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堅持財務管理第一 保障會計信息質量
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是1992年改制設立并較早在證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舊體制習慣勢力的沿襲,改制時資產質量的先天不足,使公司與大多數老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一樣,歷經了創業的磨難和的艱辛。經過九年的拼搏,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要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要保證信息的質量,就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內控制衡,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多年來,公司一直堅持把財務管理作為公司的第一管理,通過建章立制、規范運作、財務委派、動態監控,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準確,也促使了公司效益逐年穩步提高,九年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10%以上。一、憲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前提。
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是賴以指導和控制公司規范運作的基本制度,是按照所有者和利害相關者的最佳利益運用公司資產的切實保證,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必要前提。
1、決策與執行相分離。在公司董事會成員中,處于執行層的公司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只占二席,而專家型的外部獨立董事卻要占到三席,從而在決策機構中增強了決策的獨立性,保證了決策層與執行層的分離,大大提高了決策的客觀程度。
2、權力與責任相配套。董事會和經營班子,董事和監事,總經理和財務總監既有各自的權限,又必須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權力與責任必須配套。比如,董事會有決策權,但必須受到股東大會權限的制約和監事會監督檢查的制約,而且還要對其決策的成敗負責任。公司的各級機構各類人員都規定了權限,在權限范圍內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3、發展與控制相制衡。為了股東財富最大化,公司必須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發展中必然會遇到風險,這就必須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公司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形成決議文件,規定了決策控制程序、投資審批程序、資金核對程序、擔保授權范圍、以穩健原則為精神的主要會計政策等控制事項;公司總經理室又通過建立一套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指導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保證了公司一方面快速發展,一方面有效規避風險,使資產良性循環,資產質量穩步提高。
4、股東之間利益相兼顧。保護全體股東的權利,兼顧全體股東的利益是公司的職責。為了兼顧到中小股東的權力,在董事會的名額分配上,非控股股東委派的董事占61.5%。為了兼顧中小股東的利益,與控股母公司之間嚴格做到了“人員、資產、財務”三分開;并花了相當的努力,解決了因和特殊原因形成的為母公司擔保和母公司下屬企業占用股份公司資金的老大難。在資產重組時,形成了國有資產和中小股東雙贏的局面。既沒有為了國家股東而犧牲中小股東利益,同樣也沒有為了中小股東而犧牲國家股東利益。
在較為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下,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內部環境。圍繞確立“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基本目標開展理財活動,不僅要注重利潤的產出,更要注重資產的風險和質量;不僅要從開源上下功夫,還要向節流要效益;不僅要準確核算,更要強化監管職能。因而,公司要求財會人員始終牢記規范操作的要旨,以《會計法》為準繩,以企業會計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為依據,自覺規范各種財務會計行為,做到操作程序規范化、核算原則統一化、開支范圍制度化、基礎管理標準化,使公司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及時落到實處。
二、健全的財務內控制度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必要條件。
公司從整頓、健全、完善財務制度著手,努力探索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高效化。建章立制的重點:一是側重于財會人員的崗位職責,明確規定了各個財會崗位的工作范圍、性質、、職責、要求,以及部門內上下左右之間的銜接關系,做到財會人員崗位有職責,考核有標準,獎懲有依據,從制度上確保財會人員行為的規范,提高基礎管理水平;二是側重于規范經營決策程序,明確規定各種決策(如項目投資、對外抵押擔保、大額資金撥付等)的審批權限、報批程序、審批責任、監督制約等條款,使決策納入規范化渠道,避免由于“一支筆”的隨意性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三是保持和健全公司內部完整的多層次和多類型的財務會計制度綜合體系。
公司屬集團性質,管轄9個全資企業和10個控股子公司,我們以公司會計制度和主要會計政策去統一規范下屬單位的會計事務。凡是年底、半年度報表以及重要的會計事項,都以文件形式下發,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屬企業具體操作。每月的財務科長例會上各企業都要匯報執行制度的進展和問題,以利不斷地完善和補充,使包括子、孫公司的全部財務活動盡可能納入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之中。正是由于有了較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才使企業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得以保障。
三、有效的動態監控措施是保證信息質量的組織手段。
一個年銷售收入24億元,資產總額20億元的集團性公司,要確保下屬眾多的會計信息都能真實可靠、準確完整,除了建章立制外,還必須實行動態監控措施。
