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道德法庭”與現代法治的沖突
[提要]時下"道德法庭"屢見于和其他媒體上,本文針對《劉莊村有個"道德法庭"》的報道談點自己的感想,對"道德法庭"的稱謂提出質疑,并法院的"指導"行為對司法權的不良及原因,以凸現"道德法庭"與法治的沖突,進而對"道德法庭"提出幾點初淺的建議。
[關鍵詞]"道德法庭"現代法治司法權
一、引言
三月十六日人民法院報主編的《正義周刊》53期有一篇報道--《劉莊村有個"道德法庭"》。其主要內容是在沂蒙山區蒼山縣地處偏僻、落后、民情復雜的劉莊村由于糾紛不斷,依行政手段很難治理,為此九八年在該縣磨山法庭指導下成立了"道德法庭","法官"由村里的9名威信高的老干部、老黨員、群眾代表擔任,他們以道德為評判標準及時、主動地處理糾紛和做思想工作,收到了顯著成效,即"自’道德法庭’建立以來,該村沒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無一人上訪,有力地維護了當地的社會穩定。"這篇報道圖文具備、生動形象,而且很及時的回應了"以德治國"的號召,不失為一篇好報道。但它引起我更大的興趣是該"道德法庭"在上的意義和對法治的影響。在此談一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二、對"道德法庭"稱謂的質疑
我對"道德法庭"有似曾相識之感,甚或是一種不自覺的親切感,這也許是多數同胞們的感受吧!因為人普遍有著一種的深厚的道德情節,特別是在"功利主義"興起、"道德滑坡"現象顯著的今天,這種親切感更加濃厚,它好象使我們有了精神上的滿足感。然而這些都只是一種感性認識而已,當我理性地面對它時,"道德法庭"使我想到了法國大革命中羅伯斯庇爾專政時在廣場上的道德法庭。在那里,道德成為審判的依據,法律化為烏有,許多人經過道德法庭的審判而成為斷頭臺上的冤魂,卻有無數法國人為之歇斯底里著。"起于反異化的道德理想本身發生異化,從神人同敬的理想實驗國,異化為神人同泣的道德奢血國!"[01]時間往后推移近二百年,中國的十年內亂中竟也演繹了類似的故事,以高尚的道德要求一切人,針對人的內心思想與道德進行審判,結果造成了當時中國人的普遍的不道德。這些泛道德主義觀念造成的災難足以給了我們深刻的警示。正因為如此劉莊村的"道德法庭"不可能是上述的真正的道德法庭,正如它的雙引號所暗示的它是名不副實的和比喻性質的。這里的"道德法庭"只是在磨山法庭的"指導"下成立,司法人員只是對"法官"提供有關的法律咨詢,并未直接參與,"道德法庭"的運作并無司法權的運用,它是一種類似與村民自治的組織而已。但是"道德法庭"這一稱謂在媒體與日常生活中的熱衷使用說明了在我們的意識或無意識中對"道德理想國"懷念。僅僅就這一稱謂的使用無疑會強化國民的泛道德主義意識,能給中國法治之路造成不小的沖擊。而使我感到驚奇的是:早在80年代初就有了陳忠誠教授發起的對當時流行的"道德法庭"的質疑,并以此稱謂的逐漸消失為凱旋。[02]現在"道德法庭"又有復出之勢,足可見中國傳統力量的巨大。在法制建設取得了巨大進步和實行"依法治國"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質疑此稱謂。由于早有前輩們充實的質疑,我在此就簡單地概括幾點"道德法庭"稱謂的弊端以示強調。(1)稱謂缺乏性和規范性,雖然它只是一個比喻,但其本身就帶有著法律與道德不分這種觀念,如果再在大眾中推廣分明是強化了人們的這種觀念。(2)稱謂缺乏嚴肅性和準確性,容易誤導大眾,使民眾難以形成對法律的信仰,甚至造成對法律的排斥。(3)稱謂與市場經濟觀念不符。市場經濟鼓勵人們在不違反法律的條件下追求正當利益,而不是以道德為主要的市場行為評判標準。它的使用會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道德的建立。(4)稱謂是"借用了法庭的名義,使其內容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法律的強制力量,從而制造出一種較有影響力的社會輿論,事實上達到了干預法庭公正審判的效果,影響了審判獨立性的發揮。"[03]這些都是與現代法治背道而馳的。
三、"道德法庭"對司法權的不良
正如我在前文中指出劉莊村"道德法庭"是名不副實的,它完全不同于名副其實的道德法庭。也不同于"送發下鄉"中的"炕上法庭","炕上法庭"中司法人員直接進行了審判活動,只不過是變動了審判方式,即審判地點的變動,再加上有當地村干部的參與。顯然,"道德法庭"相對于"炕上法庭"和名副其實的道德法庭來說是一種進步,也從某個角度反映了我國法治的進程。但是這"道德法庭"除了其稱謂上的弊端外是否還存在著與法治的其他沖突呢?從該報道中可看出村民對該"道德法庭"的"判決"是普遍尊重的,"判決"能很好地得到執行。這對鄉土的熟人特征并未改變多少的劉莊村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在那里不同尋常的人際關系和輿論的壓力決不比司法權威低。但不能否認會有一個單身的賴皮既無親情的牽掛和顧慮又不要面子,他不承認"判決",怎么辦呢?"道德法庭"顯然無強制執行的權力,法院也不能干涉。若進入正式的司法程序,進行正式審判,判決很可能同"道德法庭"相同,因為不能排除"判決"就在司法人員對"法官"的具體指導和提供意見中。那么具體地說,這種指導會對司法權產生什么不良影響呢?
