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9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河東教育中心舉辦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標培訓,崔建萍、陳宏翠等四位教師向我們詳細解讀了教育部剛剛修訂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有關精神和內容。在一上午的集中培訓中,關于思想品德新課標的主旨和變動,我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在此次培訓中學到了很多教學新理念和新技能,心里也有很多的感觸和體會。
此次課程修訂,總的來說有了很多細微的變動,內容的修改也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更加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規律,也變得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初中學生正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陣地,按照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新課程標準確定了思想品德課要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的課程教學目標。對此,教師就要注重從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四位一體地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新課程下如何開展思想品德課教學,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第一、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吃透教材,做到脈絡清晰,胸有成竹.作為一名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要求我們對教材做到了如指掌,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要明確課程從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直面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初中生在生活中需要認識自我,處理與他人和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另一方面,初中生在處理這些關系時都會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重要的內容要素。由此,才能使學生明確本課程知識為息息相關、層層遞進的。
第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形式單一,時間長了,學生也會厭倦,興趣大減。因此在課堂上可采用自主式、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比如:我曾有幸參加過北辰區教研室組織的實驗中學聽課活動,實驗中學選用的是爬黑板的形式,教師為引導者,學生為主導者,學生自己找知識點,并寫到黑板上,這種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合作探索的欲望,鍛煉了主動探討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活躍,興趣盎然,樂在其中。
第三、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教師不僅是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自學。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們將來是要自己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面對自己的未來的,而這些就需要他們自身要學會各種知識和技能。在學校里,老師還可以教會他們,但是出了社會呢,怎么辦?老師不可能一生都陪伴在學生的身邊,不可能一生手把手去教育他們。所以,關鍵的還是要教會學生們如何懂得去自學、自省和自悟,這樣,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四、要重視和應用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初中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因此在課堂評價時不能簡單地說對或錯。對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要采用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第五、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和完善。政治是一門變化性、時政性極強的學科,要想更好、更多、更及時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自己就必須要不斷地“充電”。多看時政新聞、報紙、書籍等,及時地了解當前國內外政治動向,并能與課本知識相結合,開擴視野,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才能靈活使用挖掘教材。只有自己有滿滿的“幾桶水”,才能倒給學生滿滿的“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
總之,只要教師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2
本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物新課標及新教材培訓,經過老師們兩周的新課程培訓及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結合對新課標、新教材的重新學習和認真總結,本人感觸頗深,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1、理解新課標的設計理念:(1)面向全體學生(2)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3)倡導探究性學習。
2、新課標凸顯核心概念:
生物新課標有四十七個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用重要概念構建起一個知識框架,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實性知識有條理存儲在這個框架中,又可以為日后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提供平臺。由此可見,“突出重要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內存聯系形成一個科學的知識體系,關注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發展性認識,保障了生物學知識在認識層次、范圍深度上的連續性,體現了生物的科學性和發展性。
3、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應該轉變生物教學理念,加強生物理論的研究,不斷提高適應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學習的激烈爭論分析中,既解決了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藝術在于能激發出學生心靈的感情,而且這種工作做得愈細致,愈有感情,從孩子心靈深處涌出的力量便愈大。
4、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已是勢在必行。新課標和新教材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特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就必須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培養的過程。新課標的第一個內容就是科學探究,首先向科學家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及基本要求,接著嘗試探究水溫對金魚呼吸的影響,在探究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讓學生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內容,并知道怎樣設計對照實驗,逐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長期不斷的積累,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以后探究過程中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作出假設,并通過觀察、實驗和調查等手段獲得證據和事實。學生通過探究來體驗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與認識世界的過程。由于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書上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探究實驗中突出學生的思維方法,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
5、重視課堂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系
現在的課堂無論是學生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都離不開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至用,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體會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人體對信息的感知”時:球場上的運動員是通過身體的哪些器官外界獲取信息的?眼球的附屬結構分別對眼球的具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傳染性眼病?這樣預防這些傳染性眼病?小孩翻“白眼”“白眼”是眼球的什么結構呢?光線強時瞳孔怎么變化?光線弱時瞳孔怎么變化?黑眼睛和藍眼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外界一束光線在到達視網膜前,必須經過哪些結構?等等問題,學生平時經常遇到的困惑問題,在課堂上經過討論、爭論、在老師幫助解決了,學生的那種成就感溢于言表。
6、對學生的評價要科學:以前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學習結果的評價,不注意過程的評價,不利于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過程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評價,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重視檢測學生的知識目標達成,倡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檔案夾”的形式記錄形式的發展,肯定學生的點點滴滴成績,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
