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何你要辛苦地爭對錯
當于另一半發生爭吵的時候,你是否會辛苦地爭對錯呢?下面為何你要辛苦地爭對錯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為什么那么在意對錯?
有一次周末做地鐵,等車的時候看到一對情侶在爭吵。
男方說,“我經常走這個路線,聽我的沒錯,如果按照你說的倒3號線,會繞很大的彎,多走半小時啊!”
女方說,“你說的不對,我昨天都查過了,換乘3號比你說那條線要近。”
兩人都很生氣,都認為自己說的對,看到附近有個值班的大爺,他們就過去問那個大爺:“您說我們說的路線,哪個更近?”
大爺看了看女生陰暗的臉色,說,“小伙子,你要是想少花時間,走你說的路線,你要是還想要女朋友,就走她說的路線。”
我們常說,感情里沒有對錯,但是現實中往往相反。
我們經常聽到:
“你看,我早就說過該這樣做。”
“你這種想法就是幼稚。”
“三四十歲的人,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
現實生活,充滿了對與錯?墒牵覀優槭裁磹蹱帉﹀e呢?
在情感中,女生有時候會認為,你聽不聽我的,代表你在不在乎我。另外,我們之所以要爭對錯,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無意識把“我的觀點”等同于“我們本身”。如果我的觀點錯了,意思就是,我錯了。但是,我是錯的,這是對自我的一種極大否定,對自我的存在感的一種抹殺。
張女士每次給丈夫提建議之前,忍不住都會加一句:“你是不是傻啊”“你沒腦子嗎”,然后才開始表達她真正想建議的事情。
當然,張女士的丈夫聽完之后,自然會火冒三丈,肯定不會接受她的建議,會抗爭到底,哪怕張女士建議是正確的,也不會接受,因為接受了,就等于自己“傻”“沒腦子”。
在講話中,充滿對錯之分,無意中流露出我們的優越感——我比你聰明。對方很自然,會感受了一種被挑釁,不被尊重,被否定。在這種語氣中,對方很難作出任何的退讓。任何的退讓,都威脅了自身的存在感。
那如果我們對話中,把人與事分離,不再爭論對錯,比優越感,情況會完全不同。
曉夢和他的先生,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在多次交往中,發現曉夢說話有個特點,就是她的先生說話時,再不合理,她都能看到先生的合理性,會去確認先生的感受,這當然給了先生一種很大的存在感。曉夢再來分享自己的建議的時候,這個時候先生就會很容易接受。
你的溝通模式,是否讓對方感受到被指責或被要挾,你是否將對方的觀點,連同對方本人一同否定了呢?還是說,在溝通模式中,充滿著尊重、理解和商量的態度呢?
另外,如果你是“錯的一方”,如果我們能把“我們的觀點”,同“我們本身”分離開來,那當我們的觀點被指認“錯”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會不會感覺好一點?
對錯背后是控制欲
對錯背后,是控制的欲望。即,我不允許你做自己,你要做我要求的你。
我們在找對象之前,常常聽到別人這樣問起,“你想找個什么樣的?”于是,你仔細想了想,我想找這樣,這樣,這樣的。也就是說,在你遇到某個人之前,你的心底,是有一個理想伴侶的形象的。
當我們和一個陌生人相遇、相戀,一切看似那么美滿,就像遇見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接著結婚,生子,在一起越來越久,越來越熟悉,然后,你發現,這個人怎么有那么多讓人討厭的地方,這個人怎么跟我當初想象的不是一個樣子,于是你會說:
“當初我找TA,真是瞎眼了”
“TA說過要改要改,這么久從來都不改,還是老樣子”
你心里的理想伴侶,逐漸不那么理想了,TA的真實的樣子,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你眼前,似乎,你越來越不認識這個人了。到底是這個人變了,還是,你從一開始,就不曾看見真實的TA?即使,我們看見了對方真實的樣子,我們又是否尊重了TA本來的存在?
當真實的形象逐漸浮現出來,我們下意識地會想要打壓這個真實的樣子,我們焦慮著“你怎么能按著我期待以外的形象發展呢?這簡直太可怕了”于是你感受到失控,越來越強烈的失控感,你會想“我可不能軟弱,我要改變TA,讓TA變成我所期待的樣子!”
這其實也是變相的,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真實的關系才是最好的
我們為什么結婚?為什么需要親密關系?
溫尼科特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泡,這個能量泡需要不斷伸展,與萬事萬物建立著很好的連接……而很好的連接,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因為,只有真實,才會有能量。而當我們企圖改變伴侶,伴侶就被物化,并非真實。
在真實世界的連接中,我們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在親密關系中,這種存在被強化,我們的存在,變得獨一無二。與真實世界的連接,是我們所有能量的來源。
小美跟先生談戀愛的時候,感覺先生非常體貼、寬容、成熟,并且從來不發脾氣(小美最看重的一點)。兩人彼此傾心,很快便結婚了。但在后來的相處中,丈夫發了兩次脾氣,把小美嚇壞了。“他那么溫柔、成熟,怎么可以發脾氣呢!”她傷心地說到,“他發脾氣的時候,我感覺整個天都要塌下來了。”
我問了一下原因,原來小美花了800元,給先生做了升艙,而先生卻在登機的時候,把座位換回原來的座位,這樣就可以和小美坐在一起。
“我當時看到他不打招呼就把座位換回來了,我就說了一句——你知不知道那800元是不能退的!”小美繼續解釋,“他居然氣急敗壞地吼我說——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祝你玩得愉快!”
