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文道統一”原則的嘗試
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文道統1”原則的嘗試
宋香芝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文道統1”,即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辯證統1。如何實現“道”,筆者主要做了3方面的嘗試。
關鍵詞:語文教學 文道統1 嘗試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728–2462(2008)02 -0064-02
古代學者主張“文以明道”、“文以載道”、“文道統1”,雖歷經時代變遷,文化更迭,但其對于閱讀、寫作,對于語文基礎教學,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語文教學中的“文道統1”,即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辯證統1。
1、將語文課堂作為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有效平臺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時常告訴學生“漢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作為炎黃子孫,學好漢語,我們責無旁貸”;“你熱愛祖國嗎?那么,就要努力學好漢語。”重點從4個方面切入:
1、江山多嬌,當以自豪。我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許多文章對祖國風光進行了描繪和謳歌。但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簡單,能吸引他們興趣的,常常是1些直觀、表象的東西,因此,教學中我較多地運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
例如:《迷人的張家界》是1篇自讀課文。在導學時,我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同學們領略了張家界的“美”。之后,讓大家自由發言,說說“你喜歡張家界的美景嗎?”“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地方像張家界1樣美?”歸納后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風光如畫,地大物博,我們當以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而倍感自豪,我們要熱愛她的山山水水,1草1木!”并出示了提前準備的“桂林山水”、“黃山4絕”、“西雙版納”的圖片,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又便于激發愛國感情。
2、中西對比,彌足珍惜。在1些影視片或課外讀物中,經常會有1些宣揚資本主義“先進”“富!钡膬热,加上1些“出國”“留學”等時髦話題,小學生容易產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傾向,甚至將西方社會想象成神話中的天堂,從小做起出國夢。因此,要善于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幫他們澄清事實,糾正認識。
例如:《小音樂家揚科》通過波蘭孩子揚科的慘死,揭露了剝削制度的罪惡。在作課文總結時,我借題發揮了幾句:“揚科是10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窮孩子的1個縮影,在當今的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差距、社會不公平現象依然存在,并非人人都有車坐、有摟住,仍然有許多孩子吃不飽、穿不暖,讀不起書!辈⒔Y合我國實行的義務教育階段“兩免1補”政策,讓學生體會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
3、捍衛主權,匹夫有責。《狼牙山5壯士》、《小英雄雨來》等課文講述的是“抗戰”時期的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在教學時,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列舉了我國歷史上涌現出的許多英雄人物,然后啟發學生:為維護民族利益,我們英雄的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戰,前赴后繼,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每1個炎黃子孫都要繼承和發揚這種革命傳統,永遠保持民族氣節。
4、投身建設,義不容辭。近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這使得對人才的需求量激增。1方面擴大了就業途徑,另1方面職業的多元化,也導致了人們在選擇工作崗位方面的迷茫和滿意率低!栋讞睢1課歌頌了老1輩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克服萬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崇高品質。教學時,我結合當前西部大開發的新形勢,教育學生: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各類人才,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同時,我們要繼承老1輩建設者“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崇高精神,不應在“崗位”、“待遇”問題上挑肥揀瘦。評價自身價值的高低,應看貢獻的大小,而不是收入多少。
2、將語文教學視為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的奠基時期,作為老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品質,養成良好習慣。有效的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典型事例,往往會比空頭說教更有說服力,更能引起學生共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金色的腳印》講的是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在導學本課時,我主要是以以下3個問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感悟中心思想的:
(1)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些什么?
(置個人生死于度外,試圖解救它,并冒死留下來,照顧它。)
[1]
【小學語文教學中“文道統一”原則的嘗試】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