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再教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說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5和例6的教學應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問題的數量關系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并能運用算術法解答,本節課學習內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發現歸納出一種用正、反比例關系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路和計算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再前兩年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如歸一、歸總應用題,只不過那時是就題論題,沒有上升到一般規律。這里主要使學生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再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律。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由于解答時是根據正、反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再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再這過程中,蘊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2)、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難點:能夠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二、說學情
用比例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對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義的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定能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利用學生已有的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方法和比例關系的知識,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數學活動,探究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看、想、交流等數學活動,自覺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從“一題多解”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情境引入:
老師請你用一把米尺去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你能行嗎給出信息,引入新課內容。
。ǘ、聯系實際,復習遷移
1、出示課件:數學門診
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判斷下面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ㄈ、情境教學新課
1、學習例5,用正比例意義解決問題。
。1)、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全社會都在節約水資源。請大家想一想,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用水問題里藏有哪些數學問題呢
小結:水的單價一定,用水噸數與總價成正比例。
2、教師提出問題。
看來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了。這一節課我們一起運用比例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請看屏幕。
出示例5:
思考: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你能利用數學知識幫李奶奶算出上個月的水費嗎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2
說內容:
我備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節《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初步認識圓,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及學過幾種常見直線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面積到學習曲線圖形的面積,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學生掌握圓的面積計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的知識打下了基礎。
說目標:
遵循教材的編寫意圖及課標要求,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了解圓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化圓為方”的轉化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運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說教學策略: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教學我將以活動探究為主,引領點播為輔,采用三個教學策略。
1、知識呈現生活化:結合圓形草坪的實際情境,引出本節要探究的問題,拉近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
2、學習過程活動化:引導學生在剪拼的操作活動中運用轉化的思想“化曲為直,化圓為方”,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推導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3、學生學習自主化: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參與,才會明白轉化的過程,才會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突破難點。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本冊書第四單元第三節課。這節課是在學生充分認識了圓的各部分特征和掌握了圓的周長的計算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圓面積的研究,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的表面積及體積打基礎。
2、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有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用轉化法推導幾何圖形面積公式的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繼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遷移類推能力。本課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應該能很順利地掌握本課內容。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演示、操作,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4、說重點、難點: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曲線圖形,很難理解圓等分后的轉化過程和“極限”的概念,所以我確立本課的
教學重點: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圓形。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以“猜想——估算——合作探究————驗證”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小組合作、動手探究的過程中學習,使學生在愉悅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說學法