。、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學校教學設備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圖書館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利用社區課程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動植物標本館、動物園、植物園、少年宮、科技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良種站、養殖場等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無形的課程資源。充分重視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利用,包括各種生物教學軟件、網絡上的生物科學教育資源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讓學生產生創造的欲望,勇于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有利于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提高學習效率。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認真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出更加光彩奪目的人生。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3
一直以來,政治課都被很多學生乃至家長慣性的認為是枯燥無味的。這是政治科的悲哀,也是政治老師面臨的巨大壓力。改變這一現狀,我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
一、創設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目前的政治課是根據最新修訂的課程標準而開設,是對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主要以活動代替以往的運用,要求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課的進行,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熟練地運用于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新事物之中,從而使學生達到有所發現以及創新的目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教學環境。這類教學情境的創設不是自由散漫、任意為之,而是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精心組織,大膽設計,敢于創新,創設出符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這樣的教學情境是以學生為主體,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將理論知識在教學情境中內化為實際的知識,將所學知識進行再創造,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這樣的教學,是學生對于課本的一次再創造,是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發揮的過程。
二、利用好多媒體在思想品德課中的優勢
課本教材的內容都比較乏味,學生對它不太感興趣。所以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音像兼備、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特點制作教學課件,使教學內容動態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種信息資料拓展學生視野的特點創設情境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
三、調整角色,更新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就應該避免使用“滿堂灌”的單一傳統教學模式。應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好問題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中探討問題,這樣學生就有動手的機會,并引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同時學生也會踴躍地參與討論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等培養。
四、問題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動不動就讓學生完成給政府提建議的問題,這樣是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欲望,因為這超出了學生目前的認知水平和能力范圍。相反,如果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問題即使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也是樂于參加,并且有話可說,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開展有效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活動的特點不在是以教師為主體,而是轉變為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活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學習的過程;教師既是活動的設計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師要在學習中、講授中、討論中、辯論中、活動中、社會實踐中、學習評價中,做理性的組織者、積極的參與者、智慧的引路人。學生為“主體”地位:要尊重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對學生寬容、鼓勵。加強與師生的情感交融和心靈的溝通。教師講課時要充滿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六、做到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的完美統一
政治課教學要做到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使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完美的統一。這是當前政治課教學必須解決的難題。在教學設計中就必須根據課程的需要定量滲透,適當擴展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課外材料,穿插現實生活內容,做到在內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數量上可以適當,在質量上要精彩,不能脫離教材。
總之,新課改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是一項創造性活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勇于實踐,敢于挑戰,尋求創新和突破,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工作,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7月,我有幸參加了“西安市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遠程培訓,這次培訓的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系,實用性強、培訓計劃新穎、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特別設立研討小組,供我們隨時討論交流。通過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對教育技術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教學技術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課堂教學重視生活體驗,把教學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創設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境,注重能力的培養,最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方法有了重新審視,現總結如下。
第一、加強學科專業知識和職業專業知識的學習。
初中的思品課涵蓋了心理健康、倫理道德、傳統文化、公民常識以及國情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系統知識,這需要思品老師一方面加強學科知識的修養和職業知識的整合,一方面提倡學科綜合、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做學習型教師,同時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并完善教育教學行為,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課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活躍,興趣盎然,樂在其中。
第二、提高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針對性、實效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在教學設計的預設中,以情景設計的生活化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切入點,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升華為著力點,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為落腳點,通過巧妙的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以達到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和對知識的認知與提高,從而使學生感到思品課有趣、有理、有用,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達到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統一。當然,學科的科學性是基礎,應把趣味性寓于科學性之中。
第三,備好每一節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條件。
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備課不但要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備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動態,更重要的是要鉆研新課程標準,設計好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交融,實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重教學的任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第四,要重視和應用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
