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慎防求職陷阱
現在的騙子手段越來越多,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給大家整理提供的求職陷阱內容,快來閱讀看看吧。
(一)以招聘之名非法斂財
某些招聘企業利用很多求職者求職心切,在交保證金后沒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職位已滿,錢也不會退還。更加隱蔽的收費還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等實際應該是用人企業承擔的成本。而求職者很少有能通過后期的培訓考核的,即使通過了,騙子也會用各種苛刻的工作環境和要求迫使求職者知難而退。
許多非法職介會向求職者收取“服務費”、“信息費”等等。求職者交錢之前,中介機構承諾招聘信息浩如煙海,總有適合你的職位;可一旦付了費得到了那些信息之后,要么是單位不需要招人,要么就是對口職位剛剛招聘完畢,總讓你不得所愿。事后才知是場明擺著的騙局,軟弱者自認倒霉,較真者也追討無門。
小貼士:調查顯示,職場中最大的騙局當屬收取保證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押金或保證金),所以,那些任職初期需要先繳各種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規模很小、態度惡劣卻敢開口收取服務費的中介機構,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騙取求職者金錢的非法組織。遇到交錢時就應當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地按住錢包是求職應聘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二)以招聘之名盜取個人信息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通過互聯網或其它媒體刊登待遇誘人招聘廣告,獲得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或復印件,個人聯系方式甚至銀行帳戶等)進行非法活動,如直接盜用帳戶、冒名高額透支甚至專門做起倒賣個人隱私的生意。等到求職者過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的個人利益受到侵害時才恍然大悟上了不法分子的當。
小貼士:當對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證明材料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單位"透露有關任何你的隱私信息,一旦發現侵權跡象應當即報案。
(三)以招聘之名宣傳自己
為了積累自身知名度,一些小企業會不失時機地對企業或品牌形象進行宣傳是企業發展前期的必經階段。對于他們來說,租下一個展位或刊登一條招聘信息最便宜的只要幾百塊,卻能賺足曝光度。他們一旦參加招聘會都會掛出巨幅宣傳畫,將展位布置得極其鮮亮奪目;當求職者進行職位詢問時,招聘者則對企業文化侃侃而談數十分鐘,末了再每人贈送一本精美宣傳畫冊。
如果夠細心你會發現,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已經掛了半年甚至更久,只招一兩名、要求不高的職位也是如此。其實他們此舉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廣告之實,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貼士:求職者在面談時若發覺有廣告之嫌,應及時抽身,更不要浪費時間去等待這類企業的錄用通知。
(四)借招聘之名儲備人才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招不只是小企業會使,大企業偶爾似乎也會用用。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為了保證運行穩定,不至于因為人員流動導致癱瘓,必須建立自己的人力資源儲備庫。在這種需要下,一些大企業選擇通過大批量的招聘來實現,公司對滿意的應聘者暫時放入人才庫,等該崗位空缺后才會從庫中尋找人選。
看那些財大氣粗的大企業,動輒租下招聘會的整個樓層或報紙的整個版面,招聘職位從前臺到經理林林總總幾十種,惹得求職者熱血沸騰、斗志昂揚。認認真真填好簡歷,經過三五輪嚴格的考核篩選,終于過五關斬六將獲得首肯,卻被告之暫時不能入職。求職者此時的悲涼怕是其他當初未被相中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小貼士:他們的確需要人,但不是現在。對此類招聘,求職者權當是一次鍛煉和競爭的機會,切不可對結果抱太大希望。
(五)以招聘之名竊來勞動成果
此種情況主要出現在一些小規模的廣告或設計公司,有些小規模的廣告公司或設計公司,由于自身缺乏足夠和優秀的創意,另行聘請高水平的工作人員又需要較大代價,便想出借招聘新人來獲取新鮮創意的點子。
這些企業有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體系,從筆試、復試到最終面試,每個階段環環相扣、極其正規。按道理能進入最后一輪考核,勝利就能在望了,但往往有很多人就敗在這最后一個環節上。面談地很愉快,工作時間、內容、薪資福利等等條件都能夠接受,可最后偏偏就沒有等到應得的offer,不少求職者回頭搜索失敗的理由卻依舊沒有任何收獲。
小貼士:建議求職者在應聘過程中感覺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可能會被公司占用時,事先講明版權歸屬問題
【慎防求職陷阱】相關文章:
求職者要慎防求職騙局_求職陷阱11-30
畢業求職慎防合同“陷阱”12-01
求職心切謹防“押金陷阱”_求職陷阱11-29
如何繞開求職陷阱_繞開求職陷阱的方法11-08
怎樣識破求職陷阱_識破求職陷阱的方法11-09
怎樣規避求職陷阱_規避求職陷阱的方法11-09
求職路上七大陷阱_求職陷阱12-01
暑期打工閃開陷阱_求職陷阱12-01
求職陷阱剖析11-12
求職陷阱多多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