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象的過程,又借助教具和掛圖直觀性,在演示中進一步觀察、體會,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四、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出示幫助公園的叔叔阿姨怎樣計算這塊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的問題的掛圖。啟發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猜想,然后展開討論同學們的方法是否可行,從而引出課題。此處改變了原來設計的單調的復習,融新知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之中,這樣做,目的就使學生在對新知識的渴望中產生探究的興趣。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為了幫助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第一步,我給每個小組發一張方格圖,讓學生在圖上隨意畫一個圓,并估算出圓的面積。學生匯報后,激勵學生評價哪種估算方法最好。這個環節目的就是使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
第二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剪拼圖形推導出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個環節,我讓孩子們用桌子上的卡紙,做個實驗,在硬紙畫一個圓,把圓分成若干(偶數)等份,剪開后,用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紙片,拼一拼,可以同桌合作,看能發現什么一會向老師匯報。這樣的設計給予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機會,學生真正成為了探究活動的主體。
第三步,學生匯報探究結果之后,為了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的理解“極限”的概念,我適時進行教具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把圓平均分成兩份、四份、八份、十六份后,拼在一起,再觀察每次拼成的圖形中閃動的曲線與圓周長的關系。學生就會明白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當分的份數足夠多時,曲線就接近直線了。就這樣,抽象難懂的“極限”的概念就在教具直觀、形象的演示中迎刃而解了。
然后,我又用教具演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各部分間的關系,學生很快地通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從而順利地完成知識的遷移。(出示填空練習題)
在這個環節中,把學生的動手操作和直觀、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結合,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3、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在練習題的設計上,由淺入深,注重習題的實效性、趣味性。(教學掛圖出示)首先讓學生計算課前所剪圓形學具的實際面積,與估算結果相比較。然后設計了基本練習題和基本應用題。最后設計了趣味性較強的題:“早上,媽媽讓聰聰上學時把牛拴在草地上,下午放學的時候再把牛牽回來,拴牛的繩子長4米,牛吃草的面積有多大如果牛每小時吃草約8平方米,那么等下午聰聰回來的時候,牛會不會挨餓如果牛挨餓的話,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呢”故事一出,學生便主動思考,想辦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又把知識進行了延伸與拓展。
4、鞏固自學,提高能力
在完成練習題后,讓學生們看教材68——69頁的內容,把不明白的內容和同桌互相探討,共同解決。
5、總結提高,小結全課。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2)這節課同學們真不簡單,我們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自己發現、推導了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相信同學們今后一定能經過自己的努力,大家的合作探究,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小結既注重知識技能的總結,注重了學習方法,轉化思想,獨立思考,群體合作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總結。
整個教學內容,我本著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互相合作、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去設計,孩子們易于接受,學習氣氛良好。加之老師制作的教具和掛圖的配合,相信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學生接觸不確定現象。結合“拋硬幣”游戲過程,體會落地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確定的。進而通過“摸球”試驗,體會有的試驗結果是一定發生的,有的是不可能發生的,有的`是可能發生的。
教學目標:
1、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不是確定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二、說教學方法
本單元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觀察法和動手實驗法。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體會動手實驗法探索新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胫黝}
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引入本節內容的學習。(教師)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結果無法確定,所以人們常用“可能”這個詞來描述。
。ǘ┨骄啃轮
例1、例2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有些則是確定的。因此,可以讓學生親自做一做
教學例1時可以讓學生先猜“拋一枚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朝上”“親自拋一拋,驗證猜想,最后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來描述這一現象。
教學例2時,可讓學生依次摸球得出結論再進行分類。
例3應先讓學生進行猜測,然后進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列舉出這場足球賽的3種可能結果。
教學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隨機現象的所有可能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課堂練習
課堂活動及練習題1、2、3。
。ㄋ模┎贾米鳂I、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4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節小學六年級的數學課。
學生分析
學生整體上思維敏捷,在新授課上總是表現出較濃的興趣,課堂反應與接受較快。
本節課將要教學的“成數與折扣”,大多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交往、購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觸、了解。但學生的這種認識還只是憑借生活經驗產生的感性認識。如打折,學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價少了,但問其所以然,能解釋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對成數、折扣知識概念學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學生很少會將這種生活中的商業折扣、農業成數與數學、與課本上的百分數數學知識相聯系,欠缺知識間溝通互化的意識。所以,需要教師規范、指導形成系統的概念,聯系生活實踐來展開教學。
