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受到國內考研制度的影響,很多前來咨詢的學生都會提到專業轉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日本留學申請的相關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1、從制度上來看:
國內研究生入學是“報考學校制”,入學、畢業都是由考試來決定的;而日本大學院修士的入學、升學、畢業都是由導師決定的,也就是所謂的“導師決定制”。兩種教育制度的差異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國內,除了法律、MBA等特殊專業之外,廣大考生只要通過了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就有進入復試的資格,就有可能通過全國統一考試來改變研究生的專業方向。而在日本,導師的權限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參加教授會審核的資格,還是參加修士面試的機會,這都是由導師個人決定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學生的命運是掌握在導師手中的。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導師在接收學生時是非常慎重的。如果感覺你通過兩年的修士學習,可能沒有能力(即專業不對口)升學或畢業的話他們基本不會接收這個學生。
2、從設置理念來看:
國內的碩士研究生還是以學習為主,研究只是輔助性的,所以研究生階段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可以在研一期間學習、補充的,研二開始確定研究課題,準備碩士論文是完全來得及的。而日本的大學院修士課程是以研究為主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入學前必須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礎研究能力,明確自己的研究課題,并且入學后修士課程的選課、學習都是圍繞研究課題來進行的。
3、從自學的角度來看:
通過多年的“全程跟蹤回訪服務”,我對廣大赴日學生的大學院升學情況有了以下的了解:在選擇與本專業相關課題的申請學生中,有85%的學生成功升入大學院或考入其他學校大學院;跨專業申請的學生基本上無法升學,其中,有一部分學生更換了導師重新讀研究生課程,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回國,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選擇了通過其他途徑留在日本。當我問到赴日前“要全身心投入到學習,補充基礎知識”的決心為什么沒有堅持到底時,他們都表現出了無奈的神情:專業語言太難、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日本的學校制度不適應、生活節奏跟不上等等,各種原因的背后,最多的還是后悔當初沒有聽從相關建議,一意孤行,最終使自己的留學生活背離正常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