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品德學科回歸生活的目標的教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品德學科回歸生活的目標的教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品德學科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定為總目標。品德學科尤其需要關注學生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范的養成,使學生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
我們的品德課則要在準確把握目標的基礎上,設定不同的情境,并在這種情境下設定不同的活動,在體驗中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知識。
那么,我們如何在品德課中達成這樣的目標呢,個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品德教師要做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我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為他們的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引導學生投入活動,支持他們的各種活動。比如在近期講授的《地球生病了》一課中,由于我的備課主題過大,所以在感受“地球生病了”的三個環節中,內容和形式略有重復,沒有層次,特意選了三名能力較強的孩子,讓他們以自己的角度發現“地球變臟了”,并以PPT的形式在課堂上呈現,準備的過程中,我全程陪同,并適時指導。當課堂上三個同學一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調查時,同學們的專注度竟大于我在前兩個環節精心準備好的素材。這一活動設計的結果要大于我的預期。我想,我在和他們共同備課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與兒童的合作——與兒童一起共同建構課程。共同構建的課程,當然比老師單向的`引導要好得多。
二、品德課要注意聯系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明確強調:我們的品德課要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展。所以,我們在品德課上的活動設計,非常注重彰顯“地方特色”、“身邊特色”。我在講授《保護牙齒》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碳酸飲料對于牙齒的傷害,我特意準備了幾顆小豬的牙齒,提前在碳酸飲料中浸泡,當把浸泡過的牙齒和沒有浸泡過的牙齒放在一起對比時,孩子們看地目瞪口呆、噓聲四起。
另外,在品德課中,要慎用“高大上”的素材。比如在《地球生病了》一課中,關于水污染這一主題,我準備了不少影像資料,包括人教社的一段視頻教材。但是結果證明,學生動手搜集的我們身邊的水污染素材更容易打動學生。
除此以外,一些必不可少的“高大上”的主題活動,要進行細化,降低認識難度。比如《我家今夕的變化》一課中,改革開放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是讓四年級的孩子理解改革開放又談何容易呢?于是我便把改革開放的幾點重要內容細化,我只抓住其對人民生活的影響這部分,把晦澀的語言化為更易于小學生理解的句子。并告訴學生,以一個小公民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理解。所有這些只為一個目的:降低難度,讓學生以能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有所觸動。
三、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學生的體驗
體驗是維系認知和行為的重要中介環節,沒有體驗德育過程就不完整,沒有體驗的品德課便是枯燥的說教。因此強化體驗是增強品德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強化體驗,通過活動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發展能力。
而增強學生在品德課上的體驗,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一,要設定恰當的情境?梢允钦澱n中一系列相關的情境,比如我在《保護牙齒》中,以“愛牙觀察室”、“愛牙診療室”、“牙齒保健室”貫穿下來,學生在其中樂此不疲。當然也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情境。其二,可以把生活中的相關實物拿到教室,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聞一聞、嘗一嘗等方式,親身感受,增強體驗。當然了,互聯網加時代,影音多媒體素材的應用,對于強化學生的體驗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在設計品德課的過程中,要在活動設計、情境設定、素材搜集中,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無邊無際的現實生活世界中,從而引導兒童認識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發展能力,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只有從衣食住行、玩與樂開始,幫助兒童通過自己的體驗,提升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在生活中發展品德,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內化為孩子自身的品德素養!
【品德學科回歸生活的目標的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03-28
立足品德課堂回歸兒童生活論文07-12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09-27
回歸生活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論文11-21
讓英語回歸生活04-19
品德學科培訓心得體會08-17
淺談讓教育回歸生活11-22
如何讓英語回歸生活08-08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