教學目標
1、明確成數、折扣的含義。
2、能熟練地把成數、折扣寫成分數、百分數。
3、正確解答有關成數、折扣應用題。
4、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一份,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流程
一、聯系主活,導入新課。
師:我們剛剛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結束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過去了,就在春節過后,各商家又會搞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呢學生匯報調查情況。
二、在生活情境中,講授新知。
1。教學折扣的含義,會把折扣改寫成百分數。
。1)談話,探學情。
師:剛才大家調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么你所調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打“七折”,你怎么理解學生回答。
師:你們舉的例子都很好,老師也搜集到某商場打七折的售價標簽。
。娔X顯示)
、俅笠,原價:1000元,現價:700元。
、趪,原價:100元,現價:70元。
、坫U筆盒,原價:10元,現價:
④橡皮,原價:1元,現價:
師:動腦筋想一想。如果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打七折,猜一猜現價會是多少如果原價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現價又是多少
學生回答。
師:仔細觀察,商品在打七折時,原價與現價有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帶著這樣的問題,拿出你手中調查到的打七折的標簽,可以利用計算器,也可以借助課本,四人小組一起試著找到答案。
。2)討論,找規律。
學生動手操作、計算,并在計算或討論中發現規律。
師:說說你們組尋找的方法。
學生的方法有:利用計算器,原價乘以70%恰好是標簽的售價;或現價除以原價大約都是70%;或查書,等等。
。3)歸納,得定義。
師:通過小組討論,誰能說說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九折呢打八五折呢
學生回答。
師:概括地講,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數,該怎樣表示
師小結:“幾折”是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4)練習。
、偎恼凼鞘种ǎ膶懗砂俜謹凳牵ǎ。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燮呶逭凼鞘种ǎ,改寫成百分數是()。
、芫哦凼鞘种ǎ膶懗砂俜謹凳牵ǎ。
2。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1:商店出售錄音機,每臺原價430元,現價打九折出售,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1)出示提綱。
、俅蚓耪墼趺蠢斫
、谑且哉l為單位“1”
③可以改寫成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芤蟊阋硕嗌僭簿褪且笫裁
。2)學生試做,講評。
(3)練習,做一做。
3。教學成數的含義,把成數改寫成百
分數。
(1)新聞,探學情。
(電腦顯示:一則新聞《毛阿敏八成不能來晉演出》)
師:看了這則新聞,你想到什么是肯定不能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認為八成表示有多大的把握。
學生回答。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如果把肯定來晉看作100%的話,八成就相當于80%。這種說法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工農業生產中也經常用到。
(2)自學,得意義。
打開書自學課本相關內容。
學生匯報情況,概括成數的含義。
。3)練習。
師:就要單元測試了,能不能用含有成數的句子表達你對這次測試有多大的信心
、偎某墒鞘种ǎ,改寫成百分數()。
、诙晌迨鞘种ǎ膶懗砂俜謹担ǎ。
、燮叱晌迨鞘种ǎ膶懗砂俜謹担ǎ。
④八成七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4。運用成數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2: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學生試做、匯報、講評。
三、鞏固練習、應用所學。
1、判斷。
。1)成數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2)五成八改寫成百分數是5。8%。
。3)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價格為單位“1”,即標準量。
(4)某縣今年蔬菜比去年增產四成,這里的四成是把去年看作單位“1”。
(5)一件上衣現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說比原價降低10%。
2、做課本中的相關練習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又知道了什么知識
板書:
折扣
例1:430×(1—90%)
=430×0。1
=43(元)
答:比原價便宜43元。
成數:
例2:41。6×(1+25%)
=41。6×1。25
=52(噸)
答:去年收白菜52噸。
評析
這是非實驗年級教師嘗試用新理念教老教材的一節課。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商場購物、新聞消息等,創設教學氛圍,讓學生既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認識到所學數學可應用于生活。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大膽地猜測,積極地討論,主動地探索,勇敢地嘗試,將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起勁,學得主動。但在成數、折扣應用題的教學上,個別學困生還是有理解較慢的情況。由此看來,教師應在講授新課前,適當增加對百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授課內容:
人教版第12冊第二單元第38面至39面(圓柱的認識)、做一做、練習十的第1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圓柱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對它已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
本單元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圓柱的認識是本單元的起始教材,是學生在學習圓和長方體、正方體的基礎上來認識的。學生認識圓柱,了解圓柱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是以后學習圓柱的表面積、體積以及圓錐和球的認識的基礎;更有利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可見,圓柱的認識教學在后繼的幾何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切實學好。
3、教學目標的確定:
。1)使學生認識圓柱,了解圓柱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和空間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立體觀念。
4、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及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這樣編排的:教材首先從直觀入手,通過對常見的圓柱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并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幾何圖形,然后介紹圓柱的各部分名稱,說明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是平的,是兩個相同的圓面,叫做圓柱的底面。對于圓柱側面的認識,先通過觀察和用手摸,知道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再把圓柱側面展開,使學生了解圓柱側面的展開土是長方形,以及它的長與寬跟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的關系?梢钥闯,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認識圓柱側面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5、教具準備
