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總結
當歲月的樹還透著的沁沁綠意,當時間的風還拂著青春的氣息,匆忙的我們,在不經意間就步入一片夏的濃蔭中,這個季節,我們放飛童年延至的風箏,背上行囊,下面,YJBYS小編CJ為大家整理了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希望你能喜歡!歡迎參考借鑒。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一)
當歲月的樹還透著的沁沁綠意,當時間的風還拂著青春的氣息,匆忙的我們,在不經意間就步入一片夏的濃蔭中,這個季節,我們放飛童年延至的風箏,背上行囊,掛上單反,從南充啟程,沿嘉陵江北上,歷時整整十天,跨越 1328公里,走訪嘉陵江上游流域四個古城鎮,拍攝照片10362張,記錄筆記937頁,在實踐中磨礪意志,在探索中尋找青春的意義。
正文:
滔滔嘉陵江,北起秦嶺、中連劍門、南抵長江,綿延千里,孕育了厚重燦爛的地域文明。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不斷推進,作為溝通我國西南、西北的天然南北交通走廊,其戰略意義日益凸現,已被國家列為戰備航道。嘉陵江上游流域地區有著相近的地緣屬性、文化源流,在巴蜀文化的大背景下,挖掘整理嘉陵江上游流域古城鎮街區格局及歷史文化的資源,探尋嘉陵江上游流域文化的內涵、特色,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文化認同感,對促進文化創新與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在實踐中可以檢驗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深對自己專業的了解,增強我們的專業實踐經驗,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7月4日,經過多重選拔,新聞傳播學院與歷史文化學院共計十名同學從眾多暑期社會實踐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他們不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成績優秀,而且具備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以及社會交際能力。
7月5日,十名實踐隊隊員與兩位分別來自新聞傳播學院與歷史文化學院的領隊老師齊聚一堂,在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鐘華麗老師和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蔣曉春教授的指導下初步制定了本次嘉陵江上游流域古城鎮街區文化考察的范圍、目標以及采集資料的方式、途徑等。
7月6日上午9時,十名隊員以及兩位領隊老師共同參與了在學術報告廳舉行的出征儀式。半小時后,全體實踐隊隊員共計十二人在我校大門口合影留念后便踏上了前往第一站——廣元昭化的征程。
1、聯系當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2、攝影、采集信息(采訪當地居民)
3、走訪政府相關部門
7月日9日晚上——7月10下午
閬中老觀古鎮
1、聯系當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2、攝影、采集信息(采訪當地居民)
3、走訪政府相關部門
7月10日晚上——7月15日
閬中古城
1、聯系當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2、攝影、采集信息(采訪當地居民)
3、走訪政府相關部門
7月16日
南充周子古鎮
1、聯系當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2、攝影、采集信息(采訪當地居民)
3、走訪政府相關部門
7月6日——7月9日廣元昭化