初中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因此在課堂評價時不能簡單地說對或錯。對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要采用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總之,只要教師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5
暑期,我榮幸地參加了初中語文新課標培訓,感受頗深。作為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那么,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應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 我認為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
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第二,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力大致可以由三個同心圓所組成:最外一層,是知識,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包含著字詞句篇、語言篇章等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第二層,是讀寫聽說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層,包含著學習動機、興趣、習慣和方法,也就是“知學、樂學、善學”。這是現代語文教學理論重心的轉移,是喚醒學生主體學習意識的重要標志。
第三,還應注意,學法指導不應只看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只有驅動學生自己去主動介入,歷經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創造等心理體驗,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養成習慣,形成學力。而且,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第四,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但同時又要求,基礎知識的學習應該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以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通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第五,我認為必須繼續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大語文教育觀。
語文課本的選文是一部小百科全書,無所不有,無所不包,要把教材作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范例,堅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方式;同時以課堂教學為主,開辟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語文教育渠道,形成立體式、網絡化的語文教育環境。語文教師應像導演、像領航員,課外閱讀、社會調查、書法訓練、日記撰寫、詩歌背誦等等都可成為教學內容。就課堂而言,“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第六,課程標準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塊就是課程的評價。
長期以來,語文課程的評價主要側重在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而評價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試卷考核的方法,這種以“分”為本的評價嚴重地扭曲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使語文教學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其實,語文學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說它最能影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就對語文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的實施原則、方法和策略,并為實施留下了一定的創造空間。
第七,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F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谶@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總之,一切的革新,必須在實踐中提高,在探索中前進,希望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越來越好!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6
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是:“以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通過精選歷史課程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這一指導思想,首先闡明了初中歷史課程設計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為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潛力的發掘提供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總之,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獲得作為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其次揭示了為達到課程設計目的必須遵循的原則必須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和適應性的統一。我通過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初中歷史》之后,有如下的心得和收獲。
一、教學標準設計具備的新的教學觀念
1.要樹立讓學生樂學的觀念。樂學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有人說,樂學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余,有人創造的“樂學法”可提高學習效率N倍。樂學靠教師的“激勵、喚醒、鼓舞”,靠教師巧妙的教學設計,這些設計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設計,融洽合作的師生關系的設計,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尤其應該特別重視歷史主題活動課的設計。
2.要樹立全面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理念。具體的說,學生的基本素養應該包括對祖國的認同感,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方面。歷史教學的設計要在提高學生的基本歷史素養上下苦工夫。
3.要樹立大歷史觀。歷史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歷史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系。要努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歷史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學、深刻地理解“學史明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等古訓的思想內涵。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4.要樹立“教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指導學生主動發現、自主探究問題的觀念。歷史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學、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沒有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學生最終將什么也學不到。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么,教師要不要講?怎樣講?當然要講,但一般要少講、精講。
5.要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觀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歷史學習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學生是否主動、是否探究,主要表現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現在是否能提出問題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在合作學習中,我們要十分關注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否互相依靠;是否面對面的學習交往;是否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學設計應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
二、教學標準設計的基本流程
1教材的研讀。新《課標》要求:“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對它的價值和內涵的發掘,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教材研讀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教材對話的過程,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學生交流。教師對教材的研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確定“靈魂”,正確理解文本的主旨;
2 、遷移處理重視教學創新,把握準訓練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個性化教學設計;
3 、添加“佐料”在不偏離主題的前提下,為教材添加佐料;
4 、史學觀點以文明史觀、現代史觀、全球史觀分析歷史現象;
5 、思維素質培養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歸納、比較、綜合及運用辯證和歷史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象,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等能力,并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梢,教師只有與教材拉近距離,與之親和,與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近,產生共振共鳴,才能進行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