師:圓柱體的實物、模型和相應電腦軟件
生:自帶貼有標簽紙的圓柱形物體;剪刀、線、尺。
二、教法、學法指導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和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本節教學的基本教學思路是:聯系比較,建立表象——導引結合,探索新知——強化練習,鞏固新知。為了體現這一教學思路,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時擬用“導探結合法”為主進行教學。
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通過師生比賽說長方體的有關知識,既復習了舊知,又激發了學習興趣。
在導引結合,探索新知時,改變以往怕出偏差、怕學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他們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著學生的思路去引導、去釋疑、去點撥,創設有利于學生主體活動的情景。結合“觀察、比較、操作、發現”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在自己動手摸、比、看的過程中,利用知識的正遷移,把認識長方體的方法和認識圓柱聯系起來,發揮學生想象:如學生想到長方體有底面、側面和高,那么圓柱有沒有底面、側面和高長方體的對面相等,圓柱的兩個底面會不會相等圓柱本身還獨具有什么特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發現知識的異同點、轉化點,使學生的思維進入發展區。
充分利用學生好動、好說、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教學時,讓學生在擺一擺、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過程中,采用發言、討論、復述、交流、演說等形式,讓學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如在探討圓柱上下底面為什么相等的方法時,學生通過操作后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說法:(1)把兩個圓剪出來比較;(2)把圓柱的底按在紙上描出一個圓,再把模型倒過來,將另一個底面疊在所描的圖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們的直徑或半徑進行比較;(4)用線圈上、下底面的周長來比較等。在討論圓柱的側面時,學生通過操作比較,說出圓柱側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學生會提出,圓柱側面展開圖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和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圓柱之間又有什么關系。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的認識,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針對學生好新、好奇、思維活躍、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借助電腦的多媒體作用,如演示把實物圖抽象為立體圖、上下兩圓相同、高處處相等和圓柱的側面展開過程等,讓學生在觀察中,把對圓柱的特征的感性認知升華為理性認知。同時,配合教師豐富的情感,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把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為了實現這個過程,還要通過有效的練習,才能使所形成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和充實。所以,在新課授完后,教師安排了針對性練習和發展性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這樣,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參與探索、分析、說理、概括的全過程,實現了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得到優化。通過本節的教學,力求使學生實踐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學會觀察、分析、比較知識、抽象概括知識的本質屬性的方法;自學課文質疑問難獨立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說過程
為了體現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我是這樣安排的:
。ㄕn前5分鐘,師生進行比賽:(看誰對長方體了解得多))
師:我說這個鐵罐(舉出)的形狀像長方體。
生:我說橡皮的形狀像長方體。
師:我說長方體有六個面。
生:我說長方體有八個頂點。
。ㄒ唬、聯系比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課前我們初步復習了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構造)和特征。(板書:構造特征)
。1)觀察:
師:(師拿出一個用紅布蒙著的圓柱筆筒,揭開布)這個物體的形狀還能稱為長方體或正方體嗎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圓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筆筒,今天老師準備把它作為一件禮物,送給大家,誰想得到它呢看誰表現得好就送給誰。這個筆筒的形狀是圓柱(教師再出現幾個圓柱模型)學生拿出形狀是圓柱的實物。
(2)舉例:誰來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也是圓柱形的
。3)認識立體圖
閉起眼睛,在腦子里想象一個圓柱的形狀,如果我們把觀察和想到的圓柱形狀畫成立體圖會怎樣呢(電腦演示,貼出立體圖)
。ǘбY合、探究新知
引入:剛才,同學們舉出了好多例子,這說明了在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離不開圓柱,我們更應該來認識它。ò鍟旱恼J識)
1、請你來說一說,你想認識圓柱些什么
。ìF在,我們就隨著這些想法一起來認識圓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討論:圓柱體有幾個面這些面怎樣
。2)初步反饋:圓柱體有三個面,其中有兩個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叫做圓柱的底面;還有一個面是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在立體圖上標明)(學生閉起眼睛摸手中的圓柱,并說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3)請你猜想一下,哪兩個面是一樣的,你是怎樣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來證明
引導學生從下面幾點來說明:1、剪出來比較;2、量半徑、量直徑;3、量周長;4、沿著模型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再把模型倒換過來比較。(媒體演示,上下底面重疊過程)(教師說明:今天我們研究的都是像這樣上下一樣的粗細的,直直的圓柱。)
。4)學法指導。(板書:觀察、猜想、操作、發現)
。5)聯系比較,強化感知:(媒體出示:)
4、圓柱的高
。1)指上題中高、低兩個圓柱問:哪個圓柱高,哪個低想想,這與圓柱的什么有關(引導學生得出:圓柱的高低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2)怎樣測量著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呢
通過圓柱的縱切模型引導學生感知應該測量兩底面圓心的距離最科學,它叫做圓柱的高。同時媒體演示,使學生知道:圓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圓柱的側面上來。(師在立體圖上表示出高,學生在自己的圓柱上畫高。)
。3)重復剛才的媒體操作,問:你還發現圓柱/article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還可以怎樣得到(有無數條高,長度都相等。(板書)(1)縱切面是長方形,可以有無數條高;(2)側面上可以做無數條高;(3)兩底面之間處處可以做高)
5、圓柱的展開圖
