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選手。我說課的題目是小班語言講述活動《我喜歡的水果》。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法、學法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教材
此活動題材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它是幼兒比較熟悉并喜歡的食物。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雖然喜歡吃水果,但是對于水果的主要特征及水果的好處他們并不是很了解,本活動通過觀察,猜謎,討論,畫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了解常見水果的特征,對水果有正確的認識,加深對水果的喜愛,激發幼兒愛吃水果的情感。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經驗和擴展幼兒的視野。
二、說學情分析
水果對于幼兒來說是很常見的食物,雖然幼兒都能夠說出一些常見水果的名字,但對其主要特征及對人身體的好處不是很了解。需要幼兒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因為幼兒探索能力比較強,所以可以將知識融合在多樣的表現表達方式中。
三、說活動目標
本次教學活動,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與語言發展水平:即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清楚不完整,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本次目標。
1 認知上:能夠說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及其主要特征
2 能力上: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的句型
3情感上:喜歡吃各種水果,知道多吃水果好處多
四、說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猜謎,多媒體課件,讓幼兒了解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征,并且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這一句型
活動難點:知道水果好處多,喜歡吃水果
五、說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常見水果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教具準備:展示各種水果的媒體課件,畫紙畫筆
六、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種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種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通過展示水果圖片,使幼兒對水果有更直觀形象的認識。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他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采用猜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征,并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 、味道"來和同伴交流
3、觀察指導法:本此活動中我先觀察孩子是否能完整的說出水果的特征,然后再逐步引導提示孩子,讓孩子學會"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
(二)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猜猜、說說、畫畫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我主要讓幼兒運用了以下學法:
1、嘗試法:在第二個環節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鼓勵幼兒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來描述常見水果的特征
2、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清楚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和引導,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
七、說教學程序
(一)直奔主題,出示水果圖片
開門見山,問小朋友喜歡吃水果,今天 ,老師帶來了一些水果,想請小朋友認認都是哪些水果?出示PPT 圖片,然后引出老師我喜歡的水果,用猜謎的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猜謎游戲
這個環節,我告訴小朋友們我喜歡一種水果,但我現在不想告訴你們,我現在用猜謎的形式讓你們猜,看看哪個小朋友猜的對,好不好?
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香蕉
然后引導幼兒接觸:我喜歡香蕉,彎彎的,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吃起來甜甜的。
(三)提問小朋友
讓他們大聲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然后說出它的主要特征,同時老師指導他們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來表述自己喜歡的水果
(四)了解吃水果對身體的好處。
在小朋友們知道了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征,學會說"我喜歡。。。。,它的形狀、顏色、味道。。。"以后,我會告訴小朋友們水果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C,多吃水果有助于身體健康,能使我們長得更強壯
(五)活動延伸,填一填,畫一畫.........給水果填顏色
我將一些沒有顏色的說過比喻成沒穿衣服,秋天來了,他們會冷,讓幼兒自己發揮想象,給水果穿上外套。通過給水果填涂顏色,來加深幼兒對水果的印象和喜愛之情,同時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執教的活動是小班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
