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女性與粉絲文化的社會心理審視

        時間:2020-09-26 20:54:23 心理學與生活 我要投稿

        女性與粉絲文化的社會心理審視

          所謂粉絲,是過度迷戀者,是對于某種人或物擁有喜歡、關注、信仰等情緒,并自愿付出成本(時間、金錢)的人。由于媒體關于粉絲的負面報道一直存在,從幾年前的楊麗娟事件到最近女生因為迷戀韓國組合EXO 被父親打死,社會各界對粉絲的質疑也沒有停止過。

        女性與粉絲文化的社會心理審視

          追星的性別差異

          女性更容易成為粉絲,女性構成粉絲文化的主體,東西方皆然。在上世紀60 年代中期,披頭士樂隊曾引發了歐美歷史上規模罕見的追星狂潮,一種首次“以女性為主體的群體性騷亂”。

          粉絲文化研究者岳曉東博士2002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F4 演唱會現場采訪了265 名香港青少年,其中男生44名(16.6%),女生221 名(83.4%)平均年齡15.35 歲。有研究者2000 年對寫給趙薇的207 封信進行性別統計發現,趙薇影迷中女性占90%以上,男性只占5.4%。即使把性別不詳的人全部歸為男性,也不到10%,女性占到了絕大多數。

          超女李宇春的粉絲“玉米”也是女多男少。據一項市場調查,“玉米”的男女比例為1∶9。

          筆者根據近三年百度貼吧已有的投票資料統計,某上春晚影視男星的粉絲中,女性占83.8% ,男性占16.2%;某上春晚影視女星的粉絲中,女性占76%,男性占24%;某偶像劇男星的粉絲中,女性占89.8%,男性占10.2%;某男扮女裝歌星的粉絲中,女性占65.2%,男性占34.8%;某著名笑星的粉絲中,女性占77% ,男性占23%。一般來說,影視明星、歌星崇拜中的女性粉絲的數量超過男性粉絲的數量。

          近年,筆者也對所在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做了一次粉絲文化的問卷調查,其中一項是“女性粉絲和男性粉絲的異同”,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為粉絲。據筆者觀察,確實存在兩性在粉絲文化上不平衡的現象,女性粉絲的絕對人數大大多于男性,女性喜歡男女明星的情況同時存在,不但男明星的粉絲大多是女性,女明星的粉絲也大多是女性。

          女性易為粉絲的社會因素和心理原因

          粉絲性別的女多男少說明了什么?這使我們不得不更深入探究女性容易追星的原因。首先,偶像崇拜是人的正常心理。岳曉東博士曾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中的性別差異,認為從性別比例來看,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偶像崇拜現象,對崇拜的偶像更為癡迷,這種差異與女性較強的依賴心理、更敏感和細膩的情感體驗、相對較早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發展有關。

          從社會原因來看,父母對女孩的傳統束縛比男孩更多,女性深感無形的壓力,“這樣女孩需要擺脫束縛的愿望比男孩更強烈,因而更容易崇拜偶像。其次,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從眾。”另一方面,相對于男性來說,社會對女性在事業成就上的期待要少很多,女性為弱者的傳統理念依然根植于社會性別角色之中。這使女性會更加注重自我被偶像所激發出來的心理情緒反應,比如異性偶像帥氣的外表、陽剛的舉止、體貼的行為等,從而投入豐富的情感。究其原因,其一是補償心態的`反映,希望擁有男性的優秀特質;其二是愛戀心態的反映。青春期女生情緒不穩定狀態,加之女性細膩敏感的特點,使得女性更傾向于選擇能夠令她們在情感上獲得釋放和滿足的異性作為自己的偶像,獲得心理上的愉快。在選擇偶像性別時,女生比男生更多地選擇異性偶像,把異性偶像當作夢中情人,女生更容易陷入一種對偶像的浪漫幻想中,從這個角度看,熒屏偶像劇無疑是在充當女性的情感致幻劑。