法院對"道德法庭"的指導和法官對"法官"的指導都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司法權的被動性。司法權的被動性用訴訟法學專門術語解釋就是指"不告不理"原則。美國著名學者格雷認為:"法官是一種由某一組織的機構任命,并應那些向其主張權利的人申請而確定權利和義務的人。"它是司法權區別于主動性的行政權的重要特征之一。這種指導帶有一定的主動性,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首先,它不利于司法權威性的建立。法官的品性本應冰冰冷冷的,遠離社會的各種管理事務和矛盾,而只對受理的糾紛作出公正裁決。這種遠離有助于產生司法的神圣性和權威性。可見法官的具體指導有礙司法的權威性的建立。其次,它損害了司法裁判的終局性。因為很可能發生"道德法庭"的"判決"就是法官提供的法律意見或指導的情況,這導致法院提前介入糾紛中,訴訟參與人如果知道這種情況就會淡化司法的最終救濟功能,進而降低對法律和司法的依賴程度。再次,它損害了司法的獨立性。法院的指導對于因未經過大的社會結構變動而對行政官兼司法的傳統統治方式仍記憶猶新的村民來說,很可能會認為在背后有著法院指導的"道德法庭"就是法院下面的一個分支機構。這無疑強化了民眾的行政與司法是一家的觀念,損害了司法的獨立性。總之,這種指導行為對于保證司法中立、司法公正和司法、法律權威的建立都是不利的。
既然這種指導給司法帶來了眾多不利,為何還存在呢?其實這種"指導"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它源于法院"走群眾路線,深入群眾"這一傳統觀念,"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一種法律實踐","民主類型的司法的廣場化,在一個缺乏民主傳統的地方,在一個不斷制造法律的陌生、離間和恐懼的地方,將永遠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它們會在上以不同的面目一再地出現。"[04]"道德法庭"不就是繼"馬錫五審判方式"、"送法下鄉"、"坑上法庭"等以各種面目出現的司法廣場化的又一面目,雖然它是司法廣場化程度最低的一種。"群眾路線"作為司法工作的思想路線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必要的和有效的策略選擇,但在確立了"依法治國"的今天,司法的價值標準和功能標準都不同與以往的特殊時期,如果再堅持傳統的觀念無疑與社會的司法權性質相沖突。司法權的本質是一種判斷權,判斷權決定了司法權的被動性。在"群眾路線"指導下法院的任何"服務"都帶有主動性的特征,都是對司法權的判斷性質的扭曲。正如有學者指出:要求法院"積極為市場服務"的提法是不的,法院"送法下鄉",法官"提供法律咨詢","提前介入經濟事務以防糾紛",給重點掛"重點保護單位"銅牌,如此等等,實際上已超越"判斷"的職能,而是在履行行政管理的職責。[05]群眾路線是黨的思想路線和一般工作的路線、,但不是司法工作的路線和方法。"司法工作應有自己的路線和方法,這就是無論處理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都必須按法定程序進行,只有司法人員才可依法行使職權,進行偵察、取證、搜查或扣押;依法起訴或提起公訴;審判必須公開;當事人有權聘請律師辯護,進行言詞辯論,并可由本人陳述意見;法官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06]可見,司法的"群眾路線"是與現代法治社會相沖突的,我們只有從觀念上解除傳統的束縛,才能樹立起現代司法的品性。
四、"道德法庭"存在的原因