2.學情的分析。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認知觀》的扉頁上寫道:“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币粋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態、紀律、思維、參與程度情況是不同的,學生已有經驗和現有水平也不相同,我們要找出大部分學生已有知識、生活經驗與《課程目標》的差異,來制定我們的預期的教學策略。就幾個班里的學情而言,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有的班級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有的班級學習紀律差一些。我們都要制定出各班的預期教學策略。我們在面向全體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給一些學生個性創造的機會。新課程要求教師充分發掘自己的知識教材學生的最佳結合,找到“授人以漁”的最佳方式。
3.目標的制定。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完成的任務。在以前我們一些教師為了省事,習慣于抄教學參考書上的,在新課程里就不行了。教材只是一個載體,《課程標準》才是依據。對《課程標準》要求的一定要貫徹好,而且是教學設計的要點、重點。對《課程標準》要求以外的,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設計的需要,增補或刪節,重組教材,進行創造性教學。但是,制定教學目標要特別注意以下五點:一是目標適應學生特點、已有經驗和發展需求;二是符合學與教的原理,并體現一定層次性;三是以學生的興趣要求為指導,而非教師的要求;四是應涉及各個學習領域,盡可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與技能;五是要反映學生學習結果。
4、情境的設置。歷史教學中的情境設置,是指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生活情境與教學情境進行鏈接,從而創設一種能調動學生生活積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設定現實的情境,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與學生展開直接的、面對面的對話,這樣,學生才會習得富于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學生的人格才會真正得到陶冶。
5.活動課的設計。歷史《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歷史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發展和歷史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見,活動課設計要站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歷史學習主題活動是活動設計的重點。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當然需要,卻尤其宜致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自求得之。”教師何時指導,何時參與,如何小結,學生如何分組學習,怎樣討論,學習匯報采用什么形式等,都應該作出具體設計,充分體現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原則。
6.作業的'設計!墩n程標準》提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針對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币虼,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轉變觀念,不再將作業窄化為檢驗學生歷史知識掌握情況的惟一 手段,而應該細思量巧設計,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形式的創新和趣味,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作業設計也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可以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標準設計告訴我們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應該是主體的“首席”,那么“首席”的作用在于“主導”。主導表現在教材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流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點撥、突發事件的處理等。學生的主體表現在對問題的探究,對過程、方法的討論,對知識的積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表達等。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了教師的主導,也體現不了學生的主體。那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放任自流的課堂要不得。因此教學設計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2.正確處理課內與拓展的關系。所謂“課內”指的是教材所呈現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解讀教材時,僅憑教材的內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就需要借助課外知識加以彌補。另外教材中有價值的問題,也應該向課外延伸拓展。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但是拓展不能遠離教學目標,拓展內容應該是有利對課內問題的解決和歷史素養的形成。那種偏離了歷史學習,而把拓展放在與歷史學習無關的其他方面都是不合適的。
總之,為了達到歷史課程的教學目的,科學合理的歷史課程設計,必須著眼科學性,立足時代性,注重適應性,努力使三者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現代社會培養出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歷史、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的創新型人才。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7
在這學期將要結束下學年將要開始之際,我有幸在瀘縣二中外國語學校參加了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培訓會,在教育部領導,“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與“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專家帶領我們全面完整地學習了新課標,讓我受益匪淺。使我進一步認識到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都更加準確、規范、明了和全面。為廣大數學教師深刻領會數學新課改精神,有效的進行數學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下面就談一談這次學習新課標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體更新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較之于2001年版課程標準:“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011版新課程標準與過去的提法相比:出發點不變:人人、不同的人,也就是每一個人;并且更加關注人與人的之間的個體差異,尊重人的發展,有更深的意義和更廣的內涵;落腳點是數學教育而不是數學內容;體現了更強的時代精神和要求。體現了數學教育中對人的主體性地位的回歸與尊重,需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促成發展的多樣性,“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本質上應促進學生更好地自主發展。提倡一種公平的、優質的、均衡的、和諧的教育,讓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所謂“良好的數學教育”就是對于學生來說是適宜的、滿足發展需求的教育;是全面實現育人目標的教育;是促進公平、注重質量的教育;是使學生能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每一位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并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教材中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各個知識層次、知識水平的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啟迪待優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待優生。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盡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待優生的思考。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適應社會發展新變化,體現與世俱進
20xx版新課程標準適應社會發展新變化,體現與世俱進新精神。在2011版新課程標準中《前言》增加了對數學課程性質的表述。把數學課程的性質表述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本唧w的變化為;
變化之一:把以前的“雙基”改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基本思想”;
變化之二:針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明確提出“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變化之三:針對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提出“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變化之四:對于情感態度的培養,進一步明確“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變化之五:針對學科精神的培養,明確提出“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這些新的變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的要求,體現了與世俱進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需要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領悟,加深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真地、正做到把數學教育與時代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三、加強數學運算,培養運算能力
