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資訊:解析常見的肢體語言的心理秘密
心理資訊:解析常見的肢體語言的心理秘密是由YJBYS小編為大家傾情打造,歡迎參考借鑒!
心理資訊:解析常見的肢體語言的心理秘密
一部美劇lie to me,讓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了肢體語言,微表情是什么。一個無心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小動作,就可能決定了你的成敗——即使這是一次千萬元級別的商務談判。是的,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 微小的身體語言,就是有著如此之大的魔力。正是這些微妙的身體語言,決定了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別人,還是為別人所掌控。
交叉雙臂會大大降低可信度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躲在障礙物后尋求保護的自衛方法。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一旦感覺有危險,我們就會立刻躲到諸如桌子、椅子、家具等 固定物體或媽媽的裙子后面。六歲以后,我們逐漸學會了將雙臂緊緊交叉抱于胸前來保護自己的動作。當長到十來歲的時候,我們又學會了掩飾,知道可以通過稍稍放松手臂以及配合以雙腿交叉的動作來隱藏環抱雙臂這一動作的自衛性,從而掩飾我們內心的恐懼。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在我們的刻意掩飾之下,雙臂環抱于胸前這一動作的防御性也顯得越來越不明顯。不過,每當感到有危險,或遇到不愿遇到的事情時,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將一只或兩只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用自己的肢體形成一道身體防線,抵抗外來的危險,從而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不管怎樣,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
當一個人感到緊張不安想保護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見的時候,他很可能會將雙臂交叉,緊緊抱于胸前,借此告知對方他有些緊張或不安。當你將雙臂交叉抱于胸前時,你的可信度也會隨之大大降低。
黛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勢博得全世界的同情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眼睛一直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器官,它對人類行為習慣造成的影響也成為我們經常研究的課題。目光的互相接觸有時能夠控制談話的局面。
比如,當某個人說“他用十分輕蔑的眼神看著我”,就顯示出交談對象高高在上的態度。而當你對別人說,“在你說話的時候請正視我的眼睛!”那就表示你懷疑他在撒謊。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我們的目光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對方的臉上,所以眼睛所傳遞的信息,是能夠幫助我們解讀對方態度與想法的最佳利器。當人們初次見面的時候,會在很短的時間里形成對新朋友的第一印象,而這個印象主要取決于人們的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在戀愛期間,眼睛是最能傳神的器官。為什么羅曼蒂克的相遇總是發生在燈光朦朧的地方呢?瞳孔擴張就是答案。在微暗的光線中,人們的瞳孔會不由自主地擴張,從而讓相遇的兩個人互相產生吸引力,成就羅曼蒂克的愛情。
為了向他人表示自己的威嚴或者攻擊性,人們常常會做出壓低眉毛的動作。反之,提升眉毛的動作則是順從謙恭的表現。有人發現某些種類的猩猩和猴子 也會用這些動作表示相同的含義。他們還指出,常常有意提升眉毛的動作會帶來一種順從的感覺,而常常有意壓低眉毛的人則會被認為具有相當的侵略性,在這一點 上猩猩和人類的感覺完全一樣。
在低頭的時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另一種表示順從謙恭的姿勢。這種姿勢同樣對男人具有吸引力,因為這會讓眼睛顯得更大而且讓女人看起來像個孩子。 這種心理反應可以這樣解釋:小孩的身高比成年人矮得多,所以在看成年人時必須抬起眼睛往上看;久而久之,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被這種仰視的目光激發出 類似于父母般的情感反應。
在婚姻遭遇危機時,黛安娜王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勢博得全世界的同情。下巴微微內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纖細的脖子,這個姿勢幾乎已經被黛 安娜王妃藝術化了。這種像孩子般的姿勢觸發了成千上萬人的憐愛之情,特別是當人們認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國王室的攻擊時,更是希望能像父母一樣保護她。這樣 一種表示順從的姿勢,人們平時并不會有意識地去練習,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做出這樣的姿勢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女性更喜歡微笑可能是天生的
羅伯特.布諾溫發現,人在群居生活時歡笑的次數是獨處時的30倍。同時,他還發現,與各種笑話以及有趣的故事相比,和他人建立友好的關系這一目的與笑聲的聯系似乎更加緊密。在引發我們大笑的各種原因當中,只有15%%來自于笑話。
人們用嘴角上揚的表情來表達心中的快樂之情,與此相反,當人們不開心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一種嘴角下垂的不高興的表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撇嘴。只要感到不開心,沮喪,絕望,憤怒或緊張,人們的臉上就會浮現出這樣的撇嘴表情。然而,我想告訴有這一習慣的人們一個不幸的消息:如果一個人總是把這種負面、消極的表情寫在臉上,久而久之,他的`嘴角就會永遠保持一種下垂的狀態,看起來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沮喪樣子。