報道中概括了設立"道德法庭"的表層原由,即"由于位置偏僻、人員復雜,曾經里糾紛不斷,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群眾之間的關系緊張","新班子上任后,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依靠行政手段處理民間矛盾,其處理結果既缺乏權威性,又牽扯了當地鄉村干部的大量精力,單靠手段,雖能得到公正裁判,但只能做到息事而不寧人。"進一步深入,它的存在原因似乎與"送法下鄉"類似,雖然兩者是不同性質的。用蘇力的話表述即"由于種種的、人文的和的原因,國家權力對至少是某些鄉土的控制是松弱的","是國家權力在其權力邊緣地帶試圖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權威,使國家意志的秩序得以貫徹落實的一種努力。"[07]"道德法庭"是國家權力試圖通過司法的幫助來加強起自己的權威的又一種方式。這從社會結構和社會需要層面上解釋了"道德法庭"存在的土壤,同時也說明了司法工作的"群眾路線"指導思想的根源。除此之外,我認為"道德法庭"之所以被當地村民普遍接受還與村民傳統觀念上的道德與法律不分和行政與司法不分有關。我國兩千年封建社會是一個"禮法合一"和"司法行政合一"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從來沒有被形式化地界定清楚,行政官同時兼任司法官,這些傳統觀念在舊的基礎和社會結構改變甚少山村仍有巨大的力量。
五、法治的要求及對"道德法庭"的建議
正如前面分析的"道德法庭"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生存條件)的,即有落后的經濟基礎、社會結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與法律不分、行政與司法不分的觀念。但這是否就意味著"道德法庭"的存在是合理的呢?要改變它是否只有通過經濟來改變鄉村面貌的途徑呢?積極改變生產方式和經濟基礎,這誠然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這也是我們一直所在努力的,但我們在法治的進程中同樣不能忽視自上而下的推進。李澤厚說:"如果以為僅憑經濟的發展就會自動地更新一切,那是懶漢的幻想。"[08]顧準也說:"法權體系是上層建筑,并不是只有經濟基礎才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能使什么樣的經濟結構生長出來或生長不出來。"[09]我們要緊記思想家對歷史的反思,在不忘法治的性同時,亦不忽視法治的意志性,充分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
我們既然選擇了法治,就要勇于面對現實,不得不承受法治的代價,不得不考慮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道德與法律在規范層面上的分離,以形式合理性為首要的價值目標。法治要求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分離,保證司法獨立,樹立司法權威,維護司法正義。法治要求法律在社會中處于至上的地位,大眾對法律有著普遍的信仰。對此,我對"道德法庭"的設置提兩點的建議:一、在媒體和日常生活中取消"道德法庭"這一稱謂,可以用"村民調解委員會"等更規范的詞代替。二、法院和法官不要進行任何"指導",這工作可以由司法行政部門代替。
注釋:
[01]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1994年9月,第104頁。
[02]陳忠誠邵愛紅:《"道德法庭"的存廢之爭--建國以來法學界重大事件(27)》,載《法學》,1999年第8期。
[03]同上引。
[04]舒國瀅:《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載于信春鷹李林主編《依法治國與司法改革》,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9月,第69、70頁。
[05]孫笑俠:《司法權的本質是判斷權》,載于《法學》,1998年第8期。
[06]鐵梨陸錦碧:《一場有缺陷的司法改革--建國以來法學界重大事件13》,載于《法學》,1998年6月
[07]蘇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59頁。
[08]李澤厚:《走我自己的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6年12月,第275頁。
[09]顧準:《顧準日記》,日報出版社,1997年9月,第342頁
【“道德法庭”與現代法治的沖突】相關文章:
理論創新與現代法治12-10
現代環境法治的倫理構建03-21
現代法治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03-21
后現代主義思潮及其對中國法治發展的啟示03-01
關于法律沖突的論文06-13
《雷雨》戲劇沖突之我見03-06
論海事的法律沖突03-25
水平渠道沖突的博弈分析03-24
規避并購的文化沖突03-18