運算是數學的重要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各個學段中,運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和掌握關于各種運算的知識及技能,并發展運算能力!稑藴省分赋觯哼\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根據一定的數學概念、法則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通過計算得出確定結果的過程,稱為運算。能夠按照一定的程序與步驟進行運算,稱為運算技能。不僅會根據法則、公式等正確地進行運算,而且理解運算的算理,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尋求正確的運算途徑,稱為運算能力。運算的正確、靈活、合理和簡捷是運算能力的主要特征。運算能力并非一種單一的、孤立的數學能力,而是運算技能與邏輯思維等的有機整合。在實施運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力求做到善于分析運算條件,探究運算方向,選擇運算方法,設計運算程序,使運算符合算理,合理簡捷。換言之,運算能力不僅是一種數學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種數學的思維能力。
四、加強數學模型思想培養
模型思想是此次新增的核心概念。這次隨著“模型思想”的列入,我們會看到關于數學模型的相關提法會在《標準》的多個部分出現。特別的,模型思想作為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更是會與目標、內容緊密關聯。應對《標準》中模型思想的含義及要求準確理解,并把這要求落實于課堂教學之中。
(1)對數學建模的認識
所謂數學模型,就是根據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數學語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所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征、關系所形成的一種數學結構。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中,用字母、數字及其他數學符號建立起來的代數式、關系式、方程、函數、不等式,及各種圖表、圖形等都是數學模型。
《標準》從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出發,將這一過程進一步簡化為這樣三個環節:首先是“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數學問題”。這說明發現和提出問題是數學建模的起點。
然后“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在這一步中,學生要通過觀察、分析、抽象、概括、選擇、判斷等等數學活動,完成模式抽象,得到模型。這是建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最后,通過模型去求出結果,并用此結果去解釋、討論它在現實問題中的意義。
顯然,數學建模過程可以使學生在多方面得到培養而不只是知識、技能,更有思想、方法,也有經驗積累,其情感態度(如興趣、自信心、科學態度等)也會得到培養。
(2)《標準》中模型思想的含義及要求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并討論結果的意義。使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驗證”的數學活動過程!皢栴}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驗證”的數學活動過程體現了《標準》中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學生在過程中理解。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8
在這學期的頂崗實習期間,作為一名八年級的地理教師,我認真學習了初中新《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新《課標》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要求。首先,新《課標》在地理課程目標定位上有了變化,定位于“使學生具有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地理課程所追求的培養地理學科專家那樣去確定目標,這是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升華的本質特征。其次,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的內容升華本質表現為:關注學生生活發展及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內容。第三,地理教育從實踐層面看,在新《課標》中從三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得以升華,其升華本質顯得地理教育越加具活力和魅力。地理新《課標》對我們的要求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
一、對于教材新的感受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教會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終身有用的地理。新課標地理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學習出發,構建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學科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課程。他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聯系生活,感悟知識。展開一個地理知識內容,首先考慮學生的生活情境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地理。并應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知識解決大問題。新課程標準還特別注重要使學生具有初步地理素養,愛國意識,全球性認識,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構建開放式地理教育。
二、對于開放式課堂結構的學習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封閉的課堂是學生活動的唯一陣地,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教師預先設計的程序之中,缺乏自主性、積極性,因而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新地理課程理念要求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主張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和價值,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特征,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法,開放課堂,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主動、深入學習地理問題的機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中獲得有用的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鍛練動手、動腦能力,初步獲得了人生的體驗,學得了繼續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學會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這些無疑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三、對于新師生關系感悟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在課堂是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教科書中的知識,教師的講授就是權威的結論,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慢慢地“消化”,師生之間缺乏合作、互動,相互交流,師生關系是一種明顯的不平等關系。
地理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從而獲得發展的過程,認識活動的承擔者是學生,而初中學生往往具有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的心理特征,往往不能全面評價自己和別人,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合作意識,要“擺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達到新課程強調的師生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互教互學的境界,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以實現教育“雙贏”。課堂上,以微笑對待每一位學生,允許他們提出任何質疑,哪怕是幼稚可笑的問題,以大海一樣的胸懷接納每一位學生的“邪端異說”,以朋友的身份對待他們的“錯誤”。讓學生在寬容、輕松的環境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總之,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勵,一次機會,多給一點關愛,師生間應該建立起平等、親切、和諧的關系。
四、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地理老師應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課程是教學的載體,是教學存在的依據。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以及實施課程必要而直接的條件。課程需要良好的課程資源來支撐,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而言。因此,新課程強調要積極并合理地利用學習校內外各種地理課程資源,使其為教學服務,提升教學質量。人們常常誤以為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編寫教材、開發課程資源是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就是搬教參、教科書。這樣教師就成了教科書的機械執行者,也就喪失了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力。就地理課程而言,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物質和條件的總稱。地理學科所具的物質,使其擁有極其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環境、地理教學設備設施、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這些來自課內外各方面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對教學是大有裨益的?梢,地理教師要承擔起課程資源開發者的角色,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另外,新課程對地理教師還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師只有通過不斷深入地學習,提升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9
