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
歷史上有許多成語都含有歷史故事,那么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呢?以下是勵志網帶來的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希望大家喜歡。
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鞠躬盡瘁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主張聯吳伐魏。他平定南方以后,一直積蓄力量,準備北伐曹魏,為蜀國的生存爭奪空間。
過了一陣子,諸葛亮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統率人馬,攻打魏國。出師前,他給皇帝劉禪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師表》,勸劉禪虛心納諫,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國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敗了,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時機。過了幾年,諸葛亮又決定北伐中原。當時,很多大臣覺得蜀國力量太小,老是這樣動用軍隊,不是國家之福,因此反對北伐。
諸葛亮針對這種情況,又上表給后主劉禪,對當時的敵我形勢進行詳細分析,說明蜀漢和魏國勢不兩立,你不去伐他,他就會派兵來對付你,倒不如主動攻打他,說不定還會找出一條生存之路。后主劉禪看了,表示全力支持諸葛亮伐魏。
這第二道表,史稱《后出師表》。在這道表的最后,諸葛亮表示他一心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得意忘形
阮籍,又名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縣)人,是魏晉交替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死了。雖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學好學,后來終于成為當時著名的詩人。
阮籍本來很有抱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對執政的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此外,他還以寫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語言來表達了憂國和避世的心情。
他的好朋友嵇康,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對司馬家族的統治也抱有輕蔑和厭惡的態度。雖然阮籍與嵇康兩人關系特別親密,但是,對嵇康的哥哥嵇喜,阮籍是很不喜歡的。據說,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兩眼正視,眼球上黑的多;兩眼斜視,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對待不受歡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稌x書·阮籍傳》說:阮籍母親死時,嵇喜去吊喪,阮籍給的就是白眼;隨后嵇康帶著酒和琴來慰問,阮籍就換了青眼。由于有這個故事,后來就產生了“垂青”“青目”“青照”等語,意思是請求或感謝別人瞧得起自己。同時,形容輕視就叫白眼,例如“白眼對人”“遭人白眼”。
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還有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們七個人經常聚在一起,在山陽竹林之下,閑談、狂飲、作詩、彈琴,高興時就縱聲狂笑,不高興時就痛哭一場,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在這七人當中,阮籍大概是最為瘋癲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時候,常常哭笑無常。因此《晉書》上說描寫他時說到“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所謂“當其得意,忽忘形骸”,就是“得意忘形”這句成語的來源。
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濫竽充數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里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里,并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里,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買櫝還珠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于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后,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后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于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后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于“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相關文章:
左氏歷史來源06-28
農姓歷史來源05-08
春秋歷史的成語故事08-18
歷史簡單成語故事08-29
簡單的歷史成語故事范文12-10
關于歷史的成語故事(精選)08-17
歷史成語故事15篇01-11
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12-03
劇姓的來源及歷史名06-19
3.8婦女節的歷史來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