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初中歷史培養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論文

        時間:2020-08-03 13:02:23 學習方法 我要投稿

        初中歷史培養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論文

          摘要:歷史科目在初中生培養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而中等生又是作為極易被忽視的絕大部分群體,他們學習情況的好壞嚴重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所以必須重視中等生的教學。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等生的特點,然后闡述中等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最后提出在歷史教學中培養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

        初中歷史培養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論文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中等生;學習能力

          一、初中中等生的特點

          1.中規中矩

          大部分中等生在學校都是中規中矩型,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嚴格規范個人行為,從不給老師添麻煩,老師安排的作業也都是按時完成,從不拖沓、犯懶,逐漸成為班級里同學比較信賴的群體。在班級里,這樣的中等生占班級的絕大部分,是班級的主流群體。

          2.身心健康、智力正常

          中等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較健康,更確切的說是處于穩定狀態,不太可能出現太特殊的情況。這部分群體并沒有什么特長,愛好較少,性格上偏內向,不愿意主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有部分學生甚至會膽怯、自卑。3.不自信,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中等生本來就沒有什么特長,學習成績中等,在學校很容易被老師忽視,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導致他們不自信,他們缺少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就算有機會也會因為這種不自信而抓不住機遇。

          二、中等生在教學中的地位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要職責和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參與的主要學習活動。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為提高教師教學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學中尤為重要。由于中等生群體較龐大,思維比優等生遲鈍,很難達到老師想要的互動效果,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中等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沒有受到老師的重視,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論述。

          1.課堂提問

          中等生被提問的次數極少,很難有機會被老師叫起來發言。教師在課堂上,為了把握進度,并達到教學的目的,往往會選擇較優等生起來回答問題,而且傾向于把較難的問題留給優等生,簡單的問題交給差等生,很少考慮到中等生。由于中等生人生較多,及時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留給中等生,仍然很難做到均等,平均下來中等生的被提問的次數很少。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個老師面對眾多的學生,在授課過程中很容易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教學情境發生了變化,所以也很難把握好學生的提問情況。

          2.表揚次數

          由于中等生很少有被老師提問的機會,學生缺少表現自己學習能力的機會,自然很難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只是中等生很少受到表揚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并不強,缺乏新點子和新創意,難以激發新思維,比較適合回答一般性的問題,并不能給老師帶來驚喜的回答。教師考慮到班級整體的教學質量,更樂于提問優等生,希望借助優等生的積極大膽和有難度的回答,來激發班里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教學效果。老師們也想通過向優等生提問環節暗示學生應該向優等生學習,激發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學習潛能。

          3.參加課外活動中的地位

          如果班級舉辦課外活動,通常情況下優等生比中等生更受歡迎,而且優等生的參與熱情也高,因為他們的大膽、自信,勇于積極爭取的性格,自然會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還有一小部分差等生,他們對于名利并不在乎,學習成績也差,參與到競爭中如果失敗了,他們并不會過于焦慮,一旦勝利了將會改變他們在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態度。而作為班級大多數的中等生,他們一向順其自然、不與人爭搶的性格,很少主動參與活動,而且他們自身就缺乏自信,害怕承擔失敗的壓力,使他們沒有勇氣爭取機會展現自己。教師也很少關注他們,他們成績平平,也沒有什么特長,老師們對于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致也不高,所以中等生很少參與課外活動,老師也很少鼓勵他們去參與。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提升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

          1.更正對中等生的態度,教學行動從改變思想開始

          歷史學科在初中教學中屬于重要的副級科目,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作為老師首先應該認識到所教科目的重要性,然后轉變對中等生的態度,摒棄以往以成績高低論英雄的觀點,激發中等生的歷史學習興趣[5]。在課堂上,老師要針對中等生的歷史學習水平,照顧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水平的差異,所傳輸的知識點要在中等生的接受范圍內,教學方法也要能夠讓中等生理解和體會。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他們對歷史學習的需求,也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在課堂上多給予他們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學互動,大膽表露自己的見解,樹立起他們對歷史學科的信心和提高他們對歷史的重視程度。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只要他們改變對中等生的態度,然后從態度轉移到日常的教學中,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2.模擬歷史情景,鼓勵中等生扮演歷史角色

          《歷史課程標準》中強調“注重過程”這一理念,就是要鼓勵教師多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親身體驗歷史過程,并感受和接納歷史,所以在歷史教學中,老師應該將課程體驗深入到學生的知、情、意、行當中。首先,教師應當選擇具有可操作性和體驗性的歷史情景,由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扮演歷史角色,重點鼓勵中等生參與其中的角色,還可以讓中等生來扮演重要人物,提高中等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人物扮演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可以體現學生的智慧。以前有學者提出,知識并不是教師傳授得來的,而是學習者通過體驗特定的情境中獲得的,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式多與中等生進行互動,建構中等生的歷史知識,同時也能夠激發他們對其他科目學習的積極性。

          3.了解中等生對歷史學習的需求

          首先中等生是渴望被關注的群體,他們的學習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甚至談不上需求,他們只是跟著老師的節奏去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老師們應該多去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并轉變教學方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并激發出他們更深層次的學習需求。培養中等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并貫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這才是教學與學習的最好效果。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遠比成績更重要,傳授給中等生學習方法,鍛煉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傳授給他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作為學生和社會的一份子的責任,這才是教師最應該做的事情。

          參考文獻:

          [1]汪利兵.優等生和中等生高中物理問題表征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2]封光濤.在數學教學上對中等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探究[D].延安大學,2013.

          [3]于秀蘭.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初中歷史培養中等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論文07-04

        初中歷史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07-03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論文06-16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初探論文07-09

        學習古代文化培養創新能力論文08-26

        地理學習能力培養論文08-09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策略論文09-18

        物理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08-22

        淺論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08-09

        大學英語學習創新能力培養研究論文07-2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