在實施初中數學新課程實驗的實踐中,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索,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有以下體會:
一、學案設計中知識點的設計要少而精,做到重點問題重點講解,且要舉一反三,追本求源,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基礎知識放在首位,處理好大餐與味精的關系。上課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及解題過程的總結及整理,并注意知識點的提煉與總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學習,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個體嘗試并合作探究,讓學生表現自己,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精深與魅力,培養學生對數學鉆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與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使學習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授課結果有時會與備課時預想的結果相差很大,這就說明我們在平時備課時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的必要性。對教材要深鉆細研,對學生要全面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現在的學習狀態,要明白教學過程中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既要照顧到差生,又要想到優生?梢妭湔n是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是上好課的前提與關鍵。
四、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于數學學習的花朵,啟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五、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初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六、初中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應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范者。我們可通過在汲取學生時代的經驗的同時,通過在職培訓、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參與有組織的專業活動來促進我們自身的專業成長。
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于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設計一堂課時,新課的引入,題目的選取及安排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傊,通過本專題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課堂上要求必須放下“架子”,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0
認真閱讀新課標讓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初中生只有對自己、對歷史及其文化、對歷史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歷史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歷史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通過教師與學生身份的轉變能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這樣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
傳統的教師把自己置于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教,而新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師生交往的過程,同時,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動態的課程。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這都有賴于教師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也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語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把自己變為一個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過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自身發展的新途徑。對于學生而言,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的新型學習方法逐漸進入課堂,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歷史主要有三種新型的學習方法,一是材料學習法,學生通過材料的分析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探究歷史奧秘的一種途徑,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活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學家實事求是地求證歷史的方法;能夠形成有深度的歷史認識。
新的課程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余地,而新課標的目的也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都要隨之發生變化。
通過這次對新課標的學習,更加認識到歷史應該是不斷反思,更新觀念,腳踏實地才能做好的一門學科。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
初中物理教學我認為主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因此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而新的課程標準恰恰看到了這一點,基本能做到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所以,較之之前的課標要求,具有更明確的主旨、更具體的可操作性、更貼近實際生活、更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優點。
一、學習物理對于讓學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規律是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最起碼可以讓他們掌握一個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識,這一點,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有了很明確的體現,如要求學生對一些事物的了解---超導材料、半導體材料、納米技術等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一些物質的屬性對科技進步的影響,嘗試對環境問題發表見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轉化問題,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的常識等,這些內容的充實讓學生既不和社會發展脫節,又能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處理辦法,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新的課程標準變得更實在了些。
二、初中生學習物理的關鍵還是要到實踐中去。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去除抽象的遙遠的知識說教,轉向更具體、更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課程標準在這一點上,首先規范了行為動詞,增加了可評價性,使認知水平相對更明確,如在對歐姆定律一節教學要求由理解并計算改為理解,對探究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改為探究并了解,不僅要求學生經歷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結果。其次細化條目,明確要求,便于操作,如將原條目中“會測量溫度”修訂為會用常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對應要求更明確,并降低了難度。再則,新的課程標準適當的刪減了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在保證享有知識的同時得到全面發展。
三、新的課程標準更貼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新課標首先刪除了與物理學關聯不強要求比較寬泛的內容,如能從生活和社會應用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二是刪除了學生感到困難而高中將會以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如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三是小學已學過而初中又沒有進一步提升的知識,如光的直傳特點。四是通過降低教學要求層次達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目的,如關于機械效率由理解改為知道。
四、新的課標更便于教師很好的理解科學內容條目,有利于實施和評價,使教學目標更完善更具體。同時加強了物理課程中的實驗教學,讓老師明晰了哪些實驗是屬于基本操作類的,哪些是測定性的,哪些是探究性的,能讓老師正確的把握和操控考查實驗教學,這樣處理除了有利于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多的發揮學生實驗的自主性,還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使之更適應社會科學的發展。
五、新的課標不但注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的是落實了情感目標。過去,我們對三維目標的把握并不實誠,很多的時候流于形式,這次課標的修訂,更加注重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更要用心些,要想方設法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以便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要布置有趣的的練習任務,讓學生品嘗練習的樂趣,要控制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所解決的物理問題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以便讓學生獲得戰勝困難解決困難的成功體驗。