7月6日從南充出發時,天空一掃多日的陰霾,晴空萬里,似乎為我們的出行展露笑顏。隊員們個個興致都很高,在從南充前往廣元昭化的一路上都談笑風生,雖然兩個院的同學都是初識,但都很快熟悉了彼此,沒有陌生感。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抵達了昭化古鎮。昭化古鎮位于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嘉陵江水在此洄瀾,水系宛成,太極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昭化,古稱葭萌,此地四面環山,三面臨水,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古城景區面積20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相傳此地是劉備入川第一站的葭萌關所在,也是張飛與馬超挑燈夜戰之地,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蜀國大將軍費祎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都發生在這里,姜維兵困牛頭山更是在不遠處。
實踐隊一行12人背著厚重的行囊,在華燈初上時穿過詹鳳樓巍峨的城門,那一刻,在這群山環繞著中的古鎮,你依稀可以想象到當年千軍萬馬穿城而過馬蹄聲飛響的場景。
實踐隊在昭化古鎮詹鳳樓前合影
當天晚上,我們分成兩組,根據先前搜集的資料,前往昭化古鎮的四街五巷進行前期的踩點工作。居于群山懷抱中的昭化古鎮沒有城市的車馬喧囂,沒有霓虹燈的閃耀,但卻有著一種古樸的蒼涼之美,讓你的心靈得到休憩。
第二天一早,隊員們就分成兩組冒著傾盆大雨展開工作。第一組由新聞傳播學院的同學組成,他們主要通過攝影的方式采集昭化古鎮四街五巷的圖像信息;第二組由歷史文化學院同學組成,他們主要通過走訪當地政府、古鎮保護管理所等有關部門進行資料采集。當天,昭化古鎮大雨傾盆,隊員們冒著大雨,迎難而上,不怕苦不怕累,先后走訪了昭化古鎮的南門“臨江”、東門“瞻鳳”、西門“臨清”、北門“拱極”以及古縣衙、古驛道、龍門書院等,拍攝了幾百張照片。因為下雨路滑,隊員唐瑩在拍照時不小心摔倒,為了保護相機,她的膝蓋被摔傷,而隊員王榮春也在拍攝過程中不慎滑倒,他的相機鏡頭也被摔壞了。但是,不管天氣條件有多么惡劣,隊員們都堅持工作,把這些困難當做是對自己意志的磨礪。晚上,回到住處,隊員們先總結了當天的工作,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領隊老師還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置。
7月8日上午,我們接受了《廣元日報》的采訪,將我們此行的目的及意義告知了采訪記者。而后隊員們一起前往了費祎墓、費敬侯祠、八卦井、戰勝壩、鮑三娘墓,深入實地地考察昭化古鎮的古跡以及古建筑,并且詳細記錄下了相關文獻資料。下午,由張仕瓊老師帶隊的一行7名隊員一起前往了牛頭山,牛頭山海拔1214米,從山頂可俯瞰昭化古鎮的全景。由于下大雨,隊員們只得一個個舉著傘前行,再加上山洪突襲了上山的古道,使得上山的路程變得更加艱辛。經過兩個小時的攀爬,隊員們終于抵達了牛頭山上拍攝昭化古鎮的最佳拍攝位置——拜水臺,拜水臺海拔一千多米?上В斕焯旃蛔髅,霧鎖重山,從拜水臺上俯瞰昭化古鎮只看到霧靄重重,隊員們只得無功而返。慶幸的是,在下山途中,從半山腰的位置看去,尚可見氣勢磅礴的白龍江,隊員滕雪飛和王榮春趕緊拿出相機不顧被大雨淋濕的身體抓緊時間捕捉到了這一珍貴的畫面。
牛頭山腰俯瞰白龍江
9日,隊員們一早便前往蜀道線上有名的“桔柏古渡”。新舊唐書所載唐玄宗幸蜀,“遇有雙魚負舟過津,議者以為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相傳唐明皇還在渡口南岸罷兵三日擺宴,此地至今還叫“擺宴壩”。且因白龍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匯合,還各自保持自己的流向和本色,“涇渭分明”,清濁不混,似如兩龍翻滾。隊員們冒著大雨,徒步從昭化古鎮到達了“桔柏古渡”,但是因大雨使得嘉陵江水位暴漲,“桔柏古渡”已經完全被水所淹沒,只剩一片汪洋,隊員們只得立即回到古鎮繼續分頭采訪當地居民。我們采訪了怡心園的主人林樹云先生,林先生是古鎮上有名的民間收藏家,他細致地向我們介紹了他所收藏的寶貝。同時還采訪了古鎮上的幾大家族,透過幾個家族的歷史可以展現出昭化古鎮近代的歷史變遷。
9日下午,隊員們收拾行李離開了昭化古鎮。在昭化古鎮的.三天里,大雨始終沒有停過,大多數隊員因冒雨工作而感冒,但卻一點都沒有影響到工作。若是出門旅游,徜徉古鎮時伴隨著細雨微風,那實屬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但是我們有繁重的任務需要完成,所以三天里都伴著大雨讓我們的工作進行地有些艱難,而我們卻在此過程中過得忙綠而充實!