。1)圓柱的兩個底面都與側面相交,觀察一下,上面的平面與側面相交形成那條線這條線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側面是圍起來的一個曲面,如果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再展開,你能想象出側面會變成一個什么平面圖形嗎(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學生動手操作)(媒體演示)
。3)同桌討論這個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媒體演示)
。4)什么情況下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如果不沿著高展開,側面展開后可能會是什么圖形
(三)教學小結
圓柱的認識和教學告一段落后,為了給學生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看板書,總結學到的知識。
(學生:通過學習,我懂得了……)
。ㄋ模娀毩、鞏固新知
1、針對性練習
做一做2
2、發展性練習
(1)一張長方形紙,長30厘米,寬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來圍成一個圓柱的側面圍成后的側面與長方形紙有什么關系
。2)一張正方形紙邊長20厘米,來圍成一個圓柱的側面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ㄎ澹⒖偨Y整理、深化新知: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進一步把握知識要點,再次進行質疑問難。
2、歸納本節學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怎樣學,達到強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作業
用硬紙做一個底面半徑為2厘米,高5厘米的圓柱。
自我簡評。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分數除法單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而本課的學習將為統一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打下基礎。
例1先是對整數除法意義的回顧,再由100克=1/10千克,從而引出分數乘除法算式,通過類比使學生認識到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教學,意在通過讓學生進行折紙實驗、驗證,引導學生將‘圖’和‘式’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發現算法,感悟算理,同時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根據剛才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分數除以整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和歸納的過程,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并從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分數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這是因為要將除以一個數轉化為乘以它的倒數,在運算形式上由除法轉化為乘法,變化較大,而學生往往由于思維的定勢,一時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課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驗和驗證中自主體驗和感悟。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必須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啟發與發現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有效的提升,動手實踐,在體驗中、在交流中發現規律。
學習方法上強調以探究學習法和動手操作法為主。認知結構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內化過程。只有通過主動參與獲得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因此,在重難點的學習上,通過折紙實驗與驗證,數形結合,從而實現真正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開課,就對前一單元所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目的在于為教學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打下基礎,因為分數除以整數就等于這個分數的幾分之一,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用分數乘幾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結果,而對于分數除法的意義,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導出整數除法的意義再遷移到分數除法的意義。
問題創境,對比遷移,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在教學例1時,我沒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個問題端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教師給出的信息來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編出乘法問題并列式解答后,問學生:你能根據這個乘法問題編出兩個除法問題嗎然后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過對這三個算式的觀察比較,得到整數除法的意義。這樣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將素材一一呈現出來,感覺很單調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思維活動就是一種壓抑,反過來我這樣安排,感覺是把靜態的教材動態的出現在學生面前,利用素材自問自答,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有價值有效的思維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是有一個提升的,同時問題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然后指出問題中是以克為單位,如果以千克為單位,100克應該怎么改寫改寫后,算式應該怎么列后面兩題中的單位也改寫了,又怎么列式計算用一系列的問題,遷引出分數乘除法的算式,再通過對分數乘除法算式的仔細觀察,觀察時引導學生對照整數乘除法的算式,找到之間的共同點,從而得到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我這樣教學的想法是:第一因為問題更有挑戰性而能更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鍛煉提高學生的觀察比較事物的能力;第三通過比較自然得出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讓學生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體味到在數學中知識是存在相互聯系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學生快速回答了2/3×4=8/38/3÷4=()8/3÷2/3=()的結果后,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得到結果了呢這個問題能更好讓學生利用除法的意義來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關于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通用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乘法》說課稿08-14
小學數學六年級《圓柱認識》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通用7篇)10-01
小學數學面試《面積》說課稿09-23
小學數學《角分類》說課稿08-20
《口算除法》小學數學說課稿12-03
《乘法估算》小學數學說課稿12-02
小學數學說課稿:小數除法11-22
小學數學《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