總之,新的課標體系更加注重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更加實用,更加具體,更加貼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切合時代發展,我們會努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實施教學,也迫切希望中考的指揮棒能點出正確美妙的音符,讓教、學、評完美結合,讓我們的學生的各種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2
一年來,我對新的初中數學標準進行了認真的學習,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對于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通過學習,掌握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1.重視情景創設,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的過程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盡量采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展”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一個長16米、寬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個花園,要求種植花草的面積是整塊荒地面積的一半,給出你的設計。 ”這是在講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時的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設計出許多不同形狀的花園(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這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傊,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于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系,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2.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并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并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煉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并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數”中的第一課“a能表示什么”沒有直接向學生呈現“代數式”的含義及相關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動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戲中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并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體會“為什么要學習代數式”,“代數式是怎樣產生的”,通過活動去獲得代數式的基本含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體的一個角得到的切口圖形是什么? ”這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結論。
3.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例如,我曾經布置這樣的作業,“用一張正方形紙片,你能做成一個沒有蓋的長方體的盒子嗎?自己編一道應用題,并解答。 ”在學生交的作業中,我發現平時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做盒子時非常認真,也很漂亮,盡管在所編的問題中有些錯誤?沙煽兒玫囊恍⿲W生雖然解題正確,可是做出的盒子卻是敷衍了事。為此,我及時表揚了制作認真的學生,同時也暗示制作不認真的學生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這樣,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4.改變數學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例如,學習“生活中的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后,當學生交上自己用圓規和直尺所畫的精美圖案時,又是對幾何圖形特點的感悟和對圖形實用價值的領會;當學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圖案,自取名字時,當學生知道和了解許多的數學史話、數學家的故事時,你不能不說,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5.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學中要注重書本知識向實際生活回歸、向學生經驗回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資源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補充、加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書并非唯一的數學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善于開發其他的教學資源,它還包括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料、工具和場所,如實踐活動材料、多媒體光盤、計算機軟件及網絡、報刊雜志等。
二、通過教學,認識到新課程教學中的“雙基”與傳統教學的“雙基”的區別
我聽過一些新課程的數學課,在有的數學課堂上學生非;钴S,課堂氣氛也很好,甚至還有表演,我覺得這些對于學生來講,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但是我們必需面對這樣的問題,有的教師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活潑”,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實質。數學課不能忽略數學的特點,“雙基”的教學是中國的特色和傳統。新課程數學教學中要不要“雙基” ?我認為不是不要“雙基”,但是新課程下的“知識與技能”與傳統教學的“雙基”要有所不同。
1.傳統教學的“雙基”特點
傳統教學的“雙基”是以知識為本的。老師傳授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生接受、存儲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系統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就需要進行基本技能訓練。近十幾年來,盡管我們強調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但是這種知識為本的“雙基”并未改變。過分強調系統性、科學性,內容龐雜、專業性強,而且脫離生活,就像搞專門研究似的。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學應試的知識、練應試的技能、培養應試的心態成了時尚,“雙基”成了升學的敲門磚。
2.新課程下的“雙基”特點
新課程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需要的是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
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 。這里,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個定語“適應終身學習”,這就和傳統教學的“雙基”區別開來了。實施新課程,要用是否“適應終身學習”來衡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原則地說,凡是終身學習需要的,我們就要讓學生學好、練好,否則就可以忽略,甚至可以暫時不學,等以后在適當的時間去學習。我們看到,新的數學課程不再有脫離生活的繁瑣復雜的計算和應用題,因為它們不是終身學習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提出教學的開放性和探索性,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注重學生的經驗,這正是終身學習所必需的。
“學習”這個詞的本義不僅僅是對前人經驗的繼承,更是學習者自己發現、探索的實踐活動。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使我們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回歸“學習”的本義,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用接受的方式學習,更多地是在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學習生活的知識,學習生存的技能,學習生命的意義。
這也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國際委員會提出的終身學習的內涵: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3.新課程理念下“雙基”學習本身決不是單純的學知識和練技能
任何一個學習過程總會有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價值觀這些因素,任何一種學習過程中總伴隨著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監控等學習策略。因此,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雙基”學習是不存在的。過去,我們也強調思想教育,但是往往把思想教育游離于雙基的學習之外,一說到學習情感就會把它狹窄地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處理教學中的思想教育總是從怎么“滲透”來考慮,豈不知教學本身就包含著思想教育,一個“滲透”怎能包含得住?結果是學生學了數學不愛數學。我們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學學習過程和方法之類的學習策略。所以,過去的“雙基”把學習的內容窄化了,只剩下了單純的知識和技能。新課程是一種全面的學習!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我們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要求我們要整體地把握和實施三維的課程目標。因此,新課程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必須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學習融為一體,在同一個過程中完成,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新課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數學教學的特點,實施新課程決不能忽視“雙基” 。我們堅持實施新課標,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不僅對學生有益,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將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
