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確看待大學生農民工現象
溫家寶總理曾說,他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學生就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這個問題再次成為政府關注和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該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和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成榮做客,討論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并現場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大學生和農民工收入不應對比
記者:一些剛就業的大學生工資比農民工工資還低,“大學生農民工”一詞也悄然興起,這種現象正常嗎?
郗杰英:不應該把大學生和農民工收入對比,或者崗位對比。農民工作為一個群體,他的工資收入、他的崗位不斷提升也是一個趨勢。大學生剛參加工作,起薪低一點、崗位是從藍領干起,也是正,F象。
王成榮:大學生和農民工同樣進到一個企業,做一樣的工種,但大學生會更有發展空間,只要你充分顯示自己的能力,你的上升空間會比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要寬廣得多。
擴招不是就業難根本原因
記者:現在有一種說法,大學生就業難和擴招有直接關系?
郗杰英: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大學教育,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平民化發展到普及化發展,這是一個進步,能讓更多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這也是我們整個教育事業好的發展趨勢和成效。量多了,就業矛盾就突出了,但絕不是就業難的根本原因。
記者:一邊是用工荒現象十分嚴重,另一方面,大學生也苦于找不到工作,為何會出現這一矛盾現象?
王成榮:我認為跟我們國家的產業結構是相關的。富士康需要招工的量特別大,但不是大學生這個層次的勞動力,更多的是農民工,所以現在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優化產業結構,是有很重要意義的。而且大學生期望值都很高,希望立即能有穩定的工作,拿高薪,發展前景非常好,這和社會的需求也沒有對接起來。
記者:大學生畢業之后,大多都希望找國企、外企,考公務員,這是否也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
王成榮:待遇好的單位,用工基本是凍結的、收縮的,本身吸納大學畢業生的能力很小。但很多大學生卻期望能進去,真正需要人的地方,又沒人愿意放低姿態去,這就形成了反差。所以,轉變就業觀念、從基層干起,不要把自己的期望設得太高。大學生要從現在的崗位做起,鍛煉成長,發展前景肯定會好起來。
郗杰英:作為大學生本身來說,應該要放平心態。有一句話叫做騎驢找馬,你先干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新的崗位。如果一開始就業期望值非常高,會加大就業難度。
企業招人要摒棄功利心態
記者:如今,很多企業招聘時都要求是畢業于“985”、“211”高校的學生,或要求有幾年工作經驗的,這是不是也抬高了大學生就業的門檻?
王成榮:是的,企業也需要轉變用人觀念,“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可能更擅長于研究,但不是這些高校畢業的學生未必就能力不強。因此,也沒有必要一味追求“985”、“211”高校畢業生。實際情況可能是很多企業都把這項指標當成一個企業實力的見證,說明自己引進了多少人才,所以還得從觀念上來扭轉。
郗杰英:現在我們很多企業功利主義的色彩比較嚴重,希望招聘的人能馬上為你獲利。但我們要知道,人力資本和其他資本投入產出的規律是不一樣的,人力資本投入產出需要一個過程,真正的大學生發揮作用的時間可能有些是在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后。要把目光放長遠些。
建立公平的用人競爭機制
記者:很多人認為,如今大學生就業更多靠關系,甚至戲謔“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王成榮:因為就業難,很多家長利用各種關系,請熟人介紹,這個在找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來能力也不相上下,現在擁有的社會關系資源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就業了,有的人沒有就業,這是不平等的,也會造成一部分大學生對就業前景心生畏懼。因此,建立一個社會公平的競爭用人的機制也很重要,招聘要公開透明,不能搞“蘿卜招聘”。
郗杰英: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政府是主導力量,全社會也都要為這個事情努力。
【正確看待大學生農民工現象】相關文章:
正確看待私企員工工資低的現象11-16
大學生與農民工搶飯碗12-01
對大學生“高才低就”現象不必煩憂11-13
農民工起薪直逼大學生02-21
再論大學生“身價”不如農民工11-07
農民工、大學生納入創業稅收優惠對象11-14
大學生就業要消除“眼高手低”現象05-07
找工作現象簡述11-11
農民工就業變化02-22
面試失敗的心理現象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