7月9日——7月10日閬中老觀古鎮
7月9日下午,為抓緊時間和節約經費,實踐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歷史文化學院董清平老師帶隊前往廣元市元壩區政府獲取相關資料;另一路由新聞傳播學院張仕瓊老師帶隊來到了閬中老觀古鎮。老觀古鎮位于閬中市城區東北45公里處,東通儀隴、巴中,南至閬中、南充,西接蒼溪,北上旺蒼、廣元。老觀鎮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古鎮面積1.5平方公里,老觀古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朝梁武帝天監八年(公元509年)在此設白馬義陽郡,西魏時期改為白馬郡并設奉國縣,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撤縣,設縣歷時729年。其后,老觀幾經變動,終成今樣。我們一行七人包括四名新聞傳播學院同學以及領隊張仕瓊老師和兩名歷史文化學院同學于晚上八點半抵達老觀古鎮,此時,天空又下起了細雨,鎮上沒有路燈,所以我們抓緊時間在鎮上找到了一家旅館,但是鎮上的住宿條件實在不容樂觀,一走進這家旅館就有股發霉的味道,而被子床單也有股潮濕的霉味,張老師為了節省經費還一直和老板講價,隊員們也都沒有抱怨條件不好,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當天晚上初步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后,我們都不敢蓋潮濕有霉味的被子,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衣而睡。
7月10日一早天空終于放晴了。我們一行7名隊員分成兩組,一組由張老師帶領前往老觀鎮政府搜集相關資料,另一組前往老觀古鎮街道進行拍照采訪。古鎮上的居民都很熱情好客,他們熱心地接受我們的采訪,為我們講述老觀古鎮的歷史,訴說他們自己生活的故事。而老觀政府也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不僅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還邀請我們觀看了老觀古鎮的傳統節目——燈戲。燈戲是川北地區人民日常生活點滴的文化升華。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的燈戲在四川,四川的燈戲在川北,川北燈戲窩子在老觀!崩嫌^燈戲又叫“喜樂事”,最初盛行于農村,在舊時農村沒有通電,晚上需要點燈唱戲,燈戲因此得名。它以搞笑取樂為主,每逢喜事、過年過節都會演出。臨近午飯時間,老觀鎮黨委辦公室李主任邀請我們一起吃午飯。李主任在吃飯時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老觀古鎮的歷史、文化、風俗,使我們受益匪淺。飯后,李主任還帶我們參觀了老觀古鎮的古糧倉以及鎮上的重要古建筑,并且與我們一道接受了老觀電視臺的采訪,為我們的宣傳工作給予了重大幫助。下午李主任為我們引薦了老觀燈戲的第八代傳人——侯萬伯,我們也對他進行了獨家采訪,加深了對老觀風俗文化的了解。
7月10日——7月15日閬中古城
下午6時,我們乘車前往閬中古鎮與另一路隊員們匯合。閬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號稱“天下第一江山”。閬中古城位于閬中市城區南側,是閬中的歷史城區,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而非古鎮)。閬中古城原有面積2.56平方千米,現劃定的保護區面積1.78平方千米,古城重點保護區面積0.67平方千米。閬中古城是全國現今存留不多的傳統城市風貌型歷史文化名城,以山水城相依相融的城市格局,完全契合于“龍、砂、水、穴”這一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布局的風水意象。晚上九時,我們在閬中市古城志愿者協會的熱心幫助下前往白塔山拍攝閬中古城的夜景。在白塔山上俯瞰閬中古城別有一番趣味,不僅將整個古城盡收眼底,而且燈火璀璨中依稀可見這座千年古城的綽約風姿。
7月11日早晨,閬中又下起了綿綿細雨,隊員們起了個大早,坐在客棧的院子里開會,安排布置當天的任務。考慮到閬中古城比之前去的兩個地方都大,一組同學前往政府相關部門獲取了閬中古城建城建制的珍貴史料,另一組同學前往各個街區和景點及主要民居進行前期踩點和初步了解,通過上午的摸底工作,我們大致知道了各個點的位置和大概情況,為接下來的工作展開奠定了基礎。
下午,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我們將全體隊員分為兩組,由新聞傳播學院的同學和歷史文化學院的同學搭配,一邊拍攝古城中的主要建筑一邊做采訪記錄。兩組隊員冒著大雨先后走訪了華光樓、中天樓、貢院、張飛廟、川北道署、學院行署、清真寺、火神樓、南門樓以及古城里的秦家大院、杜家大院等具有古典特色的民居建筑。當天晚上,我們還采訪到了川北皮影的第七代傳人王彪,川北皮影又叫王皮影,創于康熙年間。皮影流派中,他們是惟一以姓氏命名的。曾多次代表中國民間民俗文化參加國際藝術交流演出,榮獲國際藝術金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傳承與發展貢獻獎。2008年,川北皮影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王彪本人也被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他的講解,我們更加了解了川北王皮影的發展變化和閬中古城的文化風俗。
7月12日上午,我們繼續深入閬中古城的大街小巷,深入觀察它的街道格局、建筑特點、居民日常生活等,通過拍攝和采訪記錄,更加細致深入的了解到了閬中古城。下午,我們在閬中市古城志愿者協會的幫助下驅車前往天宮院和袁天罡墓,我們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了唐代兩位天文大家李淳風和袁天罡的卓著成就。
7月13日,我們一行7人前往錦屏山拍攝閬中古城全景,在攀登途中,一路沉醉于錦屏山的幽靜自然,感受著它清新澄澈的氣息。我們在錦屏山的最高處——八仙洞,拍攝到了閬中古城的全景,并在此過程中詳細記錄了錦屏山上各景點的史料信息,為全面了解閬中古城的歷史打下基礎。另一組隊員則采訪了閬中市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劉先澄老師,他對閬中古城街道名稱的由來、收集、考證、整理做出了卓越貢獻,劉老師向我們講解了閬中古城多條著名街道的由來,還為我們提供他的研究資料。下午,隊員們還采訪了古城保護辦公室主任柯敏老師,他向我們講述了閬中古城的街區格局以及多個著名景點的保護與開發,隊員們也從他的講解中獲取了詳細的資料。