掌握有關知識、技能,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質。這一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去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3)通過數學建模改善學習方式
數學建模不同于單純的數學解題,它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這一過程所具有的問題性、活動性、過程性、搜索性等特點給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改善帶來了很大的空間。
小課題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確定數學建模課題,設定課題研究計劃,完成以后最后提交課題研究報告;跀祵W建模的小課題研究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應該有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水平,但不管何種層次和水平,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現實情境的觀察,提出研究課題。
在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斷沖擊著站在課改浪尖上的教師們。我們曾經困惑,不知所措,但通過學習,我們又會以新的姿態站在教育前沿。無論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們緊跟著新課標、新理念,才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切實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3
自從教師進修學校下發學習新課標通知以后,我切實地學習了幾遍初中數學新課標,感悟頗深,熟悉頗深,也有了自己逼真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當具有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把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惟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換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也更加知道了作為一位初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國家未來人才方面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守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二、通過學習,使我了解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換,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進程;是學生圍繞著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惟高速運轉,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進程。在這一進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進步,數學思想方法的構成,成績感的喜悅,創新思惟活花的迸射。
三、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課堂教學要建立公道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進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缎抡n程標準》提倡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一樣也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往,又要保證基礎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順手推船,要通過量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做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支持者,做他們學習數學的堅強后盾。
總而言之,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獲,既學到數學知識,又有能力的進步,思惟的發展,數學思想的構成。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4
《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給語文教學吹來一縷春風,給莘莘學子降下一絲甘霖。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認為教學觀念的更新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最重要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人的觀念決定人的行為,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中走過來的教師,若不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是很難適應新課程的。所以,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改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只有教育觀念的轉變才會真正煥發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對話的過程。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不僅成為學習和教育的主人,而且還成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因此,營造一種開放的、雙向互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的教學情境,建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首先,要學習和領會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很難想象,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文件,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其次,要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為教師制訂的,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制訂的。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應用于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要轉變觀念。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
只要我們領悟了新課標的內涵、精髓、實質,然后在課堂中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那我們的語文課一定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滿足不同學生需要的,適應現時代發展的課程!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
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課?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融入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當百思不得其解時,新課程改革無疑給我撥開了迷霧。進一步學習新課標時,發現新的美術課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放自由的課堂
學生在一個輕松、活潑的情境中,才會樂于嘗試,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這需要老師在尊重、關心、愛護、欣賞學生的前提下,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二、你追我趕的學習
課堂教學是重點,如何利用好45分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力,營造積極合作,勇于創新的合作學習氛圍,尤為重要?梢赃M行“小組合作”,讓同學進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重難點,“小組合作”,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松地解決了難點。結合作業,“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三、暢所欲言的評價
新課標的評價方式,比較開放,自由。通過欣賞評述學生美術作品,可以相互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和可取之處,相互取長補短。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維、構圖和辨別、調色能力,還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新課標確立了新的美術教育的理念與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揮。新課程標準彈性大,求實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教者可根據地區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選擇教材內容去設計教案、制作課件,教材里的單元可自由調整(教材只是個框架)。新課標,真是一盞明燈,為美術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初中學科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021初中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8-20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24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6-17
初中數學學科培訓心得體會09-03
學習小學科學新課標心得體會11-02
初中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06-22
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4-30
教師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8-25
2021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8-29
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