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材料的選擇習慣分析論文
一、打造生態課堂中材料選擇的困惑
當前,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在選擇學習材料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有的教師忠于教材,教材提供怎樣的學習材料,就選擇怎樣的學習材料;也有的教師基于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往教學時使用什么學習材料,現在依然選擇怎樣的學習材料。教師在選擇學習材料時的習慣做法,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學習需要的分析與把握。因此,教師應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邏輯分析,要弄清教材中的概念、規律和方法的邏輯結構,從而把課本中的知識結成“點”,連成“線”,織成“面”,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且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決策分析,更注重靈活地挖掘教材,開發、組合、加工教材。
二、打造生態課堂中材料選擇的策略
1.開發有效學習材料才能確保有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調整學習材料,以促進思維開發。處于每一發展階段的學生都應當有適合其自身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的學習素材,應當經歷對他們來說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這樣才能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學生對學習才會有興趣,從而愿意接近數學。
[案例一] 一冊教材中《1—5數的認識》的教學,通常教師是把P14主題圖放在課的開始進行教學,問學生:“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讓我們一起去動物園觀賞動物好嗎?圖上有什么?把你看到的物體數一數各有多少?”然后全班交流。如學生回答動物園里有一頭大象,圖上有一個太陽等;教師再歸納:一頭大象、一個太陽,等等,都可以用數“1”表示。
[分析] 這樣的設計比較嚴謹,但一想學生在上小學之前已在幼兒園對1~5有了很多了解,這樣一開始就把主題圖呈現出來就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而較難有新的收獲。有鑒于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從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出發,調整了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
[案例二] 先在黑板上寫出1~5的數,問:“小朋友,黑板上的這些數你認識嗎?(1~5)關于這些數,說說你都知道什么?你能用桌上的學具表示嗎?2除了表示2個圓片、2根小棒外還可以表示什么?”由此,讓學生充分地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興致極高。接著,筆者再出示動物園這幅主題圖,讓學生把看到的物體數一數各有多少,同桌數一數。最后全班交流數法。
[分析]這里教師了解了學生的知識起點,把握了主題圖呈現時機,主題圖并不是放在一個教學的開始,而是把它作為一種練習的材料。以學生現有思維發展水平為依據,選擇了與學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學習材料,使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充分思維加工,通過新知識與已有認識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達到對新知識的充分理解,從而充分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1)新編學習材料提高學習參與度。現行的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為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了良好的課程資源環境。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參與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
(2)加工學習材料激起開放學習。加工學習材料,使學習材料具有開放性,教師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學生自己提供、自己選擇、自己創造學習材料,積極主動地有效參與學習活動,而教師僅僅作為一名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適時給予學生幫助。
。3)重組教材內容培養創造能力。在現行教材中,許多教學內容的編排方式,往往考慮地區間的差異,有時把一塊知識分拆得較細。這樣的內容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因為缺少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思想滲透,學生往往會失去一些創造機會。因此,對于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心理實際,敢于重組教材內容,突出基本知識、基本觀念、基本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再創造的方法和能力。
在新的課改教學實踐中,教師已不再是課程的單純消費者和執行者,而是課程的策劃者及設計者。教師不能簡單、機械地“教”教材,而更要注重靈活地挖掘教材,開發、組合、加工教材。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調整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可以新編學習材料,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進行優化組合,培養學生再創造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提供的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充分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根據目標的需要,靈活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加工、調整、組合、補充、改編、新編,抓住教材中的可變因素推波助瀾,實現學習材料的有效開發,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高潮迭起,倡導有靈氣的數學學習。
2.把握學習材料的有效呈現方法。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币簿褪钦f,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給學生的學習材料不再是單一、枯燥的,而應該是多樣化的。
。1)直截了當呈現學習材料。直截了當呈現也就是開門見山,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知識的起點,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直接把所學的內容呈現給學生。
。2)借助“實物”呈現學習材料!鞍殉橄蟮臄祵W概念‘實物化’”是蒙臺梭利創造的一套數學教育好方法。這一套教學方法非常適合小學數學教育,因為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具體形象思維的形成需要不斷地用具體事物或“實物化”的模型強化才能形成,蒙臺梭利創造的這套數學教育方法,就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一套具體實物或形象的實物教具,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表象思維所需的具體形象,能很好地幫助他們學習數學。
。3)動態生成呈現學習材料。葉瀾教授曾強調,“要用生命的動態生成觀念來審視課堂教學,教育活動會因為不同的因素生成新的動態要素。”這是新課標準所倡導的理念之一——“生成性的教學觀”。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由此,教師在呈現課堂學習材料也應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是一個“可變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陳惠芳.有效探究: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應然選擇[J].江蘇教育研究,2010,(12).
[2]韓兵.實施小學數學課堂生態教學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材料的選擇習慣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數學課堂中創新教學分析參考論文12-09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分析論文12-03
生態建筑材料論文11-21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論文04-27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分析03-27
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06-15
教學課堂有效的途徑分析論文04-25
高效課堂數學的論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