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生就業障礙與高職教育的就業分析
一、高職生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一、就業壓力大,就業期延長。
據天津職業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調查顯示,仍有40%的學生畢業時找不到工作,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現象。許多學生需要經過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工作,學生的就業期明顯延長。
第二、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現象較為嚴重。
據對某成人院校酒店管理專業2003年畢業的學生就業狀況調查,有約60%的學生未從事酒店管理工作。雖然在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就業壓力嚴峻的情況下,提倡“先就業,后擇業”,但是“用非所學”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
第三、就業后的失業和職業崗位的變動更加頻繁。
據對部分高職畢業生就業后的狀況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就業后又重新失業以及頻繁更換工作和職業的學生比例較高。
第四、高職女生就業率明顯低于男生。
第五、不同的高職院校和專業,就業率差異較大。
那些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具有鮮明特色的高職院校和專業,畢業生能夠找準就業方向,就業率較高,有些院校和專業的畢業生甚至出現“搶購”現象。而那些與市場需求脫節、辦學與就業脫節的高職院校和專業,其就業率較低。總體上看,工科類高職生就業好于文科類高職生,文科類高職生就業更難。
二、高職生就業障礙分析
造成上述高職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有社會、市場等外部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職教育自身的內部原因。
外部原因分析
1.思想觀念上的原因。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在法律上規定了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仍有許多人認為職業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配角”。社會對高職生認可度低。"
2.市場方面的原因。
3.用人單位的“高消費”現象。
由于不少用人單位對就業者的學歷要求盲目攀高,即使是技術應用型、操作型的崗位也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因此加大了高職生的就業難度。
4.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崗位降低了人員需求量,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狀況在客觀上造成了失業的增加和職業崗位的變化。
研究表明,工業發達國家在過去15年的時間里,由于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8000個舊的技術工種消失了,與此同時產生了6000個新的技術工種。舊的職業崗位的消失必然導致傳統職業人員的失業或就業困難;新的職業崗位的產生和需求的增加,又必然給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那種靠一次性學習“充電”,一輩子工作“放電”的時代已成為歷史。
內在原因分析
1.高職教育理念有偏差。
在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理念的發展經歷了知識本位、能力本位和素質(人格)本位三個階段,而我國的大多數高職院校仍在沿用知識本位理念,仍在仿照普通高校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模式,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的針對性不高,崗位的適應性不強。
2.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不合理。
一方面,專業設置不是依據市場的需要,而是“一哄而上”,造成部分專業的學生“畢業即失業”狀況:另一方面,課程設置的陳舊、滯后和盲目,也使學生在知識上缺乏系統性,能力上缺乏操作性,素質上缺乏發展性,難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和發展的要求。
3.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適應。
教材覆蓋面較窄,內容老化,有的使用非職業教育教材,沒有職業特色,不能體現行業、職業和崗位的特點。教學方法陳舊,缺乏能力培養的條件和手段,造成高職生向上趕不上本科生的知識深度,向下趕不上中職生的實際操作程度。教育質量不高,缺乏高職特色。
4.忽視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知識、情感和行為的統一。高職教育既是一種職業技術教育,也是一種人文教育。而我國的高職教育卻忽略了非技術的因素,如價值觀念、意志品質、心理情感等。學生的德育目標要求過低,人文素質不高,導致學生步人社會后,難以正確解決好如何做人的問題,難以形成較好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難以有較高的理想追求,使學生在就業時,片面追求舒適的工作,一味追求高的待遇,缺乏吃苦精神和敬業精神。
三、以就業為導向發展高職教育需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解決高職生在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企業的通力合作、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外,關鍵還在于高職教育本身要構建起“以市場需求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模式,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職教理念中知識本位、能力本位與素質本位的關系
“知識本位”理念是指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傳授知識、經驗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和嚴密性為特征的一種教育指導思想。知識本位理念在西方發達國家盛行于工業化過程中的二戰后至70年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于80年代,進人90年代后才開始迅速發展,因此,嚴格地說,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仍處于知識本位理念為主導,或者說正處于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過渡階段。少數高職院校已轉變為“能力本位”理念,而大多數高職院校仍處于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知識本位”時代。