教材分析:
圓溜溜的蛋寶寶對小班的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小小的鵪鶉蛋和胖胖的雞蛋、鴨蛋是他們餐桌上的?停墒沁@些大大小小的蛋寶寶能變出不同的小動物,這一現象對他們來說還顯得有些神秘。正是這種有趣的神秘不僅符合小班幼兒好奇的天性,而且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正是通過生動活潑的旋律和簡單易懂的歌詞為孩子們揭開了這層神秘的面紗。這首2/4拍的歌曲,節奏歡快,歌詞瑯瑯上口,易于小班幼兒演唱。歌詞中所描述的毛絨絨、胖乎乎的小雞的形象,和富于動感的意境,易于幼兒動作的想象和表現。
正是由于教材本身的適切性和其所蘊含價值點的豐富性,因此大家會在青島市編、省編以及上海的建構等多種版本的教材中找到它。
設計意圖:
今天,我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教材,目的就是想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將新理念、新教法、新思路融入到老教材當中去,從而讓老教材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我想與大家共同分享我的認識與思考。
目標定位:
基于現階段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以下三點:
1、學習用好聽的聲音歡快、活潑地演唱歌曲,掌握切分節奏的演唱方法。
2、創造性地用動作、表情等表現小雞出殼時的可愛摸樣,并能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歌曲仿編。
3、體驗小雞出殼時好奇、歡快的情緒,從而更喜愛小動物。
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用好聽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
活動的難點是:正確的演唱切分節奏,跟隨音樂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活動準備:
經驗方面:觀看小雞出殼的視頻,積累相關經驗;
物質準備:與歌曲內容相吻合的可操作的背景圖以及伴奏音樂等。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在游戲化的情境中感受理解音樂和學習表現音樂”這一理念將貫穿于活動組織的每一個環節。
首先,在活動開始,師生伴隨著《小小蛋兒把門開》的背景音樂進入活動室。在潛移默化的情境中感受歌曲旋律,營造師生和諧輕松的氛圍,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采用角色扮演法將活動難點之一切分節奏的掌握前置在該環節中予以解決。
師生在共同欣賞春意盎然的綠草地的同時,教師通過扮演小草這一角色,自然的將切分節奏融入與小朋友的互相問好中。通過動作的提示,點頭--鞠躬正確把握切分節奏的時值!靶∨笥褌兡--們好”“小草小草你--們好”。在師生不同形式的相互問候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切分節奏,又自然滲透情感教育,真正實現教育無痕。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將完成活動目標1和目標2中的第一部分以及目標3。這一環節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創設游戲情境。在草地上發現一個蛋寶寶,先請幼兒猜想:里面住著誰?再通過聽聲音分辨出結果:里面住的是小雞;最后通過學習一句魔語,也就是歌曲前兩句,幫助小雞從蛋殼里出來。(先猜想--再聽辨--后學幫)圍繞目標,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孩子們在練習魔語幫助小雞出殼的游戲情境中,在帶有期盼情緒的玩樂中,產生想唱得愿望,自然掌握了歌曲的前兩句演唱。
在此過程中,我還將靈活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演唱情況運用游戲化的語言激勵、引導幼兒主動學唱,唱清歌詞、唱準節奏。
第二步:引導感知理解。我先運用可變性操作教具變出小雞,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豐富幼兒對小雞的感知,學習“毛茸茸”“胖乎乎”;再請幼兒夸一夸小雞的模樣(歌曲第三句),滲透對小雞的喜愛之情。最后小雞聽到小朋友的夸獎高興地唱起來了(歌曲最后一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與教師、與教具、與同伴的互動中理解歌曲內容,從而喜歡唱。
第三步:引發體驗表現。此次活動,我的范唱以變魔法的形式安排在了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之后。教師變魔法的成功可以大大激勵幼兒后面的演唱興趣,同時,教師的范唱又為幼兒起到了應有的示范引領作用,給幼兒建立了歌曲的整體印象。
在這一環節中,為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還將蛋寶寶有意識的藏在草叢中、大樹后,既增添了神秘感,又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過程中提高了對方位的表達能力。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的對幼兒提出的演唱要求層層遞進的,請在唱清楚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小雞出殼時的樣子。再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小雞出殼為什么高興?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表現出演唱歌曲時的歡快、好奇的愉悅心情。從而完成目標3。達到把歌曲唱好的目的。
整個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滿足了幼兒的學習欲望,又滿足了幼兒好玩的心理需求。活動中無論是游戲化的情境創設、還是靈活多變的教具運用,還是層層遞進的啟發提問,能夠激發幼兒去主動地體驗游戲中的快樂,能很快地帶動每個孩子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游戲中輕松、自然地熟悉歌曲的整體形象。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鞏固、遷移、拓展。這一環節將完成目標2中的第二部分目標仿編歌曲。
在這部分活動中,我注重面向全體,有機整合數學、科學等領域知識,充分挖掘教材的最大價值,讓幼兒多多參與,引導幼兒找找、猜猜、說說、唱唱、動動,使幼兒始終保持參與的熱情,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小鴨、小鳥。一只只蛋就是一個個秘密,等待著孩子們去打開它的神秘之門。熟悉、有趣、充滿奧秘,這一切都吸引著好奇的幼兒,為幼兒主動學習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礎。而教師對幼兒的演唱要求也在幼兒不知不覺的一次次演唱中層層遞進,使得目標得以鞏固和落實。