7月14日,隊員們兩兩一組共分成了五組,分頭前往古城中的主要街道,并采訪了張飛牛肉、閬中蒸饃、保寧醋等銷售閬中特產的店鋪負責人,向他們了解這些特產的相關資料,而后又深入閬中古城中的小巷子,挖掘到一些鮮為人知的關于古城的信息和小故事,以此更加透徹地了解到了閬中古城的方方面面。下午,我們接受了閬中電視臺的采訪,閬中電視臺的記者跟隨隊員們深入古城的街區進行跟蹤拍攝,記錄下了隊員們認真工作的場景,拍攝了隊員們詳細考察古城民風民俗的畫面。新聞傳播學院的安志婕同學代表全體隊員向閬中電視臺表達了此次前來閬中古城考察的主要目的和意義。采訪結束后,由張仕瓊老師帶領六名隊員先行回到了南充,剩下的包括董清平老師在內的五名隊員繼續留在閬中進行后續結尾工作。
7月15日下午,五名隊員回到南充。當天晚上,全體隊員開會布置16日到南充周子古鎮的相關事宜,初步安排分配了第二天的行程和任務。
7月16日 南充周子古鎮
7月16日早晨,隊員們乘坐7時4分的早班火車從南充趕往蓬安縣城。周子古鎮地處嘉陵江中游,以上河街、下河街、鹽店街(又稱紅軍街)、順河街四條古街為主,這里的古民居院落群保持著明清以來的原生狀態,靜靜地矗立在嘉陵江邊。站在古鎮旁邊的龍角山上俯瞰,古鎮、古院、古樹、嘉陵江水、嘉陵漫灘(東門河壩)以及綿延不斷翠綠的群山盡收眼底,令人情思悠悠,被譽為“嘉陵第一桑梓”。
一組隊員按計劃立即前往縣政府有關部門獲取資料,另一組隊員從蓬安縣城乘坐公交車直達周子古鎮。大約半小時后我們就抵達了周子古鎮的入口,隊員們下車后立即抓緊時間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此時,溫度還較低,江面還有霧氣未散去,負責攝影的隊員拍攝到了煙波浩渺的嘉陵江面,使得遠處的財神樓顯得猶如蓬萊仙境。進入周子古鎮后,隊員一方面采訪古鎮上的居民,一方面用相機記錄著周子古鎮的街區以及建筑風貌。9時30分左右,蓬安電視臺的記者在古鎮的下河街拍攝了隊員們采訪、拍照時的場景,新聞傳播學院的唐瑩同學代表全體隊員接受了蓬安電視臺的采訪,她向記者傳達了我們此行周子古鎮的主要目的和意義。采訪結束后,全體隊員繼續深入古鎮,拍攝了大量重要的圖片信息,采訪了古鎮上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商鋪,如“吳馓子”、“麻花西施”、“姚麻花”、“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等,并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產生、發展狀況,還采訪了世代居住在鎮上的居民,從他們的口述中更加直觀細致地了解到了周子古鎮的發展變遷。
下午,我們一行12名隊員又登上了龍角山,實地考察了畫圣廣場。而后我們沿山路而下,尋訪了宋代學者周敦頤駐足講學的地方。下午四點,天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我們乘船橫渡嘉陵江,到古鎮的對岸去尋訪司馬相如故里。但是幾經輾轉都未能找到司馬相如的故居,詢問當地百姓也無功而返,當地居民也并不清楚故居的具體位置。無奈,我們只得結束一天的行程趕往蓬安火車站,搭乘晚上七點半的火車回到了南充。
7月17日——7月21日南充西華師范大學
結束了在外的奔波勞累,實踐隊的十名隊員聚集在文科樓歷史文化學院623會議室開始整理此次社會實踐深入實地調研的四個古鎮的資料。隊員們分工協作,互相幫助,人手一臺電腦,每天工作九個多小時,爭取盡快完成調查報告,向上級匯報我們此次暑期實踐的成果。
后記:
樹總是默默地生長,而后才讓天空看到它高大的模樣。我們一路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走過泥濘的小路,攀過陡峭的山路,似火的驕陽烤不化我們堅強的意志,傾盆的大雨淋不滅我們執著期望。在實踐中,我們揮灑青春的汗水,抹去眼角的淚花;在實踐中,我們學會獨立自強,逐步褪去臉上的稚氣;在工作中,我們學會寬容體諒,學會互相幫助。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次機會能夠深入社會,將自己的專業所學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積累了寶貴的實際操作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感謝帶隊的張仕瓊老師以及董清平老師,謝謝你們細致入微的關心和指導,我們會將這十天的時光當做人生的寶貴財富,永遠銘記于心。最后,我們更應該感謝自己,銘記這十天的珍貴時光,謝謝自己的堅持與努力!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二)
今年暑期,我校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和《關于組織開展xx年年江蘇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預備通知》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弘揚“三創”精神,投身新江蘇建設為主題,共組織院系近100支小分隊在內的近60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深入扎實地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大學生志愿者“三下鄉”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我省“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宏偉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表彰先進,總結經驗,我校根據江蘇省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認真做好xx年年全省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現將我校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情況進行總結如下:
一、精心策劃,認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準備扎實。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五月上旬開始我校團委就開始策劃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首先校團委在五月上旬就開始進行了暑期社會實踐的前期調研工作,先后和幾個大企業聯系實踐意向,制定實踐策劃書,隨后起草制定了《常熟理工學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社會實踐管理辦法》、《社會實踐評比辦法》等,這些都為今年我校社會實踐取得圓滿成功作下堅實鋪墊。