“能力本位”理念是指以校企、產學相結合的形式,以某一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為目標,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中心的一種教育指導思想。能力本位理念在西方發達國家盛行于工業化中、后期的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并于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對我國的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部分高職院校以能力本位理念發展職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素質本位”理念是指以學校的職業教育和企業的職業培訓緊密結合,以完善勞動者個體人格,提高勞動者個體素質為目標,以多學科交叉滲透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的思想、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創業的意識為特征,面對現實與未來職業生涯的教育指導思想。素質本位理念產生于西方發達國家進入信息社會的20世紀90年代后期。素質本位理念目前在我國還處于探討階段,真正用素質本位理念指導職業教育的院校還很少。
教育理念的發展是與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密不可分的。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并且我國采取的是“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因此要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必須兼顧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關系。傳授知識是我國職業教育的傳統和特長,也是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基礎;培養職業能力是我國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是面向現實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提高素質是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面向未來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根本。
第二、職教目標中現實需求與未來需求的關系
職業教育以社會的現實需求為目標,是指職業教育要直接針對某一職業和崗位的需求,使就業者能熟練地運用現有的技術和規范,勝任現有的職業崗位,強調職業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在工業化過程的中、前期,由于職業崗位較為穩定,職業教育的目標模式常以滿足現實的需要,實施對口設計,采取“訂單”式教育為主。
職業教育以社會的未來需求為目標,是指職業教育必須著眼于社會的未來需要,適應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滿足其就業、升學和繼續發展的需求,主動應對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變化,強調全面職業能力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造就具有生存能力、發展能力、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在工業化過程的后期及信息社會的前期,由于技術的不斷更新,新行業的不斷涌現,職業變動非常頻繁,職業教育的目標模式僅以滿足現實的職業崗位需要,已不能滿足就業者的需要,職業教育的目標模式應擴展到就業者的整個職業生涯。
一方面,由于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職業教育的目標模式應以滿足現實的崗位需要為主;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人口眾多,勞動力過剩,就業與再就業的壓力大,職業崗位的流動性強,職業教育的目標模式又應以滿足未來的需要為主。由于我國同時具有上述兩個特征,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崗位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更新與發展。因此,職業教育主要是在不斷滿足現實的崗位需要中,兼顧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
四、以就業為導向發展高職教育的對策建議
第一、創新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機制
在專業設置上,要以社會需求為依托,充分體現專業的適應性、針對性和發展性。在課程設置上,要按照“重基礎、有彈性、強化實踐能力、突出創新發展”的原則,構建適合行業、職業特點的課程體系。在教學方法上,要體現“學訓”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引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施“雙證書”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就業準入制度。職業能力是貫穿于學生職業生涯的就業創業能力、工作能力、職業遷移能力等的總稱。因此,實施“雙證書”制度,增強學生對專業的針對性、對職業的適應性和對未來的可遷移性是提高高職生就業率的重要途徑。
第三、堅持校企、產學相結合
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主要表現為企業需求,企業是勞動力市場的最大“買主”。行業、企業是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了行業和企業的參與,職業教育將失去特色。職業教育通過實施校企股份制的合作模式或推進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走校企、產學相結合之路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第四、加強高職生的職業生涯指導,建立科學的職業指導體系。
將職業指導列入教學計劃,與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密切結合起來,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根據不同階段給予針對性指導。幫助高職生增強職業意識、合理規劃人生,為將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職生就業障礙與高職教育的就業分析】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分析04-15
刑事執行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07-07
商業分析就業方向04-14
汽車專業就業分析11-07
IT行業就業前景分析11-23
音樂學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分析03-09
中藥學專業的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07-21
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分析及就業方向06-29
審計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12-30
護士行業就業前景分析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