小美的先生,從期待的先生-“從來不發脾氣”變成了真實的先生-偶爾,也是會有脾氣的。“真實先生”的出現,粉碎了她對“完美先生”的印象。
那么,如何放下期待,看見真實的伴侶、接納真實的伴侶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卸下防御。防御是什么?狡辯是防御、指責是防御、否定是防御,防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只要不以真實分享自我感受,尤其是脆弱感受的,都是防御。
如果小美能夠放下指責,坦白分享感受:自己很心疼800元,但是能夠和先生坐在一起也是很開心的。這樣,一場爭吵,會不會就可以避免呢?
如果小美能夠意識到,完美的先生,也是一個人,在受到指責的時候,也會生氣,也會有點小脾氣,能夠接納這種真實,而不是要求先生做到“不發脾氣”的完美,會不會,感覺也會更好一點呢?
我們并不是真的想要指責伴侶,不是嗎?我們只是感受到了一種焦慮和恐懼。在焦慮什么、害怕什么,分享出來,讓伴侶理解你的感受。
如果TA愛你,會去照顧和呵護你的感受,如果伴侶無法滿足這個想法,那也并不是伴侶的過錯,不是嗎?
也許你會說,如果分享感受、坦誠脆弱,對方會不會嘲笑我、看不起我?
人與人不同,卻又相同,有共同的人性,比如,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認可,害怕失去,等等等,當你分享這些脆弱但真實的感受的時候,也許你的伴侶沒有經歷過你的經歷,但TA一定經歷過你正在體驗的悲傷,你們受傷的感受,從某個角度講,是相通的。
當彼此感受到理解,感受到相通,親密關系才會加深。有了真正的親密,真正的連接感,才能消除我們的焦慮,才能消除因焦慮延伸出來的控制的欲望——想要改變對方、或者對伴侶很挑剔。
放下對伴侶的期待,從內在找尋力量
伴侶來到我們的生命,是為了滿足TA自己的。
關關是一個極其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在前幾段的親密關系中,一直都不順利,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都是被她“作”沒了,也就是不斷用“作”去試探對方底線,試探對方有多愛自己。
她尋覓了很久,終于找到一個能夠包容她的“作”的男孩子,用她的話說,就是“他內心很強大,無論我怎么‘作’,他都可以承受。”看似關關找到了一個“完美”的伴侶,不過,慢慢,似乎“完美伴侶”有了一些變化。
就在最近,關關和先生在海邊度假的時候,因為她想租一個沙灘椅,先生沒有同意,關關說了一句“我感覺我有點不喜歡你了”,結果讓先生很傷心,想要自己先回酒店,留下她自己一個人在沙灘。那個無條件愛自己,無條件包容自己的完美伴侶,不再“完美”了。
也許,這個不再“完美”的先生,也是渴望被證明,自己是被愛的。即便自己可以做到無條件包容、愛伴侶,事實上,自己也需要,滿足被愛的需要。
當兩個人經歷了感情的浪漫期,相愛的兩個人,都回歸到了自己的常態,那個曾經愛得更多的那個人,也會渴求對方能愛自己一點。我們都渴求著,在伴侶身上,找到那份缺失,無論勇士,或弱者。
尤其雙方都有匱乏的兩個人,真實相遇之后,彼此都在對方身上索取,想要一些甚至對方自己都拿不出的東西,爭吵順其自然出現,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強烈,浪漫期,到了權力期。
可是,我們的內在的匱乏,并不是伴侶的過錯,不是嗎?去填補自己內在的匱乏,也并不是伴侶的責任,不是嗎?
所有自己期待的東西,都可以自己給自己。
如果你缺乏安全感,渴望一個永遠不會離開你的伴侶,先嘗試自己不要拋棄自己;如果你從小缺乏家庭溫暖,渴望一個溫柔的伴侶,試著先對自己溫柔一點;如果你從小被父母挑剔指責很多,渴望一個包容的伴侶,先試著對自己少一點挑剔和指責;如果你想要一個脾氣好一點的伴侶,試著在自己每次想發脾氣的時候,先覺察一下自己的情緒;如果一個愛旅游的人,很吸引你,試著先自己開始去看看世界,哪怕,在離家1公里的附近,尋找美景;如果你是一個顏控,試著開始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有氣質;
外在的,內在的,都可以自己給自己,也只有自己給自己的,用起來,才不會誠惶誠恐。從內在找到力量,放下對伴侶的期待,便能放下想要控制的欲望。沒有控制,便沒有權力之爭。兩個人在一起,是一個系統。你的改變,會帶動著對方的改變。
彼此真誠相待,分享脆弱,而不是局限于對錯之分。
【為何你要辛苦地爭對錯】相關文章:
為何要拼命地去證明愛02-15
關于要爭的名言11-27
央企為何要降薪07-19
為何要進行芭蕾形體訓練06-09
你為何害怕求助別人01-11
為何你會被笑話逗笑03-21
為何你這么煩躁焦慮06-28
老板為何拿你開刀?08-10
團隊游戲:你爭我搶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