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奇偶性說課稿
導語:奇偶性是函數的基本性質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高中數學奇偶性說課稿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高中數學奇偶性說課稿1
一、說教學內容及農遠資源說明。
《數的奇偶性》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最后一課時;是在學生掌握奇數、偶數特點等知識基礎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策略解決生活問題的一次嘗試。因此,本課時教學資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幫助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種數學研究方式。農遠資源我主要應用于課前的情境創設;教學中對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數學研究方式的輔助;以及學生應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中的游戲等環節。
二、說教學目標。
我從知識與技能角度確立目標一: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從過程與方法角度確立目標二: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角度確立目標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感悟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說設計理念及農遠資源的輔助使用。
本課我是四個方面進行設計的。
第一,我從故事引入,創設一個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學生們幫他解決一個問題這一情境。學生遇到這樣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問題,便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情境創設中,多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學生吸引在對未知內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感受數的奇偶性,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研究方式。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安排三個活動,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學習。
活動一:對于船夫提出的劃11次船在南岸還是北岸這一問題,我組織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全班匯報交流時,利用媒體展示“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活動二:讓學生翻動自己準備的紙杯子,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同時讓學生想若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并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再用硬幣操作驗證。安排這一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假設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研究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能力。
活動三:是讓學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讓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數學研究方式。本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相互之間加強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的使用有效的幫助學生建構出數學模型。
第三,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部分我安排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出示幾個算式,讓學生判斷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這一內容在學生已有數的奇偶性特征這一數學模型經驗之后,獨立完成已經沒有障礙。第二個內容是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這一內容是對前面同一問題的拓展,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第三個內容,我安排的是一個游戲,也是一個實際問題,游戲是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從A點開始,連續走兩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明白無論擲幾,走兩次都是偶數,而獎品都在奇數區域里,所以不論怎樣都不能獲得獎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開其中的奧秘,獲得情感體驗。
第四,總結反思,交流收獲,同時進一步拓展知識視野,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能力。
以上四步驟,讓學生經歷從情境創設到建構數學模型,再到運用模型解決解決問題三個階段,三種層次。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策略解決問題。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讓學生的體驗更深刻,教學效果更顯著,完全實現了課前確立的教學目標。
高中數學奇偶性說課稿2
一.內容和內容分析
“函數的奇偶性”是人教版數學必修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函數的一個性質—函數的奇偶性,學習奇函數和偶函數的概念.奇偶性是函數的一條重要性質,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兩個特殊函數入手,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函數的奇偶性.從知識結構看,它既是函數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為后續研究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的基礎,因此,本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函數奇偶性的概念及判定。
二.目標和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從形和數兩個方面進行引導,使學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學會利用定義判斷
簡單函數的奇偶性。
。2)能力目標: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同時滲透數形結合和由特殊
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目標:在學生感受數學美的同時,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求索的精神。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導入有點慢,講的有點細,導致時間上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感覺還是自己講的太多,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用了多媒體,使用ppt,使得奇偶性函數概念的探究過程更形象更直觀,是學生理解更深刻。
五.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1.設疑導入、觀圖激趣:
使用幻燈片展示圖片蝴蝶、雪花等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從而引入對稱在函數中的體現。
2.指導觀察、形成概念:
作出函數y=x的圖象,并觀察這兩個函數圖象的對稱性如何?
借助課件演示,讓學生分別計算f(1),f(-1),f(2),f(-2),學生很快會得到f(-1)=f(1),f(-2)=f(2),進而提出在定義域內是否對所有的x,都有類似的情況?借助課件演示,學生會得出結論,f(-x)=f(x),從而引導學生先把它們具體化,再用數學符號表示。根據以上特點,請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定義,同時給出板書:
函數f(x)的定義域為A,且關于原點對稱,如果有f(-x)=f(x),則稱f(x)為偶函數,類比探究2
偶函數的過程,得到奇函數的概念,又通過具體的例子說明了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是研究奇偶性的前提。
3.學生探索、發展思維。
接著通過學案上的例一,總結函數奇偶性的'判斷方法及步驟:
(1)求出函數的定義域,并判斷是否關于原點對稱
(2)驗證f(-x)=f(x)或f(-x)=-f(x)
(3)得出結論
由學生小結判斷奇偶性的步驟之后,提出新的問題:函數按奇偶性如何分類?既奇又偶的函數是不是只有一個?試舉例說明。
4.布置作業:
六.目標檢測設計
學案上的題型主要包括奇偶性函數的判斷及應用
七.教學反思:(從兩方面)
1.思成功
一:是通過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呈現背景,通過問題的探究和自主學習來獲取相關概念,實現了 “教學邏輯”與“學習邏輯”的連通、“知識邏輯”與“認知邏輯”的連通;二:是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探究過程,學生在疑惑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積極性高漲,通過看別人怎樣觀察,
聽別人怎樣介紹,也學到了知識.
2.思不足
學生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應多注意學生的活動,由單一的問答式轉化為多方位的考察,以采用
學生板演或者把學生練習投影到屏幕上讓全班學生糾正等方式,更好的考察學生掌握情況。
語言組織:
在講授過程中還要注意到說話語速,語言組織等講授技巧,應該用平緩的語氣講授,語言描述要簡練易懂,不能拖泥帶水。
教學環節(的完整):
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到教學環節設計,我們的教學過程有復習引入、講授新課、例題講解、學生練習、課時小結、布置作業等幾個重要的環節,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來得及小結造成教學設計不完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些環節。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以后的教學反思,還有很多地方做的還不完善,我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改進這些錯誤,以便更好的適應教學,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高中數學奇偶性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經典說課稿范文06-24
高中數學說課稿(15篇)11-03
高中數學說課稿15篇10-16
高中數學經典優秀說課稿模板07-14
高中數學說課稿10篇06-13
高中數學說課稿三篇06-09
高中數學《什么是概率》說課稿范文01-27
高中數學說課稿《正弦定理》范文01-23
高中數學必修五《正弦定理》說課稿10-29
高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5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