活動結束,我為幼兒拋出的問題“蛋寶寶里還會變出誰?請你回去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把它編進歌曲里”。這一提問,除了將幼兒的探究興趣引向深入,還將活動目標引向家庭得以深化,引向日常生活中得以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具體組織此次活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活動來源: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可運用于主題活動之中。眼睛、鼻子、
嘴巴、耳朵、手、腳,在我們主題活動中稱之為“六個寶”。這六個寶,正是孩子們每天來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感官。這次活動并不是單純地給予幼兒關于感官知識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各種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而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果實,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隨處可見的,且取材方便。對于他們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獨具特色的,深受著孩子們的喜愛。每天午餐后的水果品嘗,顯然是孩子們所期盼的快樂時段。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主題《快樂六個寶》目標的實現。確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 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體驗動手的快樂。
(2) 在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并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能了解幾種常見的剝的水果和干果。
在這三個目標中,我從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出發的,將情感方面列為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識獲得方面,這是考慮了小班幼兒的特點學習規律出發的。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定位于,在實際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并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實物觀察、多媒體、實踐操作、食物品嘗、及音樂配合、游戲情節的貫穿來實現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在剝橘子和剝干核時,由于孩子們的小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動作力度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很有可能提出“老師我不會剝”、“老師剝不開”的問題。(因為,在平時剝橘子、香蕉皮的時候,我班每次都會有這種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師如何正確地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去求得剝開殼或皮的方法,體驗到自己動手后,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是個關鍵。它對于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
活動的準備:分為
活動的經驗準備: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活動的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找找剝皮或殼的果實〉〉、橘子若干、毛巾、盤子、有殼的干果若干、輕松愉快的音樂。
二、說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孩子的學習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本次活動我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
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發興趣后,品嘗橘子前的一次剝橘子操作活動。第二次操作是在剝干果的活動中。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
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實物投放及多媒體動畫“各種各樣的果實”孩子們對各種有殼和無殼的果實進行分類。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在辨證中得出結論,對含糊的結論也可留于課后進行調查。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本次活動,在引入和結束活動中都滲入游戲的形
式。在橘子和干果出現的時候,都讓孩子們去摸一摸猜一猜,這樣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領。
此外活動中還采用交流討論(小組、個別、集體)、賞識激勵法,使幼兒對小手等其他感官的運用都有一定的經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在《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中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耙虼嘶顒又形覀円龑в變嚎匆豢,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剝與品嘗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