六月份,我校根據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學生聯合會《關于組織開展xx年年江蘇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預備通知》,認真研究今年社會實踐的主題和要求,校黨委宣傳部、校團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布置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隨即,校團委積極展開對社會實踐的布置和團隊的組建中去。今年校團委為了把“三下鄉”活動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針對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了“立項遴選”活動。學生自主申報立項,學校組織現場答辯,對遴選上的小分隊給予一千至三千的經費資助。截止六月二十七日,經過專家組仔細遴選,最終遴選出15支校級重點實踐團隊,各系共組建系級重點團隊30個,確定了以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政策宣講、、科技推廣、文化宣傳、企業幫扶、醫療服務、義務支教、環境保護、法律援助、社會調查等為內容活動主題。在面上,通過校內廣播,主題團日活動,對在籍大學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宣傳。使全體學生理解了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激發了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同時,校團委統一下發《大學生社會實踐合格證書》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情況表》到在校大學生手中,并提出明確要求,每一位大學生都必須認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明確社會實踐的任務。
結論證明:精心策劃,認真組織,是今年我校社會實踐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發動及時,火熱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
為了讓全體同學進一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我校團委于6月9日晚上在常熟石梅廣場策劃設計了隆重的暑期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我校團委徐志堅副書記首先講話。對于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他要求各系“早準備、重規劃”,做到切實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當代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組織動員學生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去。隨后,學生代表作了發言。然后常熟理工學院副院長陳建華教授講話,并向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單位代表授牌。接下來,我校有關部門領導以及常熟市有關部門領導向社會實踐活動小分隊授旗。最后,副院長陳建華教授宣布xx年年我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以次為標志,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面展開。
1、情系蘇北、共建和諧、建設新農村服務篇
為積極響應我省蘇北計劃和團省委《關于組織大學生報名參加蘇北計劃的通知》精神,我校已組織選拔優秀大學生參加蘇北計劃。在今年暑期社會實踐中,為體現我校大學生對蘇北的關心和對建設蘇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支持,我校教育與音樂系和物理與電子科學系各組織一支校級重點小分隊赴蘇北泗洪縣進行有助于蘇北計劃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暑假一開始地處淮北蘇皖邊區的革命老區泗洪縣就掀起了一股大學生下鄉實踐的旋風,常熟理工學院的百名師生遠行千里來到該縣城市廣場和開發區,深入農村小學和農戶家庭,為泗洪的父老鄉親送文藝、送科技、送醫藥。此次百名師生赴泗洪社會實踐服務團由常熟理工學院黨委書記許霆帶隊,社會實踐服務團活動主要包括“走進西南崗,建設新農村”文化下鄉,關心貧困百姓、送醫下鄉,關愛留守兒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愛國精神,泗洪農村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當前農民所面臨的問題調查,走進農村、感受生活,走進泗洪——黨關心下的新農村調查等活動,還為泗洪人民帶去三臺精彩的巡回文藝演出。常熟理工學院高度重視此次社會實踐項目,為活動走進泗洪西南崗提供了10多萬的資金。黨委書記許霆表示,了解泗洪,認識社會,接受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本次活動的出發點。學校今年組織了上百個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特別重視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特長組建重點團隊,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從而號召廣大大學生積極投身服務新農村建設,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強烈愿望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際行動。
2、大學生文明奧運宣講篇