波士頓大學的馬文.海切特和瑪麗安.拉.弗朗斯進行了一項研究。其結果顯示,在面對主管和上級時,無論是在氣氛友好的前提下,還是在不友好的緊張氣氛當中,下級人員都會面帶微笑;而主管和上級人員在下級面前,只會在氣氛友好的前提下才會露出微笑。
這項研究還表明,無論是在社交還是在職場交往中,女性微笑的頻率遠高于男性,而這也就在無形中使微笑的女性在面對不茍言笑的男性時居于弱勢或下 屬的地位。有的人認為,正是因為女性笑得更多,所以長久以來她們才會一直被置于男性之下的從屬地位。不過,有研究顯示,早在出生八周之時,女嬰笑的次數就 遠遠多于男嬰。所以,微笑這一特征很可能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養所致。最合理的解釋可能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女性多扮演安撫者或撫育者的角色,而微笑 正好與這一類角色的特性和功能相吻合。
撒謊時最常見的手勢
用手遮住嘴巴的手勢,下意識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謊者試圖抑制自己說出那些謊話。有時候人們是用幾根手指或者緊握的拳頭遮著嘴,但意思都是一樣的。
有的人會假裝咳嗽來掩飾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勢。比如我們在電視上常?吹降陌缪輳姳I或者罪犯的演員,他們在和其他歹徒討論犯罪計劃,或者遭受警察審訊時,就常常做出這樣的動作。
觸摸鼻子的手勢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幾下,有時甚至只是略微輕觸,幾乎令人難以察覺。女人在做這個手勢時比男人的動作幅度更小,或許是為了避免弄花臉上的妝容。
美國的神經學者阿蘭.赫希和精神病學者查爾斯.沃爾夫深入研究了比爾.克林頓就莫妮卡.萊溫斯基性丑聞事件向陪審團陳述的證詞,他們發現克林頓說真話時很少觸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頓一撒謊,他的眉頭就會在謊言出口之前不經意地微微一皺,而且每四分鐘觸摸一次鼻子,在陳述證詞期間觸摸鼻子 的總數達到26次之多。兩位科學家分析道,與頻繁觸摸鼻子的情況相反,只要克林頓誠實地回答提問,他就完全不會觸摸自己的鼻子。
思考的手勢是將握住的手放在下巴或者臉頰處,通常還會將食指豎立起來。當人們開始對說話人的話題失去興趣,然而出于禮貌又想裝作感興趣的樣子時,這個手勢就會悄悄發生變化。隨著厭倦襲來,原本輕挨著臉部的手腕漸漸成為了頭部的支撐。
【拓展閱讀】
研究發現綠色植物的照片也能為人減壓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陽光燦爛、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中度過更多時光的人比其他人更快樂、更健康。例如,斯坦福大學(Stanford)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在繁忙的街道散步相比,年輕人在校園草地散步一小時后,焦慮水平更低,在工作記憶測試中的表現也更好。
不過,我們對人在綠色環境中活動時身體里的確切情況基本不了解。我們甚至不清楚,對健康最有益的到底是大自然本身,還是身體活動、陽光或同伴情誼(如果是你和別人一起散步的話)!秶H環境研究和公共健康雜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目前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試圖弄清這些互相關系。它把焦點放在戶外照片上,而非真實的戶外環境上。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大多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通過激發戰斗或逃跑反應、加速心跳和保持身體緊張來應對壓力;而副交感神經系統壓制這些反應,保持生理上的平靜。為了這個研究,他們找到近50名大學生,給他們裝上感應器,以監測心電活動,然后讓他們觀看電腦屏幕上的照片。其中一半的照片展示了全是建筑物和靜止汽車的城市空間,另一半是綠色空間,不過大多是常見的場景,比如兩側是綠樹的無人小徑,而不是壯觀的野外景色。
看完照片后,這些學生要在電腦上解答一系列難度逐步加大的數學題,而屏幕上的評估器把他們的答案與平均成績相比較。結果顯示,他們成績低于平均水平,雖然不確定準確與否。這證明了這項測試能迅速提高壓力水平。之后,研究對象們再看照片,再做數學題,然后再看更多照片。
學生們做完數學題看到綠色空間照片時,他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開始發揮作用,比如,降低他們的心率(高樓聳立的照片沒有這樣的作用)。不過有趣的是,在數學測試前觀看同樣的綠色場景照片未能減輕壓力:他們努力解題時心率依然升高了。
自由大學醫學中心主持這項研究的瑪格達萊娜·范登伯格(Magdalena van den Berg)指出,總的來說,這些數據表明“短時間觀看綠色空間照片可以幫助人們從緩解壓力”。她補充說,同樣的照片很可能不會預先幫助觀看者緩解未來的壓力。不過她表示,“人們對這種微弱甚至乏味的視覺刺激都有反應,真是讓人吃驚,因為它沒有壯觀的綠色美景,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她還說,如果人們能到大自然中,甚至只是看看窗外,看看真實的綠色景觀,效果很可能會更加明顯。所以,如果你無法到戶外,那么可以把你的屏保圖片設置成綠樹,并且有可能的話,申請一個能看到窗外綠色景致的隔間。
【心理資訊:解析常見的肢體語言的心理秘密】相關文章:
大學新生常見心理問題_解析08-20
關于心理問題的資訊08-23
常見的心理問題08-22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解析08-23
兒童常見的心理缺陷07-03
春季常見的心理問題11-14
教師常見的心理問題08-11
職場禮儀的肢體語言06-21
有趣的心理測試及解析07-04
常見的兒童早期心理問題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