1、實行財務主管委派制。自1995年起,公司就開始試行財會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對所屬企業、控股子公司委派財務主管。1998年進一步完善,按照企業制度的管理模式,構筑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總公司的財務總監由公司董事會任免,各級子公司及下屬企業的經營者、黨委(支部)書記和財務主管都由上一級母公司委派,其工資獎金、人事檔案關系都在上一級公司,從而形成了經營者按照總公司下達的效益目標自主經營,財務主管對經營者進行量化監督的組織體系。其中,財務主管要承擔雙重職責,既要在本單位協助經營者當家理財,組織實施財會業務,又要對整個企業的運行進行監督管理,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對上一級委派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遇到矛盾由上一級公司裁決,使維護出資者權益落到實處。各財務主管分布在下屬的各企業中,工作在生產經營的第一線,站崗在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前沿,最了解經營的真實情況,最方便實施動態監控,使公司全部資產都處于受控狀態?偣久吭抡匍_一次委派的財務主管例會上,各財務主管都能較詳盡地匯報和請示,總公司也通過他們及時地布置和指導,形成了一個健全的會計信息流和財務監控網。
2、推出內部循環審計制。為了對公司資產動態監控,為了有效形成監督制約機制,在實行財務主管委派制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內部循環審計制。上市公司的外部審計和審計已經夠多了,為什么還要加強內部審計呢?我們認為,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立足點和作用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公司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對下屬企業實施每年1-2次的常規循環審計和不定期的特定專項審計。這種內審,無形中對委派的財務主管形成相當的壓力。通過內審,總公司可考核委派財務主管的能力、實績和責任心,同時也能更詳細地了解下屬企業的資產質量和存在,有利于總公司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動態控制。
財務主管委派制和內部循環審計制,雙管齊下,收效是很明顯的。財務上的政令暢通、信息暢通、監控暢通,對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起了保障作用。
四、的預算管理體系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
公司以預算管理作為財務事前控制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突破口。以預算管理為抓手,事半功倍,既可通過編制預算來效益目標和財務指標,又可通過與預算對比來檢查實際執行情況,還可通過預算分析來尋找挖掘潛力、降本增效的途徑。
自1997年起公司全面推行預算管理,在層次上實行分級預算,總公司、子公司及下屬企業都要各自編制預算,使預算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在時間上實行分段預算,如資金收支按月預算,費用開支按季預算,財務指標按年預算;在形式上實行分類預算,如投資項目按單項預算,收付業務按月使用資金歸類預算;在管理上實行跟蹤監控,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均需糾偏,修改預算必須報批。預算管理的實踐使財務人員嘗到了甜頭,不僅工作有了抓手,而且對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五、穩健的會計處理原則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防范措施。
經營總是有風險的,關鍵是要注重風險控制。在會計處理上,也就必須采用穩健的原則,來夯實公司的資產,來真實反映企業資產狀況。1998年采取了壓縮應收帳款、減少各項費用支出等一系列措施,重新修訂公司會計政策,采用按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對應收帳款1年以內按1%計提,1-2年按10%計提,2-3年按20%計提,3-4年按30%計提,4-5年按60%計提,5年以上按95%計提。結果使1998年1年以上的應收帳款總額比1997年下降了40.06%,提取的壞帳準備反比1997年增加了3.85倍;1999年的應收帳款周轉率達12.84次/年,遠高于同行業水平。1998年和1999年兩年的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均是同期凈利潤的1.78倍。
公司嚴格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對存貨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998年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比1997年增加了2.6倍,1999年的存貨周轉率也達12.06次,也遠高于同行業水平。
在資金收付業務中,借鑒銀行存貸計息的方式,對各部門按每月資金收付的凈額利息,加強內部考核,加快了資金的回籠,使公司1999年速動比率達到1:1.1,現金比率達到72%,資產負債率降到55%,資產質量明顯改善,資產結構分布合理。
正是由于在諸多方面采用了穩健的會計原則,因而既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也使公司的充滿后勁。
【堅持財務管理第一 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06-09
論如何從核算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05-04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06-03
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對策,如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08-16
新會計準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基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05-29
如何書寫條件保障開題報告06-17
立法質量與質量立法──歐美臺立法質量立法研究(四)06-03
論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構成05-31
國外社會保障稅制比較與啟示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