今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研究部署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國民應當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弘揚奧運精神,常熟理工學院文明奧運宣講團“宣講奧運精神,弘揚文明風尚”活動由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團總支組建,以2014年北京奧運為契機,組織大學生通過宣傳板報、圖片展、奧運知識讀本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面向基層群眾大力開展“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理念和奧運精神的宣傳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奧運、心系奧運、喜迎奧運的良好氛圍,增強廣大群眾參與奧運、奉獻奧運、服務奧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此次文明奧運宣講活動取得實效,在常熟地區取得了一定的影響,活動廣受社會媒體報道,先后有常熟電臺、常熟電視臺、常熟日報、天下常熟網、常熟郵政網、常熟體育信息、網蘇州體育信息網、中新常熟網、中新蘇州網、中新江蘇網、搜狐網、中國體育報等十五家新聞媒體對此活動進行了相關報道。
3、大學生形勢政策宣講篇
我校組織大學生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專題講座、文藝演出、宣傳板報、圖片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擺事實,講道理,著力宣傳黨和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各種政策法規。前年,常熟市就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辦法》,要求市民將垃圾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生活裝修垃圾和大件廢棄物等四類收集,其中裝修垃圾和大件廢棄物由環衛部門上門有償收運。然而雖然垃圾桶有了紅、綠、黃三種顏色但市民在倒垃圾的時候,還是混亂一片,為此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系深入開展青年志愿者垃圾分類“五進”宣傳活動,本次實踐活動是由常熟市委宣傳部、常熟市共青團委員會以及常熟市建設局主辦, 常熟市環衛處和我校生物與食品工程系聯合承辦。常熟理工學院的5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分成10個小組,走上街頭,走進機關、工廠,深入社區、家庭,向路人和市民發放倡議書,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
另外外語系的“洞悉常熟交通,牽系大眾心聲”宣傳小分隊,在常熟市開展了以“宣傳交通法規,營造和諧社會”為主題的交通宣傳活動。信息與控制工程系有一支小分隊以常熟市為重點還有鹽城市、揚州市、徐州市等部分城市廣泛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調查。而且信息與控制工程系還組建了一支校級小分隊在張家港市樂余鎮圍繞“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遠離不良文化場所”的主題開展學習“兩法”、 “藍天行”簽字宣講學習活動,向市民和青少年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宣講教育活動,樂余電視臺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跟蹤報道。
4、理論聯系實際、知識運用于生產實踐服務篇
我校為發揮了理工院校的專業優勢,使大學生能夠把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由機電工程系組建了赴常熟方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養殖水體臭氧消毒設備的試驗和改進技術改進服務團和赴常熟平冶機械有限公司的軸承產品零件生產工藝過程的改進實踐團,另外還有數學系赴常熟市董浜鎮創美工藝有限公司的企業生產檢驗中的數學方法實踐團和藝術設計系的“走進常熟紅木雕刻,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團。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貫徹了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大力開發青年人力資源,提高青年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同時也鍛煉了我校大學生的`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我校大學生朝高技能人才方向發展。
5、關注農村生活與教育篇
我校管理工程系關注貧困地區制定了百戶困難家庭幫扶計劃,此次計劃以調查了解貧困地區居民生活為主,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除了農村的生活,我校大學生還積極主動的了解農村的教育和醫療現狀。由我校教育與音樂系組建的蘇南蘇北幼兒園師資隊伍情況調查分析小分隊和人文社會科學系組建的蘇北農村醫療保障體制改革現狀調查分析小分隊,他們分別對農村的教育和醫療進行調查分析,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一份貢獻。
6、倡導綠色環保、創建綠色家園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垃圾越來越多,有時甚至污染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前段時間,太湖水藻問題搞的沸沸揚揚,政府也十分重視環境。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三)
一、 項目背景:
最純真的臉龐莫過于山區孩子們臉上的微笑,最遙遠的上學路莫過于隔著大山的小道,最讓人欣慰的莫過于孩子們課堂上的專注,最讓人心疼的莫過于孩子們狼吞虎咽的啃著饅頭,最讓人動容的莫過于孩子們的那句“老師別走”,走向西部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一個人,一支粉筆,一份愛心,一句留下,編制了孩子的夢,也許是讓他們學會了寫字,也許是讓他們學會了唱歌,我們的行動,要讓他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沖破大山的屏障,編制多彩的希望!
