就業”?07-15
2011年“冷”專業突變“熱”就業07-27
專業冷就業好的專業08-08
探究考研熱創業冷的最難就業季06-24
心靈雞湯:當畢業遭遇就業08-02
求職者遭遇就業陷阱08-05
美國留學就業遭遇的障礙介紹08-01
心靈雞湯:當畢業遭遇就業07-25
求職者遭遇就業陷阱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