          一項對大學生欽佩人物的研究發現,女生在“感官舒快”因素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說明由對偶像外貌和作品的欣賞而得到的情感愉悅在女生選擇偶像過程中占有重要作用;而男生普遍在“社會性學習”因素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反映出男生在選擇偶像時更注重對方的事業和成就狀況。大學男生對才識、名利、領導力的追逐要比女生強烈,因此更加欽佩和認同以這些特質為核心的偶像,其崇拜政治家、名人、球星的比率明顯大于女生。

          女生選擇相同性別的偶像也很多,表現出一種認同式依戀。據相關研究,女性觀眾對好萊塢電影及明星的認同是電影研究中一個頗受關注的問題。早期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者認為,好萊塢電影的視覺愉悅加固了女性的客體地位、被動性和受虐傾向,女性觀眾對女主角的認同是她們和父權制壓迫共謀的標記。斯泰西的《明星凝視》分析了女性觀眾和好萊塢女星建立關系的多重過程。女性觀眾并非單純從外貌來理解明星的魅力,明星在她們心目中同時也象征著自信和老練。假扮、模仿與復制是電影以外的文化實踐,影星成為可消費的女性形象,女性觀眾可以通過其他形式的消費來復制這種形象,如購買與特定影星相關的衣服和化妝品,這樣做的時候,她產生了一個結合了自己外貌與影星的某個方面的新身份,通過身份改變的想象性“自戀”,她便成為心目中想成為的那個人。

          但是追星中產生的依戀,特別是沉湎式依戀易產生低自我信念、自我迷茫、虛榮滿足、不思進取的消極弊端,這些都容易造成社會上對女性粉絲的刻板印象。

          在筆者的問卷調查中,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為粉絲”的回答中,選“ 女性更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占了50% ,“ 女性更愛美的人和事物”占33%,“女性更真實表達自己的感情”占16%,“女性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占6%,無人提出其他的選項。這些回答都說明一點,人們肯定女性是構成粉絲文化的主體,追星成為越來越多女性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閑的沒事干”的無聊舉動。但被調查者對于女性喜歡追星頗有微詞,認為是被“不切實際的幻想”所左右,這種錯誤認識在高素質人群中普遍存在,使粉絲的生活有“另類感”并因受到周圍人的壓力而易產生疏離感和孤獨感。

          值得關注的成年女性粉絲現象

          過去的粉絲研究專注于青少年追星行為較多,對于成年女性粉絲的研究相對薄弱。一般來說,成人成為粉絲需要具有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要有閑,二是要有經濟基礎,三是有情感或精神寄托的迫切需要。調查結果一方面表明,今天的女性特別是城市女性的生活比較安逸、有閑暇時間,經濟上自立、有可支配的收入;另一方面表明女性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異常強烈的。男性無疑具有同樣的條件,但因社會整體上對男性氣質的片面強調,控制或壓抑了這種精神需求,或者有重政治名人輕娛樂明星的價值取向,當然不排除“隱性”粉絲的存在。

          媒介平臺成為當下中國女性最活躍的公共空間,粉絲文化無疑對那些不滿現實生活而又無力還擊的成年女性提供了一種改變的可能性,成年女性以追星“另類”生活構成逃避現實的真空地帶,更多地獲得存在感和補償性自尊、獲得精神寄托與激勵。關于粉絲年齡的觀念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在筆者的調查中,回答粉絲現象會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高達50%,比答10 歲~18 歲的還高了5 個百分點。成人實質性追星行為比青少年的表層性追星更為持久和執著,更具有粉絲經濟的資本。百度貼吧經常有網友發帖詢問吧里粉絲的年齡,從回帖可見,從“40后”到“70后”都有,擁有成年粉絲多的明星被說成是“師奶殺手”,也有“HC(花癡)使人年輕”的說法。追星不再是少男少女的專利,對此學界應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女性與粉絲文化的社會心理審視】相關文章:

        50個吸引女性粉絲的引流內容平臺分析08-12

        女性形象與民族文化認同研究論文09-25

        詩與哲學之爭的歷史回顧與審視論文06-21

        中國文化的美學審視三題論文09-27

        淺談中國文化的美學審視三題論文08-09

        女性文化如何引領文化發展論文10-02

        解讀“粉絲經濟”11-07

        新聞策劃研究的學理審視分析與探討論文07-20

        社會心理學中的愛情與婚姻10-08

        女性禮儀與美麗修養09-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