老道溝小學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德亭鎮老道溝村,1100口人分布于16個村民組幾十個居住點,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是洛陽市有名的特貧村。由于常年奔波于坡陡路嶇的山澗,大部分學生只得吃住在校。學校占地面積85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50余平方米。學校共有小學生45名,幼兒生23名,共計68名學生,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為留守兒童。正式教師只有3名,其中兩名55歲,即將退休。學校僅有1-3年級三個班,因教學資源及地理環境限制,該校只有本村年幼學生在此就學,高年級和鄰村學生不得不爬過大山到其他學校上學。學校也僅有語文數學兩門課程。
為了讓大山外的世界走進山區里的孩子,微塵愛心社在老道溝小學開展了以“沖破大山的屏障,編制多彩的希望”為主題的愛心支教活動!
二、 項目目標:
受益對象
最終成效
老道溝小學學生及附近其他學校和高年級學生(首要目標)
1.開闊視野,沖破大山的阻礙,接觸到大山外的世界,認識從洛陽到世界的一些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發現生活與自然之美,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祖國;2.感受到師哥師姐以及社會對他們的關懷,并學習志愿服務精神和感恩之心,爭做小小志愿者,將來為社會做奉獻;3.豐富課外知識,學習體音美及社會科普知識,發掘自身潛力,全面發展;4.與父母聯系,感受父母的關愛,了解父母的苦心;5.得到更多來自社會的關愛,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假等。
老道溝小學
1.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接觸大山外世界的機會,得到更多來自社會的關注及捐助,幫助其改善教學設備,修葺教室,更換課桌板凳等,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2.建立“城市展覽角”,張貼地圖、展覽海報、地球儀等,讓孩子們能夠經常參觀學習進而了解世界。
老道溝村民
使該特貧村得到社會關注,獲得政府及民間捐助,改善生活條件,重拾生活信心等。
微塵愛心社支教隊員
增強志愿者們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開闊視野,鍛煉和增強個人能力,豐富社會經驗,在艱苦的環境中錘煉自我,凈化心靈,升華人格。
河南科技大學師生
通過我們活動后期的圖片及視頻展覽,了解山區孩子們的生活狀況,更多地參與到支教和奉獻愛心的隊伍中。
社會大眾
通過我們河南科技大學微塵愛心社官方微博和博客的圖片及視頻展覽,獲得更多來自山區孩子們的信息,得到更多奉獻愛心的機會。
三、 項目起止時間:
2012年7月11日到2012年7月24日
四、 項目前期準備:
1.確定支教人員:本次暑期支教活動從4月中旬開始報名,通過層層選拔,最終于四月底確定了12名參與支教的大學生。
2.聯系支教學校:由隊長與嵩縣吧愛心志愿者云彩聯系,在嵩縣尋找需要幫助的貧困小學,并最終聯系到嵩縣德亭鎮老道溝小學,與該校校長多次協商,確定支教活動。
3.前期實地調查:5月上旬,隊長跟隨嵩縣吧愛心志愿者到達老道溝小學進行實地調查,并拍照。
4.申請支教資金:微塵愛心社從5月開始著手準備支教申請書、項目預算等各項事宜,經過所有成員一個月的辛苦努力與不斷的修改校正,最終在5月底將申請書遞交給華橋基金會,并成功獲批二千元資助金,
5.6月份的每個周六周日,志愿者分組到洛陽三大高校(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洛陽師范學院)各校區、博物館、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等地點拍照,并在網上截取各國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圖片。
6.6月20—23號,接收由河南科技大學杏苑書畫協會免費義務提供的親筆書寫的書法作品,并表示感謝。
7.7月1-8號,隊員于軍訓時間以外,進行集中培訓,確定課程內容及具體安排,制定課件(包括音樂、視頻)和教案,并集中打印。
8.7月9號,最后再次確定支教人員,為支教隊員購買人身保險,到關林批發市場購買體育器材、文具獎品、地圖、地球儀等物品,印橫幅和旗幟。
9.7月10號,購買醫療用品,集中打印課件以及海報。院團委開會,動員鼓勵并要求注意人身財產安全。隊長再次召開全體隊員會議,整理所有物品。
五、 項目開展情況:
