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高師院校教育改革

        時間:2022-12-11 09:15:5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高師院校教育改革

          【論文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師院校;教育改革

          【論文摘要】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要求,高師院校應加快自身的改革。積極主動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際問題,采取切合實際的措施,為基礎教育培養出具有教育觀念新、知識淵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先進、科研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強、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教師。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的正式頒布,掀起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潮。這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大變革,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的必然選擇,也必將影響我國整個教育體系的改革與發展;A教育課程改革對高師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體目標的認識

          《綱要》是在全新的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制定的一份基礎教育改革綱領性文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總綱,提出了新的基礎教育改革課程標準、奮斗目標和操作規范,主要包括:

          1、課程功能的轉變!毒V要》指出:“改變課程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边@里指出了課程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時又批評了傳統課程只重視知識傳授忽視技能訓練的偏失;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的態度、過程和方法,把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作為教學的關鍵,糾正了傳統課程只重視老師“教”忽視學生“學”的弊端;強調了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重視傳授知識與技能,轉變為更加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及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的指導,這就改變了傳統課程教師只重視提高自己教學的藝術和效果而輕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課程功能的轉變影響教師觀念和角色的轉變。教師要從單一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的傳授、學習的促進和教育的研究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發展。

          2、課程結構轉變!案淖冋n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眰鹘y課程在結構上過分強調學科的學術性而脫離社會實際,門類眾多而又彼此獨立,缺乏整合性,不能讓學生實現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就是既注重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教育內容,也注重學科內在的邏輯性。如在初中階段開設理科綜合課程為“科學”、文科綜合課程為“歷史與社會”,另外還有開設“藝術”、“綜合實踐”等課程!熬C合實踐課”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等內容。這些課程的調整不僅僅是不同學科之間知識的融合,而且加強了書本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課程結構的均衡性和選擇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保持個性創造了條件。這對教師要求很高,需要教師在課程目標指導下,根據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確定活動主題、內容與方法。

          3、課程內容的轉變!毒V要》說:“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鼻嗌倌陿嫿ㄖ腔邸⒃鰪娔芰Φ幕A是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過多的強調學科的邏輯體系而忽視學生的基本經驗,必然違反學生認知規律,收到的效果必然很差。這要求教師具有把課程內容轉化為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現實知識”,轉化為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密切聯系的“先進知識”,為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奠定基礎。

          4、課程實施方式的轉變!毒V要》主張“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眰鹘y課程實施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從屬的地位,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真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獲取新知的能力,學生普遍缺乏質疑探究精神、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增加學生參與、動手的機會,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5、課程評價的轉變!毒V要》要求“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痹械幕A教育課程評價只注重學生學業成績,不考察其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得不到發現和發展。新課程評價要求教師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拋棄得心應手的簡單的“好與差”的二維評價方式,用辨證的發展的眼光看事物,樹立新的發展性的課程評價觀。

          此外,在課程管理上,要求改變過去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更加靈活的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模式,增強了課程的適應性和多樣化,給了學校和教師更多的創造空間,也更有利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發展。

          《綱要》提出的這六項具體目標是相輔柏成、互相制約的,共同構成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體系,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對高等師范教育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的新要求

          《綱要》突出了課程人本化、綜合化、現代化、多元化等特點,這無疑對基礎教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政治思想好,師德高尚,有正確的價值觀,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敬業愛生,教書育人,樂于奉獻等之外,還要有新的內涵:

          1、具有“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新課程的人本化要求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擺脫傳統落后的“知識本位”或“智力本位”觀念!耙匀藶楸尽痹诮虒W中就是“以學生為本”。一方面,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相信每個學生的潛能,注重學生的體驗,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于學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還有,教師要正確而充分地發揮教育評價對學生提高和改進的作用,考試考核方式要重視全面性和對不同學生的適應性。因為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正在成長中的人,是有個性的人。只能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和不同個性引導其發展,不能統一要求、步調一致。只有在這種觀念指引下,開展教育活動,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1][2][3]下一頁

        關于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高師院校教育改革

        【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高師院校教育改革】相關文章: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論文05-31

        初探高職藥學教育改革05-16

        高師院校學前兒童文學教學策略的論文06-26

        關于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建議01-25

        高師文學類課程微課的設計與開發論文06-25

        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論文11-12

        淺談高職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05-02

        民事訴訟法課程的教學改革06-08

        論文范文如何從高考改革趨勢看地理教學改革08-17

        探討中國高校教育改革之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淺析05-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