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征操作分類和語言表達的目標,同時目標一和目標三,也同時得到了體現,主要是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常見干果和水果的了解。
2、品嘗交流(嘗試法)
在體驗小手剝一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弱,為了孩子們的需求,我及時讓他們進行品嘗,大家吃吃將講講、在愉悅的狀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干。同時也了解了不同水果和干果有著不同的剝法和口味。幼兒在游戲的情節中,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了該活動。
四、說教學流程
在這次活動課中,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動靜交替的,它多次給了孩子們手口并用的機會。
游戲導入、激發興趣——自由探索、交流感想——動畫觀賞、果實分類——提升探索、果實品嘗——游戲結束、延伸活動
本次的結束活動中也滲入游戲的形式,與開始到小豬家做客,情景相扣,比較自然,并且延伸活動對孩子們的手指運用也是一個提升,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是小班幼兒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對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更為喜歡的是在游戲的情景中,在吃吃玩玩的過程中,在快樂的`體驗中進行學習。對于 六個寶的認識,在本次的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得到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水果和干果,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聞聞,用小手去剝剝,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再用小嘴巴去嘗嘗。從始至終,應該說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去體驗著六個包寶的能干,在不知不覺中,拓展著自己的知識面與經驗。因此,我認為此活動能夠結合季節性,能夠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運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引領孩子們積極的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導讀:
我今天選擇說課的主題內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對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著重于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并盡量與他們自身有著較強情緒體驗的經驗結合起來,因此,為小班幼兒安排的活動內容要更貼近幼兒的生活。
背景:
我今天選擇說課的主題內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對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著重于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并盡量與他們自身有著較強情緒體驗的經驗結合起來,因此,為小班幼兒安排的活動內容要更貼近幼兒的生活。我在“我自己”這個大主題背景下,根據小班幼兒喜好和生活經驗,將預設一些活動,如“自己的玩具”、“我的漂亮衣服”、“我自己的家”、“我的小手和小腳”等小主題。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活動——“漂亮的鞋印”就是“我的小手和小腳”小主題下的一個集體活動。
這里介紹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班的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團橡皮泥踩在了腳下,萱萱的鞋底花紋便清晰的印在橡皮泥上面。我拾起橡皮泥對萱萱說:萱萱你的鞋印真好看。其他小朋友聽到了也湊了過來,爭著看那團橡皮泥。我忙說:你們的鞋底也有著秘密,不信你抬起腳自己看看。孩子們都抬起了自己的小腳看了起來。于是孩子們的興趣點從橡皮泥的花紋迅速過渡到對自己鞋底產生興趣,看看自己的小腳、講講花紋……于是我就萌發了開展這個集體活動的意念。
大家都知道鞋子是千姿百態的,有名稱的不同、有質地的不同、有外形的不同、有功能的不同等,對于小班幼兒,他們的認識是具體的,只能根據外部特征來區別事物,鞋子的不同中最直觀的就是外形,幼兒對此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但鞋子除了上面花樣的變化,其實鞋底也有許多學問,藏著許多秘密和教育契機,這也是平時常常被老師和孩子們忽略的。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鼓勵幼兒觀察、發現鞋底花紋的不同,并能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通過與鞋印做游戲,引發幼兒對自己鞋子的喜愛,體驗和鞋子做朋友的快樂。
活動流程:
第一個環節:鞋子跳舞了
第二個環節:我和鞋印做朋友
第三個環節:鞋子、鞋印手拉手
第一個環節“鞋子跳舞了”。小班的孩子好動、好玩,認識學習很大程度依賴于行動!靶犹枇恕本湍軡M足孩子好動的天性,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為了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在創設環境和提供材料上我從“大”上面做文章。我準備大的顏料盆,幼兒可以雙腳踩在盆里;還有半個教室大的圖畫紙,圖畫紙不是以一張方方正正的形式出現,而是以一條大路的方式,彎彎的,圍著教室展開,大路的寬度大約可以讓四個孩子平排行走,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自由的印畫,同時又便于下一個環節孩子欣賞自己的作品;另外我還會和家長取的聯系,發揮家長的資源和教育配合者的作用,讓家長當天給孩子穿著一雙鞋底花紋明顯的鞋子!靶犹琛边離不開音樂。我會在活動中放一段歡快的背景音樂,并帶著孩子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一會兒在顏料盆里走走,一會兒在紙上跳跳、扭扭、踏踏,還可以跟著音樂引導幼兒快快的走、慢慢的走,讓鞋印印滿紙上的每一個角落。在活動中我還要關注一些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的走、大膽的印,此外還要注意幫助動作過快過強的孩子,要他們小心,不撞痛別人、不打翻顏料盆……整個第一環節強調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游戲氣氛,讓孩子體驗鞋子跳舞的快樂,讓孩子有充分表現的機會。
第二個環節“我和鞋印做朋友”,這是整個活動的重要環節。我要鼓勵幼兒去觀察、去發現鞋底花紋的不同,并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一開始教師與孩子圍坐在大路旁,告訴孩子我們跳舞跳累了要休息一下,鞋子也累了,讓它也休息休息。這種帶有情感的話語可以激發幼兒對自己鞋子的喜愛和保護的情感,也為了讓孩子脫下鞋子,把鞋底朝上,可以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鞋印。然后是一個分享交流的過程。分享交流是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用是讓幼兒盡情盡興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在觀察和發現中,孩子的積極性一定非常的高,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作品,同時,孩子一定會發現鞋底花紋也有不同:有的是一條條的,有的是有圖形變化的,還有的印有小動物……通過觀察使孩子們知道原來別人的鞋印和自己的不一樣,有這么多的鞋印,豐富了孩子們的感性認識。這時我還會有意識地向孩子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我們的鞋印大小不一樣?”“為什么這個鞋印只有半個”“為什么這個鞋印這么清楚?”“為什么這里鞋印多那里鞋印少?”……
在觀察比較中幫助孩子回憶跳舞時的情景——抬起腳跟走鞋印只留下半個,印出來清楚的是慢慢走的時候留下的,鞋印大小不一樣是因為我們小朋友的腳大小不一樣……在活動中,孩子的語言表達是一個關鍵問題,小班小朋友他們最初表達的一定是他們直觀看到的東西,多數是以單詞的形式出現,如圓圓的、彎彎的,有米老鼠等等,這時老師的作用除了幫助孩子表達清楚,還可以根據小班下期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增強的特點,通過編順口溜的形式,把花紋與孩子生活中的某些相似的東西聯系起來,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和想象力,這也是這個活動的難點部分,如一條條的就可以編成“鞋印鞋印真漂亮,就象小河流啊流”,又如鞋底有個米老鼠,就可以編成“鞋印鞋印真漂亮,米老鼠對我笑哈哈”……
《課程指南》中提出3歲的兒童愛模仿的特點是非常突出的,模仿是這一時期孩子的主要學習方式,所以我鼓勵孩子跟著老師一起念、一起編。由于孩子表達能力有限,我要注意引導,如“鞋印鞋印真漂亮,圓圓的像什么呀?”孩子就會結合生活講出像氣球、像泡泡,教師應及時回應,把孩子的回答編進去,并鼓勵孩子自己大膽的編,逐步從單詞形式過渡到簡單句子型。這個要求對孩子已有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一定挑戰性的。在看看、講講、編編中,幼兒的表達內容在不斷的變化,這樣不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幼兒學說順口溜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老師要特別關注幼兒的回答,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如有孩子發現了自己的鞋印,老師就要加以表揚,并用“***小朋友鞋印真漂亮,……”以此激發孩子尋找自己的鞋印的興趣。
第三環節“鞋子和鞋印拉拉手做朋友”。孩子看了各種各樣鞋底花紋,還和老師一起編了順口溜,他們一定還想找找自己印的鞋印在哪里,所以我決定在最后一個環節再次讓孩子們動一動。這時顏料也基本干了,因此最后一個環節就可以讓孩子拿著自己的鞋子,看看、走走、找找,這時歡快的音樂再次響起,愉快的尋找游戲開始了。其實,這也是一個配對游戲,找到自己的鞋印就站上去或把鞋子放上去就代表朋友找到了,孩子們還可以相互之間看看找找,并自由進行交流“我的鞋印在這里”“我的鞋印彎彎象小河”……這一過程可再次讓孩子們體驗我和鞋子做游戲的快樂。
整個活動都是圍繞孩子自己的鞋子展開的,充分展現孩子自主的表達表現,在愉快、輕松的游戲中學習、感知,滿足了孩子的好動和好奇心,又能激發他們對自己鞋子的喜愛,知道鞋底的秘密。在活動中,老師是引領者,幼兒是主體,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的情況,會去幫助膽小的孩子去游戲、去表現;教師也要保護敢說敢做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給予肯定;還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們的潛力,可以引導他們從模仿開始,為每一個孩子兒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都能得到發展。其次,活動中我還盡可能抓住活動中教育契機,利用孩子身邊的一切資源進行整合,以給予孩子多元智能發展的機會,如:孩子在玩色時再現對顏色的認知、老師還可以提醒孩子在行走時盡量不要踩到別人的腳印,這可以促進幼兒走的動作發展;在觀察時可以比較大小、多少等等。
接下去,在延伸活動和其他活動中,我將繼續引導幼兒開展“鞋印變變變”的活動,讓幼兒在印好的鞋印上大膽想象和創造;請幼兒回家去觀察大人的鞋子,看看爸爸媽媽的鞋底會有什么秘密、大人的鞋子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從而使主題活動不斷豐富、充實,整合。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5篇06-16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八篇06-09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五篇07-11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5篇06-18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9篇06-10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匯總6篇06-07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07-14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小班數學三篇07-14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5篇07-13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