7月11日早上,微塵愛心社赴嵩縣支教團隊一行9人在校門口集合留影,并出發到達嵩縣縣城。嵩縣吧愛心志愿者豫洛天馬、嵩縣你的誰和空手道大哥帶隊員去飯館吃飯,并送隊員們到老道溝小學。下午嵩縣吧吧主七峰秋廟也親自來到了學校,進行慰問。校長和隊員們一起打掃宿舍,收拾行李。因該校位于大山深處,無生活超市,隊長和空手道大哥一起到達鎮上進行蔬菜、米、掛面等食物的集中采購。晚上召開到達支教小學的第一個集體會議,根據學校具體學生班級情況,安排課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等,分為一、二、三三個年級分別授課。
7月12日上午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打掃校園、班級,并進行教室裝扮、老師和學生們互動認識。下午根據課程安排,開始正常授課。我們開設了英語、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手工、地理共7門課程,力求豐富孩子們的暑期學習,接觸更多語文數學外的課程。
7月14日上午一早,同學們就早早地到達操場按班級排好了隊,由各班老師們帶領,準備進行拉歌比賽。盡管當天天氣炎熱,但是孩子們顯然對于這項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活動極有興趣,玩的異常開心,熱情不減!最后出于天氣考慮,孩子們也都把小嗓門喊啞啦,圓滿結束了本項拉歌比賽。
當天中午,嵩縣吧愛心志愿者嵩山童姥、人在旅途一行人前來探望,并帶來了3箱牛奶、3箱蛋黃派,以及一些蔬菜、書本和衣物等。下午放學后,由隊長帶領,將牛奶和蛋黃派一起發給了孩子們,孩子們都很懂事,對老師們說謝謝,還把東西開心的帶回家給爸媽吃。
7月16日,隊員們在授課之余,開始著手幫老道溝小學幼兒班的墻壁繪畫,給校園增添新的色彩。我們在墻上畫了海底世界、喜洋洋、白雪公主、米老鼠等動畫形象,孩子們看到美麗多彩的墻繪,都很開心。經過連續3天的辛苦創作,墻繪于18日圓滿完成。
7月17日下午,因為同在嵩縣支教的一支團隊的隊員發生一點小意外,受傷住院。嵩縣教育局兩名代表親自前來探望,一再囑咐要求注意師生人身安全,并為我們送來了5個西瓜。
7月19日,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兩名工作人員來到老道溝小學,計劃關于貧困留守兒童微心愿的調查采訪,下午我陪同他們去了3名孩子的家中,此行對我影響頗深。
7月20日,萬眾期待的趣味運動會正式開始,運動會進行了多項項目,分為上午下午進行。放學后我們為獲獎同學頒發了獎品和獎狀。
7月24日,我們計劃返校,上午上完課后,和同學們一起留影合照,大家依依不舍,孩子們還親自折了很多禮物送給我們。盡管我們一再反對,下午還是有部分同學冒著雨送我們走出了大山,讓我們非常感動。就這樣我們2周的支教生活在雨中圓滿結束!
六、 項目成績和經驗:
1.支教準備期間,正逢期末考試階段,雖然考試緊張,壓力大,但是大家依舊積極參與支教的各項準備活動。
2.這次支教活動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力,讓我們學會面對艱苦的條件要堅持不懈,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偏遠山區教育的落后,交通的不便,生活的艱苦,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山區留守兒童的現況。
3.本次支教活動受到老道溝小學校長、教師、全體學生、家長以及嵩縣教育局的熱烈歡迎、認可與稱贊,學生人數也由最初的30人不足,最終增加到60人有余,為孩子們枯燥無味的暑期補課增添了一份快樂,也讓他們學會了很多課外的知識,并感受到來自祖國及社會的關愛。
4.本次支教活動期間,微塵愛心社每晚召開集體會議,針對當天情況進行總結,調整活動計劃。并及時更新微博、貼吧,讓更多關注我們活動的網友們及時了解我們活動的進展情況。
七、 活動存在問題:
1.臨出發前,有1名隊員因家中有事,臨時退出,由朋友代替參與。另結合老道溝小學學生人數少,出發前與3名成員協調,調到了本學院的另一支支教團隊中。
2.活動中期,因防范意識不足,導致經費意外丟失600元,項目難以持續,最終隊長用自己的錢充當經費,才得以保證了支教活動的正常進行。但這也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
最后,再次對于華橋基金會對我們此次支教項目的大力支持,我們來年一定會更加努力!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相關文章:
暑期醫院社會實踐總結03-19
暑期銷售社會實踐總結03-18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總結04-01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10-07
暑期的社會實踐總結范文09-29
暑期家教社會實踐總結08-28
暑期的社會實踐個人總結07-25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10-01
